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神策軍由宦官首領掌握,後期成為朝廷實際主宰,甚至行廢立之事。唐朝皇帝組建中央軍為何會導致受制於宦官的局面?
4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周公子

    這是權利鬥爭的結果,當時的情況是藩鎮割據,處於半獨立狀態,中央集權勢力衰微,對唐朝廷是個大威脅。對於一朝君主來講,最怕的事情是大權旁落,但更是弒君奪位!而宦官是無根之人,皇帝認為:即便宦官勢力再大,也不會奪了自己的千秋社稷。相反,宦官為了權利,只能衷心於皇帝,對抗藩鎮,效力於中央政府。就算是將來出了問題,也好收拾,沒有門生故舊。相對來說,對於當時的情況,皇帝重用宦官是最安全的、最放心的。

  • 2 # 未末百科

    宦官在皇帝身邊,容易獲得信任。

    比較忠心,畢竟皇帝出事他們也沒好處。

    要制約其他勢力,只能選宦官了

  • 3 # z山海

    唐朝“安史之亂”後,為什麼由宦官執掌禁軍神策軍?

    一、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汲取“安史之亂”時皇帝手中沒有忠誠可靠軍隊的教訓,組建忠誠於皇帝的衛隊,十分必要。

    而宦官是皇帝的貼身親近人員,忠誠度較高,交給其指揮放心。

    二、更加主要的原因是,宦官木有家庭子女,歷史上從無宦官軍事政變,篡奪皇位,登基做皇帝的,當皇帝也無後人可傳位的呀,圖個什麼呀,還會在歷史留下惡名,划不來的事情!

    所以,中央禁軍交由親信宦官指揮掌握,無軍事政變篡位之憂,這是將中央禁軍由宦官掌管的最最主要的原因。

    是不是呀,你說呢?

    僅供參考。

  • 4 # 南朝居士

    很多人都是你這樣想的,怎麼能用太監呢?應該信任武將,重用武將啊,不知道宦官都是邪惡的變態嗎?

    唐德宗剛上臺,聽從了那些文官、清流的建議,罷用宦官,結果涇源兵變時,禁軍沒有一個人來護駕的,都等著看他的笑話,只有一群太監跟著他。

    :自魚朝恩死,宦人不復典兵,帝以禁衛盡委白志貞,志貞多納富人金補軍,止收其庸而身不在軍。及涇師亂,帝召近衛,無一人至者,惟文場等率宦官及親王左右從。至奉天,帝逐志貞,並左右軍付文場主之。興元初,詔監神策左廂兵馬,以王希遷監右,而馬有麟為左神策軍大將軍,軍額由此始。

    平亂之後,德宗回到京城,發現還是宦官忠心點,於是又重用宦官。

    文人士大夫的宣傳裡,宦官都是邪惡的變態,武將都是忠臣,問題是現實裡是這樣嗎?

    就如涇源兵變,他們為什麼兵變?僅僅是因為他們來長安,德宗賞賜給他們的東西不能讓他們滿意,他們就造反了,

    十月,詔令言率本鎮兵五萬赴援。涇師離鎮,多攜子弟而來,望至京師以獲厚賞,及師上路,一無所賜。時詔京兆尹王翃犒軍士,唯糲食菜啖而已,軍士覆而不顧,皆憤怒,揚言曰:“吾輩棄父母妻子,將死於難,而食不得飽,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國家瓊林、大盈,寶貨堆積,不取此以自活,何往耶?”行次滻水,乃返戈,大呼鼓譟而還。

    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武將,有幾個聽皇帝的?有幾個忠臣?

    李光弼跟郭子儀當年也是平起平坐的人,為什麼沒有郭子儀一樣的名聲?因為代宗有事招他來,他居然找理由不去,代宗沒辦法又逃跑了

    廣德初,吐蕃入寇京畿,代宗詔徵天下兵。光弼與程元振不協,遷延不至。十月,西戎犯京師,代宗幸陝。

    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也想重用武將,覺得自己的兄弟部將跟別人不一樣,他們是忠臣。

    於是有人就勸他,難道你一開始就想著建立大宋的嗎?如果沒有好的政治格局的制約,像你這樣的忠臣都會被擁立做皇帝,其他人呢?

