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角風發作
-
2 # 老胡說三農
武松與武大郎的相貌之所以相差那麼遠,那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
在寫武大郎和武松這段故事的時候,施耐庵與羅貫中進行了分工。施耐庵負責寫武大郎,羅貫中負責寫武松。
施耐庵在很小的時候連發了三天的高燒。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像現在這麼好,發燒了,打一針就好了。那時是缺醫少藥啊!別看發燒是小毛病,在沒藥可治的情況下也是麻煩事兒呢。眼看施耐庵都發燒三天了還沒好,施耐庵的父親著急了。正在一籌莫展之時,一個討飯的出現在家門口。但見這個討飯的個子矮矮胖胖,身高不足五尺,面目猙獰恐怖。施耐庵的父親心想:這討飯的整天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說不定能治施耐庵的高燒呢!於是,就把施耐庵的情況給這個討飯的說了。誰知,這討飯的還真是有辦法,他只是用手摸了摸施耐庵的額頭,施耐庵竟然退燒了!這可把施耐庵的父親感動透了,連忙讓施耐庵的母親做飯,並對這個討飯的好生答謝。
華人喜歡報恩。待施耐庵年齡漸大後,他父親給他講了那次高燒的經歷,並告訴他一定要記住這個討飯人的大恩大德。於是,這個討飯人的形象深深地印記在了施耐庵的腦海中。
在寫《水滸傳》武大郎與武松這段故事時,施耐庵與羅貫中商量決定安排一個叫做潘金蓮的美女來點綴並“延展”故事。這個美女在故事中嫁給誰合適呢?兩位作者舉棋不定。正在糾結時,施耐庵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那個討飯的人。於是,施耐庵就把武大郎塑造成了自己恩人的形象。
前面說了——羅貫中負責寫武松。羅貫中想,武松是要打老虎的,是當英雄形象塑造的,不能給他寫的像施耐庵的救命恩人那樣,邋里邋遢的。必須把武松寫的像美男子一樣有氣魄,有魅力,有膽量。於是,武松的形象在羅貫中的筆下誕生了。
這就是武大郎與武松形象不同的由來。不知道你信不信?我想,你應該信的!因為,《水滸傳》作為虛構的小說你都信了,我虛構的故事你有什麼理由不信呢?
-
3 # 人生探索號
其實水滸演義中關於武大郎形象刻畫有多種版本,最早武松哥哥武大郎的形象並不是現在影視作品中塑造的“三寸丁谷樹皮”的矮小丑陋模樣。武大郎的原塑形象就象他二弟武松一樣高大威猛,並且身份也不是挑擔賣炊餅的,而是很有坤士派頭的大員外,田宅地產眾多,妻妾成群。
後來武大郎形象為什麼在眾多文學作品中塑造的那麼差?這裡面確有一個典故,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只因武大郎有一個窮秀才的朋友叫蘭陵笑笑生的(大概是他的筆名吧),平時遊手好閒,窮困潦倒,生活十分拮据,武大郎多次勸這位朋友找一些正經事去做,但這位窮秀才卻放不下破文人的架子,什麼事都不願屈身低就,但靠舞文弄墨也難以餬口,更別說養家了,後來蘭陵笑笑生的家鄉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房舍被大水沖毀了,一家人流離失所,生活日子更加困苦,蘭陵笑笑生就找武大郎借銀子,但也沒說明借錢什麼用途,並且開口借的數額還較大,武大郎沒有當面答應他的借錢要求,這件事就使蘭陵笑笑生不高興了,甚至心裡有些許惱恨武大郎。這樣,蘭陵笑笑生這這個時期正在醞釀創作他的章回體小說《金瓶梅》,雖然蘭陵笑笑生沒有很大的功名,經濟上也是一塌糊塗,但也是曾經風光一時的秀才,文筆很是了得,他就無聊時寫寫書;他找武員外借錢的當口,正是他在創作《金瓶梅》之時,找武員外借錢被拒絕,心裡自然不快,為了出一口暗氣,就將書中的人物武松的大哥武大郎的形象進行醜化,把現實生活中富得流油的武大郎武員外的形象進經移花接木地植入他的《金瓶梅》小說的人物形象中,把身材高大的武大郎描寫成“三寸丁谷樹皮”的矮小丑陋形象,並把武大郎員外的身份寫成挑擔沿街乞賣炊餅的形象,意思是你不借我錢,我就想法羞辱你,這就是封建文人的頑劣之處,永不可原諒。
現在再回頭說說武大郎的情況,自從蘭陵笑笑生找他借錢被拒絕後,其實他心裡也是很不情願這樣,但對蘭陵笑笑生他畢竟有一定交情,只是感到這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他有一日就派一家奴到蘭陵笑笑生家鄉瞭解情況,看他借銀兩到底是幹什麼,想弄個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家奴到其家鄉後見到了蘭陵笑笑生的高堂父母及孩子,那慘象就不多說了,衣衫濫褸,沒有了房子,住在用泥巴糊的四面透風的破窩棚裡,其一家人在死亡線上掙扎,家奴回來後就把蘭陵笑笑生家人遭遇情況向武大郎做了彙報,武大郎聽了很是激動,決定幫助這一家人,武大郎也沒給蘭陵笑笑生打招呼,原想事後給他個驚喜,就私下派人購置建房材料,帶足銀兩,到蘭陵笑笑生老家給其建房子,據說房子建得很豪氣,叫做樓瓦雪片的,甚是壯觀,成為當地一景,其家鄉人都紛紛傳言蘭陵笑笑生在外面發大財了,人沒回來就將家裡置辦得這樣氣派,都很羨慕他!
