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龔166916589

    呂布如聽陳宮之計,或許可行,但是歷史上大凡武功出銳撥尖者,多系少謀而鋼覆自用,不願磬聽人言而敗亡。

    。楚霸王項羽亦是如此,在早前鴻門宴上聽范增殺了劉邦,就無後來的烏江之敗。機不可失,事不再來。

  • 2 # 小島知風

    如果呂布聽從陳宮建議屯兵城外,可能不會水淹下邳,但是呂布絕對還是會敗亡。曹操甚至兵法詭變之道,這點是呂布一介莽夫所不具備,如果陳宮在下邳守城,呂布帶兵在城外掎角呼應,那麼曹操就不會攻打下邳了,直接幹呂布就行了,呂布雖然勇猛,曹操不會正面硬扛,會用計謀佈陣算計呂布,陳宮畢竟不在呂布軍中,即使在下邳也很難及時接應。

    呂布為人多疑且缺謀短慮,所以他不具備和曹操劉備這樣一時梟雄爭鋒天下的能力,呂布領兵出城,很容易會被曹操劉備聯合算計了,那時候曹操可能根本不用攻下下邳既可生擒呂布。

    呂布和項羽一樣可以是所向無敵的戰將,但是作為問鼎天下的政治家卻都是他們所不能及的,就看凡是一世梟雄如劉備、曹操亦或孫權,哪個如呂布一般,所以呂布註定就不是曹操的對手。

    所以即使呂布聽從了陳宮之建議,可能不會水淹下邳,但是呂布肯定是會敗亡的,掎角之勢聽來很有戰略規劃,是個很不錯的辦法,但是陳宮沒有想過在城外執行者是缺謀短慮的呂布,他很容易被曹操所算計,他在城內也許都來不及接應呂布就已經被曹操算計完了活捉了。

  • 3 # 清山雅舍

    前言

    個人認為呂布若聽陳宮之言依然會被水淹下邳。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曹魏四面受敵、時局緊迫的緣故。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時的曹操佔據著中原地區,乃四戰之地,北邊有冀州袁紹、河內張楊,西邊有張繡,南邊有劉表,東邊有呂布、袁術。而且曹操剛剛在宛城之戰中慘敗,折了典韋和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再加上糧草不足,可以說是形勢嚴峻,不能久戰。雖然最後將呂布圍在下邳,可是連續作戰,士卒疲累,曹操想要退兵,但是被荀攸和郭嘉勸阻了。

    《三國志•魏書》記載:是歲,太祖自宛徵呂布,至下邳,布敗退固守,攻之不拔,連戰,士卒疲,太祖欲還。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顯然,曹操的二位謀士獻上了速勝的計策才使得曹操暫時打消了撤退的念頭。而我們再看看陳宮的對策。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記載:宮謂布曰:“曹操遠來,勢不能久。將軍可以步騎出屯於外,宮將餘眾閉守於內;操若攻將軍,宮引兵擊其背;若來攻城,將軍為救於後;不過旬日,操軍食盡,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勢也。”

    陳宮在三國前期也算得上一流的謀士。他的對策比呂布高明很多,孤城不可守,守則士氣殆盡,所以要在戰略上佔據主動。按照陳宮的設計,以掎角之勢展開拉鋸戰,曹操是真的拖不起。因而曹操更會選擇水攻,從而速戰速決。

    有的人可能質疑呂布既然出來了,那就直接打呂布好了。但是呂布既然聽了陳宮的話,自然後面陳宮的戰術安排呂布也會聽。這樣前後夾擊,配合作戰,曹操想要快速取勝顯然不如水攻來得靠譜。

    又有人可能覺得呂布在城外淹不著。這個看下地圖就能明白,下邳正好處於泗水和沂水的交匯處,並且其地勢低窪,下邳古城在歷史上還被黃河淹沒,覆於水底。所以,呂布出城紮營也一樣會被大水衝擊,曹軍一樣能夠速勝。

    結語

    因而,個人推測,曹軍最終依然會選擇水淹下邳,迅速獲勝。

  • 4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陳宮之策的簡單回顧

    曹操伐呂布,呂布野戰失敗後退回下邳。

    陳宮建議:呂布率一支步、騎兵屯於城外,陳宮、高順率剩下的部隊守下邳。如果曹操攻呂布,陳宮從後面來救,如果曹操攻陳宮,呂布從後面來救,兩軍互為犄角。

    呂布起初採納了這個建議,但做了修改,試圖只率騎兵出城,攻擊曹操糧道。(或許呂布,對步、騎兵屯駐城外是否能站住腳沒有把握)

    後來,呂布的妻子以陳宮、高順不和,擔心禍起蕭牆為由,勸阻了呂布。

    最終,曹操決水淹城,呂布軍軍心渙散,部將綁呂布投降。

    史家的兩種意見。

    一直以來,史家對陳宮的建議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分析,各有理由。

    可行派:大多數史家持這種態度。

    遺憾的是,他們只是認為:呂布如果在城外,下邳即使失手,呂布也能儲存有生力量。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分析。

    不可行派:以黃山為代表。

    黃山認為,呂布正是野戰失敗才退回下邳的,再讓他出去有什麼意義呢?

    宮謂布不用其言,亦綜平昔所言論耳。至謀使布自以布騎出屯於外,布嘗自將千餘騎出戰而敗矣。其言豈可用乎?--黃山

    我認為,如用陳宮之謀,或許呂布還有可為。

    引水攻敵的前提:控制戰局

    在曹操發起討伐呂布之戰時,陳宮建議呂布去彭城拒敵,呂布拒絕。呂布想在下邳城下與曹操決戰,用水淹曹操!

