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迪是隻貓
-
2 # 微觀近代史
明末時期,在現在的貴州重慶一帶,曾經發生過一起地方土司對明朝的叛亂,史稱奢安之亂,又稱安酋之亂,影響深遠,那麼這個奢安之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要知道,奢安之亂叛亂的領導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彥。奢崇明是四川永寧宣撫使,而安邦彥是貴州宣慰司同知,他們都是西南地區的大土司,其中安邦彥值得一提,安邦彥屬於水西安氏家族。水西安氏家族從後漢至清朝康熙年間,世長水西,共1474年,可謂根基深、歷史悠長。而以往西南平叛,明朝其實都依靠水西安氏家族,楊播之亂,就是安氏幫著平定的。
那麼這兩個大土司又是怎麼走到明朝的反面呢?這要說到明末天啟年間的一些事情。
天啟元年,明朝東北告急,而顯然兵力有所欠缺,所以明朝廷準備調水西及永寧兵赴遼東作戰,但是激起反抗,從此奢安之亂便開始了。戰爭從天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17年,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大規模交戰持續9年,其中不少明朝官員被殺,最後被明末大將朱燮元平定。據說在叛亂中,貴陽被圍半年,兵民相食,據傳逃入貴陽城內四十萬,最後吃到還剩2萬多人。但即便如此,水西安氏家族依然沒有收到任何損傷,還是力量強壯,這也說明了土司在當地的認可度和實力。就像之前提到的,一直到康熙年間,水西安氏還在此執政,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間這次改土歸流,才有流官來到此,標誌著清政府對貴州一帶的控制力得到加強。
-
3 # 熱狗愛電影
奢安之亂還要從明朝後期的社會狀況說起,最初明朝的統治是比較清明的,在政治上,為百姓的生活謀福利,在經濟上,也注意休養生息,但是到了統治的後期,社會的一些弊端開始顯現出來,這主要表現在百姓的生活水平上,掌管百姓生活的官員不但不為百姓謀福利,反而可以壓榨百姓,讓很多地方的百姓叫苦連天。統治階級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矛盾調和不好是奢安之亂背景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在明朝的邊境地區,很多民族和當地的政權在土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這就導致了明朝邊境地區常年的戰火連天,加重了當地人民的兵役服務,面對著常年不休的戰爭,還有統治者的剝削,百姓的生活處在了水深火熱當中。而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上,奢安之亂就爆發了,當時的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彥兩人看中了時機,在各自的領地上開始作亂,這場混戰持續了十七年,常年的征戰讓明朝的力量被消耗了很多,而在這場戰爭當中,很多將士都付出了生命,生靈塗炭,正常的社會生產被打斷了,而這樣的結局也就昭示了明朝的滅亡。 奢安之亂經過在明朝發展的後期,社會上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奢安之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奢安之亂是明朝時期規模比較大、影響比較深遠的一次叛亂,那麼奢安之亂經過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在天啟年間,奢崇明起兵,殺死了當時明派去在重慶的巡撫和一系列的隨從人員,隨後攻佔了重慶,並且在附近的幾個城市中接連發動戰爭,建立了大梁,這是奢安之亂的開始。隨後,奢崇明的軍隊向成都進發,而在他叛亂的過程當中,明朝政府也開始採取行動。奢安之亂經過中,長期的混戰是很重要的一點,當時的情況下,雙方的軍隊力量相當,面對著叛軍的不斷進發,明朝的守城兵也誓死守衛,大量的將士在戰爭當中傷亡。而面對著叛軍的不斷逼近,朝廷從其他邊境調兵,這樣一來,讓平叛軍隊的實力提升了不少。