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掌櫃的312
-
2 # 淮上秋陽
漢景帝作為一個富有政治遠見的傑出君主,他當然知道“誅晁錯,清君側”僅僅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他們正真的矛頭對準的是他漢景帝本人,是“殺劉啟,王天下”。明明知道叛軍的真實意圖,那麼為什麼又要向叛軍妥協,親手殺掉朝廷的棟樑、自己的恩師呢?我想至少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誅殺晁錯,可以使吳楚叛軍立即失去起兵的正當性,或者說扯掉了叛軍造反的遮羞布。既然你們起兵是為了清除皇帝身邊的壞人,那麼我現在就把我身邊的這個你們認為是壞人、惡人的晁錯殺掉了,你們該退兵了吧?如果繼續進軍,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反叛,這就擦亮了全天下人的眼睛,這時朝廷再組織軍隊平叛,那就是師出有名,無往而不勝。
第二,誅殺晁錯對外可以安撫還沒有造反的諸侯,對內可以緩和比較緊張的君臣關係。首先,對未造反的諸侯是一種安撫。既然極力主張削藩的晁錯被皇帝殺了,這就讓那些未造反的諸侯們意識到皇帝是站在諸侯這邊的,畢竟天子和諸侯都是一家人,大家血脈相連,怎麼能被一個外人挑撥?同時誅殺晁錯又緩和了君臣關係,為什麼這麼講呢?原來啊,晁錯這個人雖然很有政治才能,但為人很強勢,在朝廷中與大部分朝臣關係緊張,比如當時的袁盎、周亞夫、竇嬰、欒布、酈商等一批文臣武將都跟晁錯有矛盾,尤其是袁盎,與晁錯的矛盾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麼,此時此刻,殺了晁錯,無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君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
第三,晁錯之死為後來漢武帝徹底解決諸侯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說晁錯之死,對漢景帝可謂刻骨銘心,作為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不可能不對這件事印象深刻。他透過晁錯之死這件事不得不進一步反思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直接削藩必然會禍起蕭牆,引得天下大亂,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諸侯威脅中央的問題?漢武帝和他的智囊們最終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推恩”,透過頒佈“推恩令”,允許諸侯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諸侯國越分越小,從此再無力對抗中央。一紙推恩,兵不血刃,徹底解決了漢朝立國以來諸侯坐大,威脅中央的問題。
只是可惜了晁錯,為了削藩而死於削藩。他的蒙冤而死與文帝時代青年政治家賈誼的夭折,成為文、景時代最著名的兩大政治悲劇!
-
3 # 立志成蟲
意義極其重大。以吳王劉痺為首發動的“七國之亂”打的旗號不是“清君側誅晁錯”嗎?那漢景帝殺了晁錯就不用你們帶兵來“清君側”了,可是劉痺等人仍不退兵,繼續進攻,暴露了真正的目標不是晁錯而是漢景帝和他屁股底下的龍椅,坐實了七王起兵不是為了國家社稷,而是一場徹頭徹尾叛亂。漢景帝本來對劉痺等人就沒有多少幻想,殺晁錯可以穩住那些還沒有參與叛亂的那些諸侯王,從根本上緩和朝廷裡反對晁錯的那些人的矛盾,思想統一了,對叛軍只能靠打仗平定,沒有別的辦法了。也正是透過軍事手段平定了“七王之亂”,後來的漢武帝為削藩頒佈“推恩令”諸侯王們懾於朝廷的實力和決心只能尊令實行,不敢明著造反了
-
4 # 伊耆角木
晁錯之死的意義是,讓漢景帝成長。
(漢景帝劉啟)
漢景帝劉啟,他的人生有一個從莽撞衝動的少年,逐漸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帝王的過程。在他的一生中,有幾個關鍵節點的事件非常重要。
劉啟的一生原本是平穩的,但他生活的時代並不平穩。從小被立為太子,養尊處優,但漢朝的環境卻並不那麼一帆風順。劉啟的父親漢文帝劉恆雖然在呂后之亂後被群臣擁立繼承皇位,但同姓諸侯們依然尾大不掉,濟北王劉興居、兩代淮南王劉長、劉安等先後謀反。可以說,漢朝江山並不穩固。
(吳王劉濞)
但是,劉啟作為太子,卻顯然沒有體會到父親的難處,年少時曾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之子。也是造成後來吳楚七國之亂的一個重要因素。那時的劉啟顯然是個莽撞衝動的少年。或許是生活的養尊處優,讓他養成了傲慢不容侵犯的性格,而正是這一行為,讓吳王劉濞決心不再聽從漢朝朝廷號令。
(晁錯)
劉啟即位後,也是急功近利要解決藩王尾大不掉的問題,於是聽信了晁錯的削藩建議。而這種方法太急,沒有一點緩衝餘地,才導致了七國之亂直接爆發。這體現了劉啟作為新君的不成熟。晁錯的計策是錯的,不合時宜,相比之下,後來武帝的推恩令就高明許多。
(吳楚七國以“諸晁錯,清君側”名義起兵反叛)
而七國以“清君側”名義起兵,雖然名義是誅殺晁錯,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景帝沒弄清這一點,又匆匆殺了晁錯,親者痛仇者快。這時體現出了景帝面對危機時的慌亂不理智。
(周亞夫)
殺晁錯沒有阻止七國進軍,但讓漢景帝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做事不能不經思考,知道如何分辨大臣的建議是否可行。此後,漢景帝的表現較之前確實有了天壤之別。選用周亞夫大破七國聯軍。之後也明白了,凡事不能急功近利。要韜光養晦,循序漸進。是故,景帝學會了隱忍,面對匈奴犯境,他選擇了和親,沒有冒險進攻;面對母親竇太后要立自己的弟弟梁王劉武為儲君,景帝也採用了忍讓,沒有發生激烈衝突,而是用緩和的方式解決了矛盾。這些都為後來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晁錯的死沒有為平定七國之亂帶來幫助,但是卻給景帝一個提醒,一個警示,身為一國之君,要學會隱忍,懂得用人。正是這樣一段經歷,讓劉啟真正成長為一代明君漢景帝。
-
5 # 清風明月逍遙客
