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雨說歷史
-
2 # 堅持一切正確的原則立場
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儘快迫使日本和軸心國投降。
其二,由於日本海外駐軍加本土陸軍還有兩百多萬,所以軍部的強硬派要進行本土決戰,不甘心失敗且要給盟軍造成更大傷亡。美軍是注重人權的國家,如果進行登陸決戰,至少要造成盟軍一百萬傷亡的代價。所以避免較大傷亡,迫使日軍放棄抵抗,就立刻把最新研製的原子彈試驗型投放在了日本。
其三,投放原子彈後可以給日本全國造成心理上的創傷,迫使他們臣服於美軍,從而達到控制日本乃至亞洲的目的
-
3 # 風雲焦點說
美國把這麼貴重,當時世界絕無僅有的原子彈全部投到日本本土,絕不是為了儘快結束二戰這麼簡單,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日本的瘋狂讓美國忌憚。
二戰末期,日本士兵在太平洋戰場上瘋狂的自殺式抵抗,讓美國大兵很是頭疼,而這還不是在日本本土,只是在其佔領地,如果一旦登陸日本,那麼不知道日本會做出何等瘋狂的事情,而且戰爭已經到了末期,沒有必要再和日本死磕,而犧牲大量士兵的性命,所以直接投原子彈震懾他們。
第二,為了戰後新的國家秩序。
那個時候,亞洲戰場上的蘇軍正在東北進攻,戰事很快就會結束,如果美國不盡快在日本站穩腳跟,把日本作為亞洲的戰略橋頭堡,新的世界格局一旦形成,和平年代想要再改變就難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現在日本就很聽美國的“建議”。
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同樣也沒有白掉的原子彈,日本嚐到原子彈的滋味後,收斂了很多,對美國也是畢恭畢敬,言聽計從,這才是美國最終的目的。
-
4 # 航天兔
其實無非就是加速日本投降與威震其他其他盟友國家,尤其是前蘇聯。
現在很多人認為二戰鬼子是因為美國爸爸的兩顆原子彈才投降的,但實際在1945年2月美軍開始對日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和“飢餓計劃”的水雷封鎖後,鬼子就已經撐不下去了,投降僅是時間問題而已。
從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將擔任美軍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併發明“夜間低空空投燃燒彈”的“李梅火攻”戰術後,日本共有98個城市遭到轟炸,主要大城市城區被燒燬面積均在50%以上,其中東京、橫濱為56%、名古屋為52%、大阪、神戶為57%,中小城市中甲府為72%、日立為71%,福井甚至高達96%,而整個空襲行動中共造成鬼子244萬幢建築物被毀,約23萬人死亡,傷47.6萬人,失蹤2.4萬人,800萬人無家可歸,而在1945年3月9日對東京的空襲行動中,一個晚上就造成東京10萬人傷亡,甚至超過了廣島原子彈爆炸鬼子的當天傷亡人數。圖注:燒成一片白底的東京。
而從1945年3月27日到8月15日的“飢餓計劃”中,美軍共出動B-29轟炸機1528架次,在日本本土周圍佈雷12053顆,共炸沉/傷包括“海鷹”號航母在內的65艘軍艦和670艘其餘船隻,其中炸沉和重傷無法修復的艦船為431艘,總噸位為140餘萬噸,相當於“飢餓計劃”開始時日本艦船總噸位的75%。
近乎徹底斷絕了日本的海上運輸,致使鬼子的下關海峽運輸量下降了98%,進口物資下降了90%,不僅造成了日本國內維持戰爭急需的石油、煤炭、糧食等戰略物資供應中斷,甚至造成了鬼子國內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平民糧食配給將至最低限度。圖注:美軍對日“飢餓計劃”的水雷佈設圖。
根據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的報告:“根據戰後對當時局勢和日本國民經濟狀況的完整調查,期間包括許多前日本政府領導人的協助和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美軍“奧林匹克”登陸行動計劃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正式的登陸行動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因為日本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
但是美國等不了那麼久了,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為了讓前蘇聯參與對日作戰,羅斯福做了重大讓步,同意了前蘇聯開出的一系列苛刻條件;
外蒙獨立現狀予以維持、恢復1904年日俄戰爭前俄國的權益(薩哈林島南部及臨近一切島嶼交換前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並保證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恢復前蘇聯租用旅順軍港基地、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中蘇合辦公司共同經營、前蘇聯在東北的優越權益須予以保證)、千島群島交予前蘇聯。
可以說,其中大部分是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前蘇聯的對日作戰,不僅在損害“中華民國”盟友利益的同時,也對戰後美國在東亞的地區利益擴張不利,但是在當時美國在沒有執行“李梅火攻”與“飢餓計劃”的時候,美國為了減少類似“硫磺島”戰役時的美軍重大傷亡,尤其面對距離日本本土越近鬼子必然抵抗越頑強的情況下,不得已同意了前蘇聯的條件。
但是到了1945年8月鬼子的情況變了,前蘇聯是否參與對日作戰實際起的作用變的非常小了,前蘇聯對日作戰從加速日本“投降”變成了“摘桃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能提早讓日本投降,那自然就用不著前蘇聯對日作戰,自然也就用不上履行雅爾塔會議的協議了。
