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容克大地主
-
2 # 水墨鄂州
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皇帝之一,他的形象出現在很多文學作品當中,《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鹿鼎記》等電視劇熱播,讓這位帝王廣為民眾所熟知。這些作品當中,往往突出的是康熙擒鰲拜、平三藩、同沙俄定邊境以及討伐葛爾丹等等事蹟。所有以康熙為中心的這些作品中,雖然也都曾經提到過,康熙在親政之初,把“河務”、“漕運”、“三藩”三件事寫在宮殿的柱子上,時刻提醒自己,他認為這是自己最重要的三項工作。文學作品中,卻從來沒有詳細的講過,他如何解決“河務”和“漕運”。
熱熱鬧鬧的各種征伐和鬥爭、開疆闢土的功業,掩蓋了康熙親政時排列首位的工作“河務”。所謂“河務”,就是治理黃河的水患。照理說康熙親政之初,清廷入關才二十幾年,立足未穩,外有四方之敵,內有不臣藩王,每一樣都是選懸在頭上利劍,為什麼治理黃河水患會排在所有工作中的第一位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康熙時期黃河水患成因和影響:
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福兮禍所倚,上古時代人們就開始苦於黃河水患,因此大禹治水的傳說一直伴隨著我們古老的文明成長。在傳說當中,大禹治水一改之前“堵”的策略,而是改為疏導河道,從而解決困擾華夏族的大問題,並且以此功勞成為天下共主,開創了夏朝。
可是,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黃河是一條“地上河”,即河床海拔高度高於該段河流流經地區的兩岸地面海拔高度,又稱懸河。其形成原因根本在於黃河中上游黃土高原的水土流,而直接形成的原因卻在於中下游地區不斷的加固兩岸堤壩導致的。簡單的說,就是當黃河水位升高,國家就加高兩岸堤壩堵水,全然不顧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直到抬升到地面之上十幾米。可是,既然大禹時代就已經知道用疏導的方法治水,為什麼後世卻要跟大自然對抗,不斷的去堵呢?
《河北省志》的作者們從史書中總結,從春秋戰國時期到解放前,黃河共決口改道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改道的範圍,北至海河河道,南奪淮河河道入海。到了金元明清四代,下游改道極為頻繁,歷朝歷代都對於下游都採取了疏導和堵相結合的策略,但是唯獨從河南開封開始,堅決不改道,不斷加高堤防,並終於形成了今天中國最高的地上河“開封懸河”,其河床最高處達10米以上,其險令人驚心。木已成舟,即便是今天的科技水平也難以奈何。而黃河成為懸河之後,一旦氾濫,其威脅程度也大大提升。
最初的黃河並不是懸河,其形成有歷史原因:很早以前黃河是河南、河北的交界處,而黃河中游也是不停的改道,雖然這也給流域內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總的來說,遠不及懸河的威脅大。《孟子》中記載,梁惠王告訴孟子,黃河東岸氾濫就把民眾移到西,黃河西岸氾濫就移到東,可見當時的黃河雖然經常氾濫,解決起來卻並不像後來那麼難。
《史記》中講過“西門豹治鄴”大家都很熟悉,文章曾經被選入語文課本,文中記載西門豹帶著農民們挖渠引水灌溉;《三國志》中,曹操進攻袁紹所在的鄴城時,曾經還改過黃河支流淇水的水道,以運輸軍糧。這表明,在三國時期,黃河在河南境內是低於地平面的,而且從戰國到三國的幾百年裡,這裡的水流還比較平穩,始終經過鄴。
當然,這首先應該歸功於當時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是特別嚴重;其次,也在於人們因勢利導,懂得疏通,直到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時,黃河還曾經從河南濮陽決口,改道北流,這時黃河就不經過開封了,這說明當時人們仍然沒有糾結於必須把黃河在河南境內固定下來。
這一切直到元朝皇帝派郭守敬修改了京杭大運河的路線之後,開始發生變化。
隋朝的京杭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因此曾經有很長一段距離可以借道黃河,抵達洛陽,再由洛陽到北京。元朝以北京為中心,所以開鑿了一條途徑山東、長達900千米的人工運河。這樣一來,如果黃河從河南境內再改道:向北氾濫,就會從今天的天津一帶,經海河入海,那麼首都北京就會被大水淹沒;另一方面,如果保護首都,把黃河水向南引,由於中國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則會導致大運河北部的水流不足。這種情況下,元代之後,只能想方設法加固河南境內的黃河河堤,尤其是開封段,以保持原路線。在下游的黃河入海方向取捨中,則採取了“一旦堵不住,則向南趕入淮河的思路”,以保護首都為主。
上面已經說到,如果黃河治理不好,隨時有可能連金鑾殿都被沖走,水火無情,金戈鐵馬能破李自成10萬大軍,能破沙俄、葛爾丹,卻永遠抵擋不住滔滔黃河大水。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幾乎每年雨季,皇帝都要擔心黃河決堤,憂心大水灌北京。
此外,黃河不僅要治理,還要好好的、溫和的治理,不然也能出大事。治理黃河勞民傷財,聚集大量勞役,威脅巨大。元朝末年的紅巾軍起義,傳說中被朱元璋沉船殺死的小明王韓林兒之父韓山童,就是利用給黃河修築堤壩的機會,煽動起了紅進軍大起義。《元史·順帝本紀》記載,他在黃河河道里埋了一個石人,上面寫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河工們在黃河上工作本就疲勞不堪,挖出石人後更是人心浮動,便跟隨韓山童造反。從這裡看,元亡和修築黃河堤壩有著直接關係。
