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工大可
-
2 # 大魚兒小魚兒美食
家人喜歡看喪屍類電影,由他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把話筒交給他:
看了20多年的喪屍電影,最早看的是【生化危機】、【生化壽屍】,開始喜歡上這種喪屍追逐帶來的緊張感和刺激感。個人覺得這20多年看的喪屍電影最好看的是2004版的【活死人黎明】,裡面喪屍都帶跑,導演節奏控制的很好;最好看的喪屍電視是【行屍走肉】,雖然最近兩季有點爛尾。如果女孩子初看喪屍片可以從比較偏喜劇的【殭屍肖恩】開始看,屬於典型的英式喜劇喪屍片,看完後如果喜歡同樣的型別,可以看【殭屍胡安】、【喪屍樂園】;打發時間可以看【行屍走肉】,目前已經拍了10季,慢慢看著。【生化危機1~6】也不錯,雖然不是傳統意義的喪屍片,部分情節女主角成為超級英雄式的人物,但整體看著也不錯。如果上面看完覺得喪屍片有意思,可以看看喬治A羅梅羅導演的系列喪屍片,這位是喪屍片的大師,早先【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喪屍出籠】被業界成為【活死人三部曲】,從此喪屍這一型別成為一個電影系列,後來人們拍的喪屍片大多都遵循他指定的喪屍片原則:1.喪屍吃人,2.人被喪屍咬後也會變喪屍,3.爆頭才能消滅喪屍。這些再看完不過癮的話可以嘗試一下【群屍玩過界】,是彼得傑克遜的處女作,喜劇的展現方式加上大量的血漿,成就了一個CULT經典。至於一些偶像明星拍的【我是傳奇】、【喪屍世界大戰】之類,其實我對這些片沒有二刷的興趣,看過一遍就過去了,因為總是會出戲。而看有的喪屍片,會覺得現在就是末世、外面都是喪屍,只能跟著主角里的團隊一起跑,一起打喪屍,這樣才刺激好玩。
-
3 # 皮皮影視廳
你好,在這裡我給你推薦幾部類似的電影。
南韓電影:追擊者(恐怖)男主角獲了南韓大獎 這個不錯。其實就是犯罪片
人形師(恐怖)——林恩京 SD娃娃的報復呀 除了殺人的場景 其實很唯美
阿孃(恐怖)——宋允兒 李東旭 說破案更好一點!男主死的好可惜!
釜山行(恐怖) 列車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殭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傾刻間列車陷入災難的故事
歐美電影類:(死亡黎明)喬治.羅梅羅的另一代表作。
(喪屍出籠):喬治.羅梅羅的作品,該片一度被奸商作為電影版的《生化危機》出售。
(群屍玩過界):導演彼得.傑克遜,這是他才華盡顯的成功之作(他就是《魔戒3之王者歸來》的導演)。
(猛鬼街、系列):名導韋斯.卡拉文的驚世之作,以一、二、三集最好,四、五、六、七集雖遜色,但絕對值得全部收齊。而且幾個名導均涉入其中,該系列片成了他們在恐怖片領域的演軍之所,如查克.拉塞爾(三集)、雷尼.哈林(四集)、史蒂芬.霍普金斯(五集)。
就推薦這幾部吧,希望合適您的胃口,別被嚇到哦
-
4 # 使用者1055093201907
我分享一個網址,線上觀看的不用下載,全都是喪屍,吸血鬼,怪物電影電視,:靈異影院。裡面什麼古靈精怪的電影都有
回覆列表
喪屍片是恐怖電影家族樹至為重要的一個分支,我比較喜歡,世界殭屍大戰和釜山行,喪屍片排行榜前十名:
NO.1《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導演:喬治·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
點評:《活死人之夜》既是喪屍片小成本的典範,預算僅一萬美元,又成功締造了各類形象可怖的喪屍,它不僅奠定了羅梅羅“殭屍教父”的地位,還為此後的殭屍片提供了極好的樣板,同時,也確立了喪屍的行為特性,譬如無意識,吃活人的肉,通常集體活動,被喪屍咬食的人也會變成殭屍等等。
NO.2《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1978)
導演:喬治·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
點評:《活死人之夜》確立了喪屍片的基本模式,十年後的《活死人黎明》則是一次技術提升,羅梅羅的御用化妝師湯姆·薩維尼憑藉精細的化妝術為喪屍片確立了新的行業標準,也徹底奠定了羅梅羅在喪屍片領域的老大地位。羅梅羅的喪屍片除了嚇唬人,也為喪屍的存在尋找意義,比如嘗試馴養喪屍、教育喪屍,使之成為能與人類和平相處的生物,類似的討論也一直貫穿在羅梅羅以後的喪屍片裡,包括最近那部被批又爛又老氣的《死亡島》。後來也有不少喪屍片也嘗試做出類似的哲學和倫理討論。《活死人黎明》在2003年獲評史上最邪典電影的美譽,還被執導過《300勇士》和《預言者》的扎克·施奈德翻拍過。
NO.3《群屍玩過界》Braindead(1992)
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點評:《群屍玩過界》打破了殺喪屍的常規法則,爆頭,火燒、擰下脖子都不頂事,必須得將這些活死人碎屍萬段才行,而這樣的突破則為當初還是個小成本B級片導演彼得·傑克遜提供了虐殺喪屍的N種創意,同時也讓片子的噁心指數空前升級。掉肉片,彈眼珠都是小兒科,結尾屠宰場大屠殺才將High點徹底引爆,有評論毫不過分地稱《群屍玩過界》連喪屍本身都能被噁心死。
