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杰80164096
-
2 # SouthCross
近期,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再次引出曠日持久的氣候變化爭論:全球暖化到底是不是真的?全球氣候到底是暖化還是冷卻?為什麼科學家各執一詞?氣候變化僅僅是指溫度上升或下降?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工業革命以來 全球開始暖化。
科學界普遍認為,7,000 年前最後一次冰河運動結束,標誌著全球進入現代氣候時代,19世紀的工業革命是氣候暖化的開端,隨之而來的工業發展催生了全球暖化。1824 年Joseph Fourier提出了「溫室效應」的概念和原理,1859 年John Tyndall以實驗發現,微量的二氧化碳能改變整個大氣層的熱輻射平衡,終於在 1938 年,英國一名蒸汽動力工程師George Callendar首次正式提出「全球暖化」的觀點,他指出「我們到處燃燒石化燃料,排放出千百萬噸的二氧化碳,而正是二氧化碳在改變著氣候」。
眾所周知,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地氣系統吸收便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earth-atmosphere system)累積,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暖化。後者將導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河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情況,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之外,溫室效應和霧霾也不無關係,當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便會造成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排散,很多城市霧霾頻頻,威脅人群健康。
事實上,在過去百多年裡全球大部分地方都暖化了,有觀點指出,上世紀 30 年代,氣候進入了一個溫暖期,1983 年到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過去 1,400 年來最暖的30年,而過去的3個年代(decade)也是越來越暖,本世紀第一個年代可說是1850 年以來最暖。從全球氣溫變化的資料記錄表來看,似乎也印證著全球氣候暖化一說。
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在1988年成立,是聯合國之下的跨政府組織,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合作成立,專責研究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IPCC 曾在 2013 年第五次報告中確認,世界各地都在發生氣候變化,並稱氣候系統暖化是毋庸置疑的。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許多觀測到的變化在幾十年乃至上千年時間裡都是空前的。而且比起之前的評估報告,2013 年的報告更肯定地指出,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其他人為驅動因子,已成為自 20 世紀中期以來氣候暖化的主因。
目前,各國都紛紛制定措施應對全球暖化,無疑說明,大家已經認可並相信全球暖化的說法;那麼,為什麼又有人稱全球暖化是騙局?又有全球冷卻之說呢?
觀點二,暖化恐係偏見 冰期取而代之?
還記得 2009年12月中旬,暴風雪橫掃歐洲,部分地區積雪深度超過50公分,引發交通癱瘓;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國東部普降暴雪,華盛頓地區的積雪深度達61公分,創1932年12月以來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溫達零下16.7℃,突破1971年以來的1月上旬最低氣溫紀錄,渤海遭遇30年來最大海冰災害,漁船被凍結在海中。接連的暴雪嚴寒,似乎不斷印證「全球冷卻」一說。
事實上,全球氣候是「暖化」還是「冷卻」的觀點紛爭由來已久。
2010年12月29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山東
濰坊萊州灣海域出現結冰現象,平日的海面
變成了白色的冰雪世界。2010年12月29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山東 濰坊萊州灣海域出現結冰現象,平日的海面 變成了白色的冰雪世界。
上世紀 30 年代以來的氣候暖化趨勢並沒有持續下去,1947年到197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氣,就曾讓許多氣象學家驚呼「小冰河期到來」。上世紀60年代初,氣象學家們公開談論說,雖然全球溫度直到40年代一直都在暖化,但是最近的溫度卻在下降。從當時的測量來看,二氧化碳在穩定地增加,但是那些年的氣溫卻在下降,這是二氧化碳「溫室效應」所無法解釋的,一時間,「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代表全球氣候變化」的觀點,也甚囂塵上。
有科學家表示,自上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特別是60年代以來,在北極和靠近北極的高緯地區,氣候明顯變冷,這些變化在氣象觀測、生物生態以及自然界許多方面都有明顯反映,例如北大西洋的結冰範圍擴大,形成了遍及歐洲、美洲、亞洲廣大地區幾十年來未見過的酷寒。由於北大西洋海水凍結,在格陵蘭和冰島之間曾一度連結成為天然「冰陸」,北極熊可以在「冰陸」上自由通行;在美洲,美國的植物生長期比40年代縮短了半個月,日本的物候觀測結果表明,日本櫻花的始花期比50年代推遲了。
