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薩沙

    這些古代史的問題,現在還有幾個人能夠回答?

    李從珂打不過敵人聯軍,原因如下:

    第一,政權不穩。

    後唐最大問題是內部不穩定。

    同光四年(926年),後唐莊宗李存勗被近臣郭從謙所殺,他的義兄李嗣源藉助平叛即帝位,殺死了莊總兄弟李存確、李存紀。

    這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

    李嗣源年齡較大,做皇帝大概7年就病危了。

    他的兒子李從榮怕父親臨時改變繼承人,竟然派兵入宮政變行刺。

    樞密使朱弘昭、馮贇藉機派兵和李從榮打仗,將他殺死。

    李嗣源得知兒子政變被殺,悲痛驚慌下暴斃。

    他的另一個兒子後唐閔帝李從厚繼位後,開始消滅割據一方的軍閥藩鎮,重點打擊後唐明宗的養子李從珂。

    李從珂見橫豎是死,被迫叛變,雙方在鳳翔激戰。由於李從珂是兵馬起家的將領,非常會打仗,也懂得後唐內部渙散的問題。他挑撥統兵大將叛變,反而殺入洛陽,殺死了後唐閔帝李從厚。

    由此,李從珂934年繼位,成為後唐末帝。

    大家看看短短8年時間,後唐先後發生4次皇位更迭,下臺的皇上基本都是不得好死。

    內部問題如此嚴重,還怎麼對外?

    第二,雙方實力有差距。

    李從珂的兵力打垮石敬瑭當然是沒有問題,但石敬瑭卻有用燕雲十六州換來的契丹援軍。

    當時李從珂對石敬瑭久攻不克,但勝利是必然的。

    在勝利之前的關鍵時刻,契丹大軍突然南下,先鋒精銳部隊就有5萬騎兵。

    李從珂就不是對手了,第一戰就被契丹騎兵殲滅1萬多人。隨後連戰連敗,損兵折將,剩下5萬大軍(其中萬騎兵)被契丹軍和石敬瑭大軍團團包圍,斷絕糧道。

    當時突圍不可能,堅守又沒有希望,最終後唐部將楊光遠斬殺主將張敬達,向契丹投降。

    第三,內部渙散。

    後唐繼承之前的一些陋習,內部軍閥很多,非常渙散。

    在張敬達大軍被包圍的時候,李從珂派遣趙延壽、範延光數萬大軍趕來救援。然而,這兩個軍閥判斷後唐已經要滅亡,自顧自的儲存實力。

    他們相距張敬達大軍只有100多里,就是不願意前進,按兵不動,以儲存實力。

    後唐最大的問題是根基不穩,消滅後梁後還沒有幾年內部就頻繁政變,內訌,幾乎年年都有戰亂。所以,後唐前後只維持了14年就瓦解了,也是情理之中。

  • 2 # 柚子愛歷史

    李從珂為五代後唐最後一個皇帝,唐明宗李嗣源養子。應順元年(934年),廢黜後唐愍帝李從厚後自立為帝。清泰三年(936年),在石敬瑭與大遼軍隊的聯合打擊下,兵敗自焚於洛陽。作為一個勇猛善戰的將軍出身的李從珂為什麼不敵石敬瑭與遼軍的進攻。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如下:

    1、李從珂上位之後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大肆搜刮百姓,同時縱容士兵為非作歹,導致失去民心

    李從珂這個皇帝事實上也是搶來的,因為後唐愍帝李從厚的猜忌,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反叛,結果中間還差點失敗,因為聲淚俱下的表演,以攻心戰贏得了軍心,再加上他以利誘之,答應每個士兵在進入洛陽後可以得100緡錢作為獎賞,所以將士們都擁戴他,將他拱上了皇位。

    然而到了洛陽後,李從珂發現國庫的銀兩遠遠不夠獎賞,於是李從珂便大肆搜刮盤剝京城百姓的財產作為替代,導致民怨沸騰。再加上他縱容軍隊士兵的非法行為,綱紀不立,法度不嚴,導致民心大失。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有這樣的皇帝和這樣的軍隊,即便短時間內得了天下也保不住。

