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閏土養木

    原則上,戰鬥力只管空域控制,轟炸機只轟炸地面目標,戰鬥轟炸機有較弱的對空攻擊能力,對地裝甲防護和攻擊能力。

    大概就這樣吧。當然你用F-15強行用航炮對地掃射我也沒辦法。

  • 2 # 孔乙己亂彈

    飛機✈這種人類創造的獨特的飛行器誕生160多年了!

    從早期的單一用途已經發展了不同用途和型號飛機達幾十種之多。

    常言道:術業有專攻,人造飛行器也越來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俄羅斯的“圖-160”噴氣式中遠端戰略轟炸機)

    轟炸機:是“專業”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打擊(轟炸)的專用機型,分戰略和戰術轟炸機,可以實施臨空轟炸以及空中發射“巡航導彈”對目標實施打擊任務。(Y-12系列輕型運輸機)(Y-9系列中型戰術運輸機)(Y-20中遠端/戰略運輸機)

    運輸機:顧名思義,專司物質和人員輸送的機型、同樣分戰略中遠端和戰術(輕型短途運輸)。(擁有四代機隱身技術中國/J-20隱身戰鬥機)

    戰鬥機:是各型別直接作用於參與空戰的作戰飛機的統稱。

    戰鬥機分:攻擊機(強擊機)、空優戰鬥機、戰鬥轟炸機、艦載戰鬥機高空高速殲擊機等等型別。(美國A10攻擊機,作戰目標是地面裝甲叢集和地面/水面固定目標)(中國的/J-8ll高空高速殲擊機作戰目標是高速作戰飛機/高空偵察機)(英國的“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艦載機)(美軍/F-35“閃電ll”隱身技術空戰型戰鬥機)(中國的/飛豹JH-7戰鬥轟炸機)戰鬥轟炸機:

    主要任務是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轟炸作業,支援己方作戰具備一定的空戰效能以及自衛能力,多用途戰鬥機將是一個發展趨勢。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轟炸機是第一位的,戰鬥機是第二位的,戰鬥轟炸機是第三位的,這就是他們的排行,但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補充,互相不可替代,尤其是在強馭面前。

    轟炸機的作用是決定勝負的利器,是戰爭勝利的核心。重量級大角兒一般都是壓軸上場,中國轟20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些像海軍航母編隊的航母,核心使命就是進攻,再進攻。空軍英雄劉玉堤將軍,戰鬥機飛行員的最後願望是,要大力發展轟炸機。點心就是美國B1,B2,B52系列,俄羅斯的圖160。

    戰鬥機的作用是成功轟炸的重要保障,戰鬥機的作用就是保證制空權,讓轟炸機放心的去轟炸。他就是轟炸機的帶刀侍衛,有些像海軍航母編隊的遠端防空驅逐艦,有他才會讓人放心,是保障的核心。所以我們大力發展了殲20,讓中國空軍走在了世界第一梯隊。世界著名的美國的F15,16,18,22,35,俄羅斯的蘇27,35。

    戰鬥轟炸機的作用是戰爭多面手,什麼都能幹什麼都幹得好。有戰鬥轟炸機,戰鬥才會圓滿成功,不留任何死角的完成。戰鬥轟炸機有點像航母編隊中的通用驅逐艦,或者是護衛艦,很好完成了打雜的任務。中國現在的殲16,稍微往前一點的殲轟7就是典型代表。世界著名的有F15E,俄羅斯的蘇30。

    轟炸機,戰鬥機和轟炸戰鬥機是一個整體,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團結一致才能夠無往而不勝。

  • 4 # 雲端風火

    顧名思義,轟炸機就是專門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戰鬥機就是專門負責與敵機打架的飛機,而戰鬥轟炸機是既能打架又能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

    因為三者的作戰任務不同,因此在設計上也有很大的區別。轟炸機的個頭要比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大的多,根據體量與作戰任務的進一步劃分又可以分為戰略轟炸機與戰術轟炸機。戰術轟炸機是執行比較精確的戰術打擊任務,體量小一些的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的體型最大,載彈載油多,航程遠,執行的是戰略轟炸任務,一般都是各個國家的國之重器。

