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儒風
-
2 # 聽海夜讀
事實上,孔子真的治理過魯國,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迫使齊國與魯國會盟和好。
萬世師表——孔子
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取得很好的政績,次年從中都宰升為司空,後又從司空升為大司寇。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使其國力大大增強,齊國因此畏懼,遂決定與魯國結盟和好,這就是史上的“夾谷之會”。孔子的確具有卓越的內政、外交以及軍事上的才幹,是當時傑出的統帥級人物。但是,孔子沒有一個龐大的集團勢力來支援他的政治事業,最終導致其失敗。
那麼,在孔子的治下,魯國能不能成為強國,能不能改變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的形勢呢?這真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
首先,孔子的定位與社會需求的偏差
春秋戰國時期,正逢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各個國家都在緊急的發展軍事戰略,一心都投於戰爭之中。而孔子所大力推行的所謂仁政德治,禮樂教化,融入不到整個時代的發展當中,與戰亂時期顯得格格不入,顯然是不可實行的。社會舞臺的急需與角色定位的反差,是導致孔子得不到重用的首要原因。
其次,孔子的主張,其實,那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孔子生活的時代正好是春秋向戰國轉型的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中國已經進入了封建社會,改變了勞動關係,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孔子雖然育人有方,但是仍然極力地去維護奴隸主的利益。而孔子極力推崇的“克己復禮”,無非是想維護西周時期的立法制度,即君是君,臣是臣。奴隸是奴隸,奴隸主是奴隸主。這種主張必然要被時代所拋棄,也不會成功。
-
3 # 折緣
答案是不能。
因為魯國擁有難以解決的的歷史遺留問題。首先,魯國從第一代國君伯禽開始,到第九位武公敖,一直是穩定的一繼一及制度,即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相互交替。然而武公死後,由於周宣王插手,依照慣例貝萊應該是父死子繼,卻使得武公小兒子越過兄長括繼位,是為魯懿公,後來魯懿公的兒子被括的兒子幹掉,而括的兒子又被周宣王幹掉,新的國君變成了魯懿公的另外一個兒子戲,即魯孝公。
魯孝公死後,依照慣例傳給兒子,也就是魯惠公,再往下傳該輪到兄終弟及,但惠公卻在活著的時候立幼子為太子,也就是說,他明確地打算終結魯國從立國之初就實行的一繼一及制,
改為嫡長制。魯惠公這種“自我作古”的做法,給魯國政局埋下相當大的隱患。由此導致了後來魯國曆史上最大的內亂“慶父之難”。
慶父之難後,魯公室衰微,三桓專政,到了孔子的時代,發生了“三分公室”和“五分公室”,魯國的軍賦兵役徵取權力被瓜分,。孔子第一次出仕,經歷了齊魯夾谷之會,孔子化解了齊國迫使魯國背晉附齊的各種不光彩手段,於是登上了魯國執政的地位。
孔子執政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準備墮毀三桓的私邑事件,開始三桓之二季孫氏和叔孫氏因為發生過家臣叛亂事件,而這些家臣就是在私邑造反,所以相對支援孔子之舉,但是這種情況因為孟孫氏的陽奉陰違,以及最後的公開反對,最終失敗,孔子被驅逐,開始了14年流亡式的周遊列國生活。
這件事情,實質上是孔子打算削弱三桓實力,加強國君權威,然而孔子低估了三桓的實力,以及他們的居心叵測,半途而廢也是必然之事,畢竟魯國的軍政大權幾乎被三桓所壟斷,孔子空為執政,以無兵力,二無財賦實權,又如何解決得了魯國這個遺留了很多年的歷史問題?
