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興華51775718998

    聖人也是人,當然會出錯的。

    顏回可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聖人之一,《論語》編撰者之一。顏回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從孔子。孔子也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關於顏回向孔子告假欲退學一事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便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因為算賬的事發生了糾紛。那個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買布的仍不服氣,顏回說:“三八就是二十四呀,沒錯呀?”買布的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於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差點釀成大禍。

    第二天天一亮,顏回趕緊回去向孔子下跪說:“老師,你給我留的兩句話竟然救了我、我妻子、我妹妹三個人啊!你是如何知道的?”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謙道:“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此事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所以,顏回當時向孔子告假,是因為顏回覺得孔子處事不公,因而生氣不服氣,不想再追隨孔子學習的想法是真的。 從上述故事來看,孔子作為聖人在“三八二十三”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不堅守原則,不主持公平正義,未堅持真理。從根本上說聖人孔子錯了,顏回堅持原則是沒錯的。但是,從為人處事方面,孔子機動靈活,採取迂迴變通的辦法,以柔克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有智慧的。正所謂孔子是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說明孔子在教育學生上是成功的,在教育庶民常人上是失敗的,事實證明:孔子的思想主張對君子有效,對小人無效。

    為了加深對顏回的瞭解,下面我們再了看一下《莊子》裡《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一段孔子與顏回關於入仕的對話: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粥;郭內之田四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

    這段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貧寒居處卑微,為什麼不外出做官呢?”顏回回答說:“我無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畝地,足以供給我食糧;城郭之內我有四十畝地,足夠用來種麻養蠶;撥動琴絃足以使我歡娛,學習先生所教給的道理足以使我快樂。因此我不願做官。”孔子聽了深受感動改變面容說:“實在好啊,顏回的心願!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利祿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閒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麼也不會畏縮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沒有什麼官職也不會因此慚愧。’我吟誦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這也是我的一點收穫哩。”

    上文看出,顏回不願意當官,孔子對顏回做法大加讚賞,這又與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相矛盾。顏回誠實篤厚,講原則、講操守,能堅持、知識淵博,如果積極入世求得功名,當官入仕,利己利國利民,這是好事啊,為什麼不做呢?這才是人道大道。一輩子只謙虛低調,消極保守,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哪怕是學習一輩子,沒有什麼作為,這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嗎。

    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三位以美德聞名,顏回、閔子騫和冉伯牛。而顏回排在第一,甚至被稱為“復聖”。在孔子看來,顏回絕對是完美的。

    孔子喜歡顏回是溢於言表的,卻不能給與顏回更為宏大的理想。《論語》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為:不要隨便猜測;不要主觀和武斷;不要固執;不要自以為是。這“四絕”毋庸置疑儒家所倡導的,是合理的,顏回做得很好。

    然而,“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顏回作為聖人,也是有缺點的,顏回最大的缺點是孔子說的“四絕”做得太好,尤其是“毋我,不自以為是”。顏回對孔子的“克己復禮”的“克己”更是超出了孔子的預想而“克”的過度了。不難看出,最後他可能會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而淪為孔子的複製品。顏回死時很早,有人說31歲,有人說41歲。這也是他“苗而不秀,秀而不實”,最終沒有留下突出的成績。過於“克己”是除英年早逝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人可以有缺點,但不可以泯滅自我,拋棄志向與抱負,而甘願清貧不作為。

  • 2 # 世間第一散淡漢

    顏回入學的時候是十三歲,歷時六年,學業已經基本完成,東漢郎凱這樣說:顏回“十八,天下歸仁”,顏回雖然完成了學業,但是一直沒有去求官,一直在追隨孔子,公元前497年,也就是顏回24歲的時候,顏回隨著孔子游歷列國,這個時候孔子已經54歲。孔子的旅程一直持續了十四年,等到再次回到魯國的時候顏回已經是38歲,孔子已經是68歲的垂垂老人。

    顏回回到魯國後,也沒有入仕,這個時候的顏回已經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回家後,顏回不能再追隨孔子,自己也開堂講學,但是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年,四十歲的時候,顏回英年早逝,孔子痛哭失聲“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慨嘆再也沒有像顏回那麼好的學生了。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時期魯華人,與顏回是老鄉,也是師生,孔子一生中據說有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卻稱顏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語之中處處表現出對顏回的喜愛,對顏回的評價非常的高,稱其為“三月不違仁”,稱其“賢哉回也”,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已經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說再也沒有顏回那樣的好學生了。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可以說一生都在追隨孔子,不曾離開,但是顏回也並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就這樣崇拜孔子的,一開始的時候也存在著很多的疑慮,事實上,對於任何人的瞭解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孔子瞭解顏回是這樣的,顏回瞭解自己的老師的偉大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經歷一些事情才能看得清楚。

    《顏回輸冠》出自《論語》,講述了顏回跟人打賭的一件事情。顏回在街上碰到買布人與賣布人在吵架,買布人理直氣壯的說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什麼要我二十四錢?於是顏回說,三八就是二十四。買布人急了要與顏回打賭,並且要讓孔子評判,如果自己輸了願意輸自己的人頭,顏回說要是自己輸了就輸自己的帽子。兩個人找孔子評理,孔子卻出乎顏回意料的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啊。顏回於是輸了自己的帽子,顏回聽了老師的話,將自己的帽子乖乖的送給了買布人。但是顏回卻覺得孔子老糊塗了,於是決定不再跟隨孔子學習。

    顏回於是藉口回家有事,跟孔子告別,孔子囑咐顏回說,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走到路上,忽然下起雨,顏回趕緊跑到一個千年古樹的樹洞中避雨,可是想到老師的話,馬上跑出來,剛剛出來就見到一個閃電將大樹劈倒,於是心中佩服老師的先見之明。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顏回不願意打擾別人了,於是用佩劍撥開妻子的房門走到床邊,卻摸到床頭睡著一個人,床尾睡著一個人,於是大怒,舉起佩劍要砍,又想起老師的話,於是點上燈,卻發現妻子與妹妹各睡一頭,於是顏回非常震撼。天明的時候顏回返回老師那裡,見到老師就跪倒在地,說了自己的經過,問老師何以有先見之明。孔子說,你走的時候我見到要下雨了,於是囑咐你一句,見你帶著佩劍生著氣走了,覺得不放心也囑咐你一句,並不是有什麼先見之明。顏回又問為什麼老師一定要說三八是二十三,孔子說,你要是輸了只是輸掉一頂帽子,如果是買布人輸了就是一條人命,難道你想要人家的命嗎?顏回大徹大悟,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孔子。 

    顏回,春秋時期魯華人,是魯國沒落的舊貴族,到了其父親顏路一代已經是徒有虛名,顏回十三歲拜孔子為師,可以說其一生都在追隨孔子,與孔子朝夕相處的時間從其十三歲入學到其三十八歲自己開堂講學長達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說孔子對其是非常瞭解的,其對孔子也是非常瞭解的。不僅僅孔子對顏回推崇有加,顏回對孔子也是非常的崇拜,即使是在孔子學說不能被所有的國家接受作為施政綱領的時候顏回還是堅定的相信自己老師的思想,顏回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可見顏回是孔子堅定的信徒。

    孔子對顏回也是非常信賴的,《呂氏春秋》記載的《顏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說明了孔子對顏回的信賴,孔子見到顏回從甑裡面取食,但是還是相信了顏回的說法,相信是由於炭灰弄髒了米飯,所以顏回才拿出來吃了。從這裡可以見到顏回的品德,也可以見到孔子對顏回高度的信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135-134勇士,哈登加時三分絕殺後為解氣怒噴追夢格林,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