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一聲醫學博士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婦產科醫生,還沒有聽到過這種說法。所謂說孕婦分娩時“保大還是保小”幾乎不會出現在現代產科的實際臨床工作中,而主要是存在於醫療水平落後的舊社會、舊時代,或者存在於一些小說、電影、電視作品中。因此也就無所謂如何避免和提前預防了。

    所謂“保大還是保小”從理論上講就是一個錯誤的提法。

    沒有“大”哪裡來的“小”?不“保大”如何“保小”?

    沒有孕婦的安全和健康,哪裡會有胎兒的發育和存活?母體一旦出現各種併發症,胎兒勢必受到或輕或重的影響;母體一旦生命受到威脅,胎兒在宮內也自然會受到巨大的危險。

    母親一旦心臟停止跳動,在五分鐘內胎兒就可能發生嚴重的宮內窘迫,極容易發生腦癱等嚴重不良後果;在十分鐘內胎兒就會發生嚴重的缺氧而死亡。這些致命的問題也就是發生在短短的幾分鐘甚至幾十秒鐘之內,哪裡容得我們考慮再三?哪裡容得我們跑出手術室,跟孕婦的家屬一再解釋?

    那麼“小”怎麼保?

    產科醫生從來都是既要考慮大人,也要考慮小孩,所以思考問題都比其他科醫生更加嚴謹和周全;

    一般來說,孕婦發生危險,如果胎兒在宮內還較為安全,那肯定是先治療孕婦本人的疾病,換句話說,肯定是先“保大人”;撇開大人,只保小孩,哪裡能保得住呢?

    如果孕婦發生危險,胎兒也非常危險,只要胎兒出生後有存活的可能,都會拼盡所有的辦法在治療孕婦疾病的同時將胎兒儘快娩出,換句話說,就是“兩個都要保”。

    如果大人健康,胎兒突然出現危險,也就不存在先保誰的問題,當然是只需要管胎兒了。

  • 2 # 摳腳老爸

    每個懷孕的女人,對於最後的“卸貨”過程多少會有些擔心,畢竟電視劇中總會出現保大人還是保小孩的橋段,那在臨盆之際,究竟有哪些狀況可能會發生呢?孕媽們一起來了解,做到心裡有數。

    1、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一般情況下都出現在懷孕28周之後,同時還會有一些出血的情況,重點表現為無痛性出血,一般都出現在半夜,檢查的時候要依靠超聲波來檢查,但是,有時候,超聲波可能都無法檢查出來。因為胎盤蓋到了子宮頸口,所以胎兒要出來的話,一收縮子宮頸口就會擴張,一擴張就會與胎盤剝離而出血,然而很多準媽媽不會覺得疼痛,但出血量會越來越多。

    “前置胎盤”有著四大型別:完全型、部分型、邊緣型及低位型。除了完全型和部分型前置胎盤的準媽媽要求剖腹產外,邊緣型和低位型前置胎盤的準媽媽都是可以自然生產的。但是,如果出血量很多,對準媽媽造成了傷害的話,還是要進行剖宮產,最好不要安胎。所以,有前置胎盤的準媽媽平時要多休息,不要憋尿,這樣能夠控制出血。

    2、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剝)”是比較難以診斷的,主要是因為胎盤一般情況下都是在胎兒出生後才與子宮分離,但“胎盤早剝”在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分離了。因為胎盤是胎兒營養和氧氣的來源,所以胎盤出現剝離,胎兒就會缺氧。

    “胎盤早剝”的代表特徵就是出血,同時還有著強烈的腹部疼痛。如果在生產的時候,這種疼痛和分娩的疼痛混起來的話,會讓醫生產生誤判。如果在懷孕的33-35周時出現的話,準媽媽會感覺到疼痛,同時整個子宮變得硬邦邦的,因此,醫生可以自行判斷是否要進行緊急處理。

    “胎盤早剝”一般情況下和準媽媽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前置胎盤有關。判斷的過程除了母體羊水是否帶血,一般還是要依靠超聲波檢查及臨床症狀來診斷,比方說:胎兒是否有心跳的明顯變化?

    3、胎兒缺氧窒息

    這是我們所說的“胎兒窘迫”,意思是透過胎兒的心跳變化來觀察胎兒的身體情況,因為胎兒的含氧量不足的話會導致心跳過慢。

    “胎兒窘迫”會出現下面的情況,比方說:胎兒心跳變快、變慢、心率變化小、羊水裡有胎便,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臍帶受到壓迫、子宮收縮太強、胎盤功能不好、臍帶繞頸、破水太久而沒有羊水等等。因為胎兒的心跳和身體情況有關,所以,醫生會採用胎心監護儀來觀察胎兒心跳的變化。

    但也不是說,心跳變慢都是窘迫,有的窘迫可能只是一會兒,準媽媽只要吸氧、輸注大量液體,就可以了。萬一出現嚴重的胎兒窘迫,對胎兒有危害的話,那麼醫生會讓孩子儘快出生。

    4、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就被叫做“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懷孕之前沒有高血壓,懷孕後出現的話,就被叫做“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當準媽媽血壓太高的時候,會感覺到意識模糊、肝臟腫大、眼底出血、肝功異常、大腦病變,可能還會出現子癇。所以,一般都會讓準媽媽把胎兒提前產下。可以的話,會先考慮催產,然後再施行剖宮產。