    曹操在荀攸、郭嘉的建議下打消撤軍念頭,決心一舉滅呂布時,第一件事就是鑿渠淹敵。

    看來,以泗水淹敵,是曹操、呂布在進行下邳之戰時的“共識”。

    可是,要以水淹敵,前提是:壓制住敵軍。否則,你想安安心心施工鑿渠,是做不到的。

    曹操之所以在最後總攻時才亮出鑿渠引水的招數,就是因為:呂布已經被徹底壓制在下邳城中,無法干擾曹操的行動了!

    陳宮的建議,就是希望在城外保持一支較強的軍隊,不陷入全面被動。

    分兵城外,利於發揮呂布軍的優勢

    呂布在試圖採納陳宮建議時,對策略進行了修改:僅率騎兵出擊,騷擾曹軍糧道。

    呂布軍最大的優勢,是手裡的幷州騎兵。

    黃山之所以認為陳宮的計策不可行,是因為呂布在城外與曹操的野戰中失利。

    確實,由於馬鐙尚未發明,騎兵的衝擊力不足,呂布在城外與曹軍主力的激戰中失利不足為怪。

    但是,即使沒有馬鐙,騎兵的機動力優勢是無可置疑的。

    因此,如果騎兵的目標是曹軍的糧草部隊,或者施工隊的話,他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防守時,擁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在外騷擾、破壞敵軍的運輸線,是常見套路。

    如果只死守下邳呢?下邳城誠然利於堅守,但只有狹窄的城門進出,出擊效率非常低,將給對方足夠的準備時間,起不到太大作用!(連送女兒出城都做不到)

    最終,呂布軍被堵在下邳城裡,騎兵跑不出去,只能一起當步兵用了!

    仗打得這麼窩囊,難怪最後士氣低落了!

    呂布軍的潛力

    出城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充分動員呂布集團的戰爭潛力。

    戰前,呂布集團的配置是:呂布親自坐鎮下邳、彭城;陳登在廣陵防守徐州南部;臧霸等人防守徐州北部。

    曹操採取的是直取中路的方略,直接進攻呂布。南部的陳登已經投降,但北部的臧霸等人依然附屬呂布。

    同時,張遼部似乎也不在下邳城中。

    呂布軍如果出城,聯絡各部,有可能聯絡、動員這些潛力。

    遺憾的是:呂布最終退守下邳,外圍力量無法動員,浪費了大量的戰爭資源。

    不管是陳宮步騎外屯,互為犄角的建議,還是呂布只帶騎兵的修改版,其目的,都是為了爭奪戰役的主動權。

    可惜,呂布最終未能再爭奪主動權,消極退縮於下邳城中,士氣低落,兵敗身死。

  • 5 # 小小的酸奶

    《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中,呂布所在的下邳遭到曹操大軍圍困,陳宮給出建議:

    “曹操遠來,勢不能久。將軍可以步騎出屯於外,宮將餘眾閉守於內;操若攻將軍,宮引兵擊其背;若來攻城,將軍為救於後;不過旬日,操軍食盡,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勢也。”

    但是呂布沒有聽從陳宮的建議,最後兵敗被殺。而呂布兵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軍水淹下邳。

    那麼呂布聽從陳宮的建議後,能否改變這個結果呢?

    我認為改變不了水淹下邳的結果。原因有三:

    第一點,陳宮的這個掎角之勢的計謀,主要是利用呂布的勇武和騎兵的機動性和破壞性。而也就是說,一旦可以針對到呂布,並可以防備甚至剋制騎兵的話,呂布在外面就無能為力。針對呂布是絕對沒問題的,當時曹軍猛將如雲,不僅有著自己一系列的將領,還有著劉備的關張,對付一個呂布綽綽有餘。

    比較困難的是防備騎兵,古代冷兵器時期,騎兵是最強悍的兵種。但是也是存在著步兵硬抗甚至騎兵的事例,比如說鞠義的先登營戰勝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而呂布帶出來的兵力到底有限,而曹軍同樣有著虎豹騎這樣的精銳騎兵。因此,呂布很難建功。

    第二點,陳宮的安排是由呂布親自帶領步騎出城,而陳宮這個智謀之士守城。那麼憑藉呂布的智謀不可能看出曹軍會發動水攻之計,即便呂布把張遼帶出,但是隻要郭嘉、荀攸等人謀劃得當,張遼也不可能看的出曹軍的打算。因此,呂布在外沒法防備水淹下邳。

    第三點,曹軍的行動不一定會根據陳宮設想的劇本進行。一旦曹操發現有一支軍隊在外,與城池形成掎角之勢。曹軍必定先解決城外的呂布大軍。但是曹軍不可能不對城內的陳宮沒有防備。陳宮

    因此,我認為陳宮這個計謀太理想化。

  • 6 # 大南瓜的抱狼

    出城的好處很多,第一城裡糧食就夠剩下的人多吃一陣子了,古時候攻城守城方無需過多的兵力,尤其是騎兵的戰馬,這玩意一個頂三個人的口糧。第二下邳守軍因為外無援軍所以被水淹以後很容易軍心潰散,如果呂布引騎兵出城,無需和曹操打正面,只要襲擊曹操糧草就好了,曹操糧草不夠只能主動退卻,而且呂布更狠一點可以詐稱袁術的壽春軍到了,來救援下邳了,這些都是對守軍的有力鼓舞和對曹操軍的有力打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遼宋之戰持續多年,為何作為漢臣的韓德讓成了遼國的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