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怎麼做?
2
回覆列表
  • 1 # 熊玲心理諮詢

    作為父母的我們,讀懂孩子的需要的前提,是我們在心裡上先成為孩子。有一位9歲男孩的心聲,可以告訴我們怎樣學做孩子: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若在我犯錯時,溫柔的觸控我;你若看著我,對我微笑;你若在說話前,先聽我說;那麼,我會真正的長大。

    孩子敵視我,不跟我溝通,我沒辦法走近他咋辦?

    親愛的父母,恨是愛受傷的結果,也是渴望愛的另種表達。對孩子的愛,不是要給予他很多東西,而是要理解他的很多感受,比如被欣賞,被尊重,被重視.......

    在許金聲的部落格裡看到一篇文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有點宿命的感覺,但其中的思想令人深省,至少對愛恨糾結的父母,是一個好訊息。那些話可引領你思考可以如何愛孩子: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這意味,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樣發生,才能讓我們學到經驗以便繼續前進。生命中,我們經驗的每一種情境都是絕對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們的理解與自尊。”

    往往,父母感受的痛苦,正是因為孩子的“模樣”有損你的面貌,也正是孩子的“不好”挫傷了你的自尊,才營造了那些殘酷的,糾纏不休的親子關係的戰役。

    弗羅姆指出的:世界上最艱難的愛,是我們對孩子們的愛,因為我們愛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最終離開我們,去過自己獨立自由的生活。如果不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對孩子的愛,更多是以愛的名義而實行的控制和束縛,這樣的愛是不能給孩子以自由的”。

    我們做父母的,假如你很愛孩子,又的確用行為付出了愛,而結果是被愛的孩子悲痛欲絕,或是成為了一個不懂愛的孩子,那麼要考慮,你可能是以愛的美名向孩子實施的是迫害。這種愛,與其有,還不如沒有。對於孩子心智的傷害,不得不說,這是你無意識犯下的罪惡。

    我們做父母的,無論怎樣,孩子的“不好”父母是因,孩子是果。若孩子是樹苗,父母是園丁,那麼樹苗長成啥樣,取決於園丁的栽培質量。

  • 2 # 十月媽媽心理

    看見真實的孩子,愛就會開始流動

    女兒把自己鼻子抓傷了一道,老公要給她塗藥膏。

    女兒一邊跑一邊說:“害怕!害怕!”

    “有什麼好怕的,又不痛,快點!”

    女兒卻跑得更猛:“怕,我怕!”已經開始帶著哭聲。

    老公想去抓住女兒,我趕緊搖頭示意,然後走過去抱起女兒:“寶寶害怕塗藥膏,是嗎?”

    她摟著我脖子使勁兒點頭,眼睛亮了一下,然後緊緊貼著我。

    “爸爸沒有聽懂寶寶的話,你一定很難過吧?你想爸爸怎麼做呢?”

    女兒指著老公:“爸爸塗!”

    於是老公耐心做示範,給自己塗,給我塗,再塗到寶寶手上,最後才塗到鼻子上,她很開心,很配合。

    女兒緊繃的身體,也終於放鬆下來。

    當晚,我特意拉著老公坐下來,就塗藥膏的事情聊了很久。

    最後我們都覺得,面對孩子,先肯定她的情緒,再尋找解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孩子才會信賴父母。

    因為真正的愛,就是:我看見真實的你。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成人之間,也常常因為自己不被理解發生爭吵。

    比如丈夫回到家說:“怎麼家裡這麼亂!”

    妻子可能馬上回答:“我天天帶孩子累死了,哪有空收拾!”

    這種回答沒有迴應丈夫的情緒,丈夫會覺得被忽視,就容易被激怒,接著兩人繼續互相指責,那麼一場爭吵就在所難免。

    但如果妻子這麼迴應:“是啊,太亂了。帶孩子太累沒空收拾。”

    丈夫的情緒可能就會得到緩解,覺察到妻子的感受,表示理解:“老婆辛苦了,我陪你一起收拾吧。”

    那麼這場爭吵就可能避免,因為兩人都看見了彼此。

    再比如,你在某寶買了一件衣服,發現有色差,找客服投訴。

    如果是一般的客服可能會說:“我們拍照時已經特別注意了,也沒有進行修圖,都是原圖,可能是您電腦顯示有問題。”

    那麼你可能會被激怒,決定拉黑此店鋪。

    但如果客服說:“有色差的確讓人不舒服,感覺像買錯了,您生氣我很理解。”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好受了很多?