    2、李從珂擅長打仗但不擅長治理國家,後唐在他的治下國事日益敗壞

    李從珂沒當皇帝以前,跟著後唐明宗李嗣源征戰四方,屢立戰功,尤其是在後唐滅後梁之戰中功勳卓著,可以說是一員戰功赫赫的戰場猛將。但是在治理國家方面就非常的無能了。他上臺之後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以至於國事日益敗壞,後唐的綜合國力也日益虛耗。

    3、耶律德光時期的契丹軍事實力強大,契丹鐵騎兵鋒正銳,再加上石敬瑭的引狼入室,從旁協助,李從珂很難抵擋

    以後來北宋趙匡胤、趙光義兩大帝王舉北宋傾國之力征遼都鎩羽而歸,可見契丹遼國的軍事實力之強。後唐國土僅僅保有中原之地,遠不如北宋疆土遼闊,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也大大不如,以這樣的國家和軍隊去抵抗如日中天的大遼帝國真的可以說是難比登天。

    (石敬瑭以出賣幽雲十六州為代價換得遼軍出兵相助)

    再加上李從珂自己志氣消沉,喪失了抵抗的一支,只知道縱酒悲歌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亡國。而他的手下將領一看他這個狀態也是軍無戰心,紛紛投降石敬瑭。正是應了那句話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 3 # 風光藝境

    李從珂(885—936)為五代後唐末帝,又稱廢帝,後唐明宗李嗣源之養子,母親魏氏為明宗宣憲皇后。李從珂本姓王,小字二十三,亦稱阿三;李嗣源賜名從珂。

    李從珂身材七尺有餘,謹信寡言,狀貌雄偉,以驍果著稱,是位衝鋒陷陣斬將搴旗的勇將,就連驍勇善戰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也曾不止一次地誇讚道:“阿三不僅與我同齡,其敢戰亦類我!”李嗣源甚是喜愛這個能征善戰的大兒子(從珂在明宗諸子中行大)。

    926年四月,李嗣源即皇帝位,是為後唐明宗。明宗拜李從珂為河中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後進位太尉,改任鳳翔節度使,封潞王。

    933年十一月,後唐明宗駕崩,其五子宋王李從厚即位,是為閔(愍)帝。轉年二月,閔帝因猜忌鳳翔節度使李從珂,命其移鎮為河東(治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營)節度使。李從珂拒命並起兵反。四月,從珂兵入京師洛陽,閔帝逃至衛州,被殺。

    李從珂登基稱帝,犯了一個同閔帝一樣的致命錯誤,那就是讓極不放心而又手握重兵的大將移鎮。閔帝猜忌李從珂,而李從珂亦猜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為沙陀族人(一說西夷人),沉厚寡言,精騎射,勇攻戰,甚得明宗倚重信賴,將其招為東床快婿。李、石二人,一為養子,一個為愛婿,皆為明宗器重賞識的子婿、名將。

    李從珂逐弟稱帝,對人緣好、名望高的妹夫石敬瑭甚為猜忌,便急於削弱其勢力。936年五月,從珂徙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將其自今山西調往今山東,以弱其根本。石敬瑭見自己被連根拔除移植到鄆州,自然不幹,遂抗命不從。從珂遂任命張敬達為主帥、楊光遠為副帥率軍征討石敬瑭。

    張敬達率軍三萬進屯晉安寨(今太原市晉祠鎮南),加上後增軍隊,兵力達六萬人。石敬瑭兵少不敢出戰,只好傾力固守,同時向遼(契丹)求救,條件是稱臣、稱子、割地。張敬達圍攻石敬瑭的大本營晉陽,犯了個戰略性錯誤,即圍南而空北。他可能是擔心遼軍南下救晉陽,自己腹背受敵難以招架,故圍三缺一,空虛的晉陽城北便成了石敬瑭通遼、遼軍南下的無阻通道。晉陽城久攻不克,後唐軍兵頓堅城之下;其間不少後唐將領率部投降了石敬瑭。九月,遼太宗耶律德光親率五萬大軍(號稱三十萬)南下救援晉陽。太宗以寡弱之兵誘敵,張敬達破敵心切,揮師出擊,結果輕敵冒進,中伏慘敗,步兵損失近萬,只好退守晉安寨。遼軍與晉軍將五萬後唐軍圍困於晉安寨。

