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劉禪降魏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蜀國舊臣聽後無不現出悲慽之容,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是一個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從此誕生。說完這個話以後,劉禪帶來的一箇舊臣就跑去找他說,不能這樣說呀,這樣說實在太沒心肝了,下回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後把眼睛閉起來。果然,不久司馬昭再次問劉禪,說想念蜀國嗎?劉禪說:啊呀,先人的墳墓都埋在那兒,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啊,這話我怎麼聽著不像你說的,像你某個大臣說的。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哎,對啊,就是他說的,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 乍一看,劉禪的確是一幅沒皮沒臉的嘴臉,而且無恥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可細細一想,劉禪不如此回答又能如何?

    司馬昭若想殺劉禪,可謂易如反掌,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而“此間樂,不思蜀”正是劉禪所釋放的一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堪稱上上之策。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實在是一個能稱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 2 # 大漠漫談

    劉禪降魏後,難道是真的“樂不思蜀”嗎?我看未必,這不過是明哲保身之計罷了。試想,當時掌握魏國軍政大權的司馬昭,連自己的君主都敢弒殺,更何況劉禪一個亡國之君呢!劉禪對司馬昭,前幾年弒其君的事情不可能不知道,推其原因都因魏帝曹髦太血氣方剛,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不懂自保,結果丟了性命。如果曹髦能夠隱忍,司馬氏能否奪取曹魏江山就不得而知了。

    在韜光養晦方面恰好是劉禪的優點,他在司馬昭為其舉行的宴會上,當魏樂蜀樂相繼演奏時,故意嬉笑自若,顯得一點兒也不思念故國,讓司馬昭感到他沒心沒肺,從而對劉禪放鬆了警惕,解除了戒備。進而能夠無憂無慮的安度晚年。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劉禪是一個貪酒好色,聽信饞言,不理政事的無道昏君。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如果真的如人所說一無是處,劉備臨死前會立他為帝,諸葛亮會竭盡全力鋪佐。諸葛亮平定南中,六出祁山沒有穩定的戰略後方,沒有劉禪組織的糧草、兵員補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諸葛亮在公元234年病逝後,蜀漢又存在近三十年。昏庸無能的劉禪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三國中後期,魏吳兩國都出現了權臣專政,朝臣相互傾扎的惡性事件發生,而蜀國一直很穩定,這顯然離不開劉禪的精心治理,以及對各派權力的平衡。

    劉禪在位四十一年,是三國時期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但從這一點就不得不說他有過人之處。在當時亂世,弱肉強食權臣走馬觀燈,魏吳兩國弒君纂位如同家常便飯,國家內亂不斷的時代,劉禪卻能對蜀漢的大臣很好的駕馭,保持四十多年的國家穩定,不得不說其高超的政治能力和用人藝術。

    到了三國後期,隨著曹魏經濟軍事實力的日益強大,吳蜀兩國卻日益衰落,劉禪以今日四川一省之力,豈能和佔據整個長江以北的曹魏相抗衡。當鍾會、鄧艾大軍伐蜀時,其實蜀漢的滅亡就以成為定局。這一點劉禪比誰都清楚,所以當鄧艾偷襲陰平,進入蜀國腹地後,劉禪便聽從了郤正之言,率眾投降了曹魏。

    在這一點兒上,劉禪其實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在當時背景下,如果劉禪在司馬昭面前顯得高風亮節,大義凜然的樣子,難免一死甚至滿門抄斬。他“樂不思蜀”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人人都做項羽,為自己死後博取高名,中華民族的文化又怎麼能淵源流長,能久不衰呢!

  • 3 # 老陳通史

    第一點:白帝城託孤,劉禪深感諸葛亮的可怕;所以在劉備死後劉禪自裝孱弱,終日不理政史以儲存自己,免得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所以諸事皆交給諸葛亮去辦,安心做一個不管事的傀儡皇帝!

    第二點:劉禪之所以裝傻除了第一點保命之外,還有第二點延續蜀國的生存時間,劉備病逝託孤給李嚴與諸葛亮,但是諸葛亮獨攬蜀國大權而且又常年在外,如果劉禪不裝傻和李嚴捆綁在一起,那麼蜀國必定內亂!

    第三點:其實劉禪曾經想和李嚴扳倒諸葛亮,但是諸葛亮由於伐魏失敗,回來就把李嚴給撤了,此時劉禪看出來蜀漢政權還在諸葛亮之手,自此就再也沒想過反抗,因為胳膊擰不過大腿!

    劉禪的“此間樂,不思蜀”其實是大智若愚

    劉禪在席間之所以說這句話,明著是說給司馬昭聽得,其實更是說給還沒有投降的孫皓聽得;

    因為只有這樣配合司馬昭,司馬昭才會給劉禪一個安樂公去當;看似是傻了吧唧,其實是為自己鋪後路!

    劉禪為何一直裝傻充愣

    其實從劉禪的身世就可以看出,突然繼位,常年伐魏;蜀國的國力早已不堪,勉強支撐還是一個偏安之國,其實劉禪自己心裡也知道有諸葛亮在,蜀國還能留存,諸葛亮一旦死去,蜀國必亡;那麼與其做一個亡國之君,還不如舒舒服服享樂,但是如果自己一切如常做了亡國之君必被罵,但是自己一直裝傻充愣其他人必也不會奇怪,至少後世傳說也不會引起那麼大的仇恨,此乃大智慧也!

