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知13

    《思想是什麼?》

    ‌它是一種極高值, 是人類對人事物發展規律 及人生經驗的總結,被人類文明所公認, 思想無形抽象具有無限想象空間,又是一種具象,指導人類未來,平家治國打天下,做人做事做自己,洗盡鉛華、淨化心靈 …

    思想不受時間、空間制約,且萬世長存……

    儒 釋 道 上帝 穆斯林 哲學 聖人言 ………

    一切皆思想,且同根 同源,萬千變化,不離其宗……

    思想兩極分化,是個很恐怖的東西,

    要看誰在學習使用,陰陽之 好壞之...

    《思想改變世界… 》

    ‌個體的財力再大,站在世界的體量,個體是如此渺小,像一粒霾,很難起到改變或撬動整個世界的作用,但思想可以,它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改變所有人的靈魂,淨化心靈,指導人生…

    這就是思想高度的境界與魅力所在…

    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蘇格拉底 伏爾泰 尼采 薩特 馬克思 毛澤東 曼德拉 托爾斯泰…哲學 儒家 道家 佛 基督 穆斯林 ……

    皆是透過不同的載體世界範圍內傳播,這些皆是人類思想信仰的高度整合體現…

    普度眾生之, 從而推進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從而被歷史記住,照亮世界永放萬世光芒……

    ~三知定義思想 2016108 徽州合肥

    ~三知修訂思想 201923 徽州家中

    ~震撼世界之中國 再現中華民族之盛世

    ~一切已經開始 文化復興之路

    ~我輩青年 努力奮鬥

  • 2 # 十方龍王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大融合的產物。

    儒道佛,在不同時期發展演變,形成了今天獨特的文化局面。

    從開悟後的層次來看,儒道佛悟後是一家,絕無二般道理,是真正的不二法門。

    作為三教的祖師爺,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他們開悟後,是一個心,是同一個道,同一個理。他們如果今天遇到一起,一定是共論成佛道,而非互相攻擊。

    站在他們各自的角度來看,又有各自的不同,這些主要是無為法層面。

    孔子開悟,主張積極入世,幫助統治階級管理國家,服務人民,進而設計一套理論。

    佛道二位祖師爺,形式上,都是出世為主的要求,比如佛教的剃度出家,全真派也禁止結婚,當然也有在家修行居士,道士,各類要求不同。形式不同,本質修的那個道都是一樣的。

    我們一起看下王陽明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由上可見,王陽明精通儒道佛,他開悟後還是反對佛道出家制度,認為儒家的制度,更符合人類繁衍,家族傳承。實際開悟的心性,不分儒道佛,都是一個地球,一個天體系統,一個人類,在這個地球上開悟的人,不可能有兩個開悟心性,絕對一個心,一個性,一個本來。

  • 3 # 文城觀點

    王陽明(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名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寧波餘姚)人。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軍事家,也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因曾築室於紹興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宋明理學最後一個重要階段,宋明理學(或稱宋明道學)從張載的氣學等程顥、陸九淵的心學,程頤、朱熹的理學,再到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階段,而宋明理學作為中國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吸收了先秦的儒家、道家,以後魏晉玄學,南北朝隋唐的佛學等,成為宋明時的主流哲學思潮。王陽明確實也受到了儒、道、佛的影響,但是,在王陽明的哲學體系中,儒學的影響是主要的,而他也積極吸取了佛學思想,並在某些方面,論述有點像莊子的觀念,在這個意義上,說王陽明的哲學時儒釋道混合,也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說他是以儒來相容佛道,揚棄宋明時的張載、二程、二陸和朱熹的學說,形成系統的心學體系,這更合適。

    在本體論方面,王陽明認為“心即理”,他透過一組命題來說明,即“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觀點主要是繼承陸九淵的心學基本觀點,陸提出“心即理也”,並展開論述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陽明提出“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的觀點。在王陽明看來,“心的本體就是天理”,而天理就是聖人之道,是“天道”。也即是:“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心即理也,這就是王陽明哲學的邏輯原點。

    而所謂“心外無理”,講的是外部的、具體的事物不會產生“理”,“理”是人對事物的認知或理念,是心裡的活動,沒有心便沒有“理”。

    既然是“心外無理”,那自然也就“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因為心之理是物之為物和事之為事的根據,有心,才能看到物,有心才能認識到事,所以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沒有心,就不能有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知,哪還會有什麼物和事呢?還會有什麼事物呢?離開了心,外部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這是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這種觀點被理學家們認為是與佛學觀點相似想通的,佛在心中,自我覺悟即成佛。所以,說王陽明哲學與佛學有想通之處。

