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威堂後裔
-
2 # 等待怒放436
自諸葛亮出山以來,體現他機智聰明的地方有很多,在此暫舉幾個例子。
草船借箭 周瑜自知諸葛亮大才,以後必是東吳大,意欲除掉諸葛亮,就給諸葛亮十天時間,讓他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表示,十萬支箭,三天足以。周瑜大喜,並要諸葛亮立下軍令狀。魯肅問諸葛亮需要準備什麼,諸葛亮只要二十條小船,上面扎滿草人即可。第一天沒有動靜,第二天也沒有動靜。第三天,江上大霧瀰漫,三更十分諸葛亮邀魯肅上船,夜闖曹營。逼近曹營時之時,命船員擂鼓吶喊。曹操大驚,但見江上大霧重重,不敢迎面交鋒,只讓將士射箭退敵。待到天明時分,諸葛亮那二十條船上已經插滿了箭,回去一數足足十萬只有餘。在這裡,諸葛亮不僅對天氣了如指掌,而且完全掌握了曹操的心思,可謂大智慧也。
借東風 諸葛亮和周瑜不謀而而合,欲用火來攻曹。但是,當時正是隆冬季節,這個時節刮的都是西北風,如果用火攻的話,只會燒到自己,卻傷不到敵人。周瑜因此悶悶不樂,臥病在床。眾人皆不解周公瑾之心事,諸葛亮知道後給周瑜開了一藥方,周瑜開啟一看上面寫著:欲攻曹公,必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大驚,知道自己的心事已被諸葛亮得知,便問諸葛亮可有良策。諸葛亮說他可以借來三天三夜的東風。諸葛亮讓周瑜給他打造一座七星壇,他在上面作法借東風。到了十一月二十日當天,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開始大喜,而後忽然又覺得諸葛亮竟然可以呼風喚雨,此人不可留。於是命人斬殺諸葛亮,卻不知諸葛亮已經離開七星壇,被早已等候在江邊的趙雲接走。其實諸葛亮哪能借得到東風,只不過是他精通天文知識,知道這幾天要刮東風而已。而且他也知道周瑜必不容他,所以事先交代趙雲在江邊接應,最終全身而退。
錦囊妙計 周瑜為了奪回荊州,想出了“美人計”,孫權也欣然應允。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皆知周瑜沒安好心,劉備也不知道去南徐招親可不可行,諸葛亮讓劉備放心大膽前往,讓趙雲隨行,並給趙雲三個錦囊,囑咐他在危難的時候開啟錦囊。劉備趙雲到了南徐,卻發現無人迎候,趙雲急忙開啟第一個錦囊,心裡有了底。他們大肆宣揚招親之事,並去拜會喬國老。本來和親是假,想控制劉備是真,聽他們這大肆宣揚,南徐人都知道劉備招親之事。劉備拜會喬國老,喬國老當然對和親之事毫不知曉,就去找國太詢問。國太生氣地找來孫權質問,孫權想不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只好說此為周公瑾之計也。國太表示,現在南徐人盡皆知招親之事,我先看看這個劉備,我看中了,他就是我女婿;如果我沒有相上,隨便你們怎麼處置。第二天,國太在甘露寺見劉備,它觀劉備雖然年過半百,但卻是龍鳳之姿,又想想劉備為當世英雄,不禁暗暗喜歡。但趙雲卻發現廊下埋伏了很多刀斧手,就跟劉備說了這個情況,劉備告知國太,國太把孫權一通痛罵。劉備和孫權妹妹孫尚香成親以後,周瑜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他給劉備送去奇珍異玩,修築駙馬府,總之就是想讓劉備玩物喪志,沉迷於溫柔鄉。趙雲無奈,趕緊拿出第二個錦囊,趙雲開啟一看,不禁暗暗稱奇,軍師雖然沒有到南徐,但南徐的事情盡在軍師掌握之中。他找到劉備,謊稱曹操要保赤壁之仇,率50萬大軍攻打荊州來了。劉備大驚,趕緊帶著夫人就逃離東吳。孫權得知後大怒,一路派人追殺劉備,終於在柴桑一帶攔住劉備夫婦,危急時刻,趙雲打開了第三個錦囊。然後劉備就向夫人哭訴孫權這次招親的真實目的,孫尚香聽後大怒,對著追兵大罵,追兵一看是孫權妹妹,誰還敢攔截?只得放劉備回蜀國。
關於諸葛亮聰明的故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還有木牛流馬,還有孔明燈,所以諸葛亮被後世尊為“智聖”。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各據一方。在這複雜而多變的環境中,有才能的人都能逞其所長,因此英才輩出,文的武的,都產生了出類拔萃的人物。這裡面,諸葛亮是最出色的軍師,說起歷史故事,人們差不多都把他作為智慧的代表。
說起諸葛亮,當然少不了他出名的草船借箭一事。周瑜要他在十天內監造出十萬枝箭來用,當時劉備與東吳聯合抗曹操,劉備的力量很弱,但作為合作的一方,當然應該出點力的。諸葛亮作為劉備一方的代表在東吳,但孤身寡人,有什麼能力在短期內造出大量的箭來?這分明是周瑜在為難他,但諸葛亮不慌不忙,答應下來,能辦得到。而且用不著十天,三天足夠了。還立下了軍令狀。
原來諸葛亮思路很敏捷。自己造箭,在那時根本不可能,不去想,想到的是借箭。那時射箭是軍中最厲害的武器之一,在對付敵人來攻的時候,萬箭齊發,最能夠抵擋得住。諸葛亮想到了一個辦法,用船去佯攻江北的曹軍,船身紮好厚厚的草層,讓曹軍的箭射來,都插在草船上,拿回來用就是了。
但是你平白無故的開來許多草船要進攻,曹軍怎麼就會拚命發箭?他們也可以在岸上故意讓開,埋伏合圍,就看你們上不上來。
這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如何令曹軍大量發箭?
