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地奔跑吧
-
2 # 農村小小夢
夏玉米,在生長的中後期病害比較多且嚴重,尤其是進入盛夏的7-8月份,此時期溫度高,雨水多,易造成乾旱或水澇,田間高溫高溼的環境就多見於此時期。
玉米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近幾年,它的的經濟價值也比較高,所以,種植面積和地位也發生了變化。作為經濟作物種植時,我們更應該注重它的質量和產量。
很多種植戶,都是採用種植後就放任不管,或一次性施肥後就等著收穫了。其實,這種種植方式是不科學的,也不會有較高的產量和質量的。所以,玉米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玉米高產和果穗品質的保障。
禿尖和缺粒玉米禿尖缺粒、空杆倒伏都是玉米較常見的現象,這對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有較大的影響。我們在煮食玉米時經常見到,果穗一側籽粒不實,或幾行都沒有籽粒;又或整個果穗籽粒弱小、稀疏,寥寥無幾,這是玉米嚴重缺粒的現象。
禿尖,顧名思義就是在果穗頂部籽粒弱小,失去正常色澤,弱小籽粒佔三分之一以上。就好像是沒有發育成熟的果穗一樣,其產量和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形成原因
導致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初步可以簡單的認為,主要是我們管理不當造成營養不足和授粉不良所致的。
A,品種原因,這個因素比較重要,很多朋友雖然種植了高產品種,但該品種並不適合當地的種植環境,如氣候,土壤,水質等。它就會生長髮育不良,導致缺粒禿尖,甚至空杆出現。
B,管理不當,我們在施肥時,除了要施氮磷鉀外,還要充足的有機肥。有機肥所含營養元素全面,肥效期長,不僅提供了氮磷鉀元素外,還能滿足玉米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如磷、硼,就是影響果實正常發育的元素之一。玉米種植密度大,通透性差,光合作用弱,影響玉米雄穗發育;在開花灌漿期脫肥,使玉米花粉花絲減少,持續的時間短,也會造成因受精不良禿尖缺粒。
C,病蟲害,病蟲害是影響玉米正常生長髮育,正常開花授粉的因素,它在每個時期都可能發生。在抽雄前或初期,要防治病蟲害危害,避免影響抽雄和正常授粉,減少禿尖缺粒。
防治措施1,正確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適合的品種,不僅高產,而且還會對病蟲害、自然災害有很強的抗性。
2,合理密植。種植密度過大時,影響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玉米有機質合成減少,雌雄穗發育不良影響籽粒生長髮育。
3,加強水肥管理,重施有機肥增施磷、硼肥;穗期需水肥較大時,要科學追施,避免影響生殖器官正常發育,必要時進行人工授粉。
4,積極預防病蟲害,對玉米葉斑病和蚜蟲,玉米螟,要提前預防,早防早治,防重於治為原則。可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等噴施,蟲害可用吡蟲啉,辛硫磷顆粒等防治,有不錯的效果。(具體用藥防治,可參考我之前玉米相應文章)
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中後期常見病,如眼下的7-8月份,高溫高溼就是它最適發病氣候條件。玉米褐斑病本不是玉米主要的病害,但近幾年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農藥的普遍使用,此病害在某些品種和地區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嚴重性。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和葉鞘,發病初期病斑多為黃色小點,或以葉脈為中心的成片褐斑,病處可見於葉鞘或遍佈整株,發病後期病斑破裂,這也是導致玉米株乾枯的一個重要病害;如果在莖節處發病,還可致使玉米折斷倒伏。
防治措施
使用帶病秸稈還田,或還田不合理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與其他作物輪作換茬栽種,栽種時注意栽種密度,過密通透性差田間溼度大,發病率高;田間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性;發現病株,病殘體及時去除帶出田間銷燬。
在發病初期或發病前,可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粉鏽寧,三唑酮乳油等噴霧預防、治療。另外,我們還應注意玉米倒伏,追肥(可閱讀我其他相關文章),只有綜合管理好了,才能保證我們夏季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
3 # 肥仔農經
農民朋友種地最怕莊稼遇到病蟲害,能來得及進行防治還可以,但是有些病害只能在前期進行預防,一旦發現不僅制止上有困難,而且這意味著今年的產量和收入受到影響。那麼種植玉米該如何預防褐斑病呢?
