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我平生愛做夢,老來多做思念之夢;在夢的內容上,有了三個特點:
一、做的即便是惡夢,地點總是在故地;雖也在城市裡住過很多年,一般不會夢到鋼筋水泥的建築,總是鄉村的景物。
二、總是會夢到親人、師友,總是會夢到有過密切交往的故人。
三、常會夢到自己正在讀書、寫文,連夢到的書本,也大多是早年的。
近日裡讀了前人寫夢的一些詩文,發現了我的這三個特點,原來也是比較普遍的;而有了這樣特點的詩文,也往往會真切與感人。
邵雍《晝夢》詩云:
“夢裡有鄉關,鄉關二十年。”
他離鄉二十年了,夢裡依然覺得身在故里,河山依舊;似乎人都是一樣的,夢裡的背景,也是早年的。
又如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秋。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此曲以歸鄉之夢作為主線,接連寫出了夢之前聽到的蕭聲、夢當中所見的燈花殘棋,以及夢遊之後難眠的種種心事,十年辛酸、親人的憂,都湧上了心頭。
大詩人李白也經常在夢中懷念故鄉與鄉村生活,例如:
“唯有夢魂南去日,故鄉山水路依稀。”(《古風》)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軒蓋宛若夢,雲松長相親。”(《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李白寫夢的詩句,有的是贈給親屬的,更寫得真摯、感人;比如,“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東風引碧草,不覺生華池”(《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
據《古今詩話》記載,“謝靈運,會稽人,玄之孫。嘗與弟惠連吟弄,弟不在,思未得。晚夢惠連,忽得‘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句,以為神助。”
李白在詩句中,借用了謝靈運夢見惠連而得佳句的典故,既切合了他與親屬在身份上的關係,也回顧了自己當年學詩的舊事。
李白在詩風上,與杜甫是迥異其趣的,但彼此之間感情真摯,友誼深厚。
李白流放之時,杜甫積想成夢,寫成了《夢李白二首》,第一首的前八句是: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李白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正安西北);在當時,此為瘴癘之地。
遠在北方的杜甫聽到了這個訊息,憂思交加之下,就夢到了他,卻也不禁起了疑問:
“你明明是困於羅網,怎麼又生出了翅翼,來到了我的身邊呢? ”
杜甫在第二首的前八句裡,又這樣寫道: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歸。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李白《送友人》詩裡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之句,杜甫在這兒是活用其意。
杜甫說,天上的浮雲飄來飄去,可你這個遠在天邊的遊子,卻總不見歸來,令我好不思念,竟至於“三夜頻夢君”;而每次夢到你在“告歸”之時,你又總是苦嘆: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我有一個老友,四十年來,行走在“江湖多風波”的社會上,交遊頗多,也時常對我嘆息說,“舟楫恐失墜”;他還說過,只有我這麼一個知交,而我也是相似的慨嘆。
他的說法是,當今之世,世態炎涼、人心難測,而我則為他的少年之交,故有深切的瞭解與友情。
其實,從杜甫的詩句看,自古就是知交罕有的,並非只是今時;比如,元曲《凍蘇秦》中就說:
“也素把世態炎涼心中暗忖。”
活了近百歲的季羨林先生,也說如此世態,是“古今所共有,中外所同然,是最稀鬆平常的事,用不著多傷腦筋”的。
在他寫的《世態炎涼》一文中,我讀到了以下的敘述:
從牛棚裡放出來以後,有長達幾年的一段時間,我成了燕園中的一個“不可接觸者”。走在路上,我當年輝煌時對我低頭彎腰畢恭必敬的人,那時卻視若路人,沒有哪一個敢或肯跟我說一句話的。我也不習慣於抬頭看人,同人說話。我這個人已經異化為“非人”。一天,我的孫子發燒到四十度,老祖和我用破腳踏車推著到校醫院去急診。一個女同事竟吃了老虎心豹子膽似的,幫我這個已經步履蹣跚的花甲老人推了推車。我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如吸甘露,如飲醍醐。這件事、這個人我畢生難忘。
老先生這番話,也終於解開了我的疑惑;為什麼我在夢境裡,除了幾個親人、幾個故交、幾個師長之外,每次夢到了其他的人,面目總是很模糊的,臉孔也總是會變化的,忽地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由此也可明白,多數詩文所寫的夢中之人,僅僅只有幾個;因為投入了真摯的情感,而令讀者深受感動。
郭沫若寫道:
“我的母親愛我,我也愛她。我就到現在雖然有幾十年不曾看見過她,不知道她現在的生死存亡,但我在夢裡是時常要和她見面的。”(見於《郭沫若文集·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沈鈞儒老人也在一首詩中寫道:
“昨夜夢我母,今夜夢吾婦,瑣屑道家常,未與生前異;忘乎其在夢,縱夢也堪喜!”(《二月五日夜之夢》)
英國作家普里斯特來也寫到了,他是如何與已逝的故人、在夢中談笑風生的:
“死者就在夢境之中,有說有笑。往事歷歷其中,雖有時支離破碎,混亂不堪,但偶而又象雛菊那樣的新鮮。”(《夢》)
但,恐怕夢中這樣的有說有笑,也是難遇、難得久的,正如清人龔自珍的一首《浪淘沙》所寫: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元稹在元配夫人韋叢死後,寫過許多悼亡詩,以夢作為通往幽冥的途徑,且看他的《記陵三夢》第三首:
“君骨久為土,我心長似灰。
百年何處盡?三夜夢中來。
逝水良已矣,行雲安在哉?
