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有此理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67章,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意思是:天下人都說我講的“道”很宏大,好像沒法應用於具體的事情上。正是因為宏大,所以不能看出它像具體的事物。如果道看起來像具體的事情,時間長了,時代就會變,道就會變得很侷限。我有三項法寶:仁慈,收斂(剋制),不敢居於別人之前。因為仁慈,所以能有勇氣;因為收斂,所以能廣泛的接納;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前,就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所以終能成為萬物的首領。如果捨棄了仁慈想保持勇敢,放棄了收斂而想有所發展,不想居於人後,而想居於人前,這樣就完了。用仁慈的心態打仗就會取勝,以防禦的心態來對待,國家就會穩固。如果想要上天拯救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應該自己用一顆仁慈之心來守衛自己。

  • 2 # 牛王書法

    這句話是出自於道德經,它主要的意思的是上天對待他幫助的人,別人是阻止不了的,上天會用他的一個方式來守護著他。

  • 3 # 小時pl

    一個人無論什麼時候,,,善,不可失,做好自己凡事盡力而為是小善,,,竭盡全力幫助他人,有慈悲之心,,是大善

  • 4 # 圖圖月月逛博物館

    “天將佑之,以慈護之”。慈就是愛,是廣義的愛,世界只要有愛,就會少了很多對抗和暴力,多些和諧與安寧。這個世界就充滿了希望。為什麼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崇尚信仰,因為所有宗教(邪教除外)都教人多些愛少些恨。個人也是如此如果心中有愛,你就會去愛人,也被人愛,內心就會Sunny燦爛;如果充滿仇恨,不僅自己不能夠快樂,還會惡化人際關係,

  • 5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出自老子道德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天所要救助的,必定會用慈愛來保護。

    在老子看來,他有三件寶貝,一件是慈愛,一件是節儉,一件是不敢在這世界上爭強好勝,為人之先。

    擁有慈愛才能勇敢,捨棄慈愛只求勇敢,就會走向滅亡。用慈愛來作戰就能取得勝利。用慈愛來防守就能堅固。

    仁慈而愛人是智慧。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人,焉得之?”意思是說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過的事。如果選擇住址不顧環境,就算不上聰明人。是啊,胡適先生對此進一步解釋說,人最重要的是愛人,能同胸中有大愛的人在一起,是最幸福快樂的了。

    大愛是福,大愛是智慧。愛以無窮光照亮他人,能給別人帶來大愛的人,必會得到別人的愛心和尊重。世界上最強大的不是堅船利炮,而是仁慈的愛心。地位、財富固然重要,真正使人獲得永久尊重和幫助的還是一顆仁愛之心。

    把你無私的愛獻給周圍的人——父母、同學、朋友以及那些陌生人,這樣不管你有什麼夢想,他們都會幫你實現。

  • 6 # 豳國風光9066

    “天將佑之,以慈護之”:天,指天道,自然規律,若按天道辦事,遵守自然規律,天道將護佑你取得成功;做人要有仁慈仁愛之心,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更要有團隊思想,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老子的“慈”,還有“勇”意,即做事要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以天下為己任。

  • 7 # 杜象應

    其意思為:天將要保佑你,你要以慈仁之心才能保護自己。

    此句話原句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出於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真正的關於這句話的存世有兩個版本。

    一、‘‘天將救之,以茲衛之。’’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所記載的《老子》就是‘‘天將救之,以茲衛之。’’如此看來,‘‘……以慈衛之。’’有可能是錯誤的流傳,但也不妨礙人們的認知。

    用‘‘茲’’更顯得合理,因為‘‘茲’’在漢語裡解釋含三層意思:1、指(這、這個、此),2、指(現在),3、指(年)。

    用‘‘茲’’是兩個‘‘玄’’合在一起,因為‘‘玄’’,有點玄乎,預知事情很難達到又不能不做。那麼,‘天將救之,以茲衛之’’,就好理解了,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般。

    《三字經》有言: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天,他們能預知孩子的未來但又不是絕對的,所以作為父母總是想方設法拯救自己的孩子,於是嚴加管教,送孩子上學堂唸書得到了知識能力。父母愛護孩子不能顧及孩子的一生,讓孩子接受教育好自己保護自己,這才是目的。

    二、‘‘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現在流行版本多是‘‘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表示上天要救護一個人,是靠他自己有一顆仁慈之心來守衛自己,否則的話老天爺也救不了他。

    示例:三國時關羽之死甚是窩囊,為什麼呢?本來關羽本領大,自身保護不在話下,且有能力帶兵打付並守住一方城池,此乃將軍人物。

    殊不知,關羽好酒貪杯,脾氣火爆,時不定借酒消愁虐待和打罵士兵,沒有恆好如初的仁慈之心,導致手下兩部將叛逆而將其殺害。

    由此窺見,關羽不夠仁慈,遇事不能節制,連自身都難保,老天爺也望洋興嘆!

    簡言之,一句話如《老子》所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可理解為,仁慈、節儉、不與人爭,上天要來救助我,就會使我具備有慈柔的品質來保護自己。

    附題外語:人要有善良之心,不會人善被人欺,上天會幫助你,也會照顧你!

  • 8 # 蘆山竹老土

    理解天將佑之,以慈護之,這八個字表明的是什麼含義,先要知道佑和慈的字義,佑和戀都是站在上位而對下位的事和物,人以高對低以大對小的字義表達。佑字同護字一樣,慈字對應孝字都是上下態度及作為的表達怎思。天者,萬物之至伸靈也,天將佑之,人人都會得到來自天的保佑,天視我們是一樣的,無分別的一同視仁。它用慈善隨時隨地都在保護著我們全體。站在下位的人瞭解了這些就知道感恩敬上,放老。站在上位就應保護下位,用慈善的面綄愛護下位的人。這就是上下和諧了。大家都得到了應該得到的了。

  • 9 # 三人行xxs5657

    這句話是老子【道德經】的,精髓。主要是指人們無論從事任何事業和工作,都要以善為本丶以德立身,由此才能受到道義的呵護和正能量的弘揚。

  • 10 # 福善易學講堂

    ‘天將佑之,以慈護之’,此句話表意是指慈悲、善良的人,多有龍天善神、佛菩薩加持護佑;深意是要勸大家‘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善良有慈悲心的人,本身就願意多幫助別人,也願意多付出,自然就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如同古人說:‘自助者多助’的道理一樣,佛家說這是一種‘行為反作用力’,你種了善因的行為自然會得到善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算是真正在乎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