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店老闆123

    首先:有一個錯別字“和”是這個“合”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

    指要客觀事物順應主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行動,實踐。知行合一就是指在認識事物、發現道理,在實踐中運用道理不是分開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2 # 姜文武3

    “知行和一”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知道怎麼去做是對的就怎麼去辦,不要想的和做的不一樣——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講的言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 3 # 菩提匠人xuguyao

    知:良知,心即理,修的的“起念瞬間”

    行:篤志力踐,修事上磨勇於試錯,再到善於試錯,達到精於試錯,從世上磨中領悟”

    合: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拿捏“而”之允執厥中。

    一:惟精惟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致簡,(究極無限接近)

    知行合一就是發自心即理的良知,在世上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允執厥中的境界做正確的事。

    我是菩提匠人太原民間守藝人一枚,喜歡國學,有自己的見解,來吧說說和你對知行合一的見解吧。

    2018-4-1

  • 4 # 朝殘夕補

    應該是知行合一,我理解:

    1.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必須一致,才能活的充實,很多時候生活的壓力會將你拖的越來越遠,而忘記了初心,所以每當迷茫,就停止腳步,等等自己的靈魂。

    2.人的認知和行動需要不斷的研究思索統一透徹後,前方才無所畏懼。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將自己探索的路研究清晰。當然不能害怕冒險,不斷的行動才能提高經驗與認知,這樣才能實現認知與行動的完美統一。

  • 5 # 史事求實

    知行和一,應該為知行合一。這是明代王守仁〝龍場悟道〞後創立的陽明學說。知是精神上的東西,比如知識,道德意識,思想觀念等,行是人們身體上的反應與活動,知行合一是兩者精神活功與身體現實活功的統一起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開對待。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以上是陽明學說的觀點,我們一般的人很難理解,更難做到知行合一。

  • 6 # 呆念想

    知與行之爭,雖顯始於老子譏孔子“遺蹟”與“履”之爭,這是人類學者對“戰亂與國策”的歷朝歷代學者反思懷疑之爭鳴。當年後漢五胡亂中華,魏晉學人苦於“戰亂”輸”佛教並道教”傳播於戰亂華人思維心靈,到宋朝“弱武強文”國難於元代,後明代王陽明研學反思:發現中華“儒學先聖”之學說的“知與行”理論中,多強於“說與釋注玄學之力發展”對“國家””安與穩”迴天無力,無助無力,多失於把“先賢智慧”架空,治國防亂多失於輕“行”重”理”,多妄求助於人心性之“良與慎”尤其是朱熹等“玄暝虛靜”心性之理多飄空玄幻,少於集力於“執行力”腳踏基石防微杜漸,知文行武,知陰補陽之“實踐觀“,古訓”孫子兵法”核心理念埋沒了。王陽明徹底揚棄”格物致知”呆探索,“古人君子動口不動手”,之偽心性論。而是堅持“為行求知,知而不行乃不仁,視為無知,知行合一才真良知”。其王陽明“知行合一”,一論頓悟傳亞洲至今不衰,尤其是日本政商視為神聖。在西方十八世紀英國學者:葛德文在其名著中“政治正義論”中指出:“一代君王的政治主張和能力偉大,在於“延緩戰爭發生,給社會給鄰國與長久和平””,這是評價政治理論正義,政治梟雄偉大與否之標誌(無論這皇帝元首有無文才,貪財好色與否)此也是“知與行”之爭鳴,是歐洲學者,對歷史歐洲宗教戰爭弱肉強食動亂太多,太久的感悟。過往兩次世界大戰,當下中東亂局,持此觀點不在少者。……上古之藉”易經”中亦多處言:“知與行”,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做善良的人,要遵循自然科學法則,奮鬥自立永不放棄。又語:“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其話是在說:要曰積月累匯知識,經爭鳴存真善美,識假惡偽,用豁達寬容心處世,以善良樸實之態度去做事”。……另一個部古藉“尚書”中早有言“知與行”之語“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意既懂得道理不難,實際做起來就難了,又語:“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意思旯:“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這話意也是知先難後之道理。到荀子著“荀子”著中語:“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厚也,不聞先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意思不臨高山不知天地星空之擴,不下深谷不懂積土深厚,不讀周文王之“易經”不知先賢學問智慧高深。古藉:“呂氏春秋”語:“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意思是思考內容空而淺,其人事業發展不大。……這些先秦漢前思想哲人也看重”知與行”。老子對孔子講“遺蹟”與“履”之爭是人類“知與行”永恆爭鳴。老子的“遺蹟”是指:“先秦先賢治國之理論與實踐匯成史記文字”,“履”是指那一群擁有治國良策智慧的建立偉業成功先王梟雄。"遺蹟“可知不可代替“履”。”老子實再高明孔子一籌,傳說,孔子問禮老子後,回來對學生講,老子在雲端,俯視人間……

  • 7 # 王陽明致良知學舍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原本就是合一的。知了就會有行動。不存在知道但是不行動的情況。知道但是不行動,是因為不是真的知道!

  • 8 # 吳所謂先生

    儒家學說以教化為本,知行合一講的不會是什麼叫你多學習多實踐之類的屁話。

    所謂格物致知,而為善去惡是格物,所以很顯然行說的就是叫你為善去惡,知就是最後的結果“良知”,而知善知惡是良知。所以知行合一,應該說的是不但要知善知惡,還要為善去惡。杜絕有的人知善惡卻不行善,有的人行善卻不知善惡。

  • 9 # 如是我聞137903781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我認為毛主席這句話正好用來解釋“知行和一”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強調理論要聯絡實踐,並且理論要緊密地同實踐結合在一起。

  • 10 # 老馬教育談

    知行合一,是哲學範疇內的提法,由王陽明提出,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和實踐方面的思想,和我們當今字面理解的含義不同。

    我認為古時候人的思想肯定是比當代社會人的思想有侷限性的,隨著科技社會不斷髮展,人類的對世界、社會、自身的認知有了極大進步,古時候提出的理論也應當與時俱進,內涵和外延不斷髮展,不能只侷限於當時提出的適用範圍。只侷限於道德範疇,那麼“知行合一”這一理論將會失去活力和生命力。

    按我的粗淺理解,知行合一,對我們現在人來講,有指導作用的兩個方面。

    一是用頭腦的認知指導我們的實踐。有想法一定要用落實,有點子就要行動。空有想法不落實,有點子不行動,那麼你終究什麼也得不到,依然停滯不前,事業不會有所發展。

    二是用實踐檢驗我們的頭腦認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礙於人類認知的有限性,我們的頭腦認知會存在錯誤,與實際情況有差異,我們必須要透過實踐檢驗自己認知的實用性、正確性,不斷透過實踐,修正我們的認知偏差,確保我們的工作、事業、生活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總之知行合一的提出,讓我們懂得了認知與實踐同等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走就走的旅行是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