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意覺迷
-
2 # 老黃0071
《孟子·盡心》公孫丑曰:“伊尹曰:予不狎於不順,放太甲於桐,民大悅。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這段文字真可謂言簡意賅、語輕意重!說的是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他,商相伊尹說,我不親近不遵循祖訓不順從民意的人,因此把商王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興;三年後,太甲變好了,又讓他回來做君主,百姓又非常高興。老師,我不明白,賢人作為人臣,難道本可以放逐君王嗎?陡遇大課題,老夫子機智而又含混地回答,有“伊尹之志”就可以,無“伊尹之志”就是篡位。
師生二人一問一答中直擊幾個重大的史實和問題:商相伊尹曾放逐商王太甲;放逐的原因是“不順”;兩個“民大悅”可說明伊尹放逐商王的標準太甲不順民意,正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的革命思想中認可相權擱置、罷黜和廢除王權,關鍵、核心和標準是相是有“伊尹之志”。
何為“伊尹之志”?“志”是《說文》中的“意也”《國語》的“德義之府也”,還是《孟子》的“氣之帥也”《鬼谷子》“欲之使也”?還是看梁啟超十學約首條立志篇對“伊尹之志”的解讀吧!
一曰立志。《記》曰:“凡學士先志。”孟子曰:“士何事?曰尚志。”朱子曰:“書不熟,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志不立,天下無可為之事。”
又曰:“今二三子儼然服儒者之服,誦先王之言,當思國何以蹙,種何以弱,教何以微,誰之咎歟?四萬萬人,莫或自任,是以及此。我徒責人之不任,我則盍任之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天下有道,丘不與易。”孔子之志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不被其澤,若己推而納之溝中。”伊尹之志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之志也!“做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範文正之志也!“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顧亭林之志也!
這段文字闡述為學立志的重要性,明確伊尹之志是:想為百姓之所想,急為百姓之所急,在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個男子或一個婦女沒有享受到堯舜之道的好處,便彷彿自己把他推進山溝之中。
這個“志”應該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向、志氣。不錯,國學的主體是儒學,儒學的主幹是志學,可立志是一切的首要和必要,但不可能是充要。王莽也以天下為己任,可就現有公認的史實和評介來看,他是篡國。《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董卓也“兼濟天下”欲行廢立之事,盧植罵他沒伊尹的德。由此可見,孟子回答公孫丑的“伊尹之志"中的“志”,不只是志向,還有德,美德。
《鹹有一德》是《尚書》中的一篇,作者是伊尹應該說沒有異議,爭論的只是它的時間和背景。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認為,伊尹做《鹹有一德》在商伐桀後,唐司馬貞在索引中指出《鹹有一德》繫於太甲之時。
從文章的內容和口吻來看,當為訓誡之詞,訓誡誰?商湯或諸侯?不合適,做訓誡“不順”的太甲較為得當。這段臨別贈言的內容,與《伊訓》、《太甲》所見之伊尹思想,大體上是一致的,它們都強調了德性是政治的基礎,德性是執政者執政的依據,天命靡常,惟有“眷求一德,俾作神主”,不是上天偏愛我們商家,而是上天佑助純德的人;不是商家求請於民,而是人民歸向純德的人。安邦定國,長治久安,惟有“敬德保民”!
“敬德保民”
是中國古代文明最寶貴的思想,人類最珍貴的財富。它是中國曆朝歷代統治階級經邦濟世的神器,安邦定國的定海神針,民族安康的法寶,國家富強的根基和保障;它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本最有生命力的內涵和特徵,文明古國源源不斷蔚為大觀的血脈和基因。
周公制禮作樂,有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即“敬德保民”。“敬德”,是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有德才會得到上天的保佑。“保民”,是因為“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保民”實際上就是保社稷、保國家。事實上,早在周公之前的三皇五帝,“敬德”已是中華的宗旨和傳統。黃帝戰蚩尤,成在德;堯舜禪讓,在德不在力。
華人由敬畏多神到一神上帝,由敬畏天命到道德,每一步都是漫長和艱辛,但每一步又都神奇和文明。最早文字記載敬畏道德的當屬《論語·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堯說:“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隱於困苦和貧窮,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會永遠終止。
”天命靡長,惟德是依!伊尹如此說: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鹹有一德》文眼、中心詞:德。天命無常,只有經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停止修德,就會失去君位。關鍵詞、核心詞:一。純一,真誠。“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真心實意,全心全意。