    前線危急,李從珂下詔親征,兒子出面攔阻。從珂原本無心出征,兒子一勸,便打算就坡下驢打住了。眾大臣力諫聖上親征,從珂逼不得已,只好自洛陽出兵北上。由於內心懼怕北征同石敬瑭硬碰硬,從珂行至懷州(今河南沁陽市)便裹足不前了。從珂問策於群臣如何解晉安寨之圍,然議而不決。從珂精神頹廢,意志消沉,憂沮形於神色,只能是一天到晚酣飲悲歌,麻醉自己。群臣力勸聖上北行解圍,從珂道:“眾卿勿多言,石郎讓我心膽墮地!”李從珂心驚膽寒,畏敵怯戰,貽誤了與晉安寨守軍裡應外合破敵解圍的戰機。

    十一月十二日,耶律德光策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石敬瑭踐行諾言,割讓燕雲十六州予遼,並許歲輸帛三十萬匹。

    閏十一月初九,副帥楊光遠殺害拒不降遼的主帥張敬達,舉軍降遼。十四日,李從珂得知石敬瑭稱帝、楊光遠降遼的訊息,大驚失色,趕忙南還,回到洛陽。二十四日,石敬瑭率軍進抵洛陽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後唐河陽守軍投降,並助晉軍渡過黃河,進逼洛陽。

    二十六日,李從珂聞知京師屏障河陽陷落,知大勢已去,遂攜帶傳國寶璽與幾位親人登上玄武樓舉火自焚,後唐滅亡。

    李從珂“負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卻打不過“兒皇帝”石敬瑭,究其主要原因大抵有四:

    一、用人不當,遭致敗績。張敬達忠貞有餘,指揮作戰能力欠佳。攻打晉陽,應重點包圍城北,以隔絕晉與遼之間的聯絡,阻截遼軍南下與晉軍合兵;中遼誘敵之計而致敗甚為弱智,由主動淪為被動;就兵力而言,五萬守軍與遼晉聯軍相差並不大懸殊,足可一戰,死守晉安寨待援實非良策。張敬達的屢屢失誤是後唐兵敗的一大因素。

    二、先天不足,難孚眾望。李從珂作為明宗養子,卻從明宗的親生兒子手中奪得皇位,“慚德應深”,難免名不正言不順,其政治號召力必然打折。而石敬瑭是明宗的愛婿,後唐宿將,在後唐頗具影響力。因而石敬瑭一加策反,後唐將領便紛紛叛李降石,軍力此消彼長,失敗是必然的。

    三、消沉頹靡,英雄不再。在李從珂身上,一點兒也看不到他當年馳騁疆場奮戰破敵的豪壯氣概,這位悍將早已被歲月消磨得志衰氣頹,失去當年叱吒沙場衝鋒陷陣的壯志與豪氣,不再是令李存勖讚歎不已的“阿三,壯哉”的虎將了,墮落為躲在後方日夜酣飲買醉唉聲嘆氣的懦夫㞞包。當年大戰後梁,李從珂“出沒如神,何其勇也!”如今龜縮後方,“涕淚霑襟,何其怯也!”同一個人,今昔反差何其大也!

    四、畏石如虎,縮頭避戰。李從珂心理上萬分懼怕石敬瑭,甚至是到了心膽俱裂的恐懼程度。因而畏縮怯戰,逡巡不前,未能主動及時北上出擊;既痛失破敵解圍的大好時機,又使得前線將士看不到希望而紛紛背叛降敵,導致局面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後落了個舉家自焚的可悲下場。

    如若李從珂能奮起當年的勇氣與豪壯,同石敬瑭或遼晉聯軍做殊死一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故而與其說是石敬瑭打敗了李從珂,莫不如說是李從珂首先打敗了自己。

  • 4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石敬瑭掌握著後唐最精銳的從馬直,沙陀戰馬總數才3萬,而契丹人戰馬百萬,李從珂手下又是一群二五仔,不敗才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和象徵,那麼大清朝有國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