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兩位歷史上都慘死於骨肉相殘兄弟反目的悲情王爺,前者任城王劉義康無轟轟烈烈的大功平凡一生被自己兄長武帝劉義隆下旨處死被人活活勒死悲慘喪命,後者蘭陵王高長恭北齊一代名將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戰功赫赫武藝高強令敵喪膽的北齊戰神卻喪命於昏君異母弟高緯之手含冤賜毒酒而死憤恨而亡。

  • 2 # 老王講講趣事

    蘭陵王高長恭相貌柔和內心豪壯,聲音姿容很不錯。曾經高長恭擔任將領時,親自辛勤處理瑣細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個瓜幾個果子,也一定和將士共同分享。起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上表列舉他的貪贓之事,被免除官職。等到討伐定陽,陽士深在軍中,擔心災禍到來。高長恭聽說此事說:“我本來沒有這個意思。”於是求小的過失,用棍棒打了陽士深二十下來使他安心。高長恭曾經入朝而隨從都散去,只有他一人,高長恭獨自回來後,沒有責罰他們。武成帝獎賞高長恭的功勞,命令賈護買妾二十人送給他,高長恭只接受其中的一個。有一千金的債券,臨死那天,把它們全部燒掉。

    後來蘭陵王高長恭屢立戰功,導致功高震主,因“國事即家事”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最終被高緯賜死。

  • 3 # 伯虎42

    劉義康,是彭城王,不是任城王。

    劉義康,宋武帝劉裕第四子,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異母弟。晉元熙二年(420年),宋王劉裕準備接受晉廷禪讓。令劉義康留守壽陽(今安徽壽縣)。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南朝宋,即宋武帝。劉義康被封為彭城王,食邑三千戶。

      宋永初三年(422年),劉裕病逝,皇太子劉義符即位,即宋少帝。劉義康又改任南徐州刺史,使持節,都督南徐州、兗州及揚州晉陵郡軍事。 

    宋元嘉元年(424年),宰相徐羨之、傅亮、謝晦廢黜少帝,改立武帝第三子劉義隆為帝,即宋文帝。劉義康拜驃騎將軍,加授散騎常侍,並增食邑二千戶,獲賜鼓吹一部。 

    宋元嘉二年(425年),劉義康進拜開府儀同三司,鎮京口(今江蘇鎮江)。 

    宋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在誅殺徐羨之、傅亮,討伐荊州刺史的謝晦,劉義康接掌荊州。 謝晦兵敗被殺。劉義康以荊州刺史之職出鎮江陵(今湖北荊州),並持節都督荊州、湘州、雍州、梁州、益州、寧州、南北秦州等八州軍事。

    自元嘉六年(429年)至元嘉十六年(439年),劉義康入朝任侍中、司徒、錄尚書事,進位大將軍,領司徒,辟召掾屬,權勢一度煊赫無比。宋文帝體弱多病,劉義康入宮盡心侍奉兄長,服侍宋文帝吃藥,盡心侍奉,湯藥飲食,非口所嘗不進。有時,劉義康連夜不寐,數日不解衣,照顧宋文帝。深得宋文帝信任。

    不過,劉義康為人率性而行,不作避嫌,又因其權傾朝野,各處進貢物品時都會將最好的送到彭城王府,較次的才給皇帝。而義康親信的左長史劉斌、從事中郎王履、主簿劉敬文及祭酒孔胤秀見宋文帝病重不但表示應該冊立長君,請劉義康準備顧命詔書,而且還在劉義康不知情下到尚書儀曹那裡取晉康帝繼位往事的資料,宋文帝病好後都知道這些事。劉斌等也結為朋黨支援為相的劉義康,圖將其推上帝位,遂誣陷盡忠於國的異己者,令其獲罪被黜。於是皇帝和劉義康之間漸漸生了嫌隙。

    自元嘉十六年(439年)秋起,宋文帝再也沒有去過劉義康的彭城王府,兄弟之間之間的矛盾已經趨於明顯,宋文帝擔心會因此生大禍,元,於嘉十七年(440年),收殺劉義康的親信劉湛、劉斌等一干人,又流放了劉湛黨羽何默子等,廢王履於家。當日,劉義康在中書省,在收到文帝所宣佈劉湛等人的罪狀後,便上表求退。宋文帝遂改劉義康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出鎮豫章,其實是被軟禁。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徐湛之告發范曄、孔熙先等密謀擁立劉義康,於是范曄等以謀反罪被處死刑,劉義康被廢為庶人,流放至安成郡,更命寧朔將軍沈邵為安成公國相,領兵防守。

