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蔓莓愛插畫
-
2 # V生活擺渡人
人的一生誰也不知道終點在哪裡,有些人肆意揮霍過完一生,有些人懵懵懂懂過完一生,有些人按部就班過完一生,有些人若星辰閃耀過完一生。
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平淡淡過完一生,也許沒有留下什麼偉績,但作為個人至少讓自己做到到老了不後悔,這一生就是知足的了。
有人說做出了貢獻才是美好的人生,但我覺得沒必要刻意的追求貢獻而喪失自我,而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去實現自我。
努力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坦然面對我們改變不了的,珍惜所有與你相遇的人,珍惜所有經歷過的事,珍惜每一次機會,珍惜每一天新的開始,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也許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那就努力拓寬自己的人生寬度吧!
-
3 # 阿部君
人生的終點取決於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其實這真的與人的生和死無關。低端人群肯定標配低端人生,高階人群必須標配高階人生。這其實是過於殘酷的事實。
所謂“成功”:即設立目標,並能實現目標。如果按此定義,則人人皆為“成功人士”。比如一個正常人,他想跑個100米,於是按自己的想法果真就跑完了100米,他成功了;也可能腿腳有些小毛病,但也想完成這個100米,於是採取走過去的辦法,結果也成功了。所以說,人只要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或做經自身最大限度的努力就能夠大體做到的事,雖不免也會遇到一些挫折,但終歸會成功的。我想,恐怕沒人會同意我所說的“成功”的;大眾心目中的“成功”多是指“比較”意義上的優勝。儘管還是同樣那個100米的目標,可當人人都開始一窩蜂的追逐起這個目標時,目標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幾乎沒有人還會去考慮目標是否適合其自身,是否出於其個人之喜好;至於“成功“則更非是先前那個抵達與否的問題,而是變成了誰最快抵達,誰實現目標時最強勢最霸道╠╠就像生活中獲取食物和錢鈔,所關心的不再是能否夠吃夠用,是否有益於身心,而是相比於他人能否更好、更多、更出人一頭地╠╠所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然,現實生活中,百米短跑只是少數運動愛好者的目標,而非大眾的口味標準。畢竟彼此之間體質和趣味千差萬別。其實,很早就有人對╠╠“標準”╠╠這個問題產生過疑問,儘管只是在種類間。他不無疑惑地想,人吃肉類,麋鹿吃草,蜈蚣喜歡吃小蛇,而貓頭鷹和烏鴉卻喜歡吃老鼠,這四種動物到底誰的口味才符合標準呢?他顯然已意識到在異類之間尋求同一的標準確乎有點違情悖理(從各不相同中求“同”,唯一符合各自相同的╠╠恰恰就是各不相同╠╠也就是“不同”)。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完全可以將系統性的“類”當成獨一的整體,那麼每一個不同的“類”就會各自被縮微成一個個不同的“個體”;而反過來,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又何嘗不是一個個被單獨放大了的不同的“類”呢?很多人,往往比較能夠理解種類之間的差異,而且覺得這是一種“質”上的巨大差異;而對於同類個體間的差異,卻往往認為至多是量上的而已。可是,也有人認為,有些人之間的差別,要比人與獸類的差別更大;天有多高,差別就有多少個等級。如此看來在“吹萬不同”的個體之間尋求共同的趣味,共同的價值標準,雖不是不可能,可也不是想像的那樣“理所當然”。要是果真╠╠理當如此,那麼,一個個豈不都成了腿部特發達的“肌肉男”或“肌肉女”了麼?不過,既為同類,在許多方面,總有一定的相似的品性。比如趨樂避苦,而金錢、權勢、榮名確乎能給人帶來快樂感。這些事物也就漸漸成了共同追逐的物件。然而,在構建此類目標的外部資源是有限的前提下,當目標、物件或夢想變得如此高度一致和侷限起來時╠╠即所謂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目標本身必然會被異化成對追求某些特定目標的競爭能力的比拼;而作為本質上千差萬別的追求者,其在追逐目標的能力上的先天差距恰恰又是無法抹平的,這必將導致許多人實現不了自己的追求,在沒完沒了的競爭中成為“失敗者”。這也就意味著成功永遠只是屬於少數競爭中的優勝者,屬於時下在被推崇的某方面偶然獨具了某種天資的那些人士,屬於些昭然遠視,能放棄眼前利益,對自己下得了狠心,更下得去狠手的有志之士,而這恐怕也正是所謂“成功人士”獲得成功,並獲得大眾“尊崇”與“膜拜”的根本所在吧。我想,許多喝酒抽菸的人士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開始的時候,多數人一般都覺得菸酒的辛辣、嗆人、苦澀並不合自身天然的胃口,甚至很痛苦;可是一旦慢慢習慣之後,這些滋味儼然就成了某種真正不可或缺的快樂之源;而一種讓大眾所依賴的新口味或新目標,一種新理想或新標準就這麼在潛移默化中被人為的培養樹立起來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有些人何以會認為,人心或精神也各有其口味。人們不只是能夠把自己的脾胃本性改變了,使自己對那些無美味的或自認為無美味的東西發生一種愛好,而且人心的口味也正如身體的口味一樣可以改變,一樣可以有許多花樣了。現在回頭再看,諸如“財富”、“榮耀”,以及被整個人類社會所長期過度推崇的所謂╠╠“成功”,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哪一個又不是人類自己所培養起來,並依賴起來的新口味或新標準呢?