    在治療方面,醫生還會建議準媽媽平時多休息,經常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來減輕水腫,還可以使用一些降血壓藥物等。準媽媽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每天50-100毫克)或大量的鈣(每天2克以上)能夠預防妊娠期高血壓。

    5、臍帶脫垂

    “臍帶脫垂”一般情況下都出現在胎位不正、破水的時候。胎兒的胎位是“足位”,在子宮內是雙腳朝下,當一隻腳滑下時,臍帶常常會跟著滑落。如果胎位不正,還出現臍帶脫垂的話,對胎兒來說會更加危險,主要是因為準媽媽出現了破水,胎兒臍帶脫垂下來,胎頭可能就會壓迫到臍帶,阻斷了血液供應,這會導致在3分鐘內就會使胎兒出現缺氧或死亡。

    這時候,準媽媽最好是能夠“頭低腳高”地躺著,讓胎頭或胎兒身體離開壓迫位置,然後醫生會把胎兒往上頂,同時立馬進行剖宮產。

    在進行手術的時候,醫生還會在產婦下方,幫忙把胎兒頂住並往上推。所以,如果出現胎兒臍帶脫垂,準媽媽一定要儘快送醫治療。

    6、產中及產後大出血

    生產的時候本來就會出血,比方說:胎兒、胎盤娩出後子宮內的出血。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血的量超過400毫升,就是“大出血”了。

    如果在生產的時候出現大出血,同時無法正常分娩的話,一般情況下會施行剖宮產,然後找出出血點,採取措施止血。

    造成大出血的情況有子宮收縮不良或產道裂傷等,所以,醫生首先會止血,包括傷口縫合、加強子宮收縮或儘量將不完全剝離的胎盤刮乾淨等。

    如果不能成功,那麼就要開啟腹腔,把產婦的子宮動脈或某些特殊的大血管綁住,做“血管結紮手術”。還是沒有用的話,就只能採用“子宮切除手術”來止血了。

    如果子宮切除也沒有效果的話,就要採用“壓迫性”止血方式,甚至用血管攝影來做血管栓塞性的止血。

    7、子宮破裂

    20多年前的“子宮破裂”,都是發生在懷了多胎的準媽媽身上,這是因為子宮長期撐開,造成子宮壁被撐得很薄,從而引起子宮破裂。

    近年來的“子宮破裂”一般都出現在有過剖宮產的準媽媽身上,同時更容易出現在“直式剖宮產”上,現在新式的“橫切式”剖宮產一般不會造成子宮破裂。

    至於子宮破裂的前兆,具體有胎兒心跳變慢出現窘迫現象,從腹部能夠摸到胎兒的肢體或軀幹。如果準媽媽感覺到肚子脹,那麼可能發生了內出血,同時出血量非常大。

    8、早期破水合並感染

    之前認為在準媽媽破水24小時後,胎兒會受到感染,現在把時間延長到了48小時。在胎兒已經有感染跡象,又不能自然生產的時候就要採用剖腹產。

    通常狀況下,準媽媽有了發熱、心跳加快、羊水有異味、肚子有壓痛、血常規檢查有白細胞明顯上升現象時,就說明胎兒可能出現感染了。如果準媽媽破水達48小時,同時還有感染的話,首先會採用抗生素治療。

    如果胎兒無法順利出生,那麼醫生會進行剖宮產手術。如果胎兒已經感染,就算是剖腹產出生後也還是很危險的,在新生兒階段就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甚至因感染而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準媽媽如果在孕期33-35周發生破水,一定要馬上生下胎兒,因為胎兒的成熟度已經足夠了,不然有可能會感染。

    9、難產

    “難產”就是在生產的過程中,胎兒無法順利透過產道娩出。

    難產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肩難產”,就是說胎頭出來了,但肩膀卻卡住了。這時候一位醫生可以在上面幫忙推媽媽的肚子,另一位就幫忙轉胎兒。不過這樣可能會讓胎兒產生鎖骨骨折或拉傷孩子的臂神經叢。還有一種就是胎位不正的產婦嘗試自然分娩,導致胎兒的頭被卡住了,其後遺症與“肩難產”一樣,會造成孩子的臂神經叢拉上,甚至發生面板裂傷。

    發生難產的時候,醫師已經無法為產婦施行剖宮產手術,也不能夠把胎兒推回去,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胎兒擠過媽媽的產道,有時還要故意製造胎兒鎖骨骨折,使胎兒整個肩膀佔據的空間變小。

    10、羊水栓塞

    所謂“羊水栓塞”是指非常多的羊水進入準媽媽的血液中,造成栓塞現象,造成凝血功能障礙,從而出現大出血的情況。因為這種情況幾乎無法事先預防或預知,所以死亡的機率很高。

    當產婦發生羊水栓塞時,如果不能及時供應鮮血,即使輸入大量凝血因子,也會因大量羊水進入血液中而被消耗掉。

    如果胎兒還沒有出生的話,醫師一般情況下會進行手術,但剖宮產的傷口就又成了一個出血點。因此,手術一定要非常謹慎,要多次跟家屬溝通來商議解決辦法,看是保大人還是小孩。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空軍宣稱擊落巴基斯坦一架F-16,美國說巴軍沒有損失F-16,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