“德”的內涵是什麼?善。“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於克一。”德沒有不變的榜樣,以善為準則就是榜樣;善沒有不變的準則,協合於能夠純一的人就是準則。一切貴在純真,真誠。
什麼是善?“為民”為善,民大悅為善,保民為善。“後非民罔使;民非後罔事”, 君主沒有人民就無人任用,人民沒有君主就無處盡力。何為“保民”?保,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保”字,像一個人把嬰兒放在背上並伸出一隻手在後面加以保護的樣子,後來這隻手形與人形分裂,變成右下的一點,為了平衡,又在“子”字的左下增加一點,原有象形意味就蕩然無存了。
總之,“保”字的本義相當於“抱”,引申為養育、撫養、護理之義,進一步引申為保護、保佑、守衛等義。“保民”就是視民如子,養育他們,保護他們。“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不被其澤,若己推而納之溝中。”不是隻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而是讓所有的人都富起來,匹夫匹婦,皆被其澤;不是假意假義,而是全心全意。“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不是形式一次,而是始終如一。“終始惟一,時乃日新。”
惟有如此,知行合一,上下統一,天人合一。
淘萬卷書 行萬里路 知職場術
-
3 # 歷史為什麼
商的政權體制是神權和王權共治,早期神權常常壓制王權。伊尹是大臣也是大巫,可以借神喻立太甲,也可借神喻流太甲。我在我的“為什麼12”中對此進行了全面闡述,敬請關注。
-
4 # 陳大舍
“伊尹放太甲”的事件最早見於《孟子》,之後《史記》和《竹書紀年》也都有記載,並且引發了不少爭議。尤其是篤信《竹書紀年》和“反儒家”的左派人士都認為這是一次標準的篡位,由此攻擊太史公是偽歷史學家。
刻有伊尹字樣的甲骨文卜辭
為了證明這種觀點的荒謬性,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太甲是如何成為商王的。
成湯崩,子外丙繼位。成湯本來是有太子太丁的作為第一繼承人,但太丁早卒,所以次子外丙繼位。太丁不是虛構或傳說中的人物,因為在甲骨卜辭有上百條祭祀太丁的卜辭。外丙崩,弟中壬繼位,這標誌著商代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法則確立。對於這種制度徐中舒認為宗室內部推選的結果;而張光直認為此時殷商類似鎌倉時代的日本,皇族宗室內部分為大覺寺統和持明院統。
商代青銅頭和武士復原圖
所以在甲骨卜辭裡面,看不出殷商宗室下一代和上一代之間的具體父子關係,上一代叔輩們都被稱為“父”。所以武丁的生父為父乙,二叔盤庚為父庚,三叔小辛為父辛,反正都是一堆父;武丁的兒子、侄兒,包括堂侄兒,都是“子”。
由此可知《竹書紀年》中伊伊篡位並在日後又為太甲所誅的說法是戰國遊士的妄語。不僅甲骨文已經證實這種說法的荒謬,而且從商代的制度上講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篡位這種事情,在殷商那種諸侯林立、“大家說了算”的貴族制社會下是很難付諸實踐的。而伊尹作為孟子所說的“貴戚之卿”,在君王無法掌權(無道、年幼)暫時中止其權力的例子,則三代多有。除伊尹之外,後世的甘盤、周公、共伯和皆是。而太甲在桐宮守陵,這種君王的沉默修行,也是屢見不鮮的,比如《史記·殷本記》記載之後的武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
至於伊伊篡位更是異想天開,三代之際能否成為天子的充要條件是能不能得到其他諸侯的擁戴而不是你能不能廢了或殺了現任的君王。
濟南太甲山,據說太甲崩後,伊尹將他葬於此處。
至於說到《竹書紀年》符合“人性”就是典型的胡說八道了。太甲殺了伊尹,然後讓他兩個兒子繼續擁有權力輔政,不說父子親情,伊尹兩個兒子架空太甲七年卻沒有任何兵權就根本說不通。
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社會的宰相是君王的助手,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相權越發被制約,君主專制的集權越來越強了。但是有一段時期,宰相的權力是十分大的,那就是奴隸社會的時期,當時有一位著名的宰相,曾經把君王趕出宮去,一直到君王悔改,才被接回來。這位宰相,就是伊尹。原因是什麼呢?
回覆列表
按照先秦時代的傳說,伊尹是商朝建立的第一功臣,輔佐商湯管理朝政,商湯去世後,本來應該是他的長子太丁繼位,但太丁早逝,於是其弟外丙繼位三年,次弟仲壬繼位四年。這段時間內伊尹一直處於輔佐的地位。太丁的兩個弟弟繼位時間都不長,他們死後便再無更小的弟弟,就輪到下一代,也就是太丁的長子太甲繼位。由於太甲繼位之時依然很年輕,所以比較貪玩,這引起伊尹的擔憂,認為如果任由太甲胡作非為,商朝的統治將無法持續,於是他便自作主張,在太甲繼位的第三年將太甲流放到了桐宮,由自己負責代理商王的職責,也就是所謂的“攝行政當國”。三年之後,太甲表示出悔改的態度,伊尹便將權力交還給太甲。這件事被後代政治家當做一種理想的政治美談。而那些有權威的權臣,也試圖效法伊尹的這種行為,使自己的舉動正當化。由於時代久遠,伊尹將太甲流放到桐宮的真實情況已經很難考證,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太相信伊尹的初衷是善意的。在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中記錄了顛覆性的說法:“伊尹放太甲於桐,尹乃自立,暨及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這段記載將伊尹放太甲的行為描述為篡權,而太甲則在七年後反殺伊尹,並將伊尹的田地交給他的兩個兒子平分。看起來這段記載似乎是顛覆了傳統史觀,但考慮到《竹書紀年》編纂時期對於所有類似的上古史都做了顛覆性的描述,不排除是後人有意為之,並非掌握了什麼更古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