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皇漢武
-
2 # 考古軍中馬前卒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都對裡面的木牛流馬印象頗深。在演義裡,這種神器拍拍就走,掰舌頭就停,百公里零油耗,簡直是永動機一般的存在。當然,今天我們知道,永動機不存在,木牛流馬應該是比較輕便的小車類運輸工具。
先來看蒲元發明說。蒲元發明木牛流馬的說法,來自於一部叫做《蒲元別傳》的書,或者說這麼一篇文章。其中記載如下:
與丞相諸葛亮牒
元等輒率雅意。作一木牛。兼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
所謂“與丞相諸葛亮牒”,就是蒲元寫給諸葛亮的信,根據其內容可知,木牛應該是一種雙轅車。
不過這部《蒲元別傳》早已散佚不存,今天所能看到的,是別的書引用其中的一些片段而已。除了關於木牛流馬的記載,還有蒲元造寶刀的事情。造木牛流馬的這段記載,就是來自於《北堂書鈔》中的引用。
關於《蒲元別傳》的作者是誰,答主還沒有找到可靠的結論。雖然網上有些說法認為是姜維所著,甚至某度百科都這麼寫。
但這個說法同樣沒有可靠的證據,大概是因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一書將姜維和蒲元的作品前後列出,因而有人誤以為這些都是姜維所作。
接下來看諸葛亮發明說《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另外,裴松之蜀志注引《諸葛亮集》,記載有木牛流馬的製作方法: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假如我們認為《蒲元別傳》的記載可靠,那麼這件事大概情況就是這樣的:
諸葛亮北伐,需要運輸糧草。但蜀道難,牲畜牽拉的大車難以行走,因此需要有更好的運糧工具,一時間犯了難。這時候匠師蒲元主動上書,提出了雙轅車的設想,或者已經做出了樣品。諸葛亮對這種車進行了改良,分別製成了木牛、流馬。
在《三國志》中,我們要注意到這麼一句話:損益連弩,木牛流馬。
這裡的連弩大家都知道,是諸葛連弩。在諸葛亮之前其實就存在連弩,比如《墨子》中有“連弩車”,秦始皇也曾用連弩射擊海中大魚。
因此,諸葛亮並不是發明連弩,而是“損益”連弩,也就是對其進行改造。
對於《三國志》中的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如果把連弩跟木牛流馬分開,似乎是改進連弩,發明木牛流馬。而如果把“連弩”跟“木牛流馬”之間的逗號變為頓號,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諸葛亮對連弩跟木牛流馬都進行了改良。
如此一來,蒲元建議、諸葛亮改良的判斷也就更有說服力了。
-
3 # 北門猿
木牛流馬應該是諸葛亮發明的,蒲元參與了製造。
本文略長,可能有些亂,我嘗試把這件事梳理清楚——不過我想借這個機會感慨一下,網路時代各類電子資源十分豐富,對於讀者來說當然是大好事,但在文字輸入過程中,難免有錯別字出現,有些資源甚至錯字連篇。再加上引用者不加思考,或者是無力核對,導致錯誤隨著各類文章廣為流傳,以訛傳訛,一誤再誤。這種情況也並不少見。
木牛流馬是蒲元發明的觀點,大概來自《蒲元別傳》。這篇文章(準確地說只有幾句話,可能不是全文)見於《北堂書鈔》:
《蒲元別傳》雲:元為丞相葛亮西曹掾,亮欲北伐,患糧難致,元牒與亮曰:“元等輒率雅意,作一木牛,廉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注意“輒率雅意”四個字,率是依循的意思。雅意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向來的志願,二是對方的意願。
《三國志·秦宓傳》記載,劉備佔領了益州後,廣漢太守夏侯纂聘請秦宓為[師友祭酒]。然後和他聊益州的風土人情。秦宓說了一通,最後總結:“此便鄙州之阡陌,明府以雅意論之,何若於天下乎?”——這是我們四川的地理情況,請用您的高見比較一下,和天下其他地方相比如何?
