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事淵博
-
2 # 騎馬寺的少年
目前,中國女排對速度型打法的隊伍不是很適應,一個是因為自身身材高大,移動緩慢,不及身材相對矮小的巴西、美國等隊靈活;另一個速度型打法的隊伍一傳保障、防守串聯等環節都相對較好,反擊和平拉開的速度非常快,我們很難形成有效攔防。但曾幾何時,中國女排的“黃金一代”也是快速多變的打法,到底她們與美國這種速度型有何不同和優劣呢?
一傳保障相當出色,但“黃金一代”比當下美國的技戰術更為豐富,變化更多中國女排“黃金一代”有張娜、劉亞男、周蘇紅組成的最佳“鐵三角”在一傳保障環節十分出色,這也為“黃金一代”多種戰術、跑動打法奠定了相當紮實的基礎。對比起現在美國的速度型打法,中國女排的戰術攻更為豐富,變化也更多。美國的速度主要是體現在2、4號位的平拉開,這種利用網長來快速拉開攻擊的點打法,簡單有效,讓對方很難有時間形成並攔。而且美國的邊攻也非常適應這種搶點、快速下手的打法,也是頗有心得。
“黃金一代”劉亞男、周蘇紅的配合幾乎是當時世界各隊攔防的夢魘。在一傳到位的情況下,劉亞男第一點下手極快,堪稱當時女子排壇下手最快的副攻,而周蘇紅個人的跑動能力,極具特色,在接完一傳之後,仍然能夠大步流星跑出第二點進攻,周、劉二人的戰術攻,在馮坤的排程下,對方很難知道中國隊是要打第一點,還是要打二點。出色的一傳到位率,馮坤魔術師般的傳球手法,讓周蘇紅幾乎經常面對對方的空門來下手猛砸。
除了周、劉二人的配合,楊昊的平拉開進攻,讓對手幾乎難以攔防;楊昊能夠打出如此高的成功率,也在於世界級副攻趙蕊蕊跑背飛球的牽制,沒有人敢放掉趙蕊蕊這一點,如果來攔防趙蕊蕊的話,那楊昊的平拉開幾乎就又可以打空門了。“黃金一代”的整體作戰能力、戰術能力比當下的美國隊要強出很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黃金一代”的邊攻手,沒有像朱婷等現在攻手的力量,以之後後期下滑之後,全隊的進攻都唯系在重炮王一梅身上。
中國女排也在提速,限於一傳保障和個人能力,中國隊很難再回傳統快變郎平一直也為當下這支中國女排提速,但效果並不好。目前中國隊除接應、自由人之外身高都超過1米90,這樣的身高在接一傳的時候,本身重心就偏高,再加上朱婷、袁心玥近2米的身高,防守起球,再轉入進攻的話,難度非常之大。中國女排現在的一傳體系、水平,還達不到“黃金一代”鐵三角的水平,更無法實施傳統的快速戰術。像主攻手張常寧,即使一傳到位,她每次扣球起跳之前,總是習慣性地頓一下,要是讓她打平拉開,個人能力上就比楊昊、希爾等就相差很多,兩者幾乎就不是一個型別。
有很多球迷們認為,中國隊在失去傳統快變的打法,戰術攻越來越跟其他世界各隊同質化,中國隊傳統的戰術攻即將失傳。實際上,像袁心玥、王媛媛、楊涵玉等副攻都有“偏科”,有些副攻甚至只會打3號位球,背後球都不會打,腳下的步伐更沒劉亞男那麼快,因此個人能力也造成中國隊很難再打出當年那樣的快攻和戰術球來。球隊的打法跟球員的身體素質和能力有很大關係,現在邊攻硬砸的能力上來了,跑戰術球的能力下降了,但只要能下球實際上越簡單也未非不好。
-
3 # 老隊員308
這個問題不可同日而語,當年中國女排是典型的技術型結合高快靈打法,身高優勢不太明顯。和現在的美國隊相比,技術和速度是有一定優勢的。最近幾年,中國隊身高上去了,但技術粗糙了,像過去常用的夾塞兒,雙快一遊動等快攻戰術基本上不見了,更多的是高點強攻和接應二傳的二號位強攻,以及義大利型的歐美戰術。這對中國女排是一個失誤,將來真正流行的排球攻防戰術體系,應該是歐洲型結合日本型的攻防戰術體系,中國這種打法是走不遠的。另外還要多說一句,假如幾年後日本出現幾位1米90以上的隊員,那將會稱霸世界。
-
4 # 無所謂耀哥
很多朋友在說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比較愛帶入當年的成績和現代美國女排的成績來衡量兩種打法的優劣,時代不同,兩撥人沒有交集,實力誰強,其實很難說。
拋開成績,拋開時代,個人就兩種打法來說說各自的不同吧。
相同點來說,在各自的時代,兩隊都可以說是高快,一傳防守都比較出色,網上控制能力也不弱,不同的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到位球在快的節奏上加入了更多的變,不到位的時候,則是把進攻的主要火力點集中在四號位。而當今的美國女排,在快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立體進攻,不到位的時候,二四號位的調整攻比例相差不大。
黃金一代的快變,體現在好一傳的基礎上能組織出來的很多的戰術,譬如主攻四號位的光速平拉開,後三進攻,副攻三號位的短平快,近體快,時間差,二三號位的跑動各種交叉,背快以及二號位的背飛,背錯,雙背飛等,甚至還有雙快一遊,而二號位的定點攻,後二進攻,以及戰術上的兩點換三點比較少運用,我們常常提到的張萍的後攻,在數量上太有限,條件太苛刻,在戰術體系內可以忽略不計。不到位的情況,會把進攻主要集中在四號位,少量的調整攻給副攻打三號位半高球,以及二號位調整攻,這種打法,主攻的調整球進攻壓力相對比較大。