坐看朝日出,眾鳥雙徘徊。”
雖說是“三夜夢中來”,然而,人亡猶如東逝之水,他也只能呆呆地坐看“眾鳥雙徘徊”了。
李商隱在趕赴東蜀途中,遇到了大雪封關,此時他多麼想,能由妻子寄上禦寒之衣,可是他的妻子早已亡故了,他也只能“迴夢舊鴛機”了: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宋神宗熙寧八年的一個晚上,蘇軾做了個夢,他回到家鄉與亡妻王弗,會面於軒窗下。
夢中,只見風姿綽約的王弗正在臨窗梳妝;十年不曾見面,生死茫茫,當此之時,他又驚又喜又悲,千言萬語,一時無從說起。
於是,兩人默默相對,只是流淚,卻突然的,詩人又泣不成聲、腸斷心碎了;於是,他就哭醒了,便回憶夢中的情景,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於30歲之時,王弗因病棄世,年僅27歲。
據《亡妻王氏墓誌銘》上所寫,王弗“葬於眉(今四川眉山)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而詩人這時卻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兩地相隔何止千里?
寫這首詞之時,蘇軾40歲,雖說歲數還不大,但他於奔波勞碌及其感時傷懷的人生磨難中,早已顯得蒼老了;王弗看到他風塵滿面、兩鬢如霜的模樣,恐怕也是認不出他了。
人生苦短,緣聚緣又散!
今年的中秋夜,我獨坐在姚江邊上觀月。
我也寫了一個短文,摘錄其中的一段:
“孤單的眾位網友啊,一起仰頭望,天上的明月全中國是一樣的圓——這就是咱們在一起賞月了!能夠有今日的一個月圓之夜,與友們一起仰望明月,頗感欣慰;看啊,天上的月亮圓了,圓啊! ”
我在這篇短文裡也提到了,“此時,我也是一個人坐在姚江邊。曾經有個友人一起散步的,但幾個鐘頭前,就被他的老婆叫去、離開了;也許今晚他要受到訓斥呢,不要去羨慕他人,各人自有各人的福與煩惱。從根上看,出生以後,每個人的心與命,終究就是孤單的 ”。
緣份、緣份,就講一個“緣”,緣聚、緣散,半點也由不得人的;唐末詩人張泌寫過一首詩,說他在夢中尋覓舊時的戀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曾擔任過南唐內史舍人,他早年和鄰家之女浣衣,彼此相慕;詩句裡的“謝家”,是以東晉才女謝道韞,指代浣衣的家。
詩評家劉逸生分析說:
“大概詩人曾經在女子家裡待過,或者在她的家裡和她見過面。曲徑迴廊,本來都是當年舊遊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詩人進入夢鄉以後,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走進她的家裡。這裡的環境是這樣熟悉:院子裡四面走廊,那是兩人曾經談過心的地方……”
“可是,眼前廊欄依舊,獨不見所思之人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麼,還剩下些什麼呢?”
這就是緣份盡了——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網友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的“緣起”道理,隔屏相望,聚散無常——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我還想起了感嘆“人生如夢”的一首曲子,是無名氏作的《玉交枝》,也抄寫在這裡,以供網友們品味——
休爭閒氣,都只是南柯夢裡。想功名到底成何濟?總虛脾,幾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爭似三分醉。只這的是人生落得,不受用圖個甚的!