    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胡誕世等人在豫章叛變,圖立劉義康為帝,但很快被鎮壓。當時江夏王劉義恭上書稱劉義康有怨言,動搖人心,建議流放到更偏遠的廣州。宋文帝聽從並命沈邵領廣州事,但劉義康未出發沈邵就去世,遂一直留在安成郡。

    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大軍前一年南下至長江以北的瓜步,宋形勢嚴峻,宋文帝深怕有異心的人會趁亂推舉劉義康反叛,遂命中書舍人嚴龍帶毒藥賜死他。劉義康以佛教稱自殺者不得再世為人而拒絕服藥,嚴龍遂以被子悶死他,享年四十三,以侯爵禮節在安成郡下葬。

    劉義康智商足夠,能力也強,若真的被擁上皇位,不見得比宋文帝差,但是情商太低,大大咧咧,和皇帝兄長論兄弟情過了頭,皇權之下,權力爭鬥不會論親親之情,所以劉義康最後丟了性命,怨不得宋文帝心狠。

    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宗室,將領,齊神武帝高歡之孫,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地位卑微,所以幼年不受重視。

    齊文宣帝高洋代東魏自立,建齊後,直至齊天保八年(557年),才被授為通直散騎侍郎。天保九年(558年),封樂城縣開國公,進上儀同三司。天保十年(559年),加授儀同三司,開始出任地方官。

    文宣帝高洋死後,廢帝高殷即位。齊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高長恭受封蘭陵王。 累次升遷至幷州刺史。乾明之變,孝昭帝高演廢高殷,自立登基後,給予侄子蘭陵王高長恭進一步重用,並轉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孝昭帝崩,武成帝高湛即位,於大寧元年(561年),授高長恭使持節、都督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大寧二年(562年),另再兼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高長恭在後世最為人所知的是軍事上的成就。自成年後,他一一參與了齊後期與周的數次大戰,並奮勇作戰,數次擊退周軍進攻。

    齊河清二年(563年),周大將楊忠(隋文帝楊堅父)聯合突厥,自恆州而下攻齊,突入齊重鎮晉陽(今山西太原),高長恭親自參與作戰,奮力將楊忠擊退。

    次年十二月,齊周邙山大戰爆發,周攻洛陽,武成帝高湛派高長恭與幷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此戰,高長恭親領五百騎兵,直衝進周軍包圍圈,至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呼喊守軍,告知援軍來救。因高長恭容貌俊美,作戰時怕影響士氣,所以都是戴著頭盔,此時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是友,高長恭將頭盔脫下,以面貌示人,城上的人知道確實是援軍來了,歡聲雷動。

    之後高長恭率軍成功替金墉解圍,周軍放棄營帳逃走,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都是周軍丟棄的兵器輜重。這之後,蘭陵王高長恭聲名遠揚,士兵為此作曲謳歌他,這就是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齊武平二年(571年)五月,周晉國公宇文護派中外府參軍郭榮在姚襄城南、定陽城西修築城池。六月,段韶包圍定陽城,當時段韶生病,對高長恭說:“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兩道河壕,無路可走;恐怕只有東南一條路,賊寇一定會從這裡突圍。應當挑選精兵專門防守這條道路,這樣一定能夠捉住他們。”高長恭便派一千多名壯士埋伏在東南澗口。城中的糧食吃盡,宇文憲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因害怕段韶,不敢前進。楊敷率領現有計程車兵乘夜突圍出城,被高長恭的伏兵攻擊,全部俘虜。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高長恭被任命為大司馬。 武平四年(573年)四月,任太保。前後因各項戰功,被齊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在蘭陵王爵之上再加封,先後兼鉅鹿郡公、長樂郡公、樂平郡公、高陽郡公。

    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設宴為高長恭慶賀,席間對高長恭說:“這樣衝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麼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高家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說者沒有其他心思,只有對國家君主的忠心,而後主高緯因為他說的“家事”,不由起懷疑猜忌之心,又聽到士兵們唱《蘭陵王入陣曲》,知道高長恭在軍中的威望,開始猜忌高長恭。 