同時,美國為曼哈頓計劃動用了10萬餘人參與,集合了全美國最強大的科學家團隊,投資了20億美元(當時幣值),動用了美國1/3之一的電力,如果不用做實戰檢驗一下效果,怎麼能證明“原子彈”的真實威力值得投入?圖注:全世界第一個核武器實驗裝置。
並且對日動用原子彈還可以威懾前蘇聯及其他國家,對戰後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利益瓜分也有幫助。
所以鬼子就成了美國“原子彈”的試驗品,但從根本上來說,原子彈只能算是加速日本投降的“武器”,並不能算作決定性“武器”,這點還是要分開的。
-
5 # 七師弟威懾是美國第二政治目的
在政治的多個目的之中,威懾無疑是一項行為能夠收到的最高功效,也是政治目的之中的完美狀態,美國在製成原子彈之初,並未真正投入使用過,也不知道其真正威力和缺點,所以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既是實驗,更是威脅。這番威懾毫無疑問是成功了,他促成了日本的快速投降,同時也讓全世界看到了美國在戰爭之中進入下一階段的恐怖代差,這種威懾是富有成效的,它直接導致美國在世界政治舞臺的話語權空前劇增,奠定了其國際霸主的地位,同時也對一直抱怨其自私自利的歐洲,對意識形態與其對立的蘇聯,都形成了巨大的威懾和震懾作用,這一後果,使得美國迅速獲得在二戰之後建立國際體系之中超越英法的話語權,美歐的走向,從此開始由美國主導,否則,英華人是不會放權的。
從雅爾塔會議的座次來看,美國就因為這兩顆原子彈的恐怖威力,坐在了中間。
-
6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啊,還能有什麼?1945年8月9日,美國向長崎投下原子彈。每年的八月,人家日本不光過中元節,還有核爆週年悼念,終戰紀念日(注意,不是投降反省紀念日)。有很多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聆聽日本人誠摯哀悼的聲音,細緻詳切的述說,發自肺腑的心痛,念念不忘的回憶。
似乎周遭和大家都忘卻了曾經扶桑人在餐桌上貪婪的難看的吃相。手握滿洲(今東北),腳踏神州(內地)嘴裡吃著東南亞,眼裡盯著北極熊白頭鷹,隨時準備以大東亞共榮圈為基石,南下北上,南拳北腿的要打遍天下無敵手,做著吾皇吾國,滿哉快活的美夢。血淋淋的牙齒和嘴唇,滿是我們人民的鮮血與東亞各國的淚水。
我總說,歷史不容忘卻,烈士鮮血不會白流,現在看來是多麼蒼白無力…每當我在重慶的街頭,看著呱噪的人群,淹沒在麻將聲中;每當我在哈爾濱,聽著各種專治不服的叫囂,以為這裡醫術高明,包治百病;每當我在南京,看到各種碰瓷撒潑,默默無語。我仍然會想,到底是痛的不夠,還是忘的太快?甚至有人和我說,如果今天是日本統治,我們也許就可以過上非常文明現代的生活了。
但是沒有人會尊重一個沒有底線,沒有歷史,沒有記憶的人,魚的記憶很短,只有幾秒,所以日本人最愛吃魚。還有人總是說,我們是沉睡的巨人,一旦喚醒,那將是東方的雄獅。
這時候,我總想“呸”的一口,並且大聲告訴你,內地人早他媽的醒了,只是大家都習慣於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生活,大概…差不多就行的去陶醉。這點,我們又和日本人有什麼區別呢?只是日本人揣的更明白,裝的更糊塗,但是不會用差不多去陶醉,拿大概麻痺自己。所以,年紀大了總愛看魯迅的書—曾經彷徨,也曾吶喊,希望不會是忘卻的紀念(那些慘死的我們的同胞)
回覆列表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造成了10萬日本平民死亡。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戰爭中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科學家們經過三年的時間,研製出了原子彈,他們親眼見證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和可怕性。美國為什麼要將原子彈投向日本呢,我們來聊聊個中原因。
首先的一個原因肯定就是肯定就是逼迫日本儘快投降。
長久的研製和爭論美國啟用曼哈頓計劃在奧本海默的領導下和一大批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三年的研究,終於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原子彈的誕生就與它的威力一樣包含著巨大的爭議。如此可怕的武器放在戰場上,將會造成多少無辜生靈的塗炭。所以伴隨著他出生的還有該不該使用原子彈的疑問?
但是20億的戰爭開支,美國極想看到效果,而且美國相關的軍事專家估計出,如果美國實現對日本的單獨佔領的話,美國將要耗費將近50萬的兵力的犧牲。綜合利弊之下,美國決定將“胖子”和“小男孩”分別丟向了光島和長崎。
震懾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戰爭期間,三巨頭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就多次開會商定戰後體系。尤其在德國投降以後,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美國經濟實力居世界首位,美國本土更是沒有遭到任何炮火的襲擊,所以美國在戰後稱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廣島和長崎兩枚原子彈的丟放,巨大的殺傷力無疑是對蘇聯這樣的國家最大的震懾。
或許還有一些復仇因素珍珠港事件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要不是航空母艦臨時有事,出港執行任務,也難逃厄運,基本上連反擊日本的機會都失去了。而且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大兵犧牲數量眾多。本來坐山觀虎鬥的美國,卻因為日本的襲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或許美華人難解心頭之恨,所以決定了將原子彈投向了日本。當然這是作者主觀臆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