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者厚德載物

    平心而論,金朝的軍事實力是明顯強於南宋的,金朝連續滅亡遼朝北宋以後,又渡過長江進攻南宋,追擊南宋皇帝趙構,趙構從南京逃到杭州又逃到海上才死裡逃生,雖然金軍在岳飛韓世忠等南宋名將的抗擊下,退回長江以北,但在趙構心理留下恐金的陰影。趙構只想偏安江南,休養生息,向金朝稱臣,穩固淮河以南的土地,還是比較划算的。

  • 2 # 女史箴言

    因為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你當然看得到金朝的迅速擴張又迅速衰敗,看的到北方蒙古勢力的壯大。但是站在南宋當事人的角度來看:

    一、心理因素

    汴梁城破,宋徽欽二帝以及一干后妃大臣共計3000多人被俘虜北上,北宋滅亡。對於匆忙上位的趙構來說,這相當於自己的父親和兄長被金軍俘虜,皇族王室淪為階下囚和妓女。這段時期,雖然南宋軍隊的韓世忠、張俊、吳玠、劉光世、岳父等人都擊敗過金軍,但是已如驚弓之鳥的趙構選擇四處逃命。1129年金兵奔襲揚州,趙構狼狽渡江,到了杭州。然後金兵渡江南侵,趙構一路向南,先到越州(今紹興),隨後明州(今寧波),又到定海(今舟山),漂泊海上,最後逃到溫州,人送外號“海上天子"。

    趙構本來是有生育能力的,他有過一個兒子,在逃跑和兵變中死去。在金兵追趕過程中,他被驚嚇的徹底失去了生育力,後來太醫們想盡辦法也不管用,當然不止是精子產生量低的問題。雖然詳情無法知道,但所受的驚嚇必定是難以想像的嚴重。

    失去生育力是一種有形的疾患,而心理疾病是古代的大夫看不出來的。可能正是趙構因為驚嚇而有了心理疾患,對金人產生了無明恐懼,不論勝敗,恐懼心都無法消除,這樣就只能走屈辱求和這一條路。

    當然,他不傻,他更怕被俘,怕金人把他弄到五國城去和大哥團聚。所以,當金兀朮破盟南進,他也得讓眾將們為保衛自己而出征。但又怕真把金華人惹惱,所以,取得點勝利就趕緊退兵。

    其實南宋有深厚的根基和經濟基礎可以與金國打持久戰,但是問題在於,金軍的特點是金軍善於奔襲,速戰速決,騎兵夜襲一戰而勝地千里。就在岳飛等三大將收復了連雲港、邳州、宿州、亳州、淮陽、許昌正好可以形成為一條防線,可守可攻。在這種局面下趙構下了最難以讓人理解的命令,要全面撤軍,嚴令岳飛班師。這種班師可不是由開封附近退到許昌、淮陽一線,也不是從河南中部稍向後退一點,如退到豫南,而是退到鄂州(武漢),即由黃河退到長江,一退千里。

    趙構希望的是安定穩固,是不再四處逃命過朝不保夕的日子,因此在宋軍戰勝的情況下他依舊選擇求和。從1115年建國,到1141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基本停止攻宋,金的擴張勢頭保持了不到30年。《紹興和議》後,南宋對金稱臣,金取得南宋宗主國的地位,南宋以每年25萬歲銀,25萬匹絹的代價獲得和平。

    二,怕金人扶徽宗或欽宗當傀儡

      人們多以 趙構怕徽欽二帝迴歸,當然他是不願他們回來,希望金人永遠羈押他們。不過,把徽欽二帝送回,他倒是有辦法保住帝位的,可以用類似於明朝代宗處理被蒙古人俘虜又放回來的皇帝英宗的辦法。

      但是,如果金人把徽欽二帝中一個抬出來當傀儡皇帝,中國就有了兩個宋朝皇帝,而且其中一個不但是原來正牌皇帝,而且有強大的金國武裝支援。下一步會是什麼樣子,誰也無法預料。這才是趙構所最怕的。(1140年徽宗已死,欽宗則一直活到1156年。)

