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一個朋友,她和她老公都是普通上班族,她一個兒子,她逼她兒子從小就學鋼琴,天天拿個尺子不好好學就打。她說學鋼琴能鍛鍊孩子的種種腦力能力什麼的,還能培養藝術氣質,她自己也喜歡彈鋼琴,可我真沒看出來她自己有什麼藝術氣質,她自己身上的種種特質也完全不符合她說的彈鋼琴能培養出來的特質,學鋼琴對孩子真的有意義嗎?她為了兒子學鋼琴花了不少錢,還有大量的時間精力,值嗎?其實我認為音樂是需要天賦的,沒有天賦只能止步於業餘,而且藝術氣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對一個沒有藝術天賦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培養出來了一些藝術氣質可能是有害的,孩子長大後終究是要面對社會殘酷的競爭,他真正需要的是狼性,他得賺錢買房買車娶老婆,多愁善感只會毀掉一個男孩,除非男孩家裡有礦。男的會彈鋼琴可能在學生時代能撩妹,但出了社會就沒作用了,步入社會的女人會變得現實。
5
回覆列表
  • 1 # 旅居地球80年

    主要是培養情操,彈鋼琴能安心集中注意力,音樂能提高人們的鑑賞力,經常動手有助於大腦健康,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聰明,彈琴的人是綜合能力比較協調,眼腦手腳同時應用的能力,治療呆滯病,有很多好處,太煩了就不寫了。

  • 2 # 月射寒江12

    普通家庭只能是給一些培訓班送錢,最多學會幾支指法混亂,樂理混沌,沒有任何情感的曲子。技術技巧和情感細膩細節處理根本不可能會,本身教他的老師也不一定會。學鋼琴起點一定要高,普通家庭不可能接觸到有名的老師,有名的老師學費是普通家庭承受不住的。如同我們成人想成為糕點師,結果找了一個蒸饅頭的學一個道理,做出的東西都能當飯吃但不是一回事。

  • 3 # 驍堯

    學鋼琴是看著挺高大上,但是我認為孩子如果不喜歡沒必要逼他學

    一、畢竟不是學校考試科目,而且能表演的場合也不多

    二、鋼琴學習費用挺高,好的鋼琴價格不菲。

    三、如果是為了培養氣質,那沒必要非學習鋼琴,跳舞、唱歌、繪畫、書法、下棋都可以的。

  • 4 # 小武的superman

    那麼這些小時候被逼著學鋼琴的孩子,長大了都有什麼變化嗎?他們依然十分討厭鋼琴嗎?

    並不是的,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很多沒堅持下去的網友都覺得後悔,而堅持下來的感謝當初的自己沒有半途而廢。網友daytiantian66:

    “我閨蜜就是從小被逼著學著鋼琴,不得不說,現在的她完全可以靠這個吃飯了,並且她的氣質也是好的不得了。

    現在她和我一樣都上大學,但是我要靠做各種各樣兼職,掙零花錢。並且,工資也是低的很。可是,她卻有鋼琴底子,她透過做鋼琴家教,掙得是一小時幾百的工資。如果當年媽媽逼著我學舞蹈,學鋼琴,學藝術就好了,不至於現在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特長。”

    網友R_浮華:

    “小時候被逼著考級的時候,真的很恨鋼琴。它剝奪了我所有的娛樂時光,父親甚至因為我沒有練好而將三本童話書撕爛。我很想砸了它,當時真的很想。但隨著年歲增長,彈琴不再為了考級,而是為了自己,撫慰內心,很感謝當時的父親逼我堅持了下來。”“如果當年媽媽逼著我學舞蹈,學鋼琴,學藝術就好了,不至於現在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特長。”話裡話外流露著遺憾。很多小孩或許從小就無法理解父母為何要這麼做,他們的管束甚至達到了專制的程度,但每次被別人羨慕和表揚的時候,你的特長好像又變得極其有意義一樣。

