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呆的書法日常
-
2 # 奇怪的石子
韓愈是中唐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世稱韓昌黎,文學史上對他的爭議也頗多。無論是對他的人品還是詩品的評價,自古就有分歧。就人品而言,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他是個耿直的人,說什麼做什麼也不顧及他人,有人說他驕傲自大,有人說他獨斷專行,有人說他驕奢放縱,到他確實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韓愈的人品高潔,正直坦誠,把蒼生放在首位,儘管他的身上還有許多缺點,但瑕不掩瑜。
-
3 # 修神的大秦後人
道修道,佛修佛。只要是正的依個人修。尊道是對的。總比啥子也不尊的好,比現代人強,現代文人尊錢,暴力,奉迎有勢力的說話。不為民族著想。古人不管從個角度看比現代文人好,詩詞比現代文人有意境。尊道尊佛的文人都是對國家,民族有益的,至少他們不會拜金主義。如拜金的文寫出得文會誤國傷民。
-
4 # Drongs龍吟
作為政治家,韓愈的一些主張甚或個人品行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議論。在《爭臣論》裡韓愈主張“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他一生政治生涯中基本上做到了居位死官。他冒死陳辭,為民請命,以致“前後三貶,皆以疏陳治事,廷議不隨為罪”。他參與平淮西,冒死說叛藩,遠竄南荒,流惠於民,史有記載。因此人們稱他“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稱頌他“匡君之心,一飯不忘;救時之念一刻不懈”
然而他的三次上書宰相,幹進圖仕,給人們留下了一些話柄。儘管他對此“汲汲於進者”反覆解釋,說是“然則僕之心或不為此(指飲食衣服)汲汲也,其所以不忘於仕進者,亦將小行乎其志耳”。然終不免貽人幹祿躁進之譏。朱熹譏之為“時俗富貴利達之求”。劉開譏之為“躁進”。司馬光比之於商賈,說:“韓子以三書抵宰相求官…如市賈然,以求朝夕芻米僕賃之資,又好悅人以銘志而受其金。觀其文,知其志,其汲汲於富貴,慼慼於貧賤如此,彼又烏知顏子之所為哉!”
當然為其諱之者謂之“皆急於得君,非為利祿計也”。韓愈在《贈張道士》詩中亦為自己申辯:“詣闕三上書,臣非黃冠師。臣有膽與氣,不忍死茅茨。”韓愈平時操守堅正,剛烈不避誅死,如劉壎所言:“昌黎平生名節偉特,如疏佛骨,撫鎮州,死生且不計,於富貴何有!”而一紙《潮州謝表》不免悲苦頌聖之詞,極表戀闕之情,亦使後人議論紛紛人們或謂其“不忍須臾之窮,遂為此諛悅之計,高自稱譽。其鋪張歌頌之能而不少讓,蓋冀幸上之一動”。其《謝表》中誇述聖德,披訴艱辛,真有悽慘可憐之狀”。即使韓愈的崇拜者歐陽修在其《與尹師魯第一書》中也不無批評之語:“前世有名人,當論事時,感激不避誅死,真若知義者;及到貶所,則慼慼怨嗟,有不堪之窮愁,形於文字。其心歡戚,無異庸人,雖韓文公不免此累。
作為一個文學家,他實踐了自己退而“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的主張,在“天下雷同,風驅雲趨,文不足言,言不足志”(獨孤及:《李公中集序》)的文風統治文壇的唐代,他“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然而也留下了可供後人思考的話語。韓愈“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直”。天非出“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的作品,但他“居窮守約,亦時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胖”(韓愈:有“舒憂娛悲,雜以瑰怪之言”。(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的文章,甚或有“磨肌戛骨,吐出心肝”韓愈:《送窮文》)坦露真情,發洩牢騷和“以文為戲”,當時庸人“大笑以為怪”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的遊戲筆墨。
因此,人們或評韓文“意自悲憤,而氣極浩落,亦得文章沉鬱頓挫之妙”(錢基博:《韓文讀語》);或譏其“裝腔作勢,搔首弄姿而已”(周作人:《讀韓退之與桐城派》)。“大半是浮誇是空架子,是油腔滑調”(朱繼之:《請看原道》》)。是“怨天尤人”、“矜已傲物”(陳登原:《韓愈評》)。韓文一方面以氣為主,“吞吐騁頓,若千里之駒,而走赤電,鞭疾風,常者山立,怪者霆擊”(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韓文》論例);另一方面批評者卻怪其“不推源於帥氣之志”,故“未為知本”。
韓愈既寫一些膾炙人口的傳記行狀、碑銘、墓誌,以至韓愈一方面提倡古文,不滿駢體;另一方面他又不盡棄體,駢散兼用。
他一方面力倡文從字順;另一方面“盤屈排奡,鋒芒透露”(劉大吾),甚或不乏“佶屈聱牙”之句,以至於他自己也認為“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韓愈:《送窮文》)。至於他的以文為詩,譽之者認為是獨闢蹊徑,能“以古文灝,溢而為詩,而古今之變盡”。批評者則說“退之文為詩……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陳師道:《後山詩話》)。當然人們談最多的還是他的文與道。儘管他力倡文以明道文以貫道,標榜以繼孟軻而任。然而他的由文及道,融文道一體與宋儒們的以文為載道之器,文道各別大殊。因此他雖然啟發了宋人的文以載道,而宋儒並不買他的賬,他不能入儒道統者流,不過是個“駁雜”的文人。
參考資料:
·《朱文公集》
·《爭臣論》
-
5 # 請消除
韓愈是唐朝時期的文壇領袖,尊儒唯物,反對邪教,有很多作品反映出韓愈積極向上的思想。從《師說,原毀,原道,”很多文章中反映出自己政治觀點,文章說理性透明,點選要衝,為扭轉當時文風和社會風氣作出了常人不能的努力。今天我們重溫韓愈的作品,真對當今文化界和社會上某些角落大施吹佛引邪的行為,也能辨認正反陰陽,媒體引導正能量最好的教材!
-
6 # 齊國一柱
一、韓愈簡介:
