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人推出頭調

    一對一單挑,神仙也不是洋槍的對手啊!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人數,就算現在的手槍也不過能殺六七個人,人家來10個人,你怎麼打贏?

  • 2 # 微東5

    清末的太平天國軍,是新生的強大勢力,清原本的八旗根本不敵。當太平軍攻破蘇州,劍指上海之際,當時上海的地方元老為防衛,請求曾國藩出兵,於是曾就派李鴻章的準軍前去應戰,但上海地方元老反不信度準軍,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地方元老就招募外國籍僱傭兵,看中了他們的洋槍洋炮,由美國兵華爾為首任洋槍隊長。當在松江和青蒲交戰時,被太平忠王擊敗,華爾遭受重傷。

    當二次交戰時,華爾重組了隊伍,遣散了一些混吃混喝的人,上菲律賓兵為肯幹,並招聘了幾千華人,組成一支混合軍,人數在兩千左右,再加上英法一同出兵,洋槍隊還是獲勝了。

    只於第一戰,雖是洋槍洋炮上不成比例,加上剛組成的混雜兵員也有關係。

    從清庭目睹洋槍洋炮的威力後,逐步力排保守派干擾,開始引進洋務,天津小站練兵的教官也請的是德國教官,實踐證明是明智之舉,也是慈禧太后的明智良策。

    讓菲律賓兵為貴幹

  • 3 # 閒茶品歷史

    洋槍隊其實是洋人在當時中國組建的軍隊,有很強的僱傭軍性質,不過得到清政府的大力資助。洋槍隊從洋人的個人利益出發,清政府則希望藉助他們的先進武器和軍制打擊自己的死對頭太平軍。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下,似乎沒有那個國家擺出在官方上支援洋槍的立場。最終洋槍隊沒能像湘軍等地方武裝一樣成為清政府剿滅太平軍的中堅力量,這說明新事物的產生到適應過程確實需要不斷的磨合。

  • 4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大清有多支“洋槍隊”,協助大清剿殺太平軍和捻軍。可是,如果我們稍微瞭解一下“常勝軍”的故事,我相信,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遠萬里前來,想要投奔太平軍的華爾

    大清合作的最著名的“洋槍隊”就是華爾創立的“常勝軍”。

    可是,華爾創立“常勝軍”的過程,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在太平軍打下金陵以後,大清就慌張不已。大清在蘇浙地區的地方官,都想拉上海地區的洋人下水,一起鎮壓太平軍。可是,當時的洋人,對太平天國還不瞭解,甚至還幻想太平天國成為更好的合作伙伴呢,“嚴守中立”,沒有搭理大清。

    就像當時無數的洋人一樣,美華人華爾,也對信奉上帝的太平軍報以莫名的好感。1859年,這位在法國和墨西哥都打過仗的美國兄弟,也來到了上海。他最初的願望,是加入太平軍,建功立業,看看能不能混個王呀侯呀什麼的當當。

    早期想與太平軍合作的洋人非常多。

    底薪+提成,“洋槍隊”創立,華爾為此不要美國國籍

    可是,到了上海後。華爾跟上海本地洋人朋友一打聽,才知道,我靠,太平天國這個上帝教和他在美國聽說的不一樣呀!再一仔細打聽,感覺太平軍成不了氣候。

    於是,華爾就主動請纓,聯絡上海地方官,向吳熙面陳自己的計劃。希望自建一支軍隊,協助大清打擊太平軍。

    吳熙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找洋人幫忙,但是,此時畢竟正值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洋人的官方,都只願意組織防禦,李秀成要是來打上海了,我們和他幹。但是,要我們幫你去打太平軍?呵呵,不幹。

    於是,吳熙和華爾這個民間創業家訂立了合作關係:由華爾組建軍隊。合作方式,就是今天常見的底薪+提成。軍餉由大清政府撥款,另外,洋槍隊每打下一城,再獎勵若干錢。

    可是,和中方談完合作後,美國不支援。當地的美國官員、商會、教會,都不贊成華爾的舉動。

    華爾的做法很直接:行,我不做美華人了!於是,脫離美國國籍,加入了大清國籍!