    在認識論方面,王陽明主張:“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這即是說,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聖人的學問只有一個功夫,知行是不可分的。他還強調,要以知為行,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分離。他說:“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良知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係,克服了朱熹的“知先行後”的缺陷,但卻去掉了朱熹認識論的客觀性,讓知識變得只有主觀化了,這又是通向了禪宗的“頓悟說”,“覺悟”是認知亦是修行。

    道德哲學方面,王陽明提出:“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王陽明將“良知”看成是第一位的,天下沒有比良知更好的了。依照聖人主張,人最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他的哲學的落腳點,他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其實,“致良知”即是致人內心的良知,只有接受道德意識,並以其為行動指導,才是心對本體的認知。他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在他看來,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身份卑微,即便是凡夫俗子,也可成為聖賢。這其實與佛學裡的“萬物皆有佛性”,是想通的。在這裡,一方面可以看出王陽明對朱熹“存天理、滅人慾”觀點的吸取,同時,也可以看到王陽明吸取了佛學的觀點。是儒與道的結合,只不過,他是以心學來相容理學和佛學的。

  • 4 # 一介布衣411

    王陽明儘管學孟子學歪了,把孟子的致良知理解成特異功能,認為人人都可以有特異功能,但最終王陽明最後也是很討厭要飯教的。

  • 5 # 曾銘瀾

    沒研究,但古代的都是指導思維行為的思維的,決策,執行流程方法論,主要都是發現本質,根源,總結規律,洞察人性(現代是激發人性),然後計劃,決策,便於執行暢通無阻,反饋,調整適應而已。和現代領導管理執行沒本質分別,名稱不一樣而已。

  • 6 # adooboo

    講心學怎麼能只講老王,陸九淵瞭解下。心學的開創的確從禪宗借過法,畢竟佛教的哲學水平是最高的。儒家要參與真理觀討論,從佛家借法是大殺器。但是借完了,還是各走各路,畢竟道不同。何況儒家扯真理觀也不是主業,借題發揮而已。禪宗從宋開始水準就急劇下滑,弟子忙著編本門語錄,功課都放下了。乃至到明清,連傳承都岌岌可危,出現一個和尚掛多家門派腰牌的現象。明清開始,三教合流喧囂日上,蓋以前強的退步了弱的補了鈣,哥兒幾個看起來差不多一般高低,可以在一個槽裡廝混了。

  • 7 # 謝華

    王守仁(1472-1529),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王陽明對儒釋道均有精深的研究,不過,他認為三家不能分開看待,儒家可以囊括另外兩家。

    學者張元衝問王陽明:佛、道二家,也對儒家有貢獻,是否能夠兼取呢?王陽明回答說:說兼取就不對了。聖人儘性至命,何物不具,何須兼取?這兩家的學問,都可算到儒家之中,就是儘性至命而已。完養此身謂之仙,不染世累謂之佛。後世的儒者不見其全貌,以致弄成了不一致的東西,就比如有廳堂三間,他們看到佛家就割左邊一間給它,看到道家就割右邊這間給它,自己居中間,這些都是認識片面啊。

    越郡太守南大吉來拜見王陽明,說了很多自己施政中的失誤,完了,王陽明就這樣聽著。南大吉就奇怪了:為什麼先生沒有一言相告呢?王陽明說,我已經給你說了很久了啊?大吉更疑惑了,王陽明解釋說,我沒有說話,你怎麼知道這些過失?“那是因為我的良知。”良知不是我一直在講嗎?南大吉大笑而別。過了幾天,南大吉又來了:我那天很後悔,雖然可以自己改正,但是不如有人指點,提前預防為好。王陽明微笑道:以前的你就如鏡子還沒有擦拭,可以容納汙垢,現在的你已經如擦拭乾淨澄澈的鏡子,就是一點灰塵,也難以落在上面,這就是成為聖人的途徑。

    王陽明晚年有四句非常著名的話,也被稱為“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對於這四句話,錢德洪的理解是,心本是無善無惡的,而意念因為帶入了個人的閱歷情緒而有善有惡;如何辨別善惡,那就要靠良知;格物的意思就是把好的東西保留,把不好的去掉,使之符合天理。

    王畿的理解是:心是無善無惡的心,意是無善無惡的意,知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這種解讀,類似於禪宗慧能祖師的觀點:菩提本非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錢德洪的觀點更接近神秀的觀點: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王陽明聽了他們的辯論後,都沒肯定,也都沒否定,而是說要把他們兩種理解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不同資質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要讓他們都能有所收穫,不能一概而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學生能考上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