【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我平生愛做夢,老來多做思念之夢;在夢的內容上,有了三個特點:
一、做的即便是惡夢,地點總是在故地;雖也在城市裡住過很多年,一般不會夢到鋼筋水泥的建築,總是鄉村的景物。
二、總是會夢到親人、師友,總是會夢到有過密切交往的故人。
三、常會夢到自己正在讀書、寫文,連夢到的書本,也大多是早年的。
近日裡讀了前人寫夢的一些詩文,發現了我的這三個特點,原來也是比較普遍的;而有了這樣特點的詩文,也往往會真切與感人。
邵雍《晝夢》詩云:
“夢裡有鄉關,鄉關二十年。”
他離鄉二十年了,夢裡依然覺得身在故里,河山依舊;似乎人都是一樣的,夢裡的背景,也是早年的。
又如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秋。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此曲以歸鄉之夢作為主線,接連寫出了夢之前聽到的蕭聲、夢當中所見的燈花殘棋,以及夢遊之後難眠的種種心事,十年辛酸、親人的憂,都湧上了心頭。
大詩人李白也經常在夢中懷念故鄉與鄉村生活,例如:
“唯有夢魂南去日,故鄉山水路依稀。”(《古風》)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軒蓋宛若夢,雲松長相親。”(《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李白寫夢的詩句,有的是贈給親屬的,更寫得真摯、感人;比如,“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東風引碧草,不覺生華池”(《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
據《古今詩話》記載,“謝靈運,會稽人,玄之孫。嘗與弟惠連吟弄,弟不在,思未得。晚夢惠連,忽得‘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句,以為神助。”
李白在詩句中,借用了謝靈運夢見惠連而得佳句的典故,既切合了他與親屬在身份上的關係,也回顧了自己當年學詩的舊事。
李白在詩風上,與杜甫是迥異其趣的,但彼此之間感情真摯,友誼深厚。
李白流放之時,杜甫積想成夢,寫成了《夢李白二首》,第一首的前八句是: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李白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正安西北);在當時,此為瘴癘之地。
遠在北方的杜甫聽到了這個訊息,憂思交加之下,就夢到了他,卻也不禁起了疑問:
“你明明是困於羅網,怎麼又生出了翅翼,來到了我的身邊呢? ”
杜甫在第二首的前八句裡,又這樣寫道: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歸。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李白《送友人》詩裡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之句,杜甫在這兒是活用其意。
杜甫說,天上的浮雲飄來飄去,可你這個遠在天邊的遊子,卻總不見歸來,令我好不思念,竟至於“三夜頻夢君”;而每次夢到你在“告歸”之時,你又總是苦嘆: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我有一個老友,四十年來,行走在“江湖多風波”的社會上,交遊頗多,也時常對我嘆息說,“舟楫恐失墜”;他還說過,只有我這麼一個知交,而我也是相似的慨嘆。
他的說法是,當今之世,世態炎涼、人心難測,而我則為他的少年之交,故有深切的瞭解與友情。
其實,從杜甫的詩句看,自古就是知交罕有的,並非只是今時;比如,元曲《凍蘇秦》中就說:
“也素把世態炎涼心中暗忖。”
活了近百歲的季羨林先生,也說如此世態,是“古今所共有,中外所同然,是最稀鬆平常的事,用不著多傷腦筋”的。
在他寫的《世態炎涼》一文中,我讀到了以下的敘述:
從牛棚裡放出來以後,有長達幾年的一段時間,我成了燕園中的一個“不可接觸者”。走在路上,我當年輝煌時對我低頭彎腰畢恭必敬的人,那時卻視若路人,沒有哪一個敢或肯跟我說一句話的。我也不習慣於抬頭看人,同人說話。我這個人已經異化為“非人”。一天,我的孫子發燒到四十度,老祖和我用破腳踏車推著到校醫院去急診。一個女同事竟吃了老虎心豹子膽似的,幫我這個已經步履蹣跚的花甲老人推了推車。我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如吸甘露,如飲醍醐。這件事、這個人我畢生難忘。
老先生這番話,也終於解開了我的疑惑;為什麼我在夢境裡,除了幾個親人、幾個故交、幾個師長之外,每次夢到了其他的人,面目總是很模糊的,臉孔也總是會變化的,忽地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由此也可明白,多數詩文所寫的夢中之人,僅僅只有幾個;因為投入了真摯的情感,而令讀者深受感動。
郭沫若寫道:
“我的母親愛我,我也愛她。我就到現在雖然有幾十年不曾看見過她,不知道她現在的生死存亡,但我在夢裡是時常要和她見面的。”(見於《郭沫若文集·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沈鈞儒老人也在一首詩中寫道:
“昨夜夢我母,今夜夢吾婦,瑣屑道家常,未與生前異;忘乎其在夢,縱夢也堪喜!”(《二月五日夜之夢》)
英國作家普里斯特來也寫到了,他是如何與已逝的故人、在夢中談笑風生的:
“死者就在夢境之中,有說有笑。往事歷歷其中,雖有時支離破碎,混亂不堪,但偶而又象雛菊那樣的新鮮。”(《夢》)
但,恐怕夢中這樣的有說有笑,也是難遇、難得久的,正如清人龔自珍的一首《浪淘沙》所寫: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淒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元稹在元配夫人韋叢死後,寫過許多悼亡詩,以夢作為通往幽冥的途徑,且看他的《記陵三夢》第三首:
“君骨久為土,我心長似灰。
百年何處盡?三夜夢中來。
逝水良已矣,行雲安在哉?
