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安子anzi

    謝謝邀請!對茶文化沒什麼研究,不敢造次,只能望文生義說幾句。茶藝是指茶的製作,烹調等方面的工藝,其侍茶女禮儀也是茶藝一個方面。所謂茶道就不得不談到我們的茶文化了,它涉及人的養生,精神品味多方面。要想全面解讀,請去參拜我們的茶宗陸羽先賢吧。

  • 2 # 凌曉曉的曉樂閣

    茶藝包含六要素,選茶,擇水,備器,雅室,沖泡與品嚐。用一句話來說,茶藝就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術,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藝術。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藝,禮法,環境,修行四個要素。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字,透過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字,旨在透過茶藝修身養性,參悟大道。中國的茶道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精,行,儉,德”。中國茶道精神的特點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和,清,靜,雅”。對於茶藝和茶道,要是敞開了說,那要說好久,上面只是介紹了最核心的內容,我會在以後的課程裡,再細講茶道和茶藝。希望和廣大茶友們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 3 # 羅某iSteve

    謝邀。個人理解,茶藝側重表演、演繹,透過人為的形式去展示泡茶本身的藝術美感;茶道偏向方式,即透過對茶的理解、茶器的熟練使用,去泡好一款茶,感受茶中滋味。進一步來說,茶藝相對浮於面上,優劣之別在於動作與展現中的融洽程度;茶道更深入,相比超脫於茶本身,而感悟其中的道道。

    當然,茶藝與茶道在當下沒有過多的區分,似乎喝茶本身即能感受兩者,其實它們存在著較多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茶給人休閒與享受,只是在一泡茶的背後,茶道才能顯現。

  • 4 # 反真

    道可道 非常道

    自古至今,“道”很難解釋清楚,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究其深意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英文也是將“道”音譯為“Tao”。可見,“道”是玄而又玄。茶道,透過茶事以達到領悟大道的目的。茶藝,是表象化的東西,是一種技藝。

    明朝黃龍德著有《茶說》一文,胡之衍為其作序中寫道“眉山氏有言,窮一物之理,則可盡南山之竹,其斯之謂歟。”翻譯成大白話的意思就是:“眉山蘇軾曾說過,明白了一物之理,就可以推及萬物之理,大概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茶道就是透過茶事修身養性,以達到領悟大道的目的。當然,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樣,放下屠刀的人很多,成佛的沒幾個,關鍵是很多人放下的只是手中的屠刀,沒有放下心中的屠刀,沒有生慈悲心。茶道一樣,很多人終其一生只知茶藝,不知茶道。

    然而,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的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紅茶茶藝、綠茶茶藝、普洱茶藝,有多少種茶就可以有多少種茶藝;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透過茶藝修身養性,參悟大道,所以茶道只有一種。

    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蔡榮章先生認為:“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

    推薦有興趣的看一本書:王紹梅與宋文明主編的《茶道與茶藝》,書中對茶道與茶藝的闡述很清楚。

  • 5 # 荒草林

    茶藝流派很多,有四川的大背壺茶藝,隔空倒茶技藝,還有很多招式,但它還是倒茶的一種藝術。

    茶藝表演:有云南的燒茶茶藝表演,有烏龍茶的18道茶藝表演。

    還有閩南茶藝表演24式,這些都是茶葉與藝術結合起來的一種形體美。

    茶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時,佛教也認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給茶道下一個定義,把茶道作為一個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時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透過用心靈去悟道時產生的玄妙感覺。

    用心靈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有的“江雲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水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清,白雲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個茶人的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茶道還體現泡茶的火候,泡茶的時間把控,泡茶的器皿,泡茶的水,看茶泡茶,看天氣泡茶,看人泡茶。

    茶道還體現在,是誰給你泡的茶,你和誰在喝茶,你品的是茶裡面的那種滋味。還有泡茶的火候功夫在裡面。

    這就是茶藝與茶道之間的不同之處。

  • 6 # 國家高階評茶師

    茶道是透過品茶活動表現出來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藝術行為,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藝是茶道下屬的子概念,是指在茶事活動中以茶葉為中心的全部操作表演形式的總稱.茶道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透過茶藝表現精神。

    茶道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北韓,元朝以後在中國衰落.“茶道”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中國,華人也在這個領域裡不斷的探索和研究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發揮重大的作用,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但遺憾的是一直以來中國對茶道沒有一個科學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理解它,更沒能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所以茶道在中國成了只有精神沒有儀式,最終也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南宋(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把茶種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浙江寺取經,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直到明朝中後期(公元1536~1598年)千利休受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並根據《詩經》總結出茶道的儀程框架規範,總結出四規:“和、敬、清、寂”,從此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茶道”這面旗幟才被他高高的舉起.