    太監坐大會威脅皇權,武將呢?無底線的信任武將,沒有制約的重用他們,結果比太監更可怕。

    太監真的能威脅皇權嗎?顯然是不能的,憲宗直接說了,他們就是我的奴才,要是不聽話,我殺他們就像拔根毛一樣

    上(唐憲宗)曰:“此家奴耳,向以其驅使之久,故假以恩私;若有違犯,朕去之輕如一毛耳!”

    太監的權力來自於皇帝,是皇權的延伸,皇帝需要用信得過的人辦事了,就把皇權過渡給太監,讓他們去幹,這樣他們才擁有權力,他們行使的是皇權,如果皇帝不信任了,他們馬上什麼都不是了,這也是皇帝喜歡用太監的原因,因為這些人不會威脅皇權,用著安全,

  • 5 # 白天不懂夜的黑111

    神策軍是哥舒翰在西北擊敗吐蕃之後,向朝廷請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以防吐蕃進犯。安史之亂時,由衛伯玉率領神策軍馳援內地。由於兵敗鄴城,衛伯玉和觀軍使魚朝恩(宦官)帶領神策軍退守陝州,以防叛軍來範。隨著神策軍將領都入朝為官,神策軍大權落到魚朝恩手中,他把陝州軍隊整編到神策軍裡,壯大啦神策軍的軍事力量。後唐代宗落難到陝州,神策軍又擔任啦了保護代宗的任務。再後來唐代宗安全後,班師回朝,就把神策軍歸到禁軍裡,由神策軍的將領統領。

    由此看來神策軍在建立之初,還是由武將統領掌權的。只是後來神策軍在唐德宗時期,發生了涇卒之變,唐德宗成啦唐朝歷史上第三個出逃的皇帝。皇家威信掃地,中央權利進一步削弱,無力來應對地方蕃鎮勢力。至此以後,唐德宗更加不信任文臣武將,開始重要宦官。宦官開始掌權,掌握禁軍、神策軍。但掌權的宦官像長了翅膀的惡魔,他們可以廢立皇帝,甚至擊殺皇帝。由此看出,唐王朝已經是名存實亡啦。

    宦官掌管神策軍,一是皇帝對文臣武將的不信任,自認為宦官可以對自己衷心,並且離自己近,便於控制。

    二是唐王朝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沒有效忠自己的勢力,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唐朝皇帝開始扶植宦官來應對武將,蕃鎮勢力的反叛,確保自身的安全。

    三也可以看的出來唐朝皇帝到啦無人能用,也無人敢用的地步。

  • 6 # 星火辰

    首先要說明,神策軍並不是皇帝特意組建的,而是原來就有的,大概在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時與哥舒一同對抗吐蕃就有這個軍隊,當時是不是叫神策軍記不太清楚了,可以查閱史料。後來,這隻軍隊被魚朝恩帶了出來,在對抗叛軍時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由邊防軍被收編為禁軍。

    至於為什麼要將軍權交給宦官指揮,可以做如下解釋:

    其一、歷史原因。神策軍被收編為禁軍的第一位統領人物魚朝恩就是宦官,同時在玄宗時代,宦官已經開始掌理軍務,並非是安史之亂之後才開始,譬如高力士是有一定軍權的,更有一位與高立士權力幾乎相同的叫姓楊的宦官,還經常帶兵平定叛亂,而且還戰無不勝,不過這個人極其殘忍,名字可以翻越史書查證。

    其二、禁軍必然由皇帝最信任的人來掌控。雖然歷代史書都在批判宦官專權,但是歷史的事實一再證明,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相比於文臣武將,皇帝還是更加信任宦官。因為宦官是皇帝的附屬品,沒有皇帝,宦官也就無法存在,他們其實是一體的。宦官之禍最烈,是東漢與唐朝中後期,但是東漢直到滅亡,宦官對皇帝都是忠心的,他們成為了皇帝與外戚以及清流較量的最有力工具。唐朝,南衙朝臣與北司宦官對立,唐文宗曾經感嘆自己被家奴所欺負,甚至有宦官弒君立帝,但其中的原因是紛繁複雜的,並非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譬如唐順宗、唐憲宗之死,都有很多疑點。也就是說,宦官最終還是與皇帝是一體的,雖然他們之間可能有利益之爭。仇士良等對唐文宗不敬,主要是唐文宗想先殺他們,仇士良等宦官倒是被迫反擊的。