我甚至可以說“成就感”從來就不是人類必須的胃口,就像“海洛因”從來就不是人類必須的胃口一樣。不過,退一步講,就算這“成就感”或“成功”果真就是人類先天的、必然的胃口或價值標準,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人生追求或理想,我仍舊以為對於這樣的“成功”或“價值標準”也大可不必太那麼當回事。我個人的觀點是:開始決定結局;成功從來就不是成功者自身的成功;儘管世界上有的是成功,但世界上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當然,很多人會把這一切說成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懶人哲學”,或者是“宿命論”;那麼,就算這樣好了。稍微想一想,恐怕任何成功都離不開一些必要條件吧;果真有所謂的成功者的話,他必得有一個開始,最起碼要出生到這個世界裡來;他似乎還必得生而為人,如果他生而為豬,生而為玩石,他又如何能透過努力發所謂生質的飛躍,並獲得人的成功呢?碰巧生而為人了,可他如果生而嚴重智障,生而就在一個連最基本的教育都無法保證的家庭,或者雖生而稟賦過人,但卻在人煙不通的荒蠻之域,那麼他如何又能實現我們這個文明社會里的那種成功呢?就目前看來,所謂“成功者”的成功,大概已有一大半是源之於偶然的外部條件;而這些外部條件恰恰是一些前在的、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甚至可以說就是真正的決定性因數。但是我知道,大多數人是不會同意我的想法的,他很可能要說:為什麼同一所學校裡的許多孩子,儘管他們的家庭條件、個人先天素質、師資環境基本相當,可是他們的成績卻高下不等、成敗互現,甚至常常出現天壤之別?怎麼能說外部條件是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數呢?然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孩子在學業上的成敗的呢?我想,多數人會習慣性的異口同聲的說:主要看他主觀上的努力程度,看他有沒有對成功的內在渴望,看他自己願不願意認準目標、持之以恆、刻苦用功。其實一個人能不能認準目標,願不願放棄眼前的小塊樂,而去追求未來的成功,這多半是取決於個人的判斷力;而認準目標後,能不能堅持不懈,排除萬難,甚至死而不已,這就要看各人的意志力了。準確一點的講,無論是“判斷力”或者是“意志力”,本質上和“智力”一樣都是一種“先天能力”,最初都是來源於各自的父母,因此,有的人的“判斷力”、“意志力”天生就比較敏銳、頑強,而有些人天生就比較遲鈍和脆弱。如果這些人的後天環境大致一樣的話,那麼這種差異將直接決定他們╠╠能否選擇上相對正確的目標,能否最終成功實現目標。可是,後天的環境往往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雖然判斷力和意志力都相當打得糟糕,但是他的平庸的判斷力恰巧幸運的遇到了太多的鍛鍊機會,他更是在早年逐漸經受了由弱到強的艱難和危險,以致於那原本脆弱不堪的意志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強化,所以他不但選準了值得其、適合其努力的目標,而且以不把自己當人的頑強毅力╠╠吃盡了苦中苦,終成了所謂的人上人;而另一位意志力、判斷力等先天品質原本相對好過他的人,卻因為在應該進行鍛鍊的時候,始終未能碰到這些個鍛鍊的機遇,未能經歷到那些個危難和艱辛,他的能力不但沒能得到很好的發育,甚至出現了退化,結果,在最終的比拼中,這個原本相對優越的人卻失敗了;而還有一位意志力、判斷力天生超人的人,雖然後天沒能遇到那些幸運的鍛鍊良機,但是他早在一開始就已經遠遠超出了絕大多數同類的終點,所以他同樣成功了。所以說:一個人的主觀努力究竟能達到怎樣的境界,是離不開他的開始,以及開始而來偶然碰到的一切遭遇的。他那出於自身的判斷、意願、選擇、堅持等等貌似主觀性的一切,事實上從來都不曾真正脫離掉他來到世間的那個純粹偶然性的起點,那個起點決定了他一生的遭遇,而那些個因人而異的歷史遭際則又反過來不斷的決定著、規定著他在那一刻、那一地╠╠何以是這樣選擇而非那樣,何以是如此沒有耐心而非他者那樣的堅毅持守。而那些後來的所謂主觀,本質上恰恰就是由這一系列前在的偶然性的遭遇造就出來的,主觀是客觀的產物,而這個產物又成為了新客觀的緣起,並源源不斷的加入到客觀系列中來。世界上哪裡有什麼主觀,主觀實在不過是一種人為的誤讀或杜撰。這裡已經開始涉及到:作為人究竟有沒有自由,究竟有沒有自我這樣的問題了。那麼什麼是自由?而我們真的有自由嗎?如果沒有,那麼世上所有的成功不過就是一系列純粹偶然的僥倖,它並不是一種屬於自我的成功,因為一個沒有自由的自我根本上就是一個不能自主的自我,而一個不能自主的自我根本就不是一個自我,而沒有自我這個主體,哪裡又會有屬於自我的成功?哪裡又會有一個屬於你、屬於我或者屬於他的成功呢?那麼這種完全是屬於命運所賜的成功,它究竟又有那一點值得或配得上你如此興奮不已、推崇備至、俯伏膜拜的呢?當然,我並不是真要否認無視個人的努力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我只是想利用這樣一種誇張的手段,來突出一下我們對於個人主觀性的某種普遍誤讀;我也不是要去徹底否認成功之於人生的重要性,我不過是想說明成功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被人為培養起來的新嗜好,只不過是像有人所說的“構成幸福的一分子”而已。我只是想說這個世界、這個人生原本就沒有什麼是必須的,也沒有什麼是不必須的。一個人對於他的人生所能做的,也許並不比一頭豬對於它的整個“豬生”所能做的來的更多一點點。所以說,超越你可以超越的,或者接受你可以接受的;如果,萬一你就是不能,那麼選擇放棄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