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
2 # 讀史知天下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感到驚訝,慈禧殺溥儀這未免也太荒謬了吧,光緒駕崩後,奄奄一息的慈禧選擇了溥儀接任皇位,也就是說溥儀是慈禧欽點的新皇帝,因此慈禧為什麼當時不殺死溥儀簡直是無稽之談。我們不妨來看看慈禧為何要選擇年僅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
眾所周知,慈禧是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同治、光緒只不過是傀儡皇帝而已。歷史上皇帝駕崩後,多是子嗣繼承皇位,可是從同治開始卻出現了難題,他並無子女,於是慈禧挑選了光緒作為繼承者。
光緒駕崩之時,同樣膝下無子,慈禧當時在彌留之際選擇了溥儀為帝,自己也順理成章做了一天太皇太后,於次日在儀鸞殿去世。
慈禧太后統治清朝的48年中,共指定了三位皇帝,巧合的是這三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同治5歲登基、光緒4歲登基、宣統3歲登基),更令人疑惑的是這三位皇帝都沒有子女,這似乎預示著清朝的氣數已盡。
可以說當初慈禧讓同治即位那是理所當然的,而選擇光緒實際上是為了自身權利考慮,最後指定溥儀已經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了。
縱觀清朝近300年的歷史,有兩位皇太后扮演者重要角色,一個是孝莊太后,另一個則是我們熟知的慈禧太后。她們兩人一前一後都為清朝主持過朝政,只不過一個開闢了盛世,而另一個卻使清朝走向了滅亡,雖說慈禧面對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江山,但是單憑能力來說也無法於孝莊太后相提並論。
慈禧之所以選擇年幼的溥儀繼承皇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自然有慈禧的私心,他選擇新皇帝的人選,必須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才行。而溥儀正好符合慈禧的要求,溥儀的母親是慈禧的養女,也就是親信大臣榮祿的女兒。並且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的親兄弟,溥儀是光緒的親侄子,符合祖制,因此綜合考慮之下選擇了溥儀即位。
-
3 # 修身1599
要說溥儀就得說溥儀的親屬關係
溥儀的父親:載灃
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被殺,清廷派載灃赴德道歉。出使中清廷把扭轉敗局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載灃“圓滿”完成了屈辱性的政治任務,讓慈禧十分滿意,為他以後的仕途奠定了基礎。1902年慈禧在保定宣佈他同榮祿幼女瓜爾佳氏結婚的懿旨,這是慈禧從個人私利出發,達到一舉控制和籠絡兩個顯耀家族的政治目的。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病危,立載灃長子溥儀為帝,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溥儀的外公:榮祿
榮祿憑藉祖蔭進入官場,為人圓滑,幾次被貶,之後借恭親王作為後臺,結識慈禧太后身邊大紅人李蓮英。1897年反對康有為激進式變法,認為應循序漸進。1898年戊戌變法,因袁世凱舉報,抓捕並殺害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因此被慈禧視為心腹。榮祿對慈禧十分忠心,1900年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時被西逃的慈禧詔命留京,管理事務。1902年經慈禧懿旨,嫁其幼女為醇親王載灃之妻,是為溥儀生母。
溥儀作為慈禧深受信任的榮祿外孫,清廷之希望載灃長子,因慈禧旨意而結成的政治婚姻之果,被立為帝是必然,所以慈禧不會殺溥儀,也不敢殺溥儀。
-
4 # 峰子奇觀
慈禧為什麼不殺溥儀?
我來告訴你,答案十分明確:慈禧太后,除非腦袋少根筋,不然沒有任何理由殺溥儀。
首先,溥儀是慈禧太后生前欽定的接班人,慈禧太后駕鶴西去時,溥儀才3歲,一個只知哭鬧的小娃娃。3歲登基大典時哭著鬧著不配合,還是臣下們哄著抱上的龍椅。
其次,溥儀是慈禧太后給親侄女隆裕太后安排的“光緒帝二號”,實際朝政大權,掌握在她精心扶植的親侄女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手裡。小皇帝溥儀,只是個大清皇位的象徵。
其三,溥儀是當時慈禧太后及滿清貴族們,經過多番商議和綜合考量下,當時繼承皇位的最合適人選。溥儀及隆裕太后,代表滿清貴族們利益,慈禧太后殺溥儀是無稽之談。
慈禧太后:扶植大清3代帝王的女獨裁者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實際最高統治者,統治了晚清中國近半個世紀,她連續扶持清朝最後三代帝王,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溥儀)。
1、同治帝
同治帝是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卻是個短命皇帝,6歲登基,在位13年,19歲染病死去(一說染上天花,一說染上性病)。同治帝是個喜歡出宮尋花問柳、流連妓院的風流皇帝……
2、光緒帝
隨後,慈禧太后為了繼續掌握大權,扶她親妹妹的和醇親王生4歲的兒子載湉繼位,成為光緒帝。光緒帝因“戊戌變法”惹怒慈禧太后,後被囚禁於瀛臺。慈禧太后大限將至前,命人毒殺了光緒帝,二人前後腳去世。
3、宣統帝(末代皇帝溥儀)
慈禧生前安排了自己的“翻版”,希望葉赫那拉家族的女人繼續掌握大權,早早就扶植了弟弟桂祥的女兒,嫁給光緒帝當皇后,又在皇室中挑選了一個娃娃皇帝溥儀。
翻版,也倒了!慈禧太后-光緒帝,是一對“母子”組合。慈禧太后一手安排的翻版:隆裕太后-溥儀,又來了一對“母子”組合。相同點:皇帝幼小,太后掌權。
隆裕太后是親姑姑慈禧太后的翻版,溥儀皇帝是叔叔光緒帝的翻版,企圖想繼續統治下去……可惜,袁世凱和孫中山“南北合談”,讓慈禧太后生前的夢想落空了……
1911年辛亥革命,敲響了大清王朝的喪鐘。1912年,隆裕太后被迫宣佈《清帝退位詔書》,6歲的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大清亡。
-
5 # 達o芬奇密碼
被人誣陷的慈禧。慈禧一生丈夫去世,國家的擔子壓在自己身上,把兒子扶上皇位,兒子去世。把養子扶上皇位,卻打敗甲午戰爭,又戊戌變法鬧得人心惶惶,還要密謀殺害自已。扶持溥儀,卻也是亡國之君
-
6 # 小鎮月明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懵逼啊,慈禧死的時候,溥儀才不過是個3歲小孩子而已,慈禧何來理由去殺他!而且溥儀是她親自選定的皇帝繼承人!