    總結幾點吧。

    1. 鋼琴教育不是鋼琴技巧教育

    培養對一門藝術的熱愛吧。如果沒有熱情,縱使你琴藝高超,也只是一個技師,一名工匠。

    2. 鋼琴課不是鋼琴考級課

    琴棋書畫本來是是很詩情畫意的事情,是人類陶冶情操,休閒娛樂的方式。但是變成“興趣班”,全是童年陰影。這裡面還是太功利了。如果不是為了升學優勢,競賽加分,特長保送,我想興趣班也沒那麼火熱。

    3. 朗朗只有一個

    我小時候就有很多家長砸鍋賣鐵陪著孩子去音樂附中唸書,然後上音樂學院。但是這一行實在太難了,很大程度要靠老天賞飯吃,已經不是二八法則了。除了音樂家以外,最好的職業就是大學教授了。可以說90%的小孩,最後都不會靠鋼琴吃飯。想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釋懷一些?

    4. 戒掉家長的功利心和虛榮心

    在學琴的路上,如何能夠既保護孩子的興趣,讓他領略到藝術的美,又能保持精進有所提高,這是家長和老師們最大的難題。

    所以選擇一個和你一樣價值觀的老師,是最重要的事。

    年輕有親和力的態度很好,原因你也知道,因為她/他資歷尚欠,火候未到。我是做老師的,我很清楚老師的心態,如何委婉又直接的和家長溝通也是門藝術。用季羨林的話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不僅僅是學鋼琴,孩子小時候學的特長長大以後都不會後悔。長大以後越來越覺得智商跟不上,想學類似的東西的時候全靠小時候打點基礎。

    放棄只是一句話,堅持卻是一輩子。對於現在而言,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倘若沒有學過這些,一切都將平凡無奇的,也因為學了這些,讓你比同齡人成熟、獨立,甚至有過人的氣質,這都歸功於小時候的不放棄。

    剛剛開始學琴的孩子,應該是最沒心沒肺童言無忌的時候。如果太計較得失,恐怕還是因為父母太在意結果了,或者對孩子的干涉無孔不入了。“Less is More”。

    其實家長和老師在教育上,並非做得越多就越好。能儘量少干涉孩子的成長就儘量少干涉。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監督和管理,適當的“放縱”也是一種教育。

    人生,哪有所謂的彎路呢?

  • 5 # 滴水成河匯合成海

    學鋼琴需要有一個平穩的心境才能完成樂曲的演奏,所以學鋼琴能最大程度的培養一個人的氣質。在與人交流中,有的人交流幾句話就能感覺他是不是一個能成事的人,有的人一開口就會惹人討厭。一個人的認知取決於他的閱歷,取決於他所受到的教育,音樂教育能最大程度鍛鍊一個人的心境和眼界,學鋼琴的人沉穩,幽默,嚴謹,這些都是氣質的最直接體現。

    每一個學鋼琴的人身上都會有一種藝術氣息,這種言之不明的東西就是氣質,只有長時間的音樂薰陶才能使人透露出骨子裡的典雅氣息。

    而且身懷才藝的人,心裡都是有點小驕傲的,覺得自己有點與眾不同。何況是那麼難掌握的樂器呢?當你經過努力、終於在琴上演奏出了動聽的音樂,那種自豪感絕對會提升你的自信度,你也會越來越相信自己獨立搞定事情的能力。學琴的孩子如果經常在別人面前表演,或者參加考級、比賽的鍛鍊,會磨練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再大的場面舉止都能大方得體,面對大庭廣眾不怯場,出現意外情況不慌張,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表現出舉重若輕的大將風度。當然必須也得孩子有興趣才行的,能夠學好鋼琴對個人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 6 # 陽光陪讀