    如果色差不是特別嚴重,你可能就決定算了。

    這就是被看見的力量

    懂得你的感受,看見你的付出,站在你的角度迴應,哪怕只是重複你的話,就會讓人產生認同感,因為這是一種類似母嬰一體的關係。

    廖一梅曾說:“這個世界上,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算什麼,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其實,愛的核心便是瞭解。

    但我們由於個人認知,對愛的理解,會有一些誤會。

    如同很多父母,自認給予孩子許多愛,滿足孩子各種物質需求,最後卻塑造出了“熊孩子”。

    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熊孩子”都是因為不曾被看見。

    《超級育兒師》裡面有一個五歲小男孩,家人陪伴少,溝通少,孩子痴迷電子產品,眼睛受損但父母如阻止,他就會暴怒,摔東西打人。

    在幼兒園也總打同學。

    家長和老師對他很無奈,關係越來越僵化,而他的“熊”也越來越嚴重。

    但當育兒師問他:“你是不是很孤獨?”他頃刻安靜下來,輕輕點頭。

    那一刻,他是柔軟的,沒有攻擊性的。

    心理學講,兒童會在三種情況下發脾氣:

    當他沒有受到關注的時候;

    當他不被理解的時候;

    當他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

    節目中的熊孩子幾乎沒有受到過關注。

    通常父母在家,也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孩子不知道與誰相伴,就只有看電視玩電子產品。

    而當家長以“保護眼睛”為由,阻止時,他就會異常憤怒。但家長不知道的是,他的憤怒由來已久。

    他依賴電子產品,其實是在吶喊:我很孤獨很無聊!我需要陪伴!

    但沒有人理解。

    當一個孩子長期不被關注,不被理解,他的憤怒就很容易被觸發,而且這股憤怒的爆發力很強,孩子無法自控,甚至會出現自殘。

    很多父母看到這種情況,並不明白其中緣由,只覺得孩子太不聽話,需要整治,用暴力恐嚇。

    但暴力通常只會催生暴力。

    因為就算孩子暫時被威懾住,他內心的憤怒並沒有被髮洩出來,那麼他就會透過其他方式來排解,摔東西,搞破壞,欺負比他弱小的孩子。

    最後心理就會變得不健康。

    真正的解決方法,讓孩子重新被看見,被關注。

    當他內心得到足夠的愛,就會變得豐盈,內心積攢的委屈自然會消解。

    當內在力量成長起來,就會慢慢學會控制情緒。

    但作為普通父母,有些時候,我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智慧,持續覺察孩子內心。

    那麼,當你暫時無法共情,無法滿足孩子需求時,怎麼辦呢?

    真誠地告訴他,孩子會接受。

    比如每晚入睡前,女兒需要我給她講故事。

    講了一個又一個,她仍然不睡,大喊大叫,在床上滾,拍我臉,要我起來陪玩。

    於是,我坐起來,問她:“寶寶不想睡是嗎?你是不是想要媽媽繼續陪你玩?”

    她說:“是。”

    於是我告訴她:“寶寶想要媽媽陪,可媽媽今天太累了,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是媽媽體力不夠,不是寶寶的問題。”

    說完之後,寶寶並沒有立刻安靜下來,我們重新躺下,我溫柔地看著她,不說話,也不動,沒多久她自己悄悄地睡著了。

    我看著她,內心特別感動。

    至此,我方才明白,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也要看到自己的內心,並接納你真實的心理狀態。

    因為兒童的內心很敏感,他們可以感受到成人潛意識中的東西,父母不掩飾,內在一致,便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當情緒遇到真實,就會逐漸被消融,溝通的本質,是心靈相互瞭解。

    其實,嬰兒滿6個月後,就會慢慢明白“媽媽屬於她自己,不屬於我”,媽媽並不能時刻服務於他,完全把自己奉獻給他。

    只要在6個月前,嬰兒得到了足夠的關注和愛,接受媽媽是個體,就會容易很多,並且他會逐漸明白,人與人之間是獨立的,需要邊界。

    這有利於建立他和母親之間的平衡關係:媽媽能看見我,我也能看見媽媽。彼此平等,彼此尊重。健康的母嬰關係由此誕生。

    所以,不要害怕不能滿足孩子,只要你理解他,肯定他的需求,並用真實的自己與他溝通,孩子就會學會接受,學會尊重他人。

    愛從來不復雜,只是我看見真正的你,明白你的需求,懂得你的委屈,理解你的渴望,並且接納你,告訴你:真實的你,很好。

    正如《完整的成長》中有一句話:接納一個真實的存在,就是愛。這種愛,最博大、最真實、最深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布帳下兩位大將,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將,另一人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