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獨一無二的宇

    看完後有憤怒,有悲傷,有痛心,有反思,在我看來,這確實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影片,畢竟我也是從高考走過來的一員,那種緊張感,互相“較量”的你追我趕是非常貼近實際的,這個時間的選取特別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看這部影片中"陳念"為了夢想飽受欺凌後的隱忍,“小北”從衝動到為了青澀“愛情”的不顧一切,兩個人互相依偎取暖的點點滴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句:“你贏了,我也不算輸”,含淚的告別和用力的“吻別”,觸動著我的心,那種為了對方的心是如此純粹……

    有愛,有恨,有歡笑,有淚水,情節緊湊,讓我意猶未盡……這部影片也讓我想起之前另一部影片一部《悲傷逆流成河》。

    對於校園暴力,校園欺凌全社會的確應該予以重視,這關乎國家“花朵”的成長與成才,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核心,出一點問題父母都受不了,無異於在父母的心頭捅刀,這個問題也確實真實地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中發生。

    希望透過這種影片文化傳播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 2 # 影視推薦ing

    “讀書、考試、上好學校,變成最聰明的人,如果可以的話,保護世界”

    “能做得到嗎?”

    “想試試”

    ——陳念&小北

    大概只有少年人才能說出保護世界這樣天真、可愛的話吧。

    如果你不去了解,你會以為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年。

    未成年、在上學這兩個條件篩選出來,對於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來說,確實有很多、很多、很多這樣的人。

    陳念、劉北他們只是千千萬萬人中的一個、兩個。

    他們曾經歷過什麼?

    傷痛

    陳念,校園霸凌受害人之一

    那麼多的同學,為何她會成為受害者?

    可能最初她受到關注是因為,

    為承受不住霸凌而跳樓的同學披上了一件衣服。

    然後同樣的霸凌在她身上重新上演了。

    椅子上的那潭墨水、放學後同學的推搡、

    小團體的排斥、同學異樣的眼光、

    在青春敏感時期小混混的騷擾、

    母親賣三無面膜被追債全班同學知曉時自尊的傷害……

    她做錯什麼了嗎?可能和那些麻木的同學相比,她多了一份善良、 勇敢和倔強。

    在人群中她變得突出,顯眼,與眾不同。

    有時候與眾不同在別人看來就是一種原罪。

    如果善良就要遭受欺凌,勇敢就要承受痛苦,那熱血還可以存活多久?

    你為什麼不上學了?

    讀書沒用

    有用

    對你有用,對我沒用

    你太乾淨了,你不懂。——小北

    劉北山,街頭小混混

    小時候父親跑了,母親帶著他生活,作為一個妨礙母親再嫁的拖油瓶,最後母親也離開了他。

    像浮萍一樣,沒有家人的人是沒有根的,所有的地方都是遠方。

    不知道可以去往何處,歸來的時候也不知道回到哪裡。

    陳唸的一次街頭相助,讓兩個世界的少年人相遇了。

    一個可以考取北京高等學府的好學生,

    一個早已輟學遊蕩社會的小混混,

    命運讓兩條本應平行而去的命運線相交了。

    “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魏萊,霸凌者

    “我不需要你原諒我,只要你不報警,讓我做什麼都可以,我可以給你錢”

    “如果不是這些事,我們本來可以成為朋友的”

    “要學會和好人打交道,這輩子就太輕鬆了”

    羅婷,霸凌者團伙之一

    “為什麼會輪到我,我明明什麼都聽他們的”“是誰在保護你啊,他能不能也保護我”

    魏萊之死

    是誰殺死了魏萊?

    誰殺死了魏萊?

    誰殺死了魏萊?

    是我,陳念說,

    用我的痛苦和絕望,

    我殺了魏萊。

    誰看見她死去?

    是我,父親說,

    用我的漠視和苛刻,

    我看見她死去。

    誰取走她的生命?

    是我,媽媽說,

    用我的縱容和偏見,

    我取走她的生命。

    誰來挖墳墓?

    是我,小北說,

    用我的鑿子鏟子,

    我會來挖墳墓。

    誰來扶棺?

    是我們,

    老師、同學、

    還有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我們會來扶棺。

    誰來敲喪鐘?

    是我,警察說,

    因為我能明辨事實。

    所以,再會了,魏萊。

    所有的人,

    全都嘆息哭泣,

    當他們聽見喪鐘,

    為可憐的魏萊響起。

    啟事

    通告所有關係人,

    這則啟事通知,

    下回社會法庭,

    將要審判魏萊父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魏萊父母:

    當她欺凌他人的時候,

    我在想,作為霸凌小團體的頭頭,別人為什麼聽她的呢?