事情被一傳十十傳百地擴充套件了出去,幾個月後這訊息終於傳到了蘭陵笑笑生的耳朵裡,但他還一直被矇在鼓裡,不信這件事,於是就有了回家一探究竟的想法,待他回家後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他聽父母如此這般的將武大郎差人來家建房的情況講了後,他才如夢初醒,對武大郎的舉動真是感激涕零,心裡百感交集,不能自己,內疚從心裡對不起武大郎,但木已成舟,為時己晚矣!其編寫的《金瓶梅》章回體小說早已流傳到社會上的文人騷客的手中,嘴中,武大郎的醜陋形象被當下世人所認知,已不能收回!這樣,千百年來,武大郎在水滸傳記中就被醜化成了現在大家所認知的模樣了!
-
4 # 葉之秋
在《水滸傳》中,武松與武大郎之前,相貌並無差異,差異的是個頭,即身高!
且看《水滸傳》第23回:
看官聽說:原來武大與武松是一母所生兩個。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書中明確說了,武松與武大郎就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彼此有血緣,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武松身高八尺,武大郎卻身高不滿五尺。
三國時期一尺約合24釐米,宋元時期的一尺約合如今31.68釐米,明朝的一尺約合如今31.1釐米。
施耐庵寫作《水滸傳》還是在元末明初,按照道理,依照的應該是宋元時期的尺寸,那武松的身高可就了不得了,有兩米四多。不過,《水滸傳》中身高八尺者比比皆是,不可能個個都是姚明吧。或許是和《三國演義》一樣,演義評書多還是依照兩漢三國時期的標準。
那樣的話,武松身高八尺也有一米九多。武大郎那可就矮了,只有一米二!
其實按照中國古代通俗的說法,一般人叫做七尺男兒,基本採用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標準,男性一米六八。
那為何武大郎身高一米二,武松卻有一米九呢?
只能說,基因有繼承,也有變異。
就算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也有長有短,兩個耳朵也會高低不齊,兩邊臉蛋都會有大有小,更不要說同胞兄弟了。
即便是雙胞胎,也可能一個聰明一個傻,自然也可能一個高來一個矮。
或許武松的母親在懷武大郎的時候營養嫉妒不良,導致武大郎發育不全。在懷武松的時候家庭條件好了許多,武松先天就發育良好呢?
當然,在小說中之所以如此寫,最關鍵的是推動情節。如果武松也是武大郎翻版,就激不起潘金蓮的慾望。潘金蓮若非挑逗武松失敗,也不至於破罐子破摔。
回覆列表
雖然這個題目的提問是無稽之談,但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比如《水滸傳》這部小說既然有人寫,就會有人看,搞不好一不小心還能成為名著!
意思就是說,武松和武大郎都是《水滸傳》小說中的人物,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不能牽扯到遺傳學,也毫無道理可講,因為作者的設定就是這樣的。
可是楊角風如果這樣回答這個問題,肯定會被大家噴死,於是換種角度來回答這道題,假如武松和武大郎相貌差不多呢?那麼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後果呢?
我們分三種情況吧:
第一種情況,兩個人長得都像《水滸傳》中的武松形象,跟雙胞胎似的,不仔細分還分不出來。
當然武松這裡,仍然打他的老虎,仍然當他的英雄,基本不受影響……
而武大郎這裡就有問題了,在水滸傳原著中,武大郎後來跟武松相遇,就有一句埋怨:
“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不怯氣,都來相欺負,沒人做主。你在家時,誰敢來放個屁?”但是如果武大郎跟武松長得一樣了,那麼就不會有這個麻煩了,沒有這個麻煩,武大郎也斷然不會離開清河縣,而到陽穀縣,到不了陽穀縣,自然就見不到武松,也不會到陽穀縣租個房子,不租房子,潘金蓮就不會去掀窗簾,不掀窗簾就不會砸到西門慶,砸不到西門慶就不會對上眼,當然也就不會出現被毒殺的後果,更不會出現武松殺人,最後一家人生生就成了悲劇……
所以,如果武大郎能長得像武松一樣英俊瀟灑,而且一身力氣,這一家人自然就會幸福美滿的生活下去!潘金蓮也斷然不會愛上其他的人!
第二種情況,兩個人都長得跟《水滸傳》中武大郎的形象一樣!
那麼對於武大郎這一邊,自然還是按照設定的劇情往下走……
但是到武松這裡就變了,首先擺在他面前的就是一隻老虎,就憑著他這短矮的身材能不能幹過老虎還不一定,假設他的武藝仍然非常高強,還是打死了老虎,成為了英雄。
緊接著,他就到了陽穀縣當都頭,假如縣令仍然願意讓他當都頭的話……
再後來,他就住進了武大郎的家裡,因為兄弟倆都這麼一個樣貌,自然不會勾起潘金蓮的小心思,沒有小心思,這一家三口人就會安安靜靜的生活下去……
除非西門慶仍然按時出現,也被武大郎知道了,此時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武松仍然在武大郎家,另一種則是武松出遠門了。第一種結局則是武大郎不會死,但是武松有可能還是會殺人,但不至於殺了潘金蓮!另一種情況則是武大郎仍然會死,武松的命運也無法改變,但是後面跟孫二孃等人怎麼發展,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種情況,武松和武大郎相貌各讓一步,取中間相貌。
這個劇情怎麼發展,我是推不出來了,不知道各位看官能不能推匯出來呢?
當然一切只能是假設,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反差,又怎麼能突出潘金蓮的風流呢?
這就是藝術加工的後果,沒有為什麼……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