晁錯的死法,常常使讀書不細的人誤以為他死得很體面。這事要怪司馬遷。司馬遷在為晁錯作傳時用了「春秋筆法」,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似乎是皇帝給晁錯留面子,讓他穿著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沒有司馬遷那麼厚道,不客氣地揭老底說「紿載行市」(其實司馬遷也說了這話,只不過是在《吳王劉濞列傳》)。紿,就是誑騙。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奉旨前去執行命令的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中尉)陳嘉大約並沒有告訴晁錯朝廷要殺他,晁錯也以為是叫他去開會,興沖沖地穿了朝服就上車。晁錯之死,沒有經過審判,也沒有給他辯護的機會。
這實在可以說是「草菅人命」,而這個被「草菅」了的晁錯也不是什麼小人物。他是西漢初年景帝朝中的大臣,官居禦史大夫。禦史大夫是個什麼官呢?用現在的話說,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長。所以晁錯的地位是很高的。一個高官不經審判甚至還身著朝服時就被處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程度,二是對手痛恨此人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現在看來,晁錯的死,兩種情況都存在。
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錯是一有機會就要向漢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為他的極力主張和一再鼓吹,景帝才最終下了削藩的決心。什麼是「削藩」呢?簡單地說,就是削減藩國的轄地。所謂「藩國」,就是西漢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國。這些王國的國王,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漢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無疑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這些鳳子龍孫豈能心甘情願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最強大的兩個王國──吳國和楚國就跳了起來。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聯合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起兵造反,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京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也叫「吳楚之亂」。
七國興亂,朝野震驚,輿論嘩然。景帝君臣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商量對策。這時,一個名叫袁盎的人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袁盎說,吳楚兩國,其實是沒有能力造反的。他們財大氣粗不假,人多勢眾也不假,但他們高價收買的,不過是一些見利忘義的亡命之徒,哪成得了氣候?之所以貿然造反,只因為晁錯慫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殺了晁錯,退還削去的領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亂。袁盎是做過吳國丞相的,說話的份量就比較重一點。何況這時景帝大約也方寸已亂,聽了袁盎的建議,就起了丟卒保車的心思。
事實證明,袁盎的這個主意並不靈。晁錯被殺以後,七國並未退兵。袁盎也從此背上了一個惡名:挑撥離間,公報私仇,讒言誤國,冤殺功臣。其實,把錯殺晁錯的責任都算到袁盎身上,也是冤枉的。因為袁盎當時的身份,只不過是一個被罷了官的庶人;他向景帝提出的,也只不過是一項「個人建議」。然而處決晁錯卻是正式打了報告的。打報告的是一批朝中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當時的制度,中央政府的高階官員是「三公九卿」。也就是說,打報告的分別是一個政府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份量很重。這說明他在朝中平時就「不得人心」。為什麼那麼多人和晁錯搞不來呢?性格是重要原因,《史記》、《漢書》都說晁錯為人「峭直刻深」。峭,就是嚴厲;直,就是剛直;刻,就是苛刻;深,就是心狠。這可不是討人喜歡的性格。不難想像,晁錯在朝廷上一定是咄咄逼人,逮住了理就不依不饒的。
晁錯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也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起碼看三步:首先,他事前一定要把來龍去脈和利害關係都想清楚了,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周全。其次,事情發生以後,他一定得臨危不懼,不能自亂陣腳。第三,對於已然發生的問題,包括種種不測,他要有足夠的智慧指揮若定地逐一解決。用蘇東坡的話說,就是「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而且對欲行之事、所行之事「能不能為,可不可為,何時為」,都有準確判斷。晁錯是不折不扣的忠臣,削藩的目的絕對是力保劉姓江山,還為此氣得老爹服藥自盡。但正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點和政治不成熟,只管吵吵著削藩,一旦要削了,開削了,削出事了,他自己先蒙了,最終落得死在自己的政治之見上。綜上,晁錯死得很窩囊。「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只是吳楚起兵的藉口,「亡臣子禮,大逆無道」也非晁錯被殺的原因。真正原因還是削藩。
回覆列表
劉邦統一天下,延襲秦的中央集權制並不徹底,先封了異姓王釀成漢初的內。平叛後又封了同姓王,為子孫後代埋下了內亂的禍根。景帝時,同姓王已尾大不掉,威脅到皇權。晁錯向景帝建言削藩,成為同姓王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眾王聯合向景帝施壓要求清君側,景帝軟弱,以犧牲晁錯求得暫時的安寧。忍痛冤殺晁錯使他更加認清了這些王的真面目,堅定了削藩平叛的決心。積蓄力量,待此後七王聯合反叛時,有準備地徹底消滅了一反叛諸王,並徹底取消了分封制,完成了大漢朝的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