    在這個社會大環境下首先想到的就是錢,他們家肯定有錢。

    後來,警察和魏萊母親的談話,證實了確實如此。

    從他們家的全家福和父母的價值觀可以看的出來:無疑,他們父母是社會上的成功人士。

    但魏萊是否幸福?從全家福的笑容可窺見一二。

    “什麼樣的人值得交往,怎麼交往,這都是學問,別的孩子可以不考慮,她不可以不考慮,她跟別人不一樣”

    “很多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吧,對方家長什麼身份,他們孩子心理素質怎麼就那麼差,學校又該承擔什麼責任”

    “這孩子還是單純,她不吃虧誰吃虧”

    魏萊在聽完母親質問警察這一段話後,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試問:在這樣家庭教育中成長的孩子,對明辨是非、承擔責任這些方面會有怎樣的理解?

    “你讓我媽來也沒用,我不會給他們一分錢”

    “她要沒死的話,考上大學工作得多久,才能孝敬她媽這麼多錢”

    “胡小蝶死了不是挺好的嗎?她要沒死的話,她媽也弄個不到那麼多錢,說不定到學校一鬧能弄幾十萬呢?”

    物質條件富裕是彌補不了心靈缺失的。

    “我不能再復讀了,我爸爸已經因為這件事一年沒和我說話了”。

    我想她固然是一個壞小孩,但也是一個缺愛的小孩。

    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

    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加給她,

    造成了她觀念的偏失。

    在父母面前她肯定也是一個乖小孩,

    以達到父母的要求,營造父母喜歡的形象,

    來贏得多一點的關愛。

    這是誰的悲哀?

    留守兒童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留守少年

    陳唸的媽媽:

    一個賣三無面膜的普通女人,忙於生計四處奔波,為了躲避面膜過敏的顧客、債主的追債,躲藏在外。

    就像警察提到的另一種人

    “他們的父母在深圳打工,可能一年才見一次面”。

    這樣的身份非常耳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留守兒童的父母。

    我,一直以為留守兒童一般都指的是上幼兒園、小學的小孩,然而這一刻我才意識到這樣家庭背景下的未成年是留守少年。

    他們的身體變得更高更大,可是,心靈上的缺失反而更為顯著了。

    因為他們正在由少年步入成年,由於年齡的成長覺醒了更多的意識,也需要承受更多的東西。

    他們可能比較敏感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

    他們可能由於缺少來自父母的肯定而缺乏自信,

    他們更懂事、更早熟、但也更缺乏安全感。

    這一切可能暴露在外的特點,都能成為別人攻擊、傷害他們的武器。

    在人生重要的成長階段,由於缺乏父母的引導和保護而造成的傷害,可能永遠存留在他們的心靈上。

    在陳念試圖想要和媽媽求救的時候,媽媽的忽視讓她絕望。

    當然她知道她媽媽是愛她的,就像中國萬千傳統父母,在外奔波為兒女操勞想要為兒女打造良好的物質條件。

    但,更多時候,關愛更重要。

    再婚家庭

    父母雙全的孤兒

    小北媽媽:

    婚姻的不幸,並不能泯滅掉父母的責任。

    我可以理解你們的分離。

    我曾經也擁有家,擁有整個世界,他們也曾把我捧在手心,寵愛,

    如果有人真正地對你好,而我是個負擔,

    我可以忍受離開你,

    但請你別拋棄我。

    我不想成為父母雙全的孤兒。

    我吃的很少,我會很快長大,我可以去掙錢,我會孝順你

    請,

    別丟下我。

    報之以歌

    成長

    “高考完了,我們就變成大人了”

    “媽媽說:當大人就一點好,就是記性會變差,所以什麼事都不用往心裡去,反正都會忘記的。

    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雖然我們可能已經是一位大人了,但我們從不知道是是否已經蛻變以及我們是何時、如何蛻變的。

    遭到暴力如果沒有一個劉北山,該祈求誰的庇護?

    那些遭受遭受校園暴力的人身邊都會有一個保護者嗎?

    我想不是的,那應該是少數的,極少數。

    我不知道說這些話是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我還想說:

    你可以做自己的救贖,做自己的劉北山。

    不做沉默的羔羊,用可以抗爭的手段去抗爭。

    一個人在黑夜裡寂寂行走,只要堅持,一定會迎來光明。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該對陳念,還是小北,還是對無數個正在遭受痛苦的人來說。

    人生路上總會有陰影,你要相信你自己做的對,抬頭總能看見Sunny的。

    只一次成長,花多少力量掙扎?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陰雨天,你們都怎麼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