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在對岸
-
2 # 優優媽聊營養
個人認為電子產品,還是少給寶寶玩。
第一、寶寶玩的時候,電子產品螢幕發出的藍光對寶寶的眼睛視力不好,容易引起近視,眼睛疲勞等。而且如果長時間的玩電子產品,戶外活動等運動的時間就減少了,長期寶寶抵抗力會下降。
第二、電子產品如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播放時,寶寶是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畫面都很簡單、明瞭,有視覺衝擊,寶寶不需要動腦筋,也不法發揮想象力。相比較電子產品,玩一些益智類的玩具、積木,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等更能夠促進寶寶社交、智力等方面能力的進步。
第三、對寶寶的情緒培養不利。通常玩電子產品,容易上癮,本來可能約定好只玩是十分鐘,寶寶不守約,容易出現煩躁、易激惹,發脾氣等。
如果要玩,就要規定好時間,而且要注意選擇一些優秀的播放教材有利於寶寶的成長。
-
3 # 彩超主治醫師
這要看家長們對電子產品的認知了。有些家教機、點讀機這樣的電子產品會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像電視、平板、手機、電腦這些處於中立狀態的電子產品,準確利用還只是一方面,如果利用過度,孩子產生上癮,對身心健康都不利,所以在這方面家長一定要替孩子把控好時間。
除了孩子自身外,家長的帶頭作用也很關鍵。想一想,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時(包括孩子再內),一桌子人都是“低頭族”,孩子手足無措地坐著,他會怎麼想呢?
-
4 # 樂高Chris老師
你好,我是一名樂高老師,主要工作是孩子的教育工作,對於你的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當今的社會,寶寶接觸到電子產品的機率已經達到了99.9999%,比如當監護人在寶寶面前使用手機時,這顆誘惑的種子已經在寶寶的心裡種下了,一旦有機會,寶寶就會模仿成年人的動作,擺弄起手機來。那麼電子產品對寶Bora說是“洪水猛獸”嗎?我認為不是。電子產品僅僅是一個資訊的載體,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人類獲取資訊資源的途徑也在進步,而電子產品就是這種進步的產物。我想這個問題的本質應該是電子產品中的不良誘惑對寶Bora說是“洪水猛獸”嗎?這裡的不良誘惑有電腦遊戲,影片播放工具,直播平臺等等。我認為這些不良誘惑確實是在培養寶寶的過程中起到阻礙作用,而這些不良誘惑之所以能夠發揮出“洪水猛獸”的威力,監護人的監護不力是主要原因!如果一個孩子沉迷遊戲,最應該責備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所以說最大的“洪水猛獸”其實是沒有關注孩子的家長本身。而電子產品作為資訊的載體,在培養孩子方面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電子繪本,早教APP等等資源利用得當,教育孩子的效率要比以前快得多!電子產品只是工具,而怎麼利用這個工具決定了結果,好的家長往往能夠利用這些工具來最佳化自己的育兒計劃,相反,只會責備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家長真的應該好好反省自己,到底做好了父母的責任了嗎?
-
5 # 貝甜媽媽說育兒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電子產品也是如此。
核能用不好會核洩漏,會被製造成原子彈,用好了會高效發電,節約能源。
所以錯不在事物本身,而在於使用的人。
電子產品的缺點影響視力,電子螢幕的高亮度,高色彩會刺激眼睛。
長時間近距離盯著螢幕,會造成眼睛乾澀,近視,且近視是不可逆轉的。
動畫片,色彩豔麗,圖片變化極快,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造成上學注意力不集中。
遊戲的設定也極大的挑戰了孩子的自制力,孩子很難在絢麗的遊戲中控制自己的遊戲時間。
電子產品的優點電子產品還有優點嗎?
當然有。
電子產品可以成為繪本讀物的極大補充,比如講到藍鯨的時候,只是看繪本的圖片是遠遠不夠的,影片中動態的藍鯨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一些高科技的知識也必須要用到電子產品,比如少兒程式設計,僅僅看乾巴巴的書本,而不上機操作可能學會嗎?只有不斷的上機練習,多接觸一些遊戲,瞭解其底層的設計模式,才能更好的理解程式設計。看透了遊戲的本質,自然也不會被遊戲表面的膚淺所吸引。
針對大一些的孩子,更可以透過線上課程來高效地學習。與全國最優秀的教師在線上課堂學習和互動,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壁壘,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即使在偏遠的山區也一樣可以享受到全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線上教育更可以請外教在線上直接教學,近距離的提升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這是傳統教育所無法替代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究竟是載舟還是覆舟,責任不在水,而是掌舵的人。
所以,善待電子產品,正視電子產品。
不要把電子產品當做臨時替代的保姆,而是最大程度的發揮電子產品的優勢,才是我們家長應該做的。
-
6 # 小派麻麻
經常聽到朋友聊天,說手機拯救爸爸媽媽半條命。往往自己心裡暗想,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能讓孩子那麼早玩遊戲、看電視。真有了孩子,“怎麼這麼吵人,玩手機吧,回血了半條命”。我們說說如何合理的管理寶寶觀看電視、玩手機,從寶寶開始培養其良好的電子產品使用習慣。
18個月以下寶寶絕對不可以看電視或使用手機0-18個月寶寶:美國兒科學會最新建議寶寶18個月以下不能使用任何電子媒體,看電視、玩遊戲等。(1999年其建議24個月以下不能使用電子媒體)。18-24個月寶寶:在成人幫助其理解他們觀看內容的前提下,可以觀看高質量、適合孩子的節目,使用高質量、適合孩子的應用和遊戲。如果可能的話,仍然建議在24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要看電視、玩手機。
現代社會,各種電子媒體一定會成為你孩子未來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杜絕電子產品。一定要學會引導寶寶合適的使用電子產品,確保這個節目、遊戲、應用合適孩子。比如是否有利於孩子學習?是否可以觸發孩子好奇心、激發孩子想象力?