      這種事情是可能出現的。在金人立張邦昌為傀儡失敗後,侵宋主將斡不離曾提出過立徽宗為“子皇帝”的意見,但沒得到支援。而且斡不離的主要助手劉彥昌也曾向皇帝建議立趙氏。後來,在廢掉劉豫後,金人在開封建立了行臺尚書省,管理中原地方,開始時其主要官員皆是漢人,而且向老百姓放風說“汝舊主人少帝在此”,即有要把欽宗再抬出來當“子皇帝”的意思。

      這對於趙構來說,不能不是極可怕的威脅。所以,趙構不敢真正和金人對抗,不敢取得大的勝利,免得金人發現靠自己解決不了問題,就會想到把另一個原趙氏皇帝抬出來。於是,不但求和,而且要讓金人感到滿意,則成了趙構的國策。這也是他重用秦檜這個投降派的根本原因。秦檜也正是看明白了他的心思才能長期把持相位。

  • 3 # 若愚趣談

    南宋是“靖康之恥”後,逃到江南的高宗趙構所建。雖然金國並沒有滅亡南宋的能力,但作為退守江南的宋朝後續政權,建立之初對強敵金國還是心有餘悸的。特別是秦檜從金國逃回後,對朝野散佈金國軍事強大,金人兇悍勇猛,使高宗對金國的畏懼心理加劇。剛剛在江南站穩腳跟的趙構,並不想在自己還沒享受幾天皇帝福的情況下就與金國兵戎相見。只想先過幾天安穩日子,然後看形勢發展,再做進一步打算。

    對於趙構來說,“靖康之恥”留下的陰影永遠揮之不去,這種心理是一種被人打怕了的心理。而秦檜從金國逃回後,帶來了策反任務。對趙構曉以利害。秦檜先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金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然後告訴趙構,與金國妥協可以換來生母韋太后安全回國。後來,韋太后確實回國了。

    而宋朝開基以來,就一直受制於以文制武的祖制,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帶兵打仗的武將被看成趙宋政權的威脅,先後奪去了張俊和韓世忠,岳飛等人的兵權。又在秦檜的讒言下殺掉了岳飛。這樣一來,與金國對抗的武裝力量受到了削弱,苟安一隅的心態在皇帝和主和派中達成共識。

    在趙構看來,什麼報仇雪恥,什麼北伐收復失地,什麼迎回二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南方能否安穩地立住。能夠立住,就算對金國稱臣納貢也在所不惜,這其中少不了秦檜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秦檜告訴趙構,你看事情不明擺著的嗎?如果你與金國兵戎相見,你的日子不會安定。假如你把你哥和你爸接回來,你的皇位必然不保。

    事實上,就算秦檜不說,這也是明擺著的事情,古代帝王之家爭奪皇位,手足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而當時的國際形勢真的很糟,主動北伐的勝算只有百分之四十。鑑於諸多因素,導致趙構選擇了妥協。

    實際上,對於趙宋政權來說,“靖康之恥”是這個家族最大的屈辱,但要想主動進攻滅金卻無能為力。當蒙古人從北方崛起時,南宋終於找到了滅金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卻不是南宋非要為之不可,而是在蒙古人在北方往南擠壓金國時,金國卻不是抵抗蒙古,而是南下襲擾,逼得南宋退無可退,忍無可忍,只能聯合蒙古滅掉了金國。

    “聯蒙滅金”後,唇亡齒寒,南宋失去了北方屏障和緩衝地帶,直接與強大的蒙古對峙。但南宋卻沒有更多的選擇,被金國虐是虐,被蒙古打是打,起碼滅金還能報“靖康之仇”,這只是無奈之舉,也是是歷史程序到了這個節點上必須發生的問題。當時的古人肯定是當局者迷,而觀史的後人卻是旁觀者清。可是,後人卻不能回到古代去解決古人的問題。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金國知道最後那30年之前,一直都有滅亡南宋的能力。他之所以沒有滅亡南宋,並不是軍事實力上的差距。而是政治上的原因。

