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ording

    所謂文官控制軍隊原則是指最高國家戰略決策權歸於文職政治領導人手中,而非專業軍人手中的一種制度。著名已故政治學家亨廷頓在其名著《國家與士兵》一書中,就將文職控制概括為

    the proper subordination of a competent, professional military to the ends of policy as determined by civilian authority.

    由文職當局決定政策目的,職業的、專業化的軍隊處於恰當的從屬地位。根據亨廷頓的理論,職業化的專業軍事機構是執行機構,而非政策制定機構。也就是說

    (對軍隊的)文官控制的關鍵是確保安全從屬於更廣的國家目的,而不是相反。軍事部門(存在)的目的是捍衛社會,而非界定社會。

    對所有必須依賴軍隊提供這方面權威的國家領導人而言,如何有效使用武力是最重要的關注點之一,因此給予軍事領導人完全的自由或者權力很可能導致他們忽視或者乾脆取代制度化的正常決策過程,並採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脅的方式來實現他們想要的結果,甚至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導致軍事政變。再加上軍隊的性質導致軍隊更傾向於以暴力方式解決爭端。所以如果不能夠確立某種有效的對軍隊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很容易導致正常的制度化的安排被摧毀。

    塞繆爾·亞當斯:“波士頓傾茶事件”領導者

    具體到美國,很多美國開國元勳都對常備軍持有懷疑態度。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的哥哥,獨立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塞繆爾·亞當斯就認為

    Even when there is a necessity of the military power, within a land, a wise and prudent people will always have a watchful and jealous eye over it.

    即使一個國家必須擁有軍事力量,明智而審慎的人也總會(對軍隊保持)警醒和忌憚的態度。而漢密爾頓在《聯邦黨人文集》中也認為維持一直龐大的常備軍是一項危險而昂貴的任務。而麥迪遜則強調

    在實際戰爭期間,隨著不斷的給予執行官(軍人)更大的自由裁量權,……軍隊……不會長久的成為自由的安全夥伴。

    因此,美國1787年憲法,一開始就確立了文官控制軍隊原則。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大概是美國第一位踐行文官控制軍隊原則的總統了

    這一制度其實早在殖民地時期就已經實施了。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他年輕時參加了弗吉尼亞民兵,在英法七年戰爭中晉升為上校,1758年當選為殖民地眾議員,因此退出現役。獨立戰爭中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條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華盛頓辭去軍職回到弗農山莊,一直到當選為美國第一屆總統。

    美國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指揮官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Stanley Allen McChrystal):因公開發表對美國前副總統拜登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發表嘲諷言論而被奧巴馬總統解職(名義上是辭職)

    而根據文官控制軍隊原則,現役軍人不得參與黨派活動,聯邦政府中,無論國會議員,還是總統和內閣部長、聯邦法院的法官,都不得是現役軍人。事實上,根據1878年憲法規定,民選的總統和國會被賦予廣泛的軍事權。總統為聯邦武裝力量的總司令,並掌握著聯邦軍官的任命權;國會掌握宣戰權,軍事經費的多少亦有國會決定和劃撥,並僅限維持兩年;人身保護令的中止有一定期限。而國防部作為根據1947年透過,1949年修正的《國家安全法》而建立的協助總統領導與指揮美國軍隊的執行機構和軍事指揮機關,其首長國防部長及其領導下的陸軍部、海軍部、空軍部部長,根據《國家安全法》必須是文職官員擔任。而參謀長聯席會議則在國防部長的領導下工作,是國防部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的顧問機構。因此,現役軍人要出任國防部長,就必須退出現役,辭去軍職。

    美國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Norman Mattis):1969年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2012年退役。2017年被特朗普任命為國防部長,但根據美國法律規定,退役軍事人員退役七年以上才能擔任國防部長,因此馬蒂斯是在獲得美國國會的豁免後才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的。2018年12月馬蒂斯因與特朗普理念不合,最終辭去國防部長職務。馬蒂斯的經歷很好的詮釋了現役軍人不能擔任國防部長這一規定。

  • 2 # 銳度何老師

    西方有一句名言:戰爭是事太重要了,重要到以至於不能完全交給將軍們。

    我們讀歷史的人總會有這樣的抱怨,中國從宋朝起,軍事就開始衰落,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重文輕武。宋代以後,武將的地位就比文官低,處處被文官節制。玩筆桿子的文官看不起浴血廝殺的武將,有意思的是這些戰功赫赫的武將,在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面前,往往也是發自內心的自卑。

    很多人認為重文輕武導致了宋朝以後,中國武力的衰落。但這樣看,是過於簡單了。因為,重文輕武、以文制武,是全世界各個文明的:共識。

    西方國家在這方面也一樣。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國防部長都是文官。而且管制將軍們的還有議會的老爺們,當然還有總統。