如何預防玉米褐斑病玉米發生褐斑病、大斑病最為常見,首先考慮到的就是病毒、真菌感染,一定要及時用藥治療,還能挽回不必要的損失。使用殺菌劑的同時,也要配合葉面肥來補充營養,嚴重的話,要二次噴灑。預防玉米的褐斑病必須要從源頭抓起
1.在整地的時候和施肥的同時,一定要要帶入防毒、除菌的藥,讓肥料和土壤充分均勻,同時殺死土壤中的病毒、真菌,這樣能減少後期玉米的病害發生。2.我們在選購玉米品種的同時,也要把玉米種拌上防毒除菌的藥劑(正常情況下玉米種都是藥物拌好的),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減少玉米病蟲害,同時實現增產增收。
-
4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玉米得褐斑病也是一種比較常發的一種病,如果嚴重,肯定會對玉米得收成造成影響,從而影響農民得收益,那麼褐斑病是如何發生的呢?該到底如何預防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褐斑病症狀:頂部葉片尖端出現黃褐色或紅褐色小斑點,病斑呈現出橢圓形圓形,最終彙集在一起沿葉脈形成條斑,在玉米的葉片上呈現出一種條紋狀的紅褐色或者黑色斑條。
發生條件:有可能是在施用農家肥的時候由於有害病菌的存在也會導致褐斑病,第二就是由於土壤肥力下降導致了玉米的抵抗力下降,從而感染,空氣的相對溼度較大,溫度比較高,因此呢導致褐斑病的發生。以及病殘體殘留在土壤或者枯枝落葉當中過冬,下年繼續感染。
預防治療:我們可以根據以上的發病條件來控制病情,玉米收穫以後清楚殘留組織(不太現實),施足底肥,追施麵肥注意氮磷鉀的比例,藥物治療就是在玉米發病的初期我們可以使用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來治療,如果雨天比較多多打殺菌藥劑。
-
5 # 膠東小鹹肉
題主的附圖確實是玉米螟褐斑病無疑。
想要知道什麼辦法預防,就要先知道它發病的有利條件。我先來說說它的發病條件再來說防治藥劑如何使用。
1、發病條件
褐斑病的發病跟溫度溼度關係很大。高溫高溼的天氣情況下極易發生!此外如果土地太瘦,肥料用的不足也容易導致褐斑病發生。
2、表現症狀
褐斑病主要對葉片和葉鞘產生危害。在玉米上表現主要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局部發病,一種是整株黃點。局部發病的表現症狀:病斑為褐色,發病後期用手指彈一下有褐色的粉狀物,主要發生在葉鞘和葉子主脈上。 整株黃點的表現症狀:葉片上出現密集且大小差不多的黃點,後期轉變為褐色。
3、防治藥劑
A/25%丙環唑,每桶水10毫升;
B/25%吡唑醚菌酯,每桶水15毫升;
C/20%苯醚·咪鮮胺,每桶水6-8毫升;
D/70%甲基硫菌靈,每桶水20毫升;
同時注意及時排澇,合理用肥,不要過多使用尿素。
-
6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玉米褐斑病近年在中國各地普遍發生,部分田塊大面積發生為害。褐斑病為害葉片後,影響光合作用,對產量影響大。
玉米褐斑病田間發生症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整株葉片發病,上面密集大小均勻黃點,造成葉片發黃,後期黃豆變褐色,但病斑表皮不破裂。二是病斑主要發生在葉脈及葉鞘上,病斑紅褐色,後期病斑破裂,有褐色粉末散出。一般以葉片發病為害較重,並容易在高溫高溼、或陰雨天氣日數較多時容易導致褐斑病快速大面積流行發生。褐斑病是病菌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溫溼度適宜時藉助氣流在玉米上進行侵染為害,一般低窪潮溼,重茬種植或缺肥長勢不好田塊容易發生。因此玉米褐斑病生產上要重在預防,適期藥劑防治。
一、預防措施:1.避免重茬種植。一般以3年以上輪作種植較好。同時收穫後及時清除乾淨田間玉米秸稈銷燬。
2.測土配方施肥。要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適時科學追肥,避免營養不良病害侵染為害。
3.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選用華農138等抗病品種種植,一般紅軸品種較白軸品種抗病性強;種植密度不宜過大,田間避免積水,田間發現病葉時及時摘除銷燬。
4、種子藥劑處理。玉米播種前可以每1公斤種子用2克10%精甲·苯醚甲種衣劑加少量水混拌均勻拌種,晾乾後播種,同時還能有效預防玉米絲黑穗病等。
5.適期藥劑預防。一般玉米拔節前,即5片葉左右,可以選用嘧菌酯百菌清或或苯甲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混配三唑酮或甲託等藥劑加葉面肥噴施,即可有效預防褐斑病為害,同時補充養分,利於壯苗,增強抗病性。
二、藥劑防治:田間褐斑病零星發生時,及時摘除葉片田外銷燬,並畝用40%嘧菌酯百菌清800-100倍液克,或12.5%氟環唑1000倍液,或25%丙環唑10000倍液,或50%腐黴利800-1000倍液輪換交替噴施防治1-2次,7-10天一次,藥劑中加入磷酸二氫鉀或美洲星等葉面肥同噴效果更好。
回覆列表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褐斑病的症狀
病斑主要發生在葉鞘和葉片上,並以葉鞘與葉片連線處發病最多,往往一株上下連續多個葉鞘、葉片發病。高度感病品種,在植株生育前期,可產生類似系統感染的症狀,即全株葉片迅速產生大量黃色、直徑約1mm的小斑點。
發病時期和特點
在黃淮海夏玉米區褐斑病屬於前期病害,一般在苗期易發生,高溫高溼天氣易於病害的發生,正常年份只侵染穗位以下葉片,如遇持續的高溫高溼天氣會侵染棒三葉及穗位以上葉片,造成大幅度減產;另外褐斑病多發生於沙土地和土壤貧瘠的地方。
預防措施
1、選用抗病性品種,不同品種對褐斑病的抗性表現差異很大,種植應選用長勢旺盛的抗病性品種;
2、化學防治:選用含粉鏽寧或三唑酮的殺菌劑在發病初期兌水噴霧即可;
3、追施尿素,增強土壤肥力,也能抵抗褐斑病,一般畝追施20斤尿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