回覆列表
-
1 # 勇敢的心9008
-
2 # 品秋月春風
都知道諸葛亮是一個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蜀國地疲人稀,面對一個這樣不利的局面,最好的策略就是以攻為守,是蜀國長期出去戰爭狀態,全民皆兵,才能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只能說孔明已經做到了極限,蜀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
3 # 鵝是大表哥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堅持北伐呢?一:用戰爭掌握軍權,調和內部矛盾。如果休養生息的話,軍權肯定要落阿斗手裡,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阿斗不是傻子。作為新的主公,阿斗掌握軍權天經地義。所以諸葛亮只能用戰爭來牢牢抓住軍權。
二:控制政權,美名其劉禪不懂政事。大家都知道,只有戰爭,才能讓所有人,所有派系無條件服從戰爭,這時候可以光明正大的殺政敵,或借刀殺人,調入前線,例如:張郃死亡之迷,託孤輔政大臣李嚴,彭羕,魏延等等。
三:政治野心。以為曹操曹丕死了魏國沒人了,急如吞併天下,誰知半路出了個司馬懿,天意!可以肯定的說,諸葛亮做著和司馬懿一樣的夢,只不過司馬懿成功了,諸葛亮老天不給他機會。
諸葛亮在他的傳世名篇《前出師表》中寫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而在《諸葛亮集》中,也曾記載他這樣評價蜀漢的國力:“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這些無不表明,作為蜀漢政權的當家人,諸葛亮對自己家底的情況還是十分清楚的。但讓人頗為費解的是,明知國力不濟,諸葛亮卻一生致力於討伐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曹魏,以致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千百年來,無數的後世之人無不以此批判孔明昧於大勢,幾番北伐徒勞無功、空耗國力,更有甚者還把他說成是蜀漢亡國的罪魁禍首。那麼,作為一代智者,孔明為何會置國力虛弱於不顧而執意北伐?這到底是不是不智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漢末到三足鼎立這段歷史程序的大框架下來分析。首先,三國並存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特殊的一個現象,並非主流。
之所以能夠形成這種局面,和當時北方群雄割據、戰亂不已,以致人口損失嚴重、經濟凋敝有很大關係。當時有曹魏大臣上奏說,中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是誇張,但說明經過自漢末黃巾之亂開始到曹魏建國將近四十年軍閥混戰的折騰,中國北方經濟、社會被破壞得十分厲害。相對而言,同時期的益州、荊州、揚州、交州等南方地區,因為地理因素的作用,戰爭相對較少,軍閥派系也不多,加之又很早被劉璋、劉表、孫策等強勢集團所統一,動亂程度較少。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經濟逐步恢復、國力強大起來,南方絕無繼續長期割據的可能。三國之前的漢光武帝滅公孫述,三國之後的西晉、隋朝南北合一,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到唐以後的兩宋與遼、金南北對峙,才逐漸改變,但這種情況也是十分特殊的。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能夠自立門戶,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有謀略的政治家,他知道,蜀漢只佔有益州一隅,天府之國就算再富有,但就這麼個小地方,無論如何發展也不可能抵得上整個北方。如果坐等曹魏休養生息、強大起來,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還能姓劉嗎?舉個大家都熟悉且易懂的例子,假設你和別人玩魔獸對戰。這邊你只有一個基地,但一開局就有好幾個農民採礦。你的對手呢?他上來就有四五個基地,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兩個農民在採礦。你怎麼打?跟對手慢慢玩拼消耗?那你就慘了,不被玩死才怪!趁著起步時採礦效率高,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先拿下對手的幾個分基地,才是正途。不然等對手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當時歷史大框架下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一句話,北方的式微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而北方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孔明北伐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爭取引起北方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曹魏經濟恢復的過程。他自己就曾在隆中對時說,待到“天下有變”,再出去打。但如果天下沒“變”呢?那隻能想辦法創造些“變”出來,而絕不能坐等曹魏強大。故而,孔明北伐,對這個大戰略的重視程度,要高於戰役中的得失。所以,比起攻城略地,孔明更看重消耗曹魏國力,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一旦出現機會的話,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就以儲存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為第一目標。如此,諸葛亮北伐才會呈現出以穩為主、不搞冒進(拒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特點,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大將,就很好了,不一定非要拿下關中或隴西,甚至滅掉曹魏。因為蜀漢本身就不可能滅掉曹魏,一味地以攻城略地為目標,只會把自己有限的兵力過早消耗掉。這點,諸葛亮把握得很好。
那麼,諸葛亮北伐給曹魏帶來負面影響了嗎?當然!曹魏重臣司馬孚就曾說:“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晉書.安平獻王孚傳》)。孔明死後,在蜀漢益衰、曹魏益盛的情況下,劉禪還當了三十年皇帝,就足以說明問題。
其次,從三國博弈的角度來說,北伐也有其相當的必要性。
我們知道,三國之中,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故而對蜀漢來說,弱者的角色註定其無法單幹,而只能是站在東吳這邊,配合東吳進攻曹魏。若吳得勢,就故意減輕壓力;若魏得勢,就有意施加壓力。這樣,就可以使吳、魏兩國陷入長期的拉鋸戰泥潭而不能自拔,待到雙方兩敗俱傷,才是蜀漢真正的出手時機。
正因如此,諸葛亮出兵北伐,恰好給東吳提供了進攻曹魏條件和理由。如果東吳和曹魏開啟戰端,就有可能導致雙方兩敗俱傷,這是孔明心中最樂於看到的結果。但如果兩國沒有火拼,怎麼辦?那就反覆北伐,逐漸施加對曹魏的壓力。這樣,曹魏就只能對關中、隴西地區不停地增兵、增糧、增錢,東吳的可乘之機便越來越大,吳、魏交兵的可能性自然越來越大。
從軍事角度上看,防禦一方不可能對所有地方都照顧得到,再固若金湯的防線也會有盡頭。所以一般而言,進攻方在戰爭中的的主動性要更高。就算東吳不出兵,透過接二連三的北伐,只要魏軍稍有疏忽,蜀漢就可以奪佔曹魏部分領土、消滅魏軍部分有生力量,這符合孔明削弱曹魏國力的想法,對蜀漢也是有利的。我們總覺得諸葛亮北伐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殊不知孔明也是在做樣子,他是在用實際行動慫恿東吳北上,堅定東吳與曹魏死磕到底的信心!