    西方人對將軍們的防範,一點都不照中國的皇帝們疏忽。

    最著名的麥克阿瑟,在北韓跟總統唱反調,翹尾巴,咋處理?不管你資格多老,不管你威望多重,直接撤職。而且是發新聞撤職。麥克阿瑟自己也抱怨:對待狗也不應該這樣啊。前幾年駐阿富汗美軍司令跟總統的政策意見不一致,撤。美國這些文官收拾武將也是不手軟的。

    西方人比較樂於從制度上解決問題。就像英國,發現國王有成為暴君的苗頭,他們不是推翻國王,再另立一個。而是立法,用法律把國王約束住。你想當國王,你得先宣誓服從法律。你宣誓服從法律了,你就當你的王。然後用法律限制你,不要胡作非為。而美國建國晚,充分的吸收了其他先進國家的經驗,它在國家的結構上,從法律上,從制度上基本上就消除了:武將造反奪權的可能。

    中國古代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對待有造反可能的武將,也只能是殺掉。

    在美國,他們的將軍奪取政權的可能幾乎是沒有,但即便是這樣,文官們依舊是把他們看的很死。怕他們在外面闖禍。總統說戰爭要限制在北韓,麥克阿瑟說要打過鴨綠江,那趕緊,撤職。

    美國用文官當國防部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制衡軍隊的勢力。

    但是在美國也會出現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文官好戰。最典型的人物是那個希拉里、拉姆斯菲爾德、切尼。然後同時代武將相對溫和一些。

    拿洗衣粉當化學武器證據的那個鮑威爾,其實就是被拉姆斯菲爾德和切尼這幫人給逼的那麼幹。

    不管這些文官是溫和還是好戰,他們畢竟不是現役軍人,跟軍隊的關係不緊密,沒有形成一個山頭,這樣就有權利上的制衡。總不會讓某一方勢力過於強大。

    如果國防部長是現役軍人,陸海空的司令都是他下屬,沒人會反對他的意見。他可能跟總統商量一下,就能發動一場戰爭。

  • 3 # 鬼影問道化真身

    自古以來,所有的國家都面臨著兩個重大威脅,即外敵入侵和軍事政變!相對於強大的國家而言,軍事政變要比外敵入侵,對現政權的威脅還要大些。因此中國宋朝建立了文官制度,以文制武,防範政變。

    儘管宋朝以文官領導軍隊的方法,為世人所詬病。但是不可否認,凡採用文官制度的國家,基本沒有發生過政變。

    明清兩代,世人只注意到西學東漸,即東方人在學習西方的知識,而事實上東學西漸也在同時進行,西方人也在審視華夏文明,也在汲取華夏文明的成功經驗。內閣制丶文官制、官員考評丶晉升考試考核、學位制…也逐漸在西方普及。

    近代很多西方國家以各種理由,將軍隊控制權由軍官掌控改為由文官掌控。

    美國作為世界級強國,孤懸海上,遠離世界各大強國,可以說美國政府丶美國製度面臨的最大潛在威脅不是強敵入侵,而是國內軍事政變,儘管發生可能性極低,但不能完全肯定不會發生。

    為了以防萬一,為了美國的體制安全,實施文官制度是必要之舉。

    美國是一個霸權擴張型的國家,長期處於戰爭狀況(據說美國建國到如今,總計240年,只有16年沒打仗),因此美國採取了一個相對靈活的文官制度,只是不允許現役軍人出任國防部長,而對退役軍人則並無限制。

  • 4 # 三號二

    ——美國1947年的《國家安全法》決定成立國家軍事部,但因其地位等同於軍種部,起不了統管全軍的作用。1949年的《國家安全法》修正案,以國防部取代國家軍事部,並規定其為政府一級部,三個軍種部降為其下屬部門,從而確立了國防部對全軍的統管地位,國防部是美國武裝部隊的最高領導機關。國防部長是國防部的最高長官,國防部長的角色是擔任總統的主要國防政策顧問,並負責規劃一般國防政策和與國防部相關的其他政策、執行獲得認可的政策。——美國國防部長由總統任命,如果國防部長是現役軍人,無論是那一軍種將領擔任,勢必會引起其他軍種的不滿,不利於軍權的集中統一領導;另外,國防部長的工作已經超出了單純的軍事範圍,更多是為了服務於國家政治和外交,如果國防部長是現役軍事高官,難免會走向有軍政不分,甚至出現軍人干政或者是軍事政變可能。因此,文職官員擔任國防部長一職在國防部成立之初就在法律的框架內做了明確的規定,根據美國《憲法》和《國家安全法》規定,國防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和三軍軍種部部長必須由文官擔任。——用文職官員管理部隊有其科學性和先進性,西方國家普遍採用這一軍事制度,這也是西方國家能在不同政黨間輪替的一個穩定器。

  • 5 # 孤狼47382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財團幾乎壟斷了國家的一切。美國每年的軍費高達數千億美金,而國防部長有一定的權力決定部分資金的流向(比如選擇哪家財團的軍火公司的武器,把研發資金給誰),面對如此龐大的利益,財團們自然會安排,支援一些盟友去爭當國防部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扁豆怎麼煮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