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海明

    我們用大明王朝來舉個例子。

    歷代文人政客以及很多當代史學研究者都持這樣一種觀點,即萬曆三大徵拖垮了明朝。尤其是這場北韓戰爭,它耗費巨大,讓大明王朝的財政雪上加霜,導致了明朝的直接滅亡。

    中國古代少有以資料說話的,多以動機和道德為本。事實上,即使大略地去探究一下當時的財政資料,就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以上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那場戰爭,真正作戰的時間也是二年左右。總的耗費是八百八十三萬五千兩,年均下來大約是一百三十萬兩軍費開支,那麼這個數字在當時的朝廷看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連續多年大明朝的財政都不出現赤字,這放在現在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有些王朝並不是因為財政拖垮的。

  • 2 # 城北

    舉個唐朝的例子。

    歷史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其中一次就發生在唐末的唐武宗,時間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的原因很簡單:政府沒錢了。當時中央財政收入降至1500萬貫,其中兩稅收入降至700萬貫。

    澤路節度使叛亂,武宗不得不武力鎮壓,財政立馬就入不敷出了。

    武宗看上了佛教的三樣東西:人、土地、可以鑄錢的銅像。只用了5年,武宗滅佛碩果累累:據記載,當時毀寺廟4.5萬所,新增優質土地千萬頃,新增40多萬人的兩稅戶,投放大量貨幣制造通貨膨脹收入。政府財政終於平衡,延緩了死亡時間。

    但滅佛是一次性的,不能帶來長期持久的收入。

    到了宣宗時期,財政收入不足1000萬貫,財政赤字300萬貫,政府不得不對民間加稅,財政進入死衚衕。

  • 3 # 古今烽火臺

    宋朝就時被窮死的

    宋王朝從開國到敗亡,財政收支就一直走下坡路。到中期仁宗在位時,朝廷每年財政虧空高達300萬緡,而等到幾年後的英宗治平年間這一數字居然漸升至令人窒息的1570萬緡。緡是宋代的計量單位,跟貫等同,按購買力對比,1緡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375元,1570萬緡是個什麼概念?人民幣588750萬。如此巨大的財政虧空,以至於到1067年英宗病逝後,朝廷甚至都拿不出足夠的錢為這位曾經的皇帝辦一場像樣的喪事。

      公認的北宋有四弊“積貧、積弱、冗官、冗兵”,而這四者中又以“冗兵”為最。

      在趙匡胤看來,這樣做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賑濟了災民,不使他們鋌而走險。二是增加了國家軍隊的數量,有利於加強國防。但趙匡胤忽略了一點,當這種賑災體制被無限放大的時候,其對國家財政、社會發展都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康定元年(1040年),時任御史的歐陽修寫了一篇有名的政論文《原弊》,其中說道:“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而且這個專案在當時還是帽子工程,“吏招人多者有賞”,於是“民方窮時爭投之”。於是,很多官員一生中最大的政績不是造福一方,而是募集流民。

      根據《宋史》記載,僅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就曾招募各地流民2.5萬人入伍。到北宋中後期,朝廷所管轄的兵數更是一度高達125.9萬人,是開國之初的6倍還多。

      這麼多兵,要消耗掉多少錢呢?根據蔡襄在1064年前後上奏的《強兵篇》所說:“天下之入不過緡錢六千餘萬,而養兵之費約及五千(萬)。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民何得不困?”也就是說國家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五都被拿去養兵了,再加上國家各級公務員基本工資福利,朝廷早就入不敷出,更談不上拿錢去搞什麼建設、發展生產了。到最後,被活活窮死也就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了。

  • 4 # 天命與劍8341

    在古代以金屬本位制為基礎的貨幣制度決定了財政虧空下的朝廷只能以寅吃卯糧的方式暫時緩解延續下去,但是如果碰到特大的天災戰事人禍時,特別是天災戰事人禍並至時,就好比變成銀行擠兌了,造成現金流斷裂,王朝只好破產關門了

  • 5 # 微微人生a

    歷來的王朝都不是被貨幣拖垮的。而是被腐敗拖垮的。因為腐敗墮落。民不聊生。江山自有人才出。就是那個時代的結束時,這是發展規律。也將是永遠不可改變的定律。

  • 6 # 政治遠離教育

    正統王朝即使再大的虧空也只能靠稅收和貨幣解決問題,不能打土豪、搶劫!這就是為什你朝廷的軍隊缺響銀,而土匪流寇不缺的原因!

  • 7 # A三杯茶

    相信大家都對《大明王朝1566》比較熟悉,雖然它和正史有一段距離,但大事件背景是一樣的,它生動的再現了明代嘉靖年間自朝廷到官僚再到基層民眾的生活反應,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一起來看看。

    上天給的當然最大嘛

    這個嘉靖帝應該是集上天寵愛和帝王中最奇葩於一身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天讓你做皇帝,你想逃都逃不掉,明武宗駕崩,由於他沒有子嗣,朝臣就在皇帝宗室裡找,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明武宗爸爸明孝宗弟弟的兒子朱厚熜(也就是嘉靖帝),不容易吧,但這個嘉靖帝心裡確實極度的扭曲,上天好不容易給了這麼一個機會,他卻好好的皇帝不做偏偏要修仙練道以求長生,更是二十多年不上朝,他把所有的事都交給內閣去做。這時候就該嚴嵩登場了。