NO.4《驚變28天》28 Days Later(2002)
演:丹尼·保爾Danny Boyle
點評:《驚變28天》是絕對的喪屍片,同時也與美國的B級喪屍片有著鮮明的氣質區別。同樣是展示劫難過後的首都空城,與《我是傳奇》中的紐約相比,《28後》裡展現的英國倫敦因其紀錄片的風格而更為真實。慘烈、逃亡、互助、末世氣象、人性的陰暗、黑暗中那不滅的希望及對政治的拷問,都帶有丹尼·保爾的電影語言,令這部英倫出品的喪屍片能在眾多喪屍電影中佔有相對重要的地位。
NO.5《殭屍肖恩》Shaun of the Dead(2004)
導演:埃德加·賴特Edgar Wright
點評:一樣不缺血漿,不缺啃食人體,貪婪咀嚼心肝腸胃的飢渴喪屍,英倫的宅男肖恩帶來了應對突發性喪屍事件的兩大啟示——首先,靈活運用工具,就算沒有AK-47,點三八,甚至連鳥槍都沒一把,照樣可以操起花園裡的鐵鏟、黑膠唱片,狠狠地拍向昨天還是鄰居,今天就變成異類的喪屍的大腦門;其次,不管撒時候都得有個好哥們,太平時跟你窩在沙發,喝啤酒,嗑瓜子,亂扯淡,一起宅,一起High,當你提著板球棒,跟著女友、同伴殺出喪屍包圍圈時,就算體重超標,他也會堅定地隨你走天涯,就算他不幸在戰鬥中感染了屍毒,你還是不離不棄,雖然脖子上多了條鐵鏈子,但電玩照打,溫情不減。所以無厘頭未必不靠譜,它恰恰是種很強大的樂觀。
NO.6《東京喪波》Tokyo zonbi(2005)
導演:佐藤佐吉Sakichi Sato
點評:東京終於有了喪屍,它無厘頭,惡搞,還多了點隨意和漫不經心,它用一種極度生活化的方式嘲弄著權貴和傳統的喪屍電影。你要是被一大幫子隨時可以結果性命的喪屍圍追堵截,鐵定沒心情在超市貨架前概嘆自己沒注意喜歡吃的薯片出了新品種,你也不會因為抵擋不了酸奶的誘惑而召集人馬轟掉了富人們為隔離喪屍而建立起的“玻璃金字塔”,可《東京喪波》都大膽地瘋玩了一把,當然它不只是玩鬧,它在惡搞中還有惆悵,還不忘談談練習柔道,奔向俄羅斯的理想,惆悵完了,還不忘朝動情的臉上踹兩腳,談完理想,繼續誇張,繼續瘋鬧。
NO.7《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2002)
導演:保羅·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
點評:在電玩迷中無比經典的喪屍系列遊戲《生化危機》的電影版,“喪”的範圍不再只侷限於人類,一切有生命的活物,譬如狗,都能成為攻擊性巨大的“喪屍”。喪屍的面目也有了全新的升級,真正有了一張類似食人花的血盆大口。此外,喪屍們也有了組織,商業財閥安格雷拉,這種帶有集權隱喻的故事設定,將該型別片中,通常隱藏在幕後的“政治力量”搬到了臺前,帥酷性感的米拉·喬沃維奇不止要對付身為棋子的喪屍們,還有一個終極目標,幹掉安格雷拉的大Boss。
NO.8《殭屍人FIDO》Fido(2006)
導演:安德魯·柯里Andrew Currie
點評:這次的喪屍源自宇宙塵暴的輻射,受害的是一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田園小城鎮。而頗具商業頭腦的公司則將危險的喪屍收編,馴養成供人僱傭的園丁、擠奶工等,小男孩和喪屍保姆之間還萌生了高尚的友誼。少了些傳統喪屍片的血腥暴力,多了些“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溫情,用戲謔調侃的方式呈現了一部喪屍喜劇片,在《殭屍肖恩》和《東京殭屍》之外,開啟了喪屍電影的另一種思路。
NO.9《我是傳奇》I Am Legend(2007)
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Francis Lawrence
點評:片中的喪屍有了吸血鬼的特性,白天躲在暗處,害怕日光,一旦太陽西斜,就集體出動,圍剿活人。但這些因環境而生理異變的曾經的人類,以及B級喪屍片中肆虐的血漿和無邊的暴力並不是本片的主角。“唯一”的倖存者威爾·史密斯飾演的主人公羅伯特·奈維爾,以及末世帶來的日復一日的空寂、孤獨,才是《我是傳奇》的核心。《我是傳奇》的敘事與探討的重點不再是如何在喪屍嘴下逃出生天,而是轉移到世界末日中最真實也最致命的心理狀態的呈現,於是當羅伯特抱著陪伴自己的愛犬痛苦流涕,當他對著音像店裡的塑膠人偶自言自語時,喪屍片粉絲體驗到了另一種相對溫柔的快慰:感動。
NO.10《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2007)
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
點評:致敬磨坊電影的《恐怖星球》成功地凸現了喪屍片的特點,怎麼噁心怎麼來,怎麼火爆怎麼整,香港的譯名《索女、喪屍、機關槍》是最好的證明。依然是由生化危機引發的喪屍出籠,不過恐怖星球上的喪屍估計是最能令人噴飯嘔吐的,長著膿包頭,一槍轟過去,內臟腸子血肉腦漿像麵粉般四散開來。至於昆汀“氧化”的JJ,顯然是對喪屍體驗的升級。而把機關槍裝在截肢上的悍女既是喪屍片的常規設定,也體現了B級片愛好者羅德里格茲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