選擇適合寶寶的手機應用、遊戲、電視節目激發創造力手機遊戲或應用:比如讓孩子畫畫、透過簡單的角色選擇創造故事。激發問題解決能力的手機遊戲或應用:比如拼圖遊戲。培養語言能力的手機遊戲或應用:其他語言的學習應用(外語的學習越早越好哦)。培養其本身的興趣的手機遊戲或應用:如果你孩子對天文有興趣,你可以給他一個天文的應用或遊戲。鼓勵孩子看完電視需要動手實踐的電視節目。關於家庭、生活、社會正面的、積極向上的電視節目,避免暴利、負面的資訊。好的故事,激發孩子積極向上價值觀的電視節目。合適當前的孩子的年齡電視節目:過於複雜的故事情節可能超出孩子的理解範圍。養成健康的電子媒體使用習慣從寶寶做起。如果您的孩子在她非常小的養成健康的螢幕時間習慣,這些習慣將幫助孩子大了一點後,知道如何利用的空閒時間。
1. 模仿是孩子樹立習慣的第一要素
您的孩子從您那裡學習電視、手機使用習慣。孩子的習慣和認知很多來源於模仿,這意味著您需要以身作則- 例如,晚餐時關閉手機,觀看完節目後關閉電視。您也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樹立不看電視和玩手機的示範,比如長途旅行、。嘗試將它與日常活動結合起來,比如畫畫等。你可以嘗試打包帶有拼圖,書籍,繪圖材料等的活動包。在無聊的情況下玩手機通常會分散您孩子的注意力,但這可能意味著您的孩子錯失了學習社交技能的機會,比如如何在公共場合行事,或者如何以創造性的方式管理無聊。2. 平衡看電視、玩手機與其他活動的時間看電視、玩手機方法得當,可以為您的孩子提供有趣的學習體驗。但重要的是要平衡螢幕時間與其他有益於孩子發展的活動,例如和你的孩子面對面的日常遊戲、戶外活動等。給你的孩子設定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限制。比如在週末給孩子更多的螢幕時間,或者與住在遠處的親戚進行影片聊天的額外時間。鼓勵你的孩子戶外活動、參與一些創造性的活動,比如猜謎等如何巧妙的管理你的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管理螢幕時間的一個好方法是用活動來標記何時完成,而不是簡單粗暴的限制時間。例如,到了晚餐時間、洗澡時間、學習時間。這樣孩子將更有可能合作。如果你有時間幫助你的孩子儲存他正在做的事情,這也會有所幫助。
-
7 # 依浩媽媽讀書吧
記得聽有一位教授在報告中提過,許多家長告訴孩子:“你高考結束了,你就可以有智慧手機,就玩電子產品”。高考儼然成了智慧手機或者電子裝置的一個分界線。
那樣造成的後果是孩子進入大學以後,可以隨意玩定製產品,卻不知道如何合理使用電子裝置。
所以我們不僅是在時間上對孩子使用電子裝置進行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學會合理使用電子裝置,而不是視之為洪水猛獸。
引導孩子知道電子產品除了玩遊戲,看影片以外,還可以讓我們交友、學習,滿足娛樂之外的其他需求。我們應該讓孩子看到更大、更有意義的電子裝置帶來的世界,而是完全杜絕它。
-
8 # 四點老師
這個問題問的是成年人對待電子產品的態度。
個人感覺,不能把它當做洪水猛獸,而是看做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全面看待它的作用。
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⒈孩子十歲之前,最好不要碰電子產品。
十歲之前的孩子自控力普遍較差,容易成癮。時間久了就會對其他東西失去興趣,如果不讓他繼續玩,他就會失控,出現過激行為。所以一開始就不要讓他碰。
對眼睛不好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原因是手機或者平板上的內容有聲音有動態,屬於對大腦強刺激的東西,經常接觸就會對書本這種靜態的東西缺乏興趣。導致不愛閱讀,不愛動腦,上課專注力很差。
⒉十歲之後也要有限制的使用,且提前制定好規矩並嚴格遵守。
⒊最最重要的,父母的以身作則。
不要做雙重標準的父母,對待自己無限寬容,對待孩子無限嚴格。
父母們使用電子產品也儘量安排合理,不可過於沉迷,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擾:不讓我玩,憑什麼你們就能一直玩?對管理孩子很不利。
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不一定,凡事都有雙面性。如果一味用來打遊戲,看動畫片,愛不釋手。那估計真的就變成猛獸了。但是如果把握好時間,看看寶寶巴士音樂劇、英文啟蒙這類的,那就是良師益友啦。給手機孩子看,家長有一點要注意,解除安裝遊戲。還有注意時間,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偶爾看看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