    高長恭也感覺到了皇帝的猜忌,後悔不該口不擇言。於是在之後定陽之戰,在代替段韶職務率軍隊,常常收取賄賂,聚斂財物。親信問他:“大王受到朝廷的重託,為什麼要如此貪心呢?”高長恭沒有回答。親信繼續問:“是不是因為邙山之戰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回答說是。親信再說:“朝廷如果忌恨你,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這不是躲避災禍而是招來災禍!”高長恭哭著俯身向親信詢問解決的計策,親信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假託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國家的政事。”高長恭聽從他的計策,但是沒有辦法成功隱退。 這已經看出高長恭的憂慮了。

    等到齊對南方陳用兵,高長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將軍,嘆息說:“我去年臉上長癰,現在為什麼不發出來!”從此有了病也不肯醫治,主動求死之心顯露無疑。

    但齊後主高緯等不了了,齊武平四年(573年)五月,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終於等到這一天,於是對他的王妃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裡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鄭氏回答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嘆息之後,就飲鴆而死,年僅三十三歲。

    雖然齊後主猜忌高長恭,但是心裡知道其實他並沒有什麼罪過,主要是威名太盛,恐日後不好控制,所以才在肉體上除掉,並沒有把他作為叛逆對待,被當成犯上作亂的逆臣,死後追贈高長恭為太尉,諡號武。高長恭死後四年,齊即被周所滅,齊後主高緯、幼主高恆皆被擒。倘使蘭陵王尚在,齊絕不會如此輕易滅國。

    劉義康、高長恭,都是所在國家的優秀宗室,能力出色,協助君主得利,雖然手握大權,但對於國家君主,也沒有做出任何悖逆叛亂之事。

    但是恰恰因為他們的宗室身份,及握有的政治及軍事權力,對於君主來說,是自己天然的威脅,雖然他們未必有謀逆之心,但是不代表他們周圍的人沒有攀附從龍的意思,如果放任下去,自己這一代或許可以制約,身後之事,就不好說了。

    同時劉義康、高長恭二人確實也有不當的地方,以為自己是皇帝至親,將親情置於皇權至上,大大咧咧,心思粗曠,雖無意冒犯皇權,卻在實際行動上引起了皇帝的猜忌,為了權力的穩固及傳承,皇帝只能拋棄親情,以鮮血穩固權力,這也是封建專制統治之下,無可奈何的事情。

     

     

     

     

  • 4 # 小龍女5505

    兩位歷史上都慘死於骨肉相殘兄弟反目的悲情王爺,前者任城王劉義康無轟轟烈烈的大功平凡一生被自己兄長武帝劉義隆下旨處死被人活活勒死悲慘喪命,後者蘭陵王高長恭北齊一代名將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戰功赫赫武藝高強令敵喪膽的北齊戰神卻喪命於昏君異母弟高緯之手含冤賜毒酒而死憤恨而亡。

  • 5 # 老王講講趣事

    蘭陵王高長恭相貌柔和內心豪壯,聲音姿容很不錯。曾經高長恭擔任將領時,親自辛勤處理瑣細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個瓜幾個果子,也一定和將士共同分享。起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上表列舉他的貪贓之事,被免除官職。等到討伐定陽,陽士深在軍中,擔心災禍到來。高長恭聽說此事說:“我本來沒有這個意思。”於是求小的過失,用棍棒打了陽士深二十下來使他安心。高長恭曾經入朝而隨從都散去,只有他一人,高長恭獨自回來後,沒有責罰他們。武成帝獎賞高長恭的功勞,命令賈護買妾二十人送給他,高長恭只接受其中的一個。有一千金的債券,臨死那天,把它們全部燒掉。

    後來蘭陵王高長恭屢立戰功,導致功高震主,因“國事即家事”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最終被高緯賜死。

  • 6 # 伯虎42

    劉義康,是彭城王,不是任城王。

    劉義康,宋武帝劉裕第四子,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異母弟。晉元熙二年(420年),宋王劉裕準備接受晉廷禪讓。令劉義康留守壽陽(今安徽壽縣)。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南朝宋,即宋武帝。劉義康被封為彭城王,食邑三千戶。