在水西龍場的戰役當中,安邦彥的軍隊被擊退,奢崇明的家眷也被朝廷活捉,這時候奢安之亂基本上是接近了尾聲。分析全部的奢安之亂的經過,大概上有三個時期,從前期平叛軍隊的不斷失敗,到中期有餘力量加強開始逆轉戰局,後期,叛軍完全被壓制,這中間的過程雖然走的很艱難,但是奢安之亂勝利以後,讓明朝政府的統治又繼續下去,但是正是由於這場叛亂,明朝消耗了太多的力量,開始在發展當中力不從心起來。奢安之亂結果明朝的社會發展到了後期,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在統治階級內部,官員的不作為是最大的問題,而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和掌權者之間也因為土地等一系列的問題爭執不斷,這樣以來,對於不法分子來說就是一個可乘之機,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奢安之亂爆發了。奢安之亂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很多人都關注奢安之亂結果到底如何。 在經過了十七年的平叛,奢安之亂終於落下了帷幕,在這場戰爭當中,明朝犧牲了將士上百萬,而這當中不乏優秀的將領,四川和雲南等地的幾任巡撫都在戰爭當中犧牲,而這一地帶常年的戰爭讓正常的生產難以進行,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了影響。而在決定性的戰爭當中,一共擊斃了叛軍3萬多人,還俘獲了大量的敵軍,叛軍的主要頭目奢崇明父子在戰爭當中受傷而逃跑,這也加速了戰爭的結束,安邦彥的軍隊也在戰爭當中被擊退。奢安之亂的結果對於明朝的統治者來說,很好的維護了他們的統治,讓明朝能夠繼續存在下去。在戰爭之後,為了恢復被戰爭損壞的經濟、生產,明朝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叛亂地區實施了鼓勵生產的政策,而為了防止戰亂的再次發生,徹底的消除叛軍的殘餘勢力,明朝廢掉了水寧宣撫司,改革了當地的監管機構,讓戰亂之後的雲貴地區迅速的恢復起來。
回覆列表
奢崇明系四川永寧宣撫使、安邦彥系貴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四川、貴州大土司。[3] 萬曆十四年(1586年)奢崇明襲職四川土司永寧(治所在今四川省敘永西南、轄境相當今敘永、筠連、古藺等縣地)宣撫使,與其子奢寅久有反明割據之心。[3] 到了明後期社會矛盾尖銳,戰事頻起,至明熹宗初年不僅後金大兵壓境,遼東事緊,且有西南農民起義和土司反叛活動愈演愈烈,[4]在西南地區統治者與當地各族之間的矛盾也十分尖銳。奢安之亂爆發前,當時貴州提學道劉錫玄曾言:雲貴當地百姓遭受貪官汙吏的盤剝,生活苦不堪言,然而當地土司也壓榨百姓,百姓無一不憤怒。[5]足見當時不僅夷民受到漢族官員的剝削,甚至土司也備受流官“脧削”。 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彥趁機發動的反明戰爭。 經過 參見:明平奢崇明叛亂之戰 天啟元年(1621年),自請調馬、步兵2萬援遼,派遣其婿樊龍、部黨張彤等領兵至重慶。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殺死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20餘人,發動叛亂,佔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今屬貴州省),建國號“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爾後,奢崇明、奢寅率軍數萬分道向成都進發,先後攻陷富順、內江、資陽、簡州(今四川簡陽)、新都、龍泉(今四川成都市東南附近)。[3]十月十八日,包圍成都。時成都守兵只有2000人,布政使朱燮元急調石柱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石柱縣)、龍安府(治所在今四川省平武縣)等地官軍入援,同巡按御史薛溥政等分門固守。明廷升朱燮元為四川巡撫,調派楊愈茂為四川總兵官,入川平叛。