當今美國女排,主要依靠9米的網長來拉開打,她們的跑動進攻運用得極少,也就剩下副攻在打背飛和背快。到位的情況下,基本上四點攻,同樣比較難判斷具體會把球傳給哪一點,基本上沒法並齊雙人攔網。她們的戰術就是平拉開,背拉開,後三,後二,副攻的短平快,近體快,背飛,她們很少打背錯,但是她們把兩點換三點融入到了戰術體系,隨時可以進行節奏變換。而不到位的情況下,她們兩邊的調整攻實力差不多,可以有效地進行轉換,以避免多板攻的連續進攻帶來的短時間內體能消耗。
不同的時代,沒法比較哪種打法更具有優勢,其實更多的是看這一批隊員的特點更適合哪種打法,快速多變還是兩邊拉開,多點開花還是球星戰術,沒有絕對優勢的打法,只有更適合自己的戰術。
-
5 # 菜鳥5說球
每支女排隊伍都是根據自己隊員的特點而選擇戰術打法。
如歐洲女排多是高舉高打、而亞洲女排則選擇小快靈的打法,就是根據各自球員身體條件決定的。
我們“黃金一代”當時選擇以速度為主的戰術打法,是根據當時那批隊員的身體條件和技術特點決定的。
眾所周知,我們女排現在的戰術核心是朱婷,隊伍的戰術體系都是圍繞她建立的。而“黃金一代”的戰術核心則是二傳馮坤,根據她的特點確立了當時女排快速多變的速度型打法。
和“黃金一代”一樣,美國女排戰術打法的重要點也是在二傳。里約奧運會前,支撐起美國這套體系的是光速二傳格拉斯,自從她退役後,美國隊的速度就大受影響。今年被主教練基拉里重用的二傳卡里尼頗有格拉斯當年的風格,美國女排在她的傳球下,進攻速度提高了不少,我們主力陣容今年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場敗績,就是世聯賽江門站敗給了卡里尼做二傳的美國女排。
雖然都是速度型打法,我們的特點是跑動接應,接應經常與副攻配合,進行2、3號位的戰術攻。而美國女排的接應力量要大一些,主要是2號位的前、後攻。
戰術打法本身沒有優劣之說,關鍵是執行戰術的球員的技戰術水平,尤其是這種速度型打法,對場上每一名球員的戰術素養要求都非常高。像我們“黃金一代”的七仙女,無論缺少了哪一個,對隊伍的實力都有影響。
戰術打法就像是為球員量身打造的工具,要想取勝還要看拿工具的人,球員的硬實力才是球隊取勝的決定性因素。
-
6 # 神經質神仙
黃金一代的話,一傳體系和小球串聯,後排保護當時非常厲害,所以打起了那個年代非常好的快速多變的打法,問題是那個時候網口的實力偏弱,強攻實力一般,到了拼命的時候,缺乏高舉高打,打超手的能力,一傳是生命線,反輪打的非常扭曲。
如果朱婷在那個時代,預計中國隊是所有球隊的噩夢
回覆列表
謝邀請。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打法和現在美國女排的打法有何別?中國女排黃金一代以技術過硬著稱,特別是後排一傳體系非常的牢固,組織串聯能力也是世界之最,技術非常細膩,那時候打的才是真正的快速多變戰術,前排副攻、接應跑動進攻總量幾乎佔據球隊一半以上的進攻數量,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中國女排後排一傳體系確實非常出眾。打亞洲球隊,中國女排利用身高壓制住對手,打歐洲球員,中國女排利用快速多變戰術迷惑對手,戰術素養非常成熟。如果要問說,黃金一代的中國女排和現在的美國女排相比,優劣如何區分,我認為現在的美國女排實力略強,我們可以從球員身體條件,戰術素養等方面去分析,現在的美國女排平均身高明顯優於黃金一代的中國女排,美國女排現在打的是高快結合的戰術體系,而中國女排黃金一代打的是平快的戰術體系,上一傳的弧線比較低,平,二傳快速組織前排二、三號位的戰術進攻,而現在的美國女排情況也基本類似,上一傳的弧線中平,二傳再調整二、四號位快速拉開戰術,二、四號位的進攻戰術幾乎和副攻戰術同步,給對手攔防體系製造很大難度。而中國女排黃金一代主要是高前排跑動戰術去迷惑對手,再加上二傳的精準傳球,球員相互彌補去下球得分,打的也是整體的戰術,但兩隊不同的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立體進攻體系並沒有得到強化,我們在快速進攻方面確實獨具一格,但移動攔網方面存在明顯的技術短板,而現在的美國女排優勢就在於移動攔網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她們副攻在網前移動速度很快,並不懼怕快速多變的球隊,美國女排的整體發球水平也是佔據優勢的。綜合這樣的因素,我覺得,當今的美國女排實力強於黃金一代的中國女排。也有一些球迷表示不能理解,說中國女排黃金一代實力不如現在的美國女排,有什麼其他的依據。我們可以參照巴西女排黃金一代的實力,就很容易有對比結果,中國女排黃金一代比較懼怕巴西女排,而巴西女排的打法和現在的美國女排基本類似,球員技術比較平均,沒有明顯漏洞,接應有一定突破能力,可以打立體進攻戰術,中國女排黃金一代自2004年奧運會結束後,就很少贏過巴西女排,論技術細膩,我們能和人家持平,但身體素質明顯差於對手,可能前兩局比賽我們球員能耗得起,但打到第3--5局就很耗不起了,副攻的移動攔網也明顯弱於對手。所以,同樣是快速多變打法,中國女排黃金一代比較懼怕身體素質好的球隊。這樣看來,當今的美國女排的實力強於中國女排黃金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