魯國要實現強盛,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三桓專政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跟晉國的世卿制度差不多,幾乎難以解決,晉國最後還不是被韓趙魏三家給分了。魯國之所以沒有被瓜分,是因為三桓之間矛盾重重,而且家臣經常叛變,後來甚至一度威脅三桓的統治。
魯國的外部環境也不太好,依附於晉而被齊欺辱,夾在兩個大國之間,還有泗上幾個小國,簡直就是個四戰之地。這麼糟糕的外部環境,使得魯國在整個春秋時期,國土不斷收縮,實力不斷下降,到了春秋末期,幾乎已經成為了搖旗吶喊,大國博弈的籌碼了。
基礎就不好,內部還紛亂不堪的魯國,十個孔子怕是也拯救不了,哪怕還上歷史上種種政治強人,要解決這些問題,大概只有實現生產力的跨時代發展,改變社會結構,推動政治體制的變革才能實現,例如,比其他諸國首先進入鐵器時代的封建農業經濟,廢除世襲制,打破束縛農民的加鎖,這樣或許還有崛起的機會。
然而諸國之間最先完成這個變革的是秦國,用的法家的刑法,而孔子的仁政是反對刑法的,支援分封制下的“禮”的制度,這種註定要被淘汰的政治制度,是無法在恢復了,畢竟生產力不斷髮展,早已經不合時宜。
-
4 # 秦嶺山中一村夫
第一,從齊魯夾谷之會中孔子的表現來看,殺萊人,威逼齊國國君就範,接受魯國的條件,孔子是個狠角色。
第二,孔子執政魯國的時間很短,在這段時間裡,孔子的政治目標是解決三桓問題,但最終在齊國的干預和三桓反抗下失敗了,於是孔子周遊列國。但孔子死後,孔門以文學著稱的弟子——子夏來到了三晉之一的魏國,得到了魏國國君的禮遇,子夏的弟子李克、吳起等人得到了魏文侯、魏武侯的重用,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首霸。有意思的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如李克、吳起等人成為了法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他們在魏國的施政策略又對魏惠王時的小吏公孫鞅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來公孫鞅來到了秦國,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
5 # 猛哥厲史
不用假如,魯國確實讓孔子治理過(有說三年,有說三個月,望有知道者指教孔子到底任大司寇多久),不但沒成強國,後來還被滅了。
孔子整天叫囂“仁、德”。胡適曾說:“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也終會迴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高尚,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
果然,孔孟之道幾千年,中國成了最沒誠信的國家,無論個人以及集體,騙子滿街走,假貨隨身有。靠道德教化沒有用,主要靠律法,有法才有德。
與孔子同時代的名相晏嬰曾經對齊景公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範;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遊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自從聖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後,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度,連續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國君打算用這一套(華而不實的禮儀)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人民的好辦法。”
晏子沒說錯,華而不實的禮儀最終演變成了吃人的禮教,孔子,罪人也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儒家治國,遍地是災。漢武帝本來可稱是雄才偉略的一代英主,
自從信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就開始混蛋殘暴,晚年更是殺妻誅子。
這就是他中了儒家的毒,受了儒學的害。
儒家對國家的危害很明顯:
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上位,
到南宋程朱理學登峰造極,
及至明清吃人的禮教盛行,
儒教對華人的影響力日增,
國家的實力卻逞直線下降!
儒家思想治國是一場災難:
對於所謂奇技淫巧的排斥,
封閉了華人對世界的認識,
限制了人們對科學的探索。
整天死記硬背四書五經等……,
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智力,
造成中國越來越落後之局,
到抗戰時差點就亡國滅種!
回覆列表
孔子曾經說過,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孔子對自己的施政才能,有著強烈的自信。他堅信推行周禮可以結束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狀況,建立仁政德治的文明國度。
如果真的將魯國交給孔子治理,會不會真的改變歷史的程序呢?
針對這個有些腦洞的問題,我們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一、孔子曾經真的治理過魯國,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迫使齊國與魯國會盟和好。
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僅僅上任一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政績,”四方皆則之“。於是,孔子也順利升了官,從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
魯國重用孔子,引起了周邊諸侯國的恐慌。齊國大夫黎鉏就曾對齊景公說:”魯國任用孔子,對齊國極為不利。“於是齊國決定與魯國結盟和好,這就是史上的”夾谷之會“。在這次會盟中,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代行相事。他詳細地規劃了整個會盟的禮樂安排,並告誡魯定公:“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於是魯國提前安排軍隊為會盟保駕護航。事實證明,孔子是對的。魯國的文武兼備,使得齊國不敢輕舉妄動,還主動退回了先前侵佔魯國的土地。這一記載說明,孔子具有卓越的理政、外交甚至軍事上的才幹,是當時傑出的統帥級的人物。
二、孔子的軟肋。孔子的軟肋在於,他沒有龐大的家族勢力來來支援他的政治事業。在中國古代,豪門望族的龐大勢力足以把持一個政府,對政治的發展走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孔子“隳三都”的失敗,就是由於魯國”三桓“勢力的過於龐大,導致計劃功敗垂成。沒有家族勢力的支援,孔子在政治上的唯一的支援力量就是魯國國君。這一支援力量看似強大,實際上作用有限,有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比如魯定公,在前期對孔子非常支援,但自從接受了齊國的女樂之後,不理朝政,對孔子的勸說也視若無睹,所以孔子只好離開了魯國。
因此,如果真的把魯國交給孔子治理,除非得到國君強有力的連續不斷的支援,才能打擊舊貴族舊勢力,推行新政,逐步改善魯國,提升國力,至少在春秋時期稱霸是沒有問題的。但若問能不能改變戰國七雄的格局,因為畢竟孔子壽命有限,他的施政理念要想傳承下去,除非是培養出以孔門弟子為主力的政治集團,才能將政治主張一以貫之地執行下去。
如果魯國能成為霸主,那麼齊國勢必被排擠出第一梯隊,甚至被魯國吞併也未可知。那麼戰國七雄中,魯國會接替齊國的位置。又因為魯國是西周周公旦的後裔,與周天子同宗同姓,一脈相承,在周王室名存實亡的情況下,魯國則成了最佳的接任者,名正而言順。到那時,統一天下的將是魯國,而不是秦國。中國歷史也會隨之發生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