諸葛亮有辦法,行。他夜觀天象,知道三天之後江上會發大霧。在那時候,用一隊草船在霧中忽然大張聲勢去佯攻—對方在大霧中不能摸清楚來的兵力有多少,如何部署,不知道是佯攻。在這時候,用箭射住,不讓對方的船靠上岸來,便是最穩當的方法,幾乎可以說是必用的方法。
所以諸葛亮說,行!而且用不著十天,三天就行了。立軍令狀也不在乎。
這事還要靠辦事穩重能看大局的魯肅幫忙。魯肅答應諸葛亮準備草船,於是,諸葛亮對周瑜說,你等著叫軍士來搬箭吧。
就這樣,三天,諸葛亮交出了十萬枝箭,叫周瑜無話可說。
諸葛亮這個借箭故事,在《三國》中很吸引人。諸葛亮有許多叫人覺得神奇的行事,這是其一。
其實,有可能嗎?應該說,是有可能的,但三天保證辦到,就太神奇了。大江之上,天氣變幻繁多,諸葛亮來到這裡作戰,就必定會了解這裡的地理與氣象。夜觀天象,也是必做的事。諸葛亮自己說過,上觀天文,下察地理,是為將者必有的基本本領,意思是說他就有這本領,早已料知大江在這些日子一定起霧。所以,如果說他答應十天內辦到,但三天就辦到了,這就合理。不過小說總要寫得神奇些,三天就三天。
夜觀天象,就可知道許多事情,這似乎也是神奇的說法,其實倒又不然。恩格斯說,農牧民族是最早熟悉天象的,因為天象變化與他們有生活上的直接關係,尤其是定居耕種,更加要了解天象的規律。對於諸葛亮來說,他是一位非常的聰明將領,天氣對於打仗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因此諸葛亮肯定對於觀看天氣的規律也是有一定的瞭解的。根據天地理特徵,四季的輪迴,天氣的變化有著一定的瞭解的。
諸葛亮的聰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千古絕句道出了人們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佩與惋惜之情。然而,距“星殞五丈原”並沒有多久,劉禪就向兵臨城下的鄧艾自縛而降,諸葛亮苦心經營的蜀漢政權宣告滅亡。
諸葛亮在許多華人的心目中簡直就是道德與智慧的完美結合。其實,羅貫中本來和諸葛亮沒有什麼親戚!但在他的《三國演義》中,羅先生對歷史人物改變最多的是諸葛亮,而且簡直到了神化的地步。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以後,一直到公元280年,這段歷史被認為是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英雄,包括古今第一賢相諸葛亮。一般人普遍認為,諸葛亮很聰明,梅錚錚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在聰明的基礎上,有著多重智慧的人物。具體來說,“諸葛亮有政治智慧、軍事智慧、科技智慧和生存智慧等。”
諸葛亮聰明之一:諸葛亮木牛流馬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是一項很著名的發明,包括到現在為止,都是會讓人提起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設計。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研究創造的,在當時三國時期,蜀漢的宰相諸葛亮為了打仗運輸糧草方便而創造的運輸工具。
諸葛亮聰明之二:諸葛亮草船借箭
周瑜一向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即將跟曹軍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10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10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10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10天造好,必然誤了大 事。”周瑜緊接著問道:“先生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胸有成竹地說:“只需3天。”周瑜手拍桌案說道:“軍中無戲言。”諸葛亮說:“我願意立下軍令狀,3 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3天之內要造10萬支箭,還要請先生幫我的忙。”魯肅說:“我怎麼幫得了你?”諸葛亮說:“你借給我20條船,每條船上要 30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1000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第三天管保有10萬支箭。不過這事不能讓都督知道。”
魯肅私自撥了20條快船,每條船上配30名軍士,按照諸葛亮所說,佈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候諸葛亮排程。
前兩天,諸葛亮沒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寸,諸葛亮秘密把魯肅請到船裡。諸葛亮吩咐把20條船用繩索連線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邊擂鼓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 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麼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需飲酒便可,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 聲和吶喊聲,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靠近。”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 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轉方向,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20條船駛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20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