慈禧死之前,清朝的皇帝光緒已經先一天掛掉了,坊間一直流傳著光緒是被慈禧毒殺。原因是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慈禧要是不弄死光緒,那慈禧死後必將不得安寧。
不管怎麼說,反正光緒是死在了慈禧之前。當時的清朝雖然已經積重難返,但不管怎麼說皇帝還是需要一個的。
光緒沒有子嗣,慈禧只能從愛新覺羅家族中找出一個。愛新覺羅家族的王爺還有不少,但是慈禧偏偏選中了只有3歲的溥儀,哪怕是光緒的弟弟醇親王載灃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個人以為,從慈禧的角度來看,醇親王載灃確實是不錯的。首先醇親王載灃的父親老醇親王奕譞屬於慈禧的鐵桿支持者,在慈禧除去八大臣和打敗恭親王的過程中,老醇親王始終站在慈禧一邊。
其次,載灃是和光緒血緣最近之人,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載灃畢竟是和光緒是同一輩人,不太符合封建社會父死子繼的傳統(封建社會兄終弟及是非主流)。
所以,慈禧選擇了載灃的兒子作為清朝下一任皇帝,然後安排了載灃作為攝政王,並給予了光緒的皇后(也就是隆裕太后)相當的權力以相互制衡。
完成了這些之後,慈禧於當天就掛掉了,然後帶著鉅額的珍寶去另外一個世界享受去了。
當然,慈禧這個安排還是不錯的。但是此時的清朝已經行將就木,攝政王載灃也是無力迴天,幹了三年撂挑子不幹了。
曾經勇猛無雙的八旗子弟已經退化成只會抽菸遛鳥鬥蛐蛐的紈絝子弟,戰鬥力約等於零,清朝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兵力已經變成了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當辛亥革命一爆發,袁世凱抓住了時機,從清朝的臣子一躍變成了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的大總統。
最有意思的溥儀,3歲的時候莫名起來的成為了皇帝,6歲之後莫名其妙的成為了亡國之君。真的是一臉懵逼的上來,又一臉懵逼的下去!
-
7 # 古今通史
慈禧:我瘋了?你瘋了?^_^
溥儀是慈禧親自挑選的皇位繼承人,幹嘛要殺掉,事實上對自己病情好轉還抱有希望的慈禧,還綢繆著萬一病癒,還要繼續垂簾聽政。所以要挑一個年紀小,容易控制的“近親”皇帝,這已經算是傳統套路了。
溥儀和慈禧有多親呢,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帝的弟弟,溥儀是光緒帝的侄子,溥儀的奶奶是慈禧的親妹妹,慈禧是溥儀的姨奶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抽風也是殺別人,怎麼會殺溥儀呢o(∩_∩)o
慈禧並不是臨終才想起了溥儀,而是早做好安排了,只不過自覺身體還算硬朗沒有放到日程上來。至於光緒,即便慈禧先一步走了,光緒也不會好過,維新幾乎把所有權貴都得罪了,為了自己的烏沙,家族、榮華富貴等一切利益,他們會和皇帝死拼到底的,被架空多年的光緒還真未必是他們對手,當時的皇帝對朝政的控制力已經很低了,在那種環境下,發生政變、宮變甚至軍事對抗都是有可能的。
但即便是這樣,慈禧也還是不放心,所以在溥儀入宮的第二天,非常湊巧的-----光緒帝帶著超出常人2000多倍的砷(砒霜)駕崩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荒誕,至少應該說一下回答這個問題的一些前提條件,溥儀哪裡妨礙慈禧了。我對這個問題猜測:是不是慈禧當時問什麼不殺光緒?本著學習的態度,我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回答。
慈禧為什麼不殺溥儀:1、溥儀是慈禧欽定的接班人,這是慈禧在生前很早就規劃好了。光緒和慈禧鬧掰了之後慈禧不會讓光緒再挑大統,心中早就物色人選。這個人選必須低光緒一輩,這樣慈禧的親兒子同治也算有了後人,叫“兼祧兩宗”。2、溥儀是光緒的親侄子,光緒是慈禧的親外甥,在晚清的政治格局中,醇親王一家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說明慈禧對此是比較放心的。3、慈禧在臨終前才最後把溥儀的地位確定,怎麼會殺溥儀呢?
慈禧問什麼不殺光緒?1、光緒自幼進宮,和慈禧甚至比同治跟慈禧還親。同治跟著慈安長大的,但是慈禧卻是看著光緒長大的。這是一層割不斷的親情。2、光緒歷史上也並沒有真的想殺慈禧,只是想讓那些維新人士想法調和兩宮,但是康有為太想出人頭地,想著把慈禧殺了自己就是第一功臣。光緒對慈禧豈沒有感情?3、外省督撫包括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都支援皇帝在現任上,畢竟大清是愛新覺羅的,不是葉赫那拉的、4、外華人,帝國主義勢力一直想幹涉清朝內政,殺了光緒,慈禧也會被外華人所逼。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