韓愈 (768~824) 字退之,諡號文公,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朝中後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史學家。
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僅五十七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
其政治思想儲存在門人李漢收編的《韓昌黎文集》中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二、主要主張和功績:
1、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評價他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他為文不說空話,為官不說假話,為政務求實績,這在封建社會難能可貴的。
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有“杜詩韓文”之稱。 他在詩歌創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謂“以文為詩”,而杜“以詩為文”。
他打出復古明道的旗幟,一改後漢以來的靡麗文風,屏棄鋪文摘採,拘於偶對,拘文以牽意的做法,代只以閎中肆外。跌宕昭彰的文體,主張文章應內容豐富,而形式豪放。確實是文體的一次大解放,適應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
他開創了“說理詩派”的詩風。當然,他的詩也存在著過分散文化、議論化的缺點,對後代有不良影響。
2、韓愈提倡儒家的正統觀念。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孟子闢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
【楊朱(約公元前395--約公元前335),字子居,魏國(一說秦國)人,中國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楊朱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約公元前476年一一公元前390年),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華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華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墨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韓愈維護的儒家正統觀念,對宋代理學產生了影響。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愈。他在儒學勢微,釋、道盛行之際,力闢佛、老,致力復興儒學,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以至於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3、韓愈還提出尊君論和誅民說。韓愈認為,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者也;民者,事其上者也。尊君論和誅民說為後世的君主專制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
4、韓愈反對藩鎮割據,維護國家統一;鼓吹天命論和復古主義,反對社會變革。
5、他的政治態度和政治思想是矛盾的,存在著保守和進步的兩種傾向。這是當時矛盾的歷史現實和他個人所處的“跋前躓後,動輒得咎”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
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正。
回覆列表
對於韓愈的一些主張和個人品行為何會被後人議論?
首先我們得了解韓愈的主張和個人品行是怎樣的,才能發表自己的想法。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人),由於祖籍是河北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一、韓愈的文學主張:他提倡“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提出“文道和一”、’氣盛言宜“、”字從文順“等寫作理論。著有《韓昌黎》四十卷,《外集》十卷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韓愈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文章要言之有物,在他的提倡下,古文運動發生了很大影響,逐漸壓倒了駢文。
二、韓愈的哲學主張:韓愈本人受儒家思想的薰陶,思想上尊儒反佛,以孔孟的道統思想自居,所以在唐代後期他是反佛的先驅人物。《原道》、《論佛骨表》、《師說》等都是以尊儒反佛為主的。
三、對於韓愈的個人品行,有關資料記錄韓愈生性直爽,直言敢諫,他的一生雖然積極追求功名,但他並不滿足於個人富貴,把天下蒼生放在首位,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責任感。講究品行高尚,認為要實踐聖人之道,必先從人性的自我完善做起,要求人們端正學習方法態度,傳承儒家思想陶冶情操,提高儒家修養。
韓愈《進學解》中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意思是: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而荒廢在於貪玩,事情要反覆思考才能成功,但卻能毀於隨隨便便。時刻告誡我們後人無論在學習還是事業上都要有勤奮嚴謹,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字學上,韓愈的思想品性、文學造詣對世人在思想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