    嚴嵩做了二十年內閣首輔,權傾朝野,黨羽更是遍佈天下,那麼嘉靖帝為何還要用他呢?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嚴嵩能弄來銀子。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財政會議,內閣成員以嚴嵩為首,在嘉靖帝修道的西苑玉溪宮向嘉靖帝報告一年的財政收支狀況,而代表嘉靖帝籤批的是司禮監的太監,由嚴嵩的內閣詳盡的說出去年每一筆錢都幹嘛去了,然後大家就靜靜等待在幕帳後面的嘉靖帝,靜的連呼吸都能聽見,咚!一聲!嘉靖帝敲了他修道的缽,意思是同意籤批了!然後再由掌印太監在檔案上簽字蓋章,接著討論下一項的錢是怎麼用的,用去哪了,接著又是一聲,咚!又開始下一項討論,討論到最後,重點來了!去年朝廷虧空了八百萬兩白銀,接下來就是討論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如何把這八百萬搞出來,接著又是“七嘴八舌”的一番爭論,有人提議徵稅,有人回答說已經把後年的稅都徵了。

    終於一個“妙計”脫穎而出,拿出了大明朝的看家本領——賣絲綢,先到江浙一帶推行,讓農民把稻田改為桑田,用以養蠶,然後織絲為綢,再讓織造局(央企)賣給洋人,這事就妥妥的解決了!一拍即合定為國策推行下去。可這改稻為桑也不是說的那麼簡單,嚴黨以官府的名義斷了灌溉稻田的水,讓稻苗乾死改插桑苗,本來就連年災害農民吃不上飯,就是改了桑田也是低價回收,此計沒有成功,再來一計,以天災的名義,決堤放水淹田,趁著大雨命縣級官員決堤,淹了九個縣,這下讓你農民不得不改,官員則趁機和商人抬高糧價大肆斂財。

    當然更真實的歷史比這要黑暗的多,明朝的虧空在中後期一直存在,黨羽之爭和腐敗更是致命的,嚴嵩倒臺後有徐階,徐階後有高拱,高拱後有張居正,幾乎等到大權在握時都要以朝廷的名義大肆貪汙,再以虧空定國策繼續斂財。週而復始,帝國崩塌!

  • 8 # 二兩歷史

    縱觀世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財政一直是影響著一個國家興亡的最關鍵因素。正如問題“財政虧空是如何拖垮古代王朝的?”所問,在古代,是有很多國家是因為財政虧空而最後被拖垮,被歷史的洪流給淹沒了。

    那麼,這麼一個強大的西方帝國,是怎樣被財政虧空拖垮的呢,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就比較好理解了。

    首先:對外征戰,龐大的軍事國防支出,透支著古羅馬帝國的財政能力。

    自興起於義大利半島中部,到最後成為一個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疆域遼闊的西方帝國,它的發展就是伴隨著戰爭,可以說每年都有大的征戰,每天都有小的戰役。而古羅馬又以自己重灌兵團為傲,所以每年花費在軍隊上的保養以及作戰費用及其強大,可以說,國防經費年年遞增。而不同於其他方面,還可以省一省,軍事費用不能打折,因為一旦軍事沒落,那些原本被征服的土地上就會興起一波一波的反抗勢力,周圍虎視眈眈的敵人,也會乘虛而入。

    最後:貴族精英,掌握羅馬帝國權利的核心階級,公報私囊挖空財政。

    到了古羅馬帝國的後期,帝國的權利掌握在少數貴族經驗的手裡,他們有著至高的權利。除了想盡一切辦法,搜刮帝國的油水,他們還透過自己的影響力,修改著國家的法令以及國家政策,進一步地讓帝國的財政為自己的個人財產買單。到了最後,貴族精英的生活越來越奢華,而普通百姓卻過得越來越艱難,沒有了百姓的支援,最終古羅馬帝國走向滅亡,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從軍事支出、高福利、貪汙搜刮,這三個方面看出,古羅馬的財政不是在一瞬間,而是在伴隨著帝國的發展,逐步積累出現的財政詬病的攻擊下,慢慢被拖垮,最終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這也提醒後代的人類,無論你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帝國,時刻要將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經濟穩定了,國家的根基才會牢固。

  • 9 # 菸袋衚衕

    小到家庭,大到王朝,都是如此。需要財政收入來維持基本的日常開支。財政虧空,入不敷出就會拖垮一個王朝。下面以清朝為例。

    一、 清朝的稅收種類

    清朝鴉片戰爭之前實行傳統的稅收制度,包括田賦、人頭稅、礦稅、鹽稅、工商稅。雍正朝的改革增加國家財政的收入。清朝晚期的海關關稅由於做了抵押,清朝政府從未得到過。

    二、 財政虧空是如何拖垮王朝的

    國家要運轉,基本要維持每年收支平衡,而且最好要有盈餘,已應對天災和戰爭等突發情況。例如:修建皇帝的寢宮,修建皇帝陵寢,修建河堤,緩解災情還有應對戰爭的開支。然而隨著王朝的穩定,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士紳不用納稅,國家土地財政收入日益減少,才有影視劇《雍正王朝》中,面對黃河決堤,國庫無銀可撥的囧境。伴隨雍正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政策,使國庫逐漸充盈,人口不斷增加。

    清朝中後期,因為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朝簽訂了很多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內部不斷有農民起義,財政明顯赤子。新的海關關稅被外華人把控,內憂外患,連平定太平天國的軍事開支都捉襟見肘,才開辦團練。同時又開始了捐官制度,從而政權更加腐化,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困難,一步一步走向無藥可救的地步。最終,王朝結束。

  • 10 # 謀世123

    它是政治問題,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就比如隋朝,根本原因是均田制打擊地主豪強,科舉制打擊士族門閥,最後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既然減肥不是練哪減哪,那特意強化鍛鍊一個地方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