我們再來看看蜀漢政權的內部因素。眾所周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歷史繞不開一個話題:世家大族(以下簡稱世族)。世族是什麼?就是某一地區的名門望族,在當地握有經濟、知識、話語權上的壟斷地位,並可憑此在國家權力中分得一杯羹。
曹魏也好,蜀漢也好,治國治民必須依靠世族。雄才大略的曹孟德一度欲打壓世族,結果遭遇世族的背叛。孫權也一樣,曹軍一來,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備戰,而是投降。蜀漢世族更是如此,劉備入川,他們投降;後來鄧艾入川,他們還是投降,沒有一點政治操守和愛國之心。
這種情況為何一再上演?原因很簡單,赤壁大戰前,魯肅曾對孫權講:“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三國志.魯肅傳》)
明白了吧?對世族而言,無論老闆是誰,他們都不愁弄一個公司高管來乾乾。老闆姓劉也好,姓曹也罷,對他們來說無所謂。他們在乎的不是國家的利益,而是本族、本地區的利益,就算你對他們再好,他們也會在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把你賣掉。
而終蜀漢之世,始終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外來世族與益州本土世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劉備託孤託給諸葛亮、李嚴二人,體現出調和兩派的考慮。作為益州本地的大佬,李嚴等人自然不滿諸葛亮這樣“外來戶”後來居上,從而使他們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權勢。而外來世族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對益州世族頗多防備。比如李嚴駐屯江州,又以陳到駐永安,陳到與趙雲並稱,顯然屬於外來世族,雖名義受李嚴節制,但監視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因此,蜀漢內部其實遠沒有我們習慣上認為的那樣穩定。諸葛亮作為丞相,又是外來世族的代表,對這些顯然是一清二楚的。隨著趙雲、黃忠、糜竺等老一輩外來世族的精英們故去,益州世族重新掌握政權似乎無法避免。諸葛亮活著可以打壓他們,一旦諸葛亮也去了,還有誰能制約他們?益州世族掌權雖未必是壞事,但多年後面對鄧艾來犯時的表現,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對他們是不信任的。
政權內部有危機,如果無法從內部疏導,就只能從外部化解,而北伐無疑是個很好的辦法。透過北伐,即可以藉此既能轉嫁國內矛盾,還能夠使軍政大權不旁落,又能趁機吸收姜維這樣的新興外來人才,培養新的力量以繼續抗衡益州集團,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從時間上看,蜀漢等不起,只能抓緊北伐。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上面提到的這些人,都是蜀漢部隊的中堅力量,是跟隨劉備十幾年南征北戰、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點兒家當。而這些家當,在之前的蜀吳夷陵之戰中已經摺損頗多,歲月這把殺豬刀又帶走一批,剩下的已經不多了。儘管後來諸葛亮盡全力又重新編練了一支新軍,但他很清楚,這支新軍無論是軍事素養還是戰鬥意志,都遠不如先主時代的老班底。如果不能夠儘快北伐,這一旦老班底們全部故去,蜀漢軍官階層就會出現嚴重的斷檔,且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補充。所以,時間迫使孔明不得不盡快發起北伐,以求在軍隊還有一批能征善戰的宿將時,透過在戰爭中“以老帶新”培養出新的指揮人才,為日後做好準備。
說明白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孔明為什麼要拒絕“子午谷奇謀”。魏延的想法雖然極具誘惑,但卻忽視了蜀漢已經無力冒險本錢。從大局考慮,魏延極其麾下官兵是蜀漢無論如何也不能損失的,孔明絕不會讓他們去實施一個有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計謀。因而我們能夠看到,孔明每次出兵,都會盡力奪取曹魏的人口和物資,而儘量不與魏軍在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的攻堅或拉鋸,避免過多地消耗軍力。孔明知道,北伐只是一面旗幟,能不能成功只有天知道。但他必須努力,不為別的,也得為蜀漢多打造、多留下一批精兵悍將,以便自己身後,蜀漢能夠儘可能久的延續國祚。
現在,我們可以下結論了,孔明之所以執意北伐,並非是窮兵黷武、空耗國力的不智之舉。相反,這是他作為蜀漢掌舵人,從天下大勢和國家命運的角度考慮,最終採取的一項務實且有效的戰略。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有生之年一直堅持這一戰略。或許今天的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成敗得失來評價人和事,故而沒有能夠消滅曹魏的諸葛亮北伐也就難以被人們所肯定,對諸葛亮本身的爭議自然也跟著多了起來。文章最後,筆者引用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一段話,來為一代名臣正名: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