於是 20 世紀 70 年代初,全球冷卻成為學術主流。1971年,丹斯加德(Willi Dansgaard)等人發表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譜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氣候有10萬年的週期變化,其中9萬年為冷期,1萬年為暖期。按此規律,當前的暖期已接近尾聲。同樣是在1971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S. I. Rasool發表觀點稱,未來50年裡,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細塵將會遮擋大量陽光,地球平均溫度將下降6℃,如果這種狀況在未來5到10年內未有改觀,冰河時代將會到來。
日本氣候學家Asakra T.1973 年曾撰文預言,地球將於21世紀進入「全球變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環境研究所Reid Bryson認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緩慢地進入另一個大冰河期。1975年《新聞週刊》在一篇題為《變冷的世界》(The Cooling World)的文章裡表示,「經歷了異常溫和的75年,地球氣候似乎有所變冷,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關鍵事實,氣象學者幾乎一致同意,全球變冷趨勢會在本(20)世紀餘下幾年降低農業生產力」,1945年到1968年間北半球平均地表溫度下降了0.5℃,1964年到1972年間美國大陸地面陽光照射量減少了1.3%。」
2007 年,阿布薩馬托夫持提出,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過了全球暖化的高峰期,全球暖化主要是太陽幾乎在整個 20 世紀持續保持不尋常的高發光度造成的,太陽的發光強度正在逐漸下降,大約在2041年降到最低點,這正是地球顯著變冷的原因,但海洋會推遲地球顯著變冷的過程,全球變冷的高峰期將出現在2055年到2060年。
無獨有偶,英國愛丁堡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Thomas Crowley於2008 年 11 月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論文,總結了他20多年的研究,他認為,地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冰期,北半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歐洲、加拿大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將很有可能被覆蓋在一個永久的冰原之下,但大量溫室氣體的釋放,似乎阻止了地球進入這一週期。
個人觀點是,氣候變遷無常 慎用「暖化」字眼
事到如今,不論在科學界還是在大眾認知上,持全球暖化觀點的人仍然居多,但認為全球冷卻的科學家也是寸步不讓,雙方各執一詞,又都能拿出不同證據來論證自家觀點,真相如何未有定論。對於地球來說變化是一個常態,地球氣候也一直處於變化之中,但這種以往一直是上下波動的平穩變化,在最近1萬年裡一直處於升溫趨勢,特別是上世紀以來更是加速上升,一些科學家看來,「變化」指長期狀況,而「暖化」更確切地指近期狀態。曾有BBC 記者透露,美國人更傾向於用「氣候變遷」而非「全球暖化」。
作為普通大眾,當我們在談論氣候變遷時,也應該謹慎引用「全球暖化」或「全球冷卻」的概念。原因有二,一是目前來看不論哪方觀點都不完美,且不能完全駁倒另一方的觀點,並且有些證據存在「自圓其說」的嫌疑,就連IPCC也不能倖免,有電腦駭客曾在 2009年11月竊取了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電子郵件伺服器,獲得英國氣候學家之間交流的上千封電子郵件內容,駭客們表示從郵件中可以看出,這些氣象專家研究並不嚴肅,他們甚至篡改對自己研究不利的資料,以證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起了巨大作用。
其二,有不少人認為,一些利益者藉助全球氣候變化的爭論,不斷鼓吹「全球暖化」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恐慌,從而從中牟利,比如銷售潔淨能源、輸出綠色技術等。由於認知差異和盲區,普通大眾很容易一些概念的盲從者,我們應當反對謠言,也反對危言聳聽,別讓一些環保觀點成為政治主義者和商業野心家攻擊人民的輿論利器。
最後,不可否認的是,不斷變化的氣候可導致了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與天氣和氣候災害有關的經濟損失已經增加。例如發生在中國的各類自然災害中,與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有關的災害佔70%以上,因氣候災害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數有下降的趨勢,直接經濟損失則有明顯上升趨勢,氣候災害影響範圍逐漸擴大,影響程度日趨嚴重。因此,不論全球暖化或變冷爭議如何走向,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潔淨能源仍將是一個不變的命題。
-
3 # 黃金螺線
大氣碳濃度自工業革命以來與日俱增,直接導致了全球變暖的現狀。全球的自然碳匯入不敷出,純淨生物圈的年碳通量是600多億噸,也就是排放600億噸同期儲存600億噸,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年碳排放量超過500多億噸接近生物圈的碳通量,而陸地植物碳匯只有20億多噸,簡單的說:有480億噸的缺口,這480億噸需要24個地球陸地面積的植物,一個地球則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2019年1月的大氣碳濃度同比增加3%,遠高於近年均值2.5%,它的增速會越來越快。
大氣碳匯、海洋碳匯以及陸地碳匯均已超過環境可承受的閾值,它們之間相互影響、惡性迴圈,除非碳排放得到補償或排放量為負數,這樣的治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照《巴黎協定》全球各國有次序實施碳減排仍然困難重重,《巴黎協定》無法阻止未來碳濃度的幾何級增速,極端天氣也隨之幾何級增加數量或增強強度。
同時停止全球碳排放不可能、找到24個地球不可能,即便不可能也要死馬當做活馬醫。
回覆列表
極端天氣是地球要升級的預兆。
治理氣候問題要走綠色發展路線。
人類的不道德行為也會招來惡劣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