    雖然得了一個昏庸無能的名號,但卻是三國之中最舒服的

    雖然劉禪被後世定位昏庸無能的君主,但是他卻是三國之中過得最舒服的帝王,試想三國之中還有魏蜀吳三家的君主,有哪一個比劉禪活的更享受呢?

  • 4 # 人者仁義也

    用正史說三國。

    不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那就是同樣作為亡國之君的吳國末代皇帝孫皓,孫皓在歷史上幾次在晉武帝面前放肆,可是他還是安全度過了一生,我們看看孫皓都幹些什了麼惹怒晉武帝和手下大臣。

    孫皓多次出言不遜,但是還是安度一生。

    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孫皓投降之後,被晉武帝帶到了洛陽。當時的晉武帝大會群臣和四方各國使者,讓國子監學生也來參加這次盛會,同時讓人帶著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和吳國的降臣前來覲見,孫皓等人進來行禮之後,在一旁坐下,晉武帝大為感慨,當著眾人的面說:“朕為你設定這個座位已經很久了。”孫皓好不示弱,也說到:“我在南方為陛下也設下了這個座位。”

    在一旁的賈充看到這個情景為晉武帝出頭,他於是揭孫皓的短說:“聽說你在南方吳地的時候,經常挖人的眼睛,剝人的麵皮,這是什麼刑法呀。”因為孫皓在南方確實殘暴,賈充把這句話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來,就是讓孫皓難堪,但是孫皓接下來就開始揭司馬家和賈充的醜事。

    他說:“作為人臣卻弒殺他的國君以及艱險狡詐不忠的人,就對他用這樣的刑法。”孫皓的話暗指賈充當年得到晉武帝父親司馬昭的命令當街殺死曹魏皇帝曹髦。這是司馬家最大的醜聞,孫皓當時就說出了,結果賈充不說話了,晉武帝也非常沉默。

    《世說新語》記載了另一個小故事:司馬炎問孫皓說:“聽說南方的人喜歡做爾汝歌,你能作一首嗎?”孫皓正在喝酒,乘機舉著酒杯勸晉武帝喝酒說:”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這裡孫皓十分輕視晉武帝,搞得晉武帝下不來臺,非常後悔讓他作詩。

    後來,太康四年(公元284年),孫皓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再對比劉禪的樂不思蜀

    劉禪在被帶到洛陽之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當時的樂姬演奏蜀漢時期的樂曲,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唯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還在看錶演。司馬昭見到這種情況不由的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地?”劉禪高興的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蜀漢舊臣郤聽到劉禪的這句話,於是趁上廁所時對劉禪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你就說自己很悲傷,說不定司馬昭就會讓你回到蜀地。”劉禪聽後,牢記在心。當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

    當然郤正這樣的正直的人,在蜀漢的時候,官位只有六百石的,只因為他不受後主寵信的黃皓喜歡,但是最後郤正在西晉被封為關內侯,官居巴西郡太守,最後病逝。

    對比孫皓和劉禪,可見樂不思蜀並不是什麼大智慧

    我們可以看到司馬家對於投降的亡國之君十分寬容,孫皓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出言不遜,依舊得到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寬厚待遇,在他之前的劉禪根本不可能得到迫害,無論他當時說出了什麼,估計司馬昭也會和兒子司馬炎一樣,沉默以待,所以說樂不思蜀並不會有什麼大智慧。

  • 5 # 史界之說

    個人觀點、不看正史、不問野史,全部內心自述,不喜來噴,哈哈。

    劉禪,是不是劉備之子,是的對吧,是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好像是吧。

    劉禪、劉禪,常日與蟬為伴,飲酒做樂,上朝心不在焉,為有玩樂為我樂。

    一手好牌,沒有發揮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直是亞父諸葛亮在操勞。

    要說“此間樂,不思蜀”,是大智慧的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我劉禪,已經放棄我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而不應為蜀國指手畫腳,也許會更加的亂,腦子一片空白,只有此間做樂才能充滿我內心也,之蜀國大事與丞相一人也。 也而認為,只有這樣,在諸葛亮的帶領下,蜀國才能更加的好,更加的走上正確的道路。 朕自知能力有限,腦子不好使,不應在有妨礙於丞相,一心一意讓丞相在蜀國幹大事方可。

    真的是所謂的大智慧嗎?

    也許這也是一種,自己沒有能力治國,也只會“此間做樂了”,之於蜀國大事,朕乃有心無力,也只有“不思蜀”,方可讓丞相安心理國,安心治國,出謀略。也許這也算是一種智慧,難道大家會覺得不是嗎?

    管他是不是,在歷史上,劉禪確實能力不行,性子好吃喝玩樂,尋歡作樂,何來的國家大事,也許在他眼裡,也只能在此間做樂了。如果劉禪有能力,也就沒有“此間做了,不思蜀”,這句實話了呢,對不對。

    知而不行,而退,方可是智慧,知而不行,不出是誤國,所以,這一點,也確實是一種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給你一個鄉下養老的機會,你最想去哪裡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