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逸而行3

    在中國,父母就是為兒女活的,把兒女拉扯大不說,還得繼續拉扯他們的兒女,有時就得常住兒女家,

    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世界不一樣,年輕人喜歡的,關注的,老年人未必喜歡。飲食更是吃不到一起。時間長了,老年人一定會產生孤獨的感覺。

    那老年人該如何化解自己的孤獨呢?

    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既要幫兒女,就要適應他們的生活。

    其次,老年人也不全是為兒女活的,也應該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朋友。

    其實孤獨只是一種心態,學會調節,就不存在了。

  • 2 # 親子時光TT

    這種孤獨很難排解。

    就像有的兒女小時候寄宿親戚或別人家,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很明顯的就是林黛玉,會變得敏感,內向,甚至偏執,孤獨,沒有安全感。

    老人從某種意義來講,和孩子差不多,當然在兒女家照顧孩子是幫助兒女,兒女要多尊重父母,言行上要孝順。起衝突後,兒女也要主動和解,只有父母從內心感到尊重,感到自由,才不會很孤獨。

  • 3 # 思渡萬古

    為什麼感到孤獨?不是自己的兒女嗎?自己的孩子們?難道你不把他們當親人看待?恐怕是自己主動和親人拉開距離的吧!

    想想當年自己養育子女的情況,再找找當初的感覺,和小孩子們重溫舊時光,多好!觀念跟不上,改!年紀大了,一樣要上進,要進步,活出新花樣。隨著社會發展,適應社會發展,過新的生活。也養養花弄弄草,聽聽歌跳跳舞,關心關心時事,再時尚一回又如何?

    這個問題,關鍵是父母的心理問題,感覺年紀大了,人老了,不中用了,自我嫌棄。把兒女的家當成自己的家,忙忙家務,看看小孩,買點菜,做做飯。沒事的時候逛逛街,自得清閒,多好。

    心態放正,考慮在目前的情況下,怎麼活的更高興、輕鬆,更自由自在!

  • 4 # 葉覽

    現在的生活壓力大,大多年輕人生了孩子之後,兩人都要上班。請保姆帶孩子吧,現在關於保姆虐待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誰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做測試,只能委屈自己年邁的父母幫忙。由於不放心隔代教育,就讓父母來到自己家裡,自己上班的時候就幫著帶孩子。

    中國的父母大多是不容易的,辛辛苦苦帶大自己的兒女,年紀大了還要幫自己的孩子帶孫子。但她們不僅心疼自己的孩子,更疼愛孫子,所以帶孩子都是心甘情願的。

    但對父母而言,離開自己生活幾十年的熟悉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新家庭裡,是很難有歸屬感的。儘管孩子們對自己很好,可在家裡寄人籬下的感受也很明顯。

    有空閒出來走走,繁華的街道,陌生的人群,和這喧譁格格不入,無助的孤獨感衝擊著年邁的父母。礙於子女們忙,儘可能的不想給他們添麻煩,更無處訴說。

    作為子女,無論再忙,也要關注父母的身心。凡事多從父母角度出發,幫助他們順利過渡的融入新環境。

    一、幫助父母找到價值感。

    一個人只有覺得自己有價值,才會對生活充滿熱情。要讓父母感到他們做家務帶孩子,為年輕人減輕了很大家庭負擔,年輕人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投入學習中,這是間接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父母感到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才會覺得自己有用有價值感。

    二、幫助父母找到屬於他們的圈子。

    長期一個人很容易覺得孤獨,子女可以有意識的根據他們的愛好,引導他們進入屬於他們的圈子。比如,喜歡跳廣場舞的老人,帶他們多去廣場轉轉;勤快的老人,可以給他們介紹輕鬆的事做等等。

    三、幫助父母交朋友。

    無論是鄰居或者小區的老人,都可以幫助父母引薦,有同齡朋友就有更多的共同話題。有心事或者開心不開心的事,不方便和子女說的都可以和朋友暢談。很多話說出來,就是一種發洩,比長期壓抑在心裡要好得多。所以,多交朋友非常有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

    四、多帶父母外出轉轉。

    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容易讓人想家。作為子女,多帶父母出去轉轉,不僅更多的陪陪父母,也熟悉熟悉周邊環境和周圍街道,讓父母儘快有歸屬感。

  • 5 # 體育侃談

    首先兒女要經常開導父母,多陪陪他們具體些就是1:經常陪父母多說說話

    2:當發生矛盾時要多照顧他們的心情

    其次兒女要多孝順他們,讓父母的們意識到自己在兒女們心裡有多重要

    最後當然是家庭要和睦,老話說家和萬事興,父母開心了,也就不覺得孤獨了!

  • 6 # 翠綠芳香626

    由於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制定,現在中國的家庭大部分都是4-2-1的模式。即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兩對父母各生了一個小孩,這兩個小孩長大後結合又生了一個小孩。而這個小孩的父母又要上班,又要養孩子,就沒有那麼多精力了。大部分小孩都是交給爺爺奶奶來帶。而爺爺奶奶我看到的好多都是從農村上來的,在城市裡住不慣,雖然可能在城裡條件比較好,可是,自己的親戚,朋友都在老家,平常不是對著自己的孫子,就是對著自己的子女。雖然很親,但是平常沒有什麼知心人講話,難免心裡上會有點孤獨。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應當做到這幾點,以讓他們的心裡得到一點安慰。

    1,多陪陪父母。陪父母說說話,聊聊天。孝順不在於嘴上說說,而在於平常的點點滴滴。想想看,除去上班時間,除去父母在家的時間,我們能陪伴父母的時間真的不是很多,我們都是這樣,更何況那些遠嫁他鄉的人。平常可以多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老了,可能有些事情考慮的不那麼清楚,我們應該多體諒一些,就像小時候父母不厭其煩地教我們一樣。

    2,多陪父母回老家看看。老家是我們的根。我們的親戚朋友,兄弟姐妹可能都在老家,老家還有我們年齡相仿的人。父母和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有共同的語言,聊起天來又輕鬆又愉快。這在他們心理上又得到一點點慰藉!

