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10歲寶寶,處於懵懂期和叛逆期,有沒有什麼有效共同的好方法,分享一下唄,謝謝。
2
回覆列表
  • 1 # 淘小嘟

    感謝你的提問。總的來說,有效親子溝通是建立在共情式交流,寬容的理解,無條件接納的基礎上的。

    很多家長因為跟自己父母關係比較生硬,不會正確進行愛和關心的表達,導致對於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同樣“複製”。這是不可取的,應該試著去突破,嘗試去改變。

    孩子都是上帝送給家長的小天使,沒有不善良的孩子,也絕對不存在不愛孩子的家長。但是家長都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的,我們需要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嘗試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法。

    個別家長比較嚴厲,本身自己就是個很少正視自己的優點,經常因為自己做的一些錯事而自責,一個攻擊自己的內心的人,又怎麼能夠跟孩子好好溝通呢?

    孩子都是愛討好家長,渴求得到家長認可的。長期在斥責的家庭中成長,孩子也會經常被壓抑著情緒,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是不利的,孩子會變得習慣性的隱藏自己的想法,壓抑自己的情緒。

    家長跟孩子溝通,要多誇獎多表揚,要鼓勵孩子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做真實的自己。要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不要嘲笑孩子,要以一個朋友的角度給予孩子尊重、支援和陪伴。

    家長偶爾也可以“示弱”尋求孩子的幫助,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還可以多問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孩子感受到被需要和被認同,增強自信心。

    家長只有做真實的自己,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勇敢表達自己,才能夠帶動孩子,跟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並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 2 # 土豆伯爵

    對於怎樣與您的孩子溝通,以下是一些有助於溝通的建議:

    1、抽出時間瞭解孩子在學校當天的活動; 確保你的孩子知道你有興趣並仔細聆聽他所經歷的事情。

    2、提出超出“是”或“否”答案的問題,讓孩子可以進行更加發達的對話。

    3、在外出旅遊或在超市購物時與孩子就某些物品或現象進行交談。

    4、花時間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和學校組織的活動。

    5、鼓勵孩子閱讀略高於其能力水平的書籍和故事。

  • 3 # 芷行合一

    1、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來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以忙工作為藉口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全權代管。做為父母要儘量參與孩子的成長,每天主動問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開心的事嗎?有幾個好朋友呀?讓孩子知道你很感興趣和參與他的學習、生活,慢慢的就會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孩子會主動找你分享一天遇到的事情。好的我們鼓勵孩子,不好的我們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2、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在與孩子溝通交談時,我們不能以自己是家長的身份高高在上的姿勢,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平等的。對於孩子的表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要嘲笑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失去溝通的自信。

    3、肢體語言的溝通

    經常擁抱,撫摸孩子,與孩子身體親密接觸,讓孩子知道這是我們愛他的表達方式,這樣孩子也會給予我們回報的。

  • 4 # 旺財gold

    1、和孩子講話語速要緩慢

      口齒清楚、聲調溫和親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讓他理解自己的意思。有的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口齒不清,大多是因為在學說話時父母沒有注意及時糾正導致的。

      2、不要說讓孩子妒忌的話

      很多成人喜歡講"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喜歡隔壁小弟弟"來刺激孩子,是很不對的。也不要用比較的語氣刺激孩子,如"你看人家多聰明,一學就會,你怎麼這麼笨。"這都會引起孩子的妒忌心。

      3、不要恐嚇孩子

      恐嚇會引起膽怯,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恐嚇的話是假的,只不過是用來嚇唬他的,這將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4、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他人

      (特別是孩子的老師和孩子熟悉的鄰居)的壞話。這對孩子會有不好影響。

      5、家長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

      6、委託比命令好

      同樣叫孩子去做一件事,講"去把畚箕拿來"和"幫媽媽把畚箕拿來"兩句話,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卻有很大的不同。孩子不喜歡命令,喜歡受人委託,特別是3歲以上的孩子,他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成人叫他做事,他有一種被信任的滿足,會非常興奮地搶著去做。

      7、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暗示

      他喜歡聽成人講悄悄話。也喜歡和成人講悄悄話。例如,一個孩子不肯吃青菜,偶而吃了一些,晚上爸爸媽媽就講"今天亮亮真乖,吃了許多青菜"。躺在床上的亮亮聽見了,第二天吃得更起勁了。一個孩子不肯給客人唱歌,媽媽說:"我們來說個悄悄話,商量一下唱什麼

      好",孩子就在媽媽耳邊說:"我唱一個小燕子"。

      8、提問是個好方式

      2歲左右孩子就會提問,開始比較簡單,如"這是什麼,這是誰呀"。3歲左右才會問"為什麼?"這表示智力的開發。父母對孩子用提問方法,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啟發思維。如"聽聽誰來了? 這是什麼聲音?" "為什麼風扇會轉呀?"等。對孩子的提問要認真回答,不可敷衍。

      9、重要的時刻一定要出席

      當孩子需要父母在身邊時,父母卻無法出現。這是孩子及父母都無法忘卻的傷痛。盡力而為,準備迎接孩子的大事。告訴孩子,他們奮鬥成功時,你為他們高興;當他們心碎時,你陪伴他們;在孩子掙扎時,你會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援。

      作為父母要做的工作實在太多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需要細心的家長慢慢摸索出來的,父母只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心的、耐心包容的對待孩子,才能夠真正發現適合孩子的最佳方法,

      與10歲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語言溝通技巧

      1、我們做一個交易吧!你幫你弟弟打掃那個露臺,我開車送你去電影院,怎麼樣?