    其三、朝臣武將確實也不爭氣。禁軍到了玄宗後期,其實已經非常腐敗,正因為早期的禁軍不能用了,才另行將神策軍提升到禁軍的位置,後來成為了唐中後期最主要的皇家軍事力量。安史之亂、特別是唐代宗被吐蕃逼出長安和唐德宗被朱泚之亂差點幹掉的時候,皇帝就開始很注重神策軍的建設了。也有很短一個時期,禁軍曾經交到將領手上,但換來的事貪汙、吃空餉等等,因此唐德宗就更加信任宦官。而且唐德宗的中後期,德宗逐漸削去輔助他平叛的李、馬、渾三將的兵權,與此同時,為了保護自己,自然更要借重宦官。

    其四、其實禁軍也願意為宦官效勞。為什麼?因為工資高,神策軍的俸祿大概是邊軍的兩到三倍,因此很多邊軍向宦官行賄,要加入由宦官率領的神策軍序列,哪怕只是個名號。到了後來,黃巢起兵,事實證明,依舊是一位姓楊的宦官為唐朝平叛立下了大功勞。然後,忠武軍出身的賊王八投入了宦官田令孜門下,幾近週轉,終於成就為前蜀的開國皇帝。在太原,李存勖能順利繼位,唐朝的遺留監軍宦官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說,宦官也是人,不能因為他們有缺陷就把他們當做異類看待。

    金庸老先生說:葵花寶典可是宦官創的哦!

  • 7 # 芝士書圈

    中晚唐時期,宦官開始逐漸掌握大權,也即所謂的“內廷”發展起來,是一個例子,是一箇中國制度史中皇權這一級反覆出現的現象,即皇帝個人要設立一套班子,以推進政府的工作。過了一個時期,這些班子僵化後被併入職官體制之中,另外又被代之以更新的辦事班子,明清兩代的內閣和軍機處也是例子。

    唐代在一開始平定天下依靠的是關隴貴族的力量,執政時期又需要與河南、河北地區的世家大族們進行合作,所以唐每朝的宰相基本上都會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有關中的,有河北的,有有軍方背景的,以及可能有南朝遺留貴族的,這個平衡既有助於安定,同時也保證了相應方面的辦事效率。

    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後,李唐王室在天下的威望大減,河北藩鎮林立,朝廷也開始對軍人很敏感,所以這就給內廷帶來了發展的機會。宦官生活在皇帝身邊,對於執行皇帝的政策來說很方便,可以繞過很多日常官僚程式上的拖沓之處,同時也可以幫助皇帝獲得秘密情報以及進行秘密謀劃。

    一開始,宦官一切還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只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宦官羽翼越來越豐滿,到最後完全掌握了神策軍,甚至能夠左右皇位繼承人了,同時宦官他們自己也會有養子一類的,靠這個來維持他們自己權力的延續性,宦官就這樣一步步成為了中晚唐舉足輕重的勢力。其實總的說來,一開始宦官的掌權就是皇帝的需要,只是後來,控制不住了。

    唐代的宦官掌握中央禁軍(神策軍)的兵權,但這表面的背後要涉及到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唐代是從魏晉門閥政治(貴族政治的一種變種)到宋明官僚士大夫政治(就是現在很多講的文官集團)的一個過渡期。

    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導致皇帝對武將的不信任,所以寧可讓閹黨掌管。但當時皇帝依然是最高統帥者,只要一句話就能搬倒那群閹黨,所以算不得自毀長城。我們不要把每個朝代出了問題都將責任推卸到女人或閹人身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正在轉彎當中可以換檔嗎,有沒有什麼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