    公元1141年,宋金和約簽訂以後。金國曾多次發兵攻打南宋。但是第1次攻打宋朝的時候,眼看就要勝利了,但是金朝皇帝突然駕崩。金朝陷入了皇位之爭中。為了穩定國內政局,金兵不得不撤軍。這又使得南宋苟延殘喘了十幾年。

    海陵王完顏亮在準備好一切之後,又發動了大軍進攻南宋。但是當攻打正緊要的時候。突然後院起火。大金帝國內部又再一次陷入了動盪之中。

    後來攻打南宋的結果大多都是如此。

    不但金國攻打南宋是如此,就算是金國滅亡以後,蒙古攻打南宋的戰爭,也都是因為內部政治局面的不穩定,才不得不臨時撤退。如果金國內部政局能夠穩定,蒙古內部政局能夠穩定難受,根本撐不了那麼久。

  • 5 # 帝國的臉譜

    我們回過頭來看宋金戰爭,金國其實並沒有滅亡南宋的能力,然而,南宋依然屈辱求和,根本原因,就是宋高宗趙構對戰略的誤判,以及他內心對金國的極端恐懼。這兩個原因,造成了南宋的屈辱。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北宋滅亡,趙構建立南宋的初期,金國如果乘勢而下,由北到南,將宋朝被他們打亂的軍隊進一步消滅,在滅亡北宋黃河以北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南方,並構建自己的統治體系,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金國政權,那麼,南宋就會如後來的南明一樣,苟延殘喘不了幾天就會滅亡的,根本不會像後來一樣支撐150多年,直到蒙古的崛起,南侵,再滅掉它。

    如果這樣,歷史將改寫,至少金國和北宋以後的漢民族歷史要改寫。

    然而,歷史不容改寫。

    當時,金國為什麼不一路南下、統一全中國呢?

    這裡有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金國與宋朝相比,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政治理念和架構,其水平和能力都是有很大差別的,以落後的民族統治先進的民族和地區,要麼就是以殺人的暴力來震懾,要麼以殘酷的剝削來維持,但這樣的手段無論以何種形式來實現,都會很快失敗,統治無法持久。

    金人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們滅亡了北宋後,搶奪了錢財和美女之後,就扶持了張邦昌的漢人政權,用漢人治漢人,然後,他們就興高采烈的回去了。

    趙構就利用這個空隙,還有張邦昌對宋朝的忠心,建立了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趙構手上無人無錢,當時的艱難可想而知。

    加上,金人聽說趙構自立為帝,又反回來追殺他,趙構就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一路南逃,邊逃邊求和,邊逃邊組織軍隊反抗,和和打打,在江南東躲西藏了十數年,後來竟然讓他組織了大批的軍隊,網羅了許多著名的將領,組織了一個像樣的朝廷,不得不說,趙構還是有一定的組織和號召能力的。

    但趙構的昏聵在於,手裡沒王牌的時候他求和,有王牌的時候他依然求和。

    因此,他犧牲了手裡的王牌,收了兵權,殺了岳飛,終於與金人達成和議,劃江而治,偏安一隅,苟延殘喘。

    其實,在趙構崛起的時候,金國已經開始衰落,而他卻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振作北伐,喪失了大好形勢,更重要的是,喪失了手中的王牌,選擇了屈膝求和,受盡了金人的呵斥和人民的白眼。

    值得說明一點的是,趙構的南宋,始終沒有正式的首都,改杭州為臨安的政府駐地,一直稱“行在”,也是就行都的意思,他心目中的首都始終是汴京開封。可以說,南宋150多年的一個朝廷,卻始終在首都之外漂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東線戰場的轉折點,西線戰場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