坐看朝日出,眾鳥雙徘徊。”
雖說是“三夜夢中來”,然而,人亡猶如東逝之水,他也只能呆呆地坐看“眾鳥雙徘徊”了。
李商隱在趕赴東蜀途中,遇到了大雪封關,此時他多麼想,能由妻子寄上禦寒之衣,可是他的妻子早已亡故了,他也只能“迴夢舊鴛機”了: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宋神宗熙寧八年的一個晚上,蘇軾做了個夢,他回到家鄉與亡妻王弗,會面於軒窗下。
夢中,只見風姿綽約的王弗正在臨窗梳妝;十年不曾見面,生死茫茫,當此之時,他又驚又喜又悲,千言萬語,一時無從說起。
於是,兩人默默相對,只是流淚,卻突然的,詩人又泣不成聲、腸斷心碎了;於是,他就哭醒了,便回憶夢中的情景,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於30歲之時,王弗因病棄世,年僅27歲。
據《亡妻王氏墓誌銘》上所寫,王弗“葬於眉(今四川眉山)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而詩人這時卻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兩地相隔何止千里?
寫這首詞之時,蘇軾40歲,雖說歲數還不大,但他於奔波勞碌及其感時傷懷的人生磨難中,早已顯得蒼老了;王弗看到他風塵滿面、兩鬢如霜的模樣,恐怕也是認不出他了。
人生苦短,緣聚緣又散!
今年的中秋夜,我獨坐在姚江邊上觀月。
我也寫了一個短文,摘錄其中的一段:
“孤單的眾位網友啊,一起仰頭望,天上的明月全中國是一樣的圓——這就是咱們在一起賞月了!能夠有今日的一個月圓之夜,與友們一起仰望明月,頗感欣慰;看啊,天上的月亮圓了,圓啊! ”
我在這篇短文裡也提到了,“此時,我也是一個人坐在姚江邊。曾經有個友人一起散步的,但幾個鐘頭前,就被他的老婆叫去、離開了;也許今晚他要受到訓斥呢,不要去羨慕他人,各人自有各人的福與煩惱。從根上看,出生以後,每個人的心與命,終究就是孤單的 ”。
緣份、緣份,就講一個“緣”,緣聚、緣散,半點也由不得人的;唐末詩人張泌寫過一首詩,說他在夢中尋覓舊時的戀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曾擔任過南唐內史舍人,他早年和鄰家之女浣衣,彼此相慕;詩句裡的“謝家”,是以東晉才女謝道韞,指代浣衣的家。
詩評家劉逸生分析說:
“大概詩人曾經在女子家裡待過,或者在她的家裡和她見過面。曲徑迴廊,本來都是當年舊遊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詩人進入夢鄉以後,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走進她的家裡。這裡的環境是這樣熟悉:院子裡四面走廊,那是兩人曾經談過心的地方……”
“可是,眼前廊欄依舊,獨不見所思之人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麼,還剩下些什麼呢?”
這就是緣份盡了——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網友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的“緣起”道理,隔屏相望,聚散無常——多情只有庭前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我還想起了感嘆“人生如夢”的一首曲子,是無名氏作的《玉交枝》,也抄寫在這裡,以供網友們品味——
休爭閒氣,都只是南柯夢裡。想功名到底成何濟?總虛脾,幾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爭似三分醉。只這的是人生落得,不受用圖個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