    早期的轟炸機主要是投放炸彈進行轟炸,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戰略轟炸機既能帶核彈,也能帶常規炸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導彈。如俄羅斯的圖-160白天鵝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兩百七十五噸,光載油量就達到了一百多噸。

    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戰鬥機和攻擊機的體積和載彈量逐漸增大,空中加油技術也日臻成熟,戰術轟炸機日益喪失其技術上的優勢,因此逐漸被戰鬥機和攻擊機所取代,戰術轟炸機在世界各國逐漸停止研製,這就有了現在的戰鬥轟炸機。如俄羅斯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蘇-34戰鬥轟炸機,以及中國的殲轟-7“飛豹”。

    至於戰鬥機,這個被人們日常提及的比較多。如中國的殲-10,殲-10,俄羅斯的蘇-27,蘇-35,美國的F-22,F-35,F-18等等。主要是用於與敵方殲擊機進行空戰,奪取空中優勢。以及攔截敵方轟炸機、強擊機和巡航導彈,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飛航式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因為戰鬥機需要與敵機在空重纏鬥,因此設計的推重比比較高,機動性很強。早期戰鬥機主要透過航炮來進行攻擊,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空空導彈現在已經成為了空戰的主要武器,因此現在的四代機還擁有良好的隱身效能與超視距攻擊能力。

  • 5 # GD3的軍武研究室

    轟炸機,顧名思義便是能執行對地面/水面目標轟炸任務的飛機,從不嚴謹的狹義角度來看,印巴衝突中用安26改裝的投彈運輸機也能算作轟炸機;中國空軍運7改裝的轟運教七用於進行轟炸機飛行、投彈訓練的特種機也能算轟炸機;越戰時期乃至海灣戰爭時期投放BLU82的C130也能算作轟炸機;蘇聯對於轟炸機那繁瑣的分類包括戰術轟炸機(包括輕型轟炸機、前線轟炸機),中程/中型轟炸機,戰略轟炸機。而廣義上的轟炸機均為“正常”理解的專業轟炸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作戰環境的變化,專職輕型轟炸機已逐漸消失(僅剩部分國家的伊爾28/轟5還在頂著這個名字),在現今國際分類中將執行突擊戰術戰略縱深、戰場遮斷轟炸以及兼任對面攻擊及火力支援任務(注意,是兼任對面攻擊和火力支援任務,不同於攻擊機的專職對面打擊)並具有一定空戰能力的戰術轟炸機統稱為戰鬥轟炸機(俄羅斯仍然是個例外,將其稱之為前線轟炸機,以蘇24、蘇34為代表)。至於F15E、蘇30系列、殲16這類若是稱其為戰鬥轟炸機還是有失偏頗,以美軍對“攻擊鷹”的多種任務戰鬥機稱呼最為恰當,戰鬥轟炸機這一名稱還是帶著濃厚的冷戰色彩(誕生於冷戰期間的米格27、F105、美洲虎、狂風、飛豹等)其空戰能力聊勝於無,說白了就是捱打的時候還能射兩發近距離格鬥彈撲騰撲騰,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而殲16之流則具備相當強悍的空戰能力,將其冠以“炸彈卡車”的名號還是太過委屈。

    戰鬥機嘛,又名殲擊機,二戰期間稱為驅逐機。專職獵殺敵方飛行器,與敵方戰鬥機進行空戰,奪取空中優勢(制空權)的作戰飛機,也可做對面打擊的兼職活。

    再做個廢話的比較,轟炸機、戰轟機、戰鬥機的區別:

    體型,重量:轟炸機>戰轟機≥戰鬥機

    靈活性:戰鬥機>戰轟機>轟炸機

    空戰能力:戰鬥機>戰轟機>轟炸機

    對面攻擊能力:轟炸機>戰轟機>戰鬥機

    布拉布拉布拉的,就這些吧,望採納

  • 6 # 一葉楓流

    最早的軍用飛機是偵察機,偵察前線敵情,觀察炮兵射擊彈著點。

    有一天,一架偵察機飛行員首先向地面扔下一顆炸彈,開創了對地轟炸的先河。往地面投擲炸彈的就是轟炸機( Bomber扔炸彈者)。

    另一天,一架偵察機飛行員拔出手槍向對方偵察機飛行員射擊。開始了空中戰鬥。從手槍到步槍,最後把機關槍搬上飛機。

    一戰初期的飛機結構比較單薄,都是木布結構,機槍只能安裝在機身上。為了射擊方便,安裝在機頭。如何穿過螺旋槳是個問題。

    德國的荷蘭飛機設計師福克發明了射擊協調器,在西線空中形成“福克災難”。

    一戰結束後,戰鬥機的主流形式還是非金屬材料的雙翼機。30年代開始全金屬單翼機的時代。機關槍可以安裝在機翼上,增強了火力。

    飛機機構增強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攜帶對地攻擊武器——炸彈和火箭彈。用機關槍掃射地面目標。這就是戰鬥轟炸機的雛形。美國的P-47和P-51都具有這個能力。而且P-47機體堅固,可以抵禦輕型地面防空火力。

    一戰後就出現了全金屬單翼高速轟炸機。在二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美國和英國的四發動機遠端戰略轟炸機在戰爭後期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二戰後,轟炸機向大型化,遠端化發展。高空高速轟炸機導致戰鬥機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防禦轟炸機的截擊機,另一個是執行核轟炸任務的戰鬥轟炸機。

    所以,轟炸機就是攜帶大量炸彈,深入敵方腹地進行炸彈攻擊的大型作戰飛機。一般體型較大,重量大,只有少數國家有研製能力。一戰的時候有英法意俄德國,二戰時期美國後來居上,日本只有雙發中型轟炸機。蘇聯也是以輕型轟炸機為主。

    二戰後,研製轟炸機的只有美英蘇三國。現在英國經濟技術都衰落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缺乏技術和資金研製轟炸機。現在只有美國一家獨大,研製出B-2隱身戰略轟炸機。

    戰鬥轟炸機在二戰時期出現。最初為了攔截夜間轟炸機,採用雙發戰鬥機安裝機載雷達進行攔截。有的就直接利用雙發輕型轟炸機安裝雷達充當夜間戰鬥機。

    後期的戰鬥機安裝了大功率發動機,機動性好,有很大的剩餘功率,可以攜帶一定數量的炸彈而不影響機動效能。這是戰鬥機型別的戰鬥轟炸機。這是戰鬥轟炸機的主流。

    二戰以後,美國強調建立進攻型空軍,重點發展遠端戰略轟炸機和戰術的戰鬥轟炸機。美國空軍研製的主要戰鬥機有F-105戰鬥轟炸機和F-106截擊機。

    戰鬥機指對空作戰的作戰飛機,以消滅敵方作戰飛機為目的。二戰前沒有更細的分類,戰鬥機一專多能。二戰後分成兩個子類——截擊機和戰鬥轟炸機。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發現戰鬥轟炸機不適合格鬥空戰,專門研製了以制空格鬥為主的空中優勢戰鬥機,換人話說,就是格鬥戰鬥機。而發動機技術的進步,讓格鬥戰鬥機也可以負擔對地攻擊任務,而且執行更廣泛的任務,即多用途戰鬥機。這主要是戰鬥機研製費用越來越貴,研製專門的戰鬥機和專門的攻擊機、截擊機太浪費錢了。

    50年代冷戰開始,

    大家都拼命花錢的時候,可以發展專用戰鬥機以透過效能。冷戰結束後,大家都省錢的時候,多用途戰鬥機適應了需要。美國的隱身戰鬥機也實行多用途策略,包攬對空對地的所有任務。戰鬥機又一次包括了戰鬥轟炸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胖了很多,也沒吃什麼東西,醫生說是虛胖,這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