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時燒錄

    管仲輔佐齊恆公成為五霸之首,但是熟不知二人之間曾有一段你死我活的恩怨。而二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一段佳話,與齊恆公之賢德,管仲之才義是分不開的。

    齊恆公與管仲

    齊恆公原名公子小白,其前任是其兄長齊襄公,齊襄公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昏君,將齊國治理的烏煙瘴氣,各公子紛紛逃亡他國避難。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投奔莒國,其弟弟公子糾則與管仲投奔了魯國。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有競爭關係,所以一開始公子小白與管仲也就是政敵。

    不久齊襄公死於政變,而這時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都是王位的繼承人,均有機會繼承王位。二人又均在他國,這樣一來誰先回到齊國,誰就能成為齊王,於是二人均馬不停蹄的趕回齊國。這時問題來了,管仲怕公子小白先趕到齊國,於是自告奮勇,獨自一人前去暗殺公子小白。管仲追上公子小白後,假裝恭順,上前拜見公子小白,乘公子小白不注意一個際,突然發難,拿箭向公子小白心口射去,小白慘叫一聲,口吐鮮血,從車上掉了下來。管仲大喜過望,急忙策馬而逃。回去向公子糾稟明實情。

    在公子糾來到齊國後卻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自己一步登基稱王了。原來是公子小白並沒有死,那一箭射在公子小白腰間的銅環上了,僥倖沒死,而趁機騙過了管仲,然後走小路,先到了齊國,就這樣登基了。而公子糾和管仲則失敗了,談回了魯國。

    公子小白稱王后封號齊恆公,便要封鮑叔牙為相國,而這時鮑牙叔卻說,自己不適合相國的位置,相反管仲的才能勝過自己十倍,如果能夠獲得管仲的輔佐,國家定能強盛。在鮑牙叔的強力推薦下,齊恆公不計前嫌,便要封管仲為相國。於是便殺死公子糾,採用再見手段將管仲押送回國,管仲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回到齊國之後,齊恆公不但沒有殺他,反而親自為其鬆綁,封其為相國。管仲感動不已,便一心一意輔佐齊恆公創造一段佳話。

    管仲為什麼被稱治國之賢接近王道

    管仲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在給齊恆公推薦人才上,只以國家的利益為主,不摻雜任何自己的情感因素,這點被廣為稱讚。

    管仲做相國期間廢除井田制,建立土地稅收制度,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化,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提高了稅收,使國家強大了起來。管仲還重視商業,設立七處市場,為了洗引人來,更是建了多處妓院。使國家逐漸的富強了起來。

    管仲做相國期間,將一個不算強大的齊國,一舉發展為春秋是最強大的國家,更是使齊恆公成為五霸之首。因此管仲賢相之名廣為流傳,更是稱其治國之道近乎王道。

    齊恆公與管仲均是當世之大才,齊恆公具有廣闊的胸襟,並且知人善任,因此才有了管仲的發揮。而管仲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賢才,多次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並且舉賢不避親仇。因此才能有這二人的一段佳話。

    你們如何認為呢?

  • 2 # sunjin6278

    我們常說,誰誰很霸道,什麼意思呢?就說明這個人很強勢,不講道理。行王道要比稱霸道困難很多。行王道政治上要講道理,要把仁義道德推在前面,讓人聽了心服口服;在經濟上要平等對待,公平公正,不能強賣強買,要講誠信,互利互惠;在軍事上要師出有名,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在科技文化交往上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春秋時期的管仲擔任齊國宰相後,在經濟文化上他善於因地之利順應人民的需要制定政策,提出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禮儀廉恥)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令順民心”等言論,老百姓所要求的,他就引導他們去實施,不適合老百姓去做的,他就刪除掉。大力發展經濟貿易,利用近海經營鹽鐵生意,很快讓齊國富強起來。在政治軍事上,提出“尊王攘夷”,維護周王室的地位,加強軍隊建設,挑選精壯,成立常備軍,嚴格訓練。在齊國的一些軍事行動中,善於因禍而為福,使劣勢轉化為優勢。齊桓公實因蔡國讓少姬改嫁而出軍南下襲擊蔡國,而管仲卻趁機去攻打楚國,責備楚國不向周王室進貢祭祀用的菁茅;桓公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卻趁機責令燕國整頓昭公時的政令;齊桓公在柯地與魯國會盟時受曹沫威逼答應了魯國的條件,過後又想背棄盟約,而管仲卻趁機勸桓公履約以示信於天下,由此中原各諸侯國紛紛歸服齊國,齊桓公從此成為春秋首霸。從管仲相齊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都是把仁義道德推在前臺的,都是講道理的,與行王道很接近,但最終卻讓齊桓公成了春秋霸主。因此孔子小看管仲,覺得當時周朝衰微,桓公既然是賢君,管仲就應該勉勵桓公行王道,走夏禹、商湯、周文王的道路。人生匆匆,管仲能盡心為齊國,讓齊國走向富強,已是難能可貴了,就當時的形勢,行王道能行得通嗎?孔子是否有點兒太求全責備了呢?