除了堵水患,治理黃河對於中下游的農田灌溉意義也非常重大。中國北方地處溫帶季風氣候,旱澇分明,雨季要考慮黃河的洩洪,旱季也要引黃河水灌溉。而明朝之所以亡於李自成之手,原因就在於河南大旱,饑民無處容身,只能跟著李自成造反。如果明朝修好了黃河,利用好黃河水資源,追隨李自成造反的人將會大大減少。
元代改道了自京杭大運河之後,元明兩個王朝滅亡都與未能治理好黃河有著極大的關係。另一方面,黃河水流極大的影響著漕運,《明太宗實錄》記載,永樂四年天下賦稅3070萬石,而漕運就佔了400萬。除了運輸糧食之外,排斥海洋貿易的明清兩代,大運河是最繁華的貿易路線,中國繁華的城市都是沿著運河而生,運河對國家經濟可以稱作經濟命脈,因此康熙親政的三件大事中,河務之後就是漕運。《清代洪門史》中考證,伴隨運河誕生了許多社會組織,清政府主動與他們合作,如果漕運受到影響,這些組織將對政權構成威脅。
黃河與運河北方段是共生的,如果黃河發生意外,運河也就難保了。咸豐年間,黃河再次改道,大運河果然逐漸停止,加之海運興起,1901年漕運正是被廢止,漕運總督職務被取消。然而在運河停運的這個過程當中,原先依附運河而生的漕幫等組織開始繁衍出許多反清政府的組織,許多知名革命家都是漕幫、洪幫成員,他們給了清王朝沉重的打擊。
康熙一生都在致力於整頓河務,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康熙十五年,黃河氾濫,南北共70多處決口,浩浩大河之水居然不復歸海,直接在陸地上不斷蔓延。後期黃河又奪了淮河入海口,導致淮河水倒灌,洪澤湖氾濫,小半個國家苦不堪言。康熙任命靳輔為河道總督,靳輔又任用治水專家陳潢,他們經過實地考察,終於得到了一個好的方案,即“堅築堤壩,束水衝沙”。簡單的說,就是在不斷堅固堤壩的基礎上,定期開啟黃河沿路河道,釋放一些泥沙到低窪地帶,以淤泥造田,同時降低河床。
這個方案看起來非常不錯,也一度解決了清朝的黃河問題,並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認可。然而我們知道即便是解放之後,黃河兩岸堤壩也是在不斷加固加高,沒有憑現代科技的力量去打撈泥沙,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在於,黃河每年會衝下幾十億方的泥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泥沙清理之後又會很快重新沉積,“束水衝沙”是一個根本停不下的工作,消耗非常巨大。
因此康熙任用靳輔治理黃河,雖然效果還不錯,但是到了雍正、乾隆之後,還是改回了原先單純的堅固堤壩的方式,基本不再束水衝沙了。
康熙帝在位期間,曾經南巡六次,而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巡視河工,而之所以起了第一次南巡的念頭,也在於當時靳輔治河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爭論,所以他決定親自視察以作定奪。康熙走訪了高家堰、洪澤湖等地,訪民間疾苦。康熙帝把黃河治理當作首要工作,任內數十年從未放鬆,為清王朝的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從哪個視角去看,治理黃河的重要性都超過了三藩、葛爾丹等威脅:從短期看,黃河一旦決堤,可能引發社會劇變甚至直接淹到金鑾殿;從中期看,北方大片人口離不開黃河的水資源,農田需要水灌溉,人畜需要喝水,尤其是水源缺乏的時期和地區,黃河水不能任由民間挖渠引導,否則容易引發分配問題,這就需要國家透過水利工程進行分配;從長遠去看,黃河的河運,京杭大運河的暢通,事關整個國家的繁榮,對沿岸的地方財政以及北京的國庫都有著長久得到支撐。
-
3 # 梨叔說史
一、黃河關係民生。黃河雖說是母親河,但是氾濫的時候同樣也是一條“害河”,黃河對北方的百姓來說生死攸關。如果黃河水氾濫,北方的沃土將變成汪洋,百姓就無法生存。清朝之所以定都於北京,一是為了防患於北方蒙古部落的威脅,對他們起到震懾作用;二是清朝的根基在東北,北京離東北較近,若有重大變動,隨時可以退守關內。因此,北京的局勢必須穩定,北方的百姓生活必須安定。能夠威脅到百姓生存的就是這條多次造成災害的黃河了。康熙若不治理黃河,黃河就會威脅北方的安全。
二、元明滅亡的教訓。康熙之所以將治理黃河放在首位,也並不完全出於民生的考量,而是想鞏固清朝在中國的統治。康熙熟讀兵史,他以元明的覆滅為教訓,而元朝和明朝的滅亡,皆與黃河有關。尤其是元朝的滅亡,讓康熙深思。因為元朝同樣是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國,元朝的失敗教訓,就是清朝的成功經驗。清朝反其道而行之,就會鞏固自己的統治。元朝滅亡的導火線,就是黃河。
三、樹立明君的形象。康熙知曉,凡是彪炳史冊的帝王,都用心治理過黃河。黃河關係民生,黃河安則天下安,黃河水清則聖君出。康熙是一名有作為的君主,他想當一名聖君明主,必然也要治理黃河。明朝末年因黃河而起義不斷,清朝偏偏治理黃河,以明自己統治中國的決心。
回覆列表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河提由於泥沙沉積,每年都必須加高,黃河水才不會漫出來,漸漸的也就越積越高了!如果不治理黃河,一旦決堤,不是簡單的淹一片之地,很可能完成特大洪澇災害!到時候百姓死傷無數,存活的兩岸百姓也只能流離失所!沒吃的就會那個,你們懂的!統治者是非常害怕的!黃河治理好了,民眾豐收後,會感恩戴德,還能增加朝廷糧食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