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潤物無聲26101067
-
2 # 北山寓公
過去為保證有限的糧食資源,實行統購統銷,從中央的糧食部,到地方的廳,局,所各級糧食機構,一個區(縣轄區)公社鎮有一兩個糧庫,八十年代又有國家儲備庫。為解決糧食合理分配供應與儲藏,確實有必要。現在糧食充足,市場化了,再保留糧庫和糧食機構就沒有必要了。
糧庫執行成本是很高的,要養活整個糧食系統的幹部職工,糧食保管涼曬要有一大批職工,還時常用臨時工,和管理這些糧庫的各級糧食部門的幹部,工資本身就是一大筆開支,而且執行中還有嚴重的跑冒嘀漏。所有的糧庫都養豬,糧庫職工也家家養豬,後來又發展到養鹿等經濟動物,又燒酒賣酒,用的是糧庫的糧,養成的豬分給職工搞福利了,有個養豬的因為豬"喂得好",餵豬用好糧食不用喂糠喂菜能不喂好嗎?糧庫頭獎勵餵豬的一頭肥豬。但養的豬,鹿,燒的酒的收入,都進入小金庫,用來供職工搞福利,供頭頭個人揮霍,賭博,包二奶。有個糧庫頭頭自己隨便揮霍不算,還從糧庫拉一汽車糧食送給女兒養豬用。庫房修建,器材夠買,都有貓膩。
可以說,糧庫保管的糧食,每2斤淨賠差不多得一斤,糧庫就是一個無底洞,實在沒有保留的必要,早處理一天,國家就少賠一天。解散糧食系統,實在是明智之舉。東北是糧食主產區,是最後處理糧庫的,糧庫職工上京上訪阻止處理糧庫,最後還是沒擋住。
鄉鎮糧站都撤了,這是因為糧食市場化後,沒有供應任務了,在95年糧食系統劃歸地方後成為企業,自負盈虧,有的糧站比較偏僻,站小人少,也沒那麼多的糧食儲存,只好把各鄉鎮的小糧站都撤了,地方賣了,人員集中到比較大點的站。後來在朱鎔基當總理的時候,又成立了中央儲備糧總公司,另外建了大糧庫,原來的糧食系統由於徹底走上市場,再加上搞糧食生意是本大利小,農發行貸款受限,糧食系統基本上賣的賣,人員走的走,名存實亡了。國家還有個發改委管理下的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有的省連糧食局這個單位都沒了,何況市和縣呢,鄉鎮更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