      宋永初三年(422年),劉裕病逝,皇太子劉義符即位,即宋少帝。劉義康又改任南徐州刺史,使持節,都督南徐州、兗州及揚州晉陵郡軍事。 

    宋元嘉元年(424年),宰相徐羨之、傅亮、謝晦廢黜少帝,改立武帝第三子劉義隆為帝,即宋文帝。劉義康拜驃騎將軍,加授散騎常侍,並增食邑二千戶,獲賜鼓吹一部。 

    宋元嘉二年(425年),劉義康進拜開府儀同三司,鎮京口(今江蘇鎮江)。 

    宋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在誅殺徐羨之、傅亮,討伐荊州刺史的謝晦,劉義康接掌荊州。 謝晦兵敗被殺。劉義康以荊州刺史之職出鎮江陵(今湖北荊州),並持節都督荊州、湘州、雍州、梁州、益州、寧州、南北秦州等八州軍事。

    自元嘉六年(429年)至元嘉十六年(439年),劉義康入朝任侍中、司徒、錄尚書事,進位大將軍,領司徒,辟召掾屬,權勢一度煊赫無比。宋文帝體弱多病,劉義康入宮盡心侍奉兄長,服侍宋文帝吃藥,盡心侍奉,湯藥飲食,非口所嘗不進。有時,劉義康連夜不寐,數日不解衣,照顧宋文帝。深得宋文帝信任。

    不過,劉義康為人率性而行,不作避嫌,又因其權傾朝野,各處進貢物品時都會將最好的送到彭城王府,較次的才給皇帝。而義康親信的左長史劉斌、從事中郎王履、主簿劉敬文及祭酒孔胤秀見宋文帝病重不但表示應該冊立長君,請劉義康準備顧命詔書,而且還在劉義康不知情下到尚書儀曹那裡取晉康帝繼位往事的資料,宋文帝病好後都知道這些事。劉斌等也結為朋黨支援為相的劉義康,圖將其推上帝位,遂誣陷盡忠於國的異己者,令其獲罪被黜。於是皇帝和劉義康之間漸漸生了嫌隙。

    自元嘉十六年(439年)秋起,宋文帝再也沒有去過劉義康的彭城王府,兄弟之間之間的矛盾已經趨於明顯,宋文帝擔心會因此生大禍,元,於嘉十七年(440年),收殺劉義康的親信劉湛、劉斌等一干人,又流放了劉湛黨羽何默子等,廢王履於家。當日,劉義康在中書省,在收到文帝所宣佈劉湛等人的罪狀後,便上表求退。宋文帝遂改劉義康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出鎮豫章,其實是被軟禁。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徐湛之告發范曄、孔熙先等密謀擁立劉義康,於是范曄等以謀反罪被處死刑,劉義康被廢為庶人,流放至安成郡,更命寧朔將軍沈邵為安成公國相,領兵防守。

    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胡誕世等人在豫章叛變,圖立劉義康為帝,但很快被鎮壓。當時江夏王劉義恭上書稱劉義康有怨言,動搖人心,建議流放到更偏遠的廣州。宋文帝聽從並命沈邵領廣州事,但劉義康未出發沈邵就去世,遂一直留在安成郡。

    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大軍前一年南下至長江以北的瓜步,宋形勢嚴峻,宋文帝深怕有異心的人會趁亂推舉劉義康反叛,遂命中書舍人嚴龍帶毒藥賜死他。劉義康以佛教稱自殺者不得再世為人而拒絕服藥,嚴龍遂以被子悶死他,享年四十三,以侯爵禮節在安成郡下葬。

    劉義康智商足夠,能力也強,若真的被擁上皇位,不見得比宋文帝差,但是情商太低,大大咧咧,和皇帝兄長論兄弟情過了頭,皇權之下,權力爭鬥不會論親親之情,所以劉義康最後丟了性命,怨不得宋文帝心狠。

    高孝瓘,字長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宗室,將領,齊神武帝高歡之孫,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地位卑微,所以幼年不受重視。

    齊文宣帝高洋代東魏自立,建齊後,直至齊天保八年(557年),才被授為通直散騎侍郎。天保九年(558年),封樂城縣開國公,進上儀同三司。天保十年(559年),加授儀同三司,開始出任地方官。

    文宣帝高洋死後,廢帝高殷即位。齊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高長恭受封蘭陵王。 累次升遷至幷州刺史。乾明之變,孝昭帝高演廢高殷,自立登基後,給予侄子蘭陵王高長恭進一步重用,並轉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孝昭帝崩,武