    3,多給父母放假。父母給你帶小孩已經很辛苦了,所以在我們平常下班回來多陪陪孩子,給父母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鍛鍊身體,打打牌,下下棋,旅旅遊,也會給生活增加點樂趣。父母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的子女,我們也應該在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放鬆放鬆。

    時不我待,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 7 # 悄然微笑讀書

    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我家老人這些年一直在這邊幫忙帶孩子。基本做法如下:

    1、鼓勵老人與其他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建立連結。

    一起逛街、帶孩子、接送孩子、話家常、郊遊、廣場舞……甚至串門。

    人是群居動物,一旦與人失去連結,就會感到孤獨。

    另外,萬年不變的婆媳,翁婿關係,導致很多話不能與晚輩直接交流,心裡難免會鬱悶,長期處於瘀堵的狀態,人會以疾病的形式反應出來。

    而沒有什麼比老人健健康康的更讓人感覺幸福了。

    2、週末接過帶孩子的重任,鼓勵老人週末放鬆一下。

    一是多陪伴對孩子好,沒有什麼比父母用心的陪伴更珍貴的了,一方面減輕老人的負擔。

    全職媽媽知道,帶孩子做家務比上班累得多。儘管老人無怨無悔地付出,但子女還是多體諒老人吧。畢竟機器還不能連軸轉呢。

    3、少苛求老人。多理解。

    以前年輕不懂事,對老人要求多回報少,年歲漸長,終於明白,寬容有多麼重要。

    老人的生活方式,做飯帶孩子風格,能將就就睜隻眼閉隻眼,不能將就的,自己想辦法解決。

    不要活做了,人還撈著一點好。更讓老人覺得子女靠不住,內心更孤苦無依。

    4、節假日多帶老人出去走走,多陪父母聊聊天。

    這一點,我家那位對公婆就做的很好。

    老來伴不是說說的,二人有人說說話,很多負面情緒就被化解了。

  • 8 # 鳥窩裡的世界

    父母為了給兒女照看孩子,不得不常住兒女家,這現象還比較普遍。有的年輕夫妻有了孩子以後,忙於工作或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就邀請彼此一方的父母來家裡幫忙。,有的父母是心疼兒女,主動要求來幫忙照看孩子,順便也照顧兒女的生活。不管出於什麼情況來的,父母來家裡,作為兒女來說都應該感恩,父母把兒女撫養成人,又犧牲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幫著照看下一代,真是兒女的福氣。父母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剛開始肯定不適應,周圍的人也不認識,時間長就會覺得孤單,作為兒女就要做好這三點。

    如果父母兩人都建在的話,就建議兒女把老兩口一起接來,老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兒女不在家的時候,老兩口在一起還能說說話,生活上還能互相照顧,。我的一個朋友家在農村,結婚後帶著媳婦去城裡做生意,後來掙錢在城裡買了房子定居了。有孩子後,生意太忙沒時間管孩子,就想著把父母接來幫忙,他的父母都建在,因為父親要留在農村種地,就母親一個人來城裡幫他照看孩子。母親的性格比較內向一些,不太喜歡主動跟周圍人去接觸,他們夫妻每天早出晚歸,跟母親溝通也比較少,孩子上學後,家裡就剩母親孤零零的一個。後來有一次他發現母親精神好像有些異常,去醫院檢查後,母親得抑鬱症了。他暫時把生意交給媳婦一人,孩子也託管了,帶著母親到處求醫。真是禍不單行,母親的病情還沒好轉,父親因為生活上長時間沒人照顧,也得不太好的病-肺癌。父親沒過多久就去世了,母親的病後來也看好了。這個朋友至今都無法原諒自己,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就沒有讓老兩口呆在一起呢,也不至於父親去世的這麼早。

    父母來兒女家,還有一點也特別重要,年輕夫妻千萬不要當著父母的面吵架,父母幫助照看孩子已經很辛苦了,千萬別讓父母再跟著生氣。家庭氛圍好了,父母心情也愉悅,一家人其樂融融,父母也就不會有孤獨的感覺。

    孤獨感是脫離了他人和社會環境產生的。父母為了兒女,脫離了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對陌生的環境又有一些抗拒,如果沒有兒女積極的幫助,久而久之呢就會自我封閉,慢慢對生活越來越消極,就越來越孤獨。所以說嘛,兒女就要幫助父母度過最初的時間,閒暇時間帶父母去老年人多的地方,比如說:公園,幫助父母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圈。休假期間帶著孩子、父母回父母家也轉轉,讓父母也聯絡一下老街坊熟人的感情。熟悉環境和陌生環境的來回交替,能緩解父母對陌生的環境的牴觸心理。時間長了,父母對新環境熟悉了,朋友也多了,也就不會產生孤獨感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當然也算是一點經驗,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民辦學費高,怎麼都爭先恐後拿錢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