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女)遣弟民屏,侄翼明等率士卒4000人進駐南坪關(今四川南川西南),扼重慶叛軍歸路,又分兵守忠州(今四川省忠縣)。秦良玉自統精兵6000沿江西上。貴州巡撫李標派總兵張彥芳、都司許成名、黃運清等援救四川。從十月至十二月,大小百餘戰,消滅叛軍1萬餘,先後收復遵義、綏陽、湄潭、桐梓、烏江(今均屬貴州省)等地。叛軍方面,奢寅在成都造雲梯和旱船(呂公車),日夜攻城。秦良玉等各路援軍到達成都以後,與登萊副使楊述程、安錦副使劉芬謙大敗叛軍於牛頭鎮,收復新都。[6]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二十九日,朱燮元以叛軍將領羅乾象為內應,又遣部將設伏詐降,誘崇明至城下,再敗其軍,羅乾象投降,成都解圍。官軍乘勝追擊,先後收復資陽、內江、簡州、瀘州等40餘州縣,奢崇明父子退往永寧。五月二十三日,諸軍進逼重慶,秦良玉率秦民屏奪取二郎關,總兵杜文煥破佛圖關。川東兵備副使徐如珂亦擊退奢寅所遣周鼎援軍數萬[7],殲敵萬餘。二十八日,收復重慶,殺死樊龍和張彤。此後,雙方屢戰於建武(今四川省大壩西、興文南)、長寧(今四川省珙縣東)、珙縣、宜賓、遵義一帶,互有勝負。[6] 天啟三年(1623年)春,朱燮元吸取了“我以分,賊以合”因而未能徹底平叛的教訓,決定集中兵力,直搗永寧。設疑兵於納溪,佯為進攻,而暗中集中主力於長寧,進兵永寧,官軍與石柱士兵連戰皆捷。四月,克永寧。五月,克藺州(今四川省古藺)。崇明父子率餘部敗退水西龍場(位於四川省敘永縣東南,今屬貴州省),聯合貴州安邦彥,分兵犯永寧、遵義,被川軍擊退(參見永、藺、尊之戰)。四川總兵官李維新、監軍副使李仙品、僉事監軍劉可訓等,統率各將,分5路進兵龍場,擒獲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輝及叛軍大學士、經略、丞相、總督等文官武將多人,斬首1000餘人(一說萬餘人),奢崇明父子俱受傷而逃,平叛戰爭宣告結束。明廷令廢水寧宣撫司,設道府治理其地。[6] 結果 此役,共擊斃叛軍2.79萬餘人,俘獲1.26萬餘人,招降頭目134名。官軍陣亡2688人,傷者194人。其後,崇明父子長期客居水西,依附於安邦彥。天啟六年(1626年),奢寅被部下殺死。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奢崇明在“永寧之戰”中兵敗被殺。[6] 叛亂中,貴陽被圍半年,兵民相食,據傳逃入貴陽城內四十萬,最後吃到還剩2萬多人,總兵張彥芳公開組織殺人,人肉四斤值銀一兩。[8] 影響 叛亂的首腦水西安氏家族從蜀漢建興元年(223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世長水西,共1474年。在水西根基深.歷史悠長,四方聯姻,兵力最強,地域最大。以往西南平叛,明朝無不依靠水西。就早奢安之亂20多年的播州宣撫使楊應龍之亂來說,沒有安氏,光憑庸碌的黔兵,貴陽早就陷落了。[8] 天啟年間貴州、四川的奢安之亂,給雲南的沙普之亂膨脹提供了機會,明政府的“以夷治夷”政策,卻導致了“以盜治盜”的惡果。因此,“奢安之亂”和“沙普之亂”,二者有著直接的聯絡。[9] 評價 “奢安之亂”和後來的“沙普之亂”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不僅震撼了當時的西南各省,牽制了蜀、楚、黔、滇諸省的軍事、經濟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對後金的防禦能力,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減緩明朝廷對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的壓力,使明朝廷處於三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明王朝封建統治的覆亡。因此,這兩次土司叛亂對明末清初西南民族社會影響較為深遠,甚至也直接影響到了西南歷史發展的程序。由於這兩次土司叛亂都是以彝族土司為主力,時間上有所聯絡,事件上彼此相因,所以有必要對兩次土司叛亂的相似之處進行比較,以期能揭示明末清初西南民族社會複雜背景中的一個切面,也對明亡清興歷史的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