    茶藝是“茶和藝”的有機結合,茶人把人們日常飲茶的習慣,根據茶道規則,透過藝術加工,藉助於人物、道具、舞臺、燈光、音樂、字畫、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編排,向賓客展現茶的衝、泡、飲的技巧,把日常的飲茶引向藝術化,提升了品飲的境界,賦予茶以更高的靈性和魅力。以便更好的宣傳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知識。

  • 7 # 義芳君說茶

    這是一個宏大命題,展開來說,可以寫好幾本書。

    這裡簡單闡述一下核心要點。

    簡單說,道是道,藝則是藝。

    道之所以為道,在於“道可道,非常道”,在於探究妙生本化背後的至理,是行而上的理論認知;而藝則是行而下,代表特定時期的藝術或民俗的一種規範化“正規化”,是實踐認知。

    在淵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史上,中國茶道一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茶道即是休生養性的生活方式,也是靜觀世界、出世與入世的人生觀。

    泡茶時許多茶人習慣使用有托盤的蓋杯,杯子、托盤、杯蓋一起稱之為“三才杯”,意即“三才合一”,暗合了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中國茶道還體現了儒家“仁義禮智信”的精神核心,重視禮節,以誠待客,發展到現代,就是“儉、清、和、靜”的茶道精神。

    中國茶道還融入了佛家“苦、集、滅、道”的四諦觀,形成了茶禪一味的禪茶文化。從茶的苦盡回來,苦中有甘,照見人生的苦與甘,崇尚靜悟,從而參破“苦諦”,是謂禪茶。

    而茶藝則是茶道精神的具象化,從唐代的煎茶、宋代的點茶乃至到明清時期濫觴的工夫茶泡法;從烏龍茶、紅茶、綠茶、黑茶等不同茶類的品飲上。人們在選茶、擇水、烹茶技藝、品茶技巧、環境塑造等方面入手,構造了一個純粹的茶藝空間。

    因而,茶藝是茶道精神在現世的外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於人生的感性認知,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美學的闡述。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茶即可以是“坐而論道”的高雅之物,又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常事物而已。

    這便是一片葉子“茶”的奇妙之處。

  • 8 # 美圖心計

    肯定是不一樣的。

    茶藝更多的是傾向於“藝”,就是飲茶活動中的器具,動作,流程等,是很直觀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而茶道是透過飲茶活動而昇華出的心得體會,精神感悟等,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上的東西,是抽象的。

    所以,我們平時就不要茶道、茶藝傻傻分不清了,表演的是茶藝,所以要說茶藝表演而不是茶道表演。

  • 9 # 小平茶事

    不一樣,茶藝重的是“藝”,重在習茶藝術從中獲得審美享受;茶道講的是一種“精神”,指在透過茶藝修身養性,參悟人生之道;兩者的內涵與外延不盡相同。

  • 10 # 錦清霖

    看了很多資料和文獻,說是中國沒有茶道,茶道是日本的稱謂。

    中國只有臺灣杜撰出來的茶藝,但是關於茶藝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規範和流程。

    中國很少把什麼東西稱為道。道這個字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神聖的,對某人技藝最好的稱呼也不過是近乎於道。真正稱之為道的幾乎沒有,日本則經常把一些東西稱呼為道。

    日本的茶道就是透過學習體悟生活之道。

    中國的茶藝呢,指的是茶的一種技藝,把茶當做一門表演藝術,透過泡茶表演的這種藝術形式,帶給人一種藝術享受形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姑娘果喜陽光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