可見“雅意”指“你的意思”。“輒率雅意”,說明蒲元是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制造了木牛,所以發明權仍然應該歸於諸葛亮。
而且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了是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這麼解釋的話,兩種說法就不矛盾,都說得通了。
而有的文章引用這句話,寫成“元等推意作一木牛”,這就變成蒲元發明木牛流馬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上面這段引用於殆知閣網站,這個網站也有錯別字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在姜維名下列有兩篇文章:《蒲元傳》、《蒲元別傳》,但蒲元別傳中並沒有上述這段話。
上面這段話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被單獨成篇,列在蒲元的名下。而編者又註明了“《北堂書鈔》六十八《掾篇》引《蒲元別傳》元牒與亮”。不知道編者是出於何種考慮。
再說杜佑《通典》。據說通典中有這樣一段話:
亮集督軍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馬。據此,則蒲元諸人實創之,非亮自創也。隨便從網上搜了一篇文章,截圖如下:
如果按這種說法,則木牛流馬的發明者是蒲元等人。但我查《通典》原文,寫的卻不是這樣,而是:
按《亮集》,督軍龐力、杜叡、滿元、胡忠推意作一腳木牛。……(後面跟的是木牛流馬的製作方法)
這裡面有三點不同。
其一,一個想當然的翻譯錯誤。按《亮集》,指的是【按《諸葛亮集》中所記載的】。某些作者誤讀為“按:亮集督軍……”可能是把這句話理解為諸葛亮集合眾人之力了。
其二,督軍不是廖立,而是龐力。按《三國志》,廖立的官職是長水校尉。
其三,沒有後半段“非亮所創也”的判斷。而且網上這段話有一個別扭之處,前面明明寫的是廖立、杜睿、胡忠諸人,後面怎麼無緣無故冒出來個蒲元?
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御批資治通鑑》電子版,引用《通典》,寫的倒是督軍“廖立”而不是“龐力”。
杜佑通典注:按亮集,督軍廖立、杜叡、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馬。其木牛法……可是除了這點之外,其他地方也都和網路流傳的這段話不符。
可見這段話的來歷,實在是很成疑問的。
回到杜佑《通典》的記載,這段話本身有兩點可以商榷之處。
第一點,杜佑自己說,這是引自《諸葛亮集》。但現存諸葛亮集中,只有製作木牛流馬的方法,沒有提到督軍龐力等人。不知道杜佑所據者何。
不過諸葛亮的文集好像已經散失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後人從各個渠道蒐集的輯本。所以不能確定杜佑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諸葛亮集。
所以就有了第二個問題。當初諸葛亮的文集是陳壽編輯的。那麼杜佑能看到的東西,陳壽想必也能看到。
但他在《三國志》裡,還是把木牛流馬的發明權判給了諸葛亮。所以要這麼看,還是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的說法比較可信。
-
4 # 白雲3498
蜀道難……
有些前進的道路車馬不可能行程,只要開劈羊腸小道,小獨輪推車就能輕車越過萬重山。
歷史上的木牛流馬還原本來面貌,從神話中解脫出來。
很多玄虛推理無窮,最終迷案。諸葛亮發明,蒲元製造……
回覆列表
木牛流馬應該是諸葛亮的設想,由蒲元負責具體施工。
杜佑的《通典》記載:“亮集督軍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馬。據此,則蒲元諸人實創之,非亮自創也。”這也是很多人認為的木牛流馬實際上是由蒲元設計的史料出處。不過《通典》畢竟是唐代政書,據三國時代較遠,可信度遠不如《三國志》,何況查閱所有資料,蜀漢督軍一職只有成藩擔任過,並沒有廖立這個人。
而《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明確記載說:“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奴,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長期在蜀漢為官,說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的設計思想,應該是可信的。此外,姜維在《蒲元別傳》中也寫道:“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攝兩環,人行六尺,馬行五步,人載一歲之糧也”。
製作木牛流馬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諸葛亮北伐時軍糧轉運困難,並且木牛流馬並非脫離時代的產物,它本質上還是對現有運輸車輛的一種改進型號,以適應蜀漢牛馬不足,道路崎嶇的現狀。而蒲元作為丞相府西曹掾的技術人員,秉承諸葛亮之創意具體實施木牛流馬的製作是無可厚非的,“元等推意”這四個字就足以說明,參與施工的是包括蒲元在內的多人。如果這個創意本身就是蒲元想出來的,姜維自然不會用“元等推意”這種說法了。
以諸葛亮的地位,他不可能自己拿著刨刀去製作木牛流馬,只需要提出要求,給出設計思想,剩下的工作由工匠完成即可,但這並不能否認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的發明。退一萬步講,即便木牛流馬是蜀漢集體智慧的結晶,那諸葛亮掛名“總編”也無可厚非,畢竟他是蜀漢丞相。兵馬俑坑中不也發現很多兵器上刻著“相邦呂不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