    華爾,可能是最早的華籍美人吧。連續吃癟,艱難的創業

    華爾很囂張,四月十三日開始招兵,五月就出兵去打太平軍!

    這堪稱中外歷史上的奇觀。當時洋人打仗厲害是事實,但是,也不是隨便組幾個洋人就可以耀武揚威的呀!

    初戰的過程就不細說了。總之,洋人老爺們一觸即潰,幾乎團滅。灰溜溜回到上海的華爾,成了中外各界人士的笑柄。

    被嘲笑幾句不怕,反正華爾臉皮厚,問題是,成了笑柄後,招不到兵了呀!

    華爾到底是個創業者,迎難而上!他找到了菲律賓勇士馬加者。讓這位菲律賓的意見領袖,招募了在上海的兩百名菲律賓人。大清也派參將李恆嵩帶7000人來配合他。

    華爾依然很囂張!當月底,就馬上去打松江府。這次,他運氣不錯。本來,傷亡慘重,眼看著又要撲街了。此時,華爾意外地發現城門下邊炸開了一個二尺寬的小洞。華爾身先士卒,第一個鑽洞而入,其他軍官繼之。他們以指揮刀、手槍與太平軍肉搏,損失慘重,健在者僅僅30多人,華爾和副官都受傷了。幸虧此時,大清李恆嵩到達。太平軍棄城而去!

    華爾艱難首勝!此戰後,大清也不食言,發獎金十三萬三千元(求助,這是哪國貨幣),洋槍隊以松江府為大本營,開始了轉戰旅程。

    此戰雖有運氣成分,但結果是好的。中外人士紛紛稱頌華爾。華爾於藉機繼續買槍招兵。來參加的洋人很多!這裡軍餉高,提成高,關鍵還能順手搶劫!此次募兵後,“洋槍隊”有了三百人。(菲律賓人兩百,歐美人一百)。

    就在華爾志得意滿時,他遇到了李秀成本人大軍。浦口一戰,死傷慘重,華爾自己身受五傷,配合他作戰的李恆嵩差點被活捉!

    此戰後,秀成第一次攻上海失敗,回救安慶,與洋人衝突暫告段落,華爾也去法國治病。

    “常勝軍”,常勝個屁。“常勝軍”及各路“洋槍隊”的宿命

    華爾養傷完畢回到上海後,重組“洋槍隊”,編制擴大到了1200人,並有輪船一艘。隨後,又陸續擴招,形成了“以西洋軍官為領導,華人兵勇為士卒的架構”,兵力一度達到5000多人。

    後期,“洋槍隊”士兵已逐漸以華人為主。

    各地的“洋槍隊”也都紛紛組建起來。什麼“常捷軍”呀,都是這段時期組織起來的。

    至於“常勝軍”的常勝我就不細說了。

    一則因為這個“常勝”實在有點吹噓,李秀成經常把該軍打得吃癟。華爾本人,也重傷而死!

    再則,面對此時已經行將覆滅的太平軍,湘軍、淮軍,也都往往能以極少兵力取勝。

    後期,對“常勝軍”影響比較大的,是蘇州殺降事件。在蘇州,郜永寬等八個太平軍的王想投降,信不過李鴻章,於是,以“洋人講信用”為由,找“常勝軍”戈登擔保,才投降。可是,投降後,立刻被李鴻章全部屠殺!戈登十分惱怒,拿槍要找李鴻章決鬥!

    最終,因不願再與李鴻章合作,被調回後方。不久,被解散!

    其他“洋槍隊”也都在1864年前後陸續被解散。

    看完這些,我想我們能得到答案了。

    這些西洋人,雖然人數不多,但軍事素質非常高。華爾每戰必身先士卒,受傷七八次之多,最終陣亡在中國。甚至,他願意放棄美國國籍也要幹,可謂大清的“洋忠臣”。

    其次,這些部隊,一直在大清良好的控制之下,戰時奮勇作戰,戰事結束紛紛解散,可謂“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大清,自然喜歡這樣的部隊了!