  • 3 # 漩渦鳴人yy

    什麼是聖君什麼是明君?這一間在電視劇大秦帝國縱橫裡面曾經說到過,什麼是聖君?當然保境安民,禮賢下士,體恤百姓,這就是聖君什麼是明君,拓土強國,提升國力,這就是明君,當然很多人會把這二者給搞混了,認為聖君就是明君,明君就是聖君,要做到明君的人必須要做到聖君,而做到聖君的人一定會做到明君,但事實上二者不是同樣的一種狀態,可以說二者上有本質上面的區別。

    在春秋初期,什麼才是一個好的諸侯呢?那當然尊重周王室,保境安民,禮賢下士,體恤百姓,這就是一位好的君主,這是聖君的行列,很明顯啊,春秋初期諸侯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生態系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當然也沒得吃,你只有不斷地去擴充自己的實力,才能夠保證接下來不會被其他諸侯一口吃掉。

    為此,齊桓公當然是心有餘悸地,他去請教了鮑叔牙,因為鮑叔牙曾經是他的老師,他認為鮑叔牙有能力幫助齊國富強起來,鮑叔牙說對不起,我做不到這件事情我確實能夠去做,但是做的不好,我能夠推薦一個人做的比我好得多!也就是當初要刺殺你的那個人,也是我的朋友管仲。

    齊桓公就覺得很奇怪,說管仲這個人曾經刺殺過我,我為什麼要重重他呢?況且這個人的能力究竟體現在哪裡?我是一無所知,重用他,豈不是一次賭博。

    不要說人家看管中這個人懦弱怕事情,而且曾經刺殺過你,但是這個人有很高的才能,尤其是在經商上面,這個人的能力可以說高過我很多倍。

    齊桓公覺得於情於理,畢竟看他自己老師的面子上也得重用這個管仲,因此讓他當了宰相。

    管仲從軍事,政治,經濟不同方面對其國進行入手。

    是上面管中讓當時的軍隊採取了軍民共耕的制度,平常軍隊變成老百姓,耕種田地,如果說遇到了農閒吶,大家一起聚集起來訓練,在的話,保證軍隊生產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

    就是同時管中還把軍隊分成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各1萬人,同時掌握在齊王和他手底下兩個大夫的手裡,這種分權的制度也讓齊國不會因為腦袋發熱而選擇一腦袋扎進戰爭的漩渦裡面,無法抽身。

    在政治上面,管仲向齊桓公提出了自己的大致的戰略方針,那就是尊重周王室,推行周禮志,對於這些不服從周禮制的國家進行堅決打壓,透過打壓這些國家,聚集起相當數量的諸侯的支援,這樣的話保證自己的霸主地位。

    可以說,管仲為齊桓公制定的這一套爭霸路線,是未來春秋節下來幾個霸主所參照的模板,管仲可以說帥天下人之先,製造了霸主之路。

    如此可見管仲這個人的能力,我們把管仲的思想一般把它歸結到早期的法家思想的一部分,原因無他,因為管仲的這個思想確實符合明君所做的一切,說他執行的是王道,這一點沒有任何意外。

  • 4 # 晝錦還鄉

    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輔佐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後世稱讚管仲是因為他的治國安民的才幹!

    管仲在沒有從政之前,做過生意,當過兵,都以失敗告終!後來,在好友的推薦之下,開始步入仕途!

    管仲出任齊國的丞相之後,通貨積財,鼓勵人民經商,富國強兵,注重軍隊的訓練!除此之外,他特別重視人才的選拔!他曾說過,百年之計在於樹人!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人才的作用,正因為齊國的大量人才被選拔出來,才使得齊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理念,他的楷模是堯舜禹,商湯,周武王。王道就是要順應民心,以民為本,傾聽百姓的疾苦!管仲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因地制宜”而為之,切實從百姓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取得了極佳的效果!由於他突出的治國才能被後世稱為“賢相”!

  • 5 # 淡墨淺白

    何謂“王道”?就是孟子提出的“仁政”的最終境界。能夠稱之為“仁政”的基本條件就是:百姓依禮而行,統治者愛民親民,鼓勵小農經濟,減輕農民負擔。若想成就王道就必須完成三大功績:保合諸夏,諧和萬邦,驅除韃虜。

    管仲治國是否最接近王道呢?只需要對應上文所說的“仁政”和“王道”的闡述。

    管仲認為百姓“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用現在通俗的話說就是百姓達到了溫飽才會守法,百姓達到了小康才會注重道德修養。管仲本是商人出生,因此對齊國的經濟做了重要的改革。一、統一齊國貨幣,國家負責鑄幣,改變了以物易物的原始貿易手段,促進了商品流通。二、糧食的“準平”政策,平衡了糧價,承認了土地私有制。三、改革國家稅收制度“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透過一系列的改革,齊國做到了“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因此管仲基本做了孟子“仁政”的要求。

    “保合諸夏,諧和萬邦,驅除韃虜”管仲做到了嗎?

    “保合諸夏”

    燕國收到北方少數民族“山戎”的攻打,求救齊國。齊桓公更想攻打楚國,在管仲的建議下,支援燕國,擊退山戎。

    西北方的狄人也攻打中原,狄人先攻打邢國,在齊國的幫助下擊退狄人。狄人又去攻打衛國,導致衛國滅亡,又是齊國既出兵又出錢幫助衛國復國。後來邢國又被狄人洗劫一次,這次齊國直接幫助邢國在齊國附近重建都城。

    “諧和萬邦”

    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張。據記載齊桓公會盟十六次,這些會盟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整個國家的和諧穩定。透過會盟解決爭端而不是戰爭,同時制定盟約,這是歷代政治家的追求。

    “驅除韃虜”

    周襄王的弟弟姬帶引戎人進攻都城洛陽,齊桓公會盟諸侯,驅除狄人,共同出兵守衛王都。

    管仲在前孟子在後,而“王道”學說更在後,其實不論孟子的“仁政”還是後世的“王道”都是參照管仲的事蹟來闡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恢復視力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