      2、我們商量一下。你為什麼不告訴我週五晚上你有什麼打算,然後,我會告訴你我週五晚上的計劃,看看我們是否能找到兩個人都能接受的事情。

      3、這樣比較好。首先,我們要看看你的衣櫥,然後看看你買衣服的預算,之後我們再去商場。

      4、你願意和我一起想清楚你是否想提高數學成績,並且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怎麼做呢?

      5、我們為什麼不先休息一下,冷靜下來,然後再回來試一試呢?

      6、在我們家,我們都同意在家庭會議上解決問題。我們不爭吵,我們中的一個人可以把這個問題寫到下次家庭會議的議程上。

      7、星期二是你弟弟用洗衣機和烘乾機的日子。你記得哪天該你用嗎?

      8、離開電腦去休息一下的時間到了。

      9、這是一種看法。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樣。想聽聽我的看法嗎?

      10、即便我們的看法不一致,也能相互傾聽。

      11、我們先這麼做,直到我們有時間制訂一個我們都喜歡的計劃。

      12、我們先從規定一個回家的最晚時間開始,等需要的時候再改變。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家庭會議的議程上。

      13、讓我們先這樣試一天(一週,一個月),然後再評估。

      14、你可以開我的車,只要你回來時是乾淨的;否則,我就得說不,直到我覺得願意再試一次。

  • 5 # 玉嵐說育兒

    6-10歲的孩子處於他們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父母需要注意觀察孩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積極溝通解決。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前提是語氣和善與態度堅定,相互尊重,情緒積極的。

    第一,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愛他們,無論他成績好壞,調皮與否。無論任何時候,請告訴孩子,父母很愛他。

    第二,父母利用放學接孩子的路上與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當天最開心和最傷心的事,分享到最傷心的事時,引導提出如何解決或今後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想法,給孩子開啟思路。

    第三,父母每天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如睡覺前10分鐘,跟孩子聊天,講一些趣聞,故事,或者孩子喜歡的話題,要讓孩子知道這個時間是特意給他的,讓他感受到被重視的歸屬感與價值感,慢慢孩子就願意把信任給父母,變得積極。

    第四,父母陪伴孩子閱讀,孩子學習的時候,放下手機,拿起書本相伴,以身作則的影響遠甚任何豪言壯語與勸誡。

    第五,孩子傷心失落生氣哭泣的時候,請記得抱一抱孩子,給他支援,鼓勵與勇氣。

    第六,舉行家庭會儀,與孩子一起商量誰負責哪種家務並互相監督。與孩子商量決定家裡的大小事,如去哪裡旅遊,購買什麼物件,給予孩子決定權,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增強家庭凝聚力。

    第七,積極支援並鼓勵參加孩子在學校的活動與比賽,如需父母參加,應予以支援。

    第八,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缺點,給予認可並鼓勵優點積極的方面,缺點消極方面就會慢慢消失,看到的就是全部積極方面。

    第九,將孩子的不良行為轉化為積極的方面。如孩子不小心把水倒地上了,父母鼓勵孩子一起把地板抹乾,然後表揚他抹得很乾,透過抹地孩子也會記得拿水杯要小心不要倒出來。

    孩子是非常神奇的生物,父母給予Ta什麼,Ta就會反饋什麼給父母。

    父母給予孩子積極的情緒,孩子反饋積極的情緒。

    父母給予孩子批評,懲罰,孩子反饋抗拒,逃避。

    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反饋淡定從容,自信樂觀。

  • 6 # 大果小果媽媽

    答案:

    6-10歲的孩子,自主意識蠢蠢欲在動,想法又多,有時候就喜歡按自己的行為風格做事,不聽勸,這是正常的。面對倔強的孩子,打和罵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可以採用其他5種方式。具體方式可以看@育兒不煩惱 一篇文章《孩子調皮不聽話?除了打和罵,你還可以試試這五種辦法》

    管孩子,真的是腦力活,也是技術活。

    我們管教孩子,不僅僅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從小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糾錯空間,不為追求管教的速度打罵了事,孩子以後管起來才好管。

    不然,就有可能遇到開頭提到的那位媽媽的苦惱了――孩子除了服從常打罵他的人,誰都不放在眼裡,而且等孩子長大了,說不定誰都管不了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介紹黃金的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