    但是,透過“洋槍隊”的事情,我們又多少有些遺憾。不管是此時跟隨他們作戰的華人,還是後來八國聯軍時期受僱於洋人的華人軍隊,打起自家兄弟來,都表現優異,受到洋人讚賞!

    兵,還是那些兵,只是,軍官不是那些軍官!

    可見,即使在最為衰弱的時刻,華人都不缺乏勇猛之士,不缺乏良好計程車兵!假如這些士兵,能在中國自己良好的組織下,又怎麼會有甲午之恥,八國聯軍之禍呢?

  • 5 # 陳悅漫步海邊

    太平天國戰爭中出現在清政府陣營一方的“洋槍隊”(後來更名常勝軍),並不存在什麼“打不過太平軍”的問題,恰恰相反的是,洋槍隊之所以得到清政府的認可,正是因為其作戰有效。

    洋槍隊最開始組建時,原本是地方上先斬後奏的活動,並沒有向清政府中央進行彙報。

    1860年,上海受到太平天國軍隊進攻的威脅,而清政府在上海地區的兵力十分有限,為此上海紳商楊坊等在江蘇巡撫薛煥、蘇松太道吳熙等地方官員的允許下,創造性地構思出了組建僱傭軍的念頭,由當時在緝私捕盜船“孔夫子”上工作的美華人華爾,負責組建一支僱傭軍,其兵員主要由菲律賓人構成,軍官則多為美華人和歐洲人,因為裝備西式武器而得名“洋槍隊”。

    洋槍隊組建之初,因為人員大都缺乏真正的戰爭經驗,再加上數量很少(一、二百人),所以看起來並不起眼,主要配合清政府軍隊作戰,而後隨著兵力的增長,其價值也日益明顯,在攻打太平軍的戰鬥中屢屢得手。

    1862年2月25日,時任江蘇巡撫薛煥第一次正式向清政府彙報了洋槍隊的存在和其作戰的情況,稱“華爾膽識兼優,頗諳兵法,所教洋槍兵勇,業已著有成效”。而後到了3月16日,因洋槍隊和英法聯軍協助攻克了太平軍在上海外圍的重要據點浦東高橋,薛煥上奏為洋槍隊請獎,並正式提出了想要授予“常勝軍”番號的設想,“華爾與英法兩國提督所帶兵勇不過一千五百餘人,而敵悍賊二三萬之眾,攻破敵壘六座、炮臺五十餘處,殺賊三千數百名,生擒五百餘名”,隨即得到了清政府的預設。

    由上述可見,清政府對洋槍隊的重視,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其作戰有效。

  • 6 # 都市南鄉子

    說起“洋槍隊”那在清末可是中外聞名。它是中國曆朝歷代第一支官方組織的僱傭軍,也是封建史上第一支,唯一一支由外籍洋人任統帥和各級指揮官的軍隊。始作俑者是當時清朝的署理(代理)江蘇巡撫薛煥和吳松太道臺吳熙,首任統帥是美國退役軍官華爾,一開始組織不力,魚龍混雜,初戰告捷後,連戰不力,只能打打普通太平軍,遇忠王李秀成之精銳就不行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西方列強態度由中立轉而支援朝廷,應當時接手“洋槍隊”的李鴻章(新任江蘇巡撫)要求,派出英國現役陸軍少校戈登接任統帥後,面目一新,真正令清朝上下明白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軍事至理。成為朝廷與洋大人合作的樣板工程,怎會不重視?洋槍隊也不再懼怕太平軍而連戰連勝,成為當年在江浙滬地區剿滅太平軍的先鋒主力之一,中外知名!朝廷自然高興,典型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過,這種軍隊組織形式,花費太大,朝廷一旦感覺太平天國已處窮途末路,就卸磨殺驢,解散了洋槍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劇裡遊騎兵和三角洲特種部隊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