    不可否認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的培養或多或少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天賦,還有就是家庭濃厚的學習和藝術氛圍尤顯重要,當然還有就是要對學習和藝術的極度熱愛和為之付出艱辛的努力沒有絲毫的怨言,是心甘情願的。鋼琴悠揚的旋律確實讓人煩躁的情緒得到緩解和釋放,時常徜徉於優美的音樂世界裡於提高和培養藝術氣質有其獨到的功效,音樂是沒有貧賤之分的,做為普通人一樣可以涉足其中,對於正在學校上課的學生只要他喜歡,家長就應該抱著支援的態度去督促孩子認真學習,相信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既使沒有走上藝術的人生,但是作為一個緊張學習生活的調劑品音樂的薰陶,讓孩子在繁重的學習之餘精神和情緒得到充分的放鬆,對個人氣質的培養和學習的提高也是有所幫助的。如果興趣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孩子從內心來說是比較牴觸的,那麼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商討興趣愛好的重要性在哪裡,或許以後孩子在學業上沒有太大的優勢,走藝體生的趨勢也是不錯的選擇,未雨綢繆,要為孩子將來的出路做好準備,家長們用心良苦的心情相信孩子能夠體會。

  • 7 # 戲說黃梅

    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指望兒女成龍成鳳,將來出人頭地!所以,從小就要求孩子,學習某種專業,希望將來成為他的一技之長。但是,孩子的專業,做父母的不能強迫,要根椐孩子的興趣愛好。既然談到鋼琴,使我想起鋼琴家郎郎。郎郎,兩三歲時聽到《西遊記》主題曲,蔣大為演唱的,那時《西遊記》剛剛播出,郎郎就能將《西遊記》主題曲,彈得八九不離十。郎郎父親心裡樂開了花,這才帶郎郎拜見瀋陽音樂學院朱雅芬教授,學習鋼琴,這才有了今日的鋼琴家——郎郎。正因為郎郎從小喜愛鋼琴,有這方面的音樂天賦,父母才才打算從小給他學習鋼琴。給他找名師,給他創造條件,督促他練習鋼琴。如果說郎郎,不喜歡鋼琴,喜歡書法,那他父母肯定不會讓他兒子學鋼琴,那就要在書法上下功夫。所以說,孩子的興趣,是決定他一生的目標!要想孩子從小學一技之長,先要弄清楚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比如他對畫畫有天分,那就要從他畫畫入手。從小讓他從基本功練起,給他創造條件,讓他大膽去練;請來師傅指點,讓他虛心求學。反之,強按他學鋼琴,這就會誤導孩子,使他產生逆返心理,和厭倦情緒而得不嘗失!這點猶為重要。說到孩子的藝術氣質。若你孩子真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從小他接受良好教育,他也自會領悟。教育他從小講文明,懂禮貌,尊師愛友,這是必然;若是靠某一件事情,來培養他藝術氣質,他又沒有這方面的天分,似乎有點難度吧!

  • 8 # 藝考幫幫忙

    你好!學習鋼琴作為興趣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我覺得也需要為孩子多多考慮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因此,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小動物,你可以讓他畫一些小動物;如果他喜歡食物,你可以讓其畫一些蘋果、麵包這類……總之,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育孩子的繪畫能力,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2、多加鼓勵孩子

    幼兒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不管畫的好壞,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讚揚。評講孩子的作品時,對不滿意的作品,作為父母絕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你畫的是什麼?撕掉重畫。”

    如果這樣批評孩子,孩子對繪畫不但沒了興趣,還會失去信心,相反,如果換個方法,你先對孩子的繪畫肯定,讚揚孩子的動手能力,說他有繪畫的天份,再進行指導,說不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幼兒有了繪畫的興趣,父母多肯定、多鼓勵、多讚揚,然後,在給予正確的指導,幼兒的繪畫能力就會日漸提高。

    3、多引導示範而不照抄

    在孩子繪畫時,家長要做到多引導少示範不照抄。如果孩子對畫的物體沒有概念,你可以先畫給孩子們看,然後將你畫的示範收掉,鼓勵他們自己畫,畫得不一樣也要給予肯定和支援。

    畫畫的同時也要多交流,當孩子畫不下去的時候,進行一些引導性的交談,鼓勵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想象,自己來豐富畫面。

    5、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幼兒把美術活動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喜好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然後再比較給他看,這樣做遠比你說教的效果好。

    畫畫過程中不干涉孩子運用圖形和顏色,讓孩子做畫畫的主人,讓孩子體驗畫畫的樂趣,並進一步得到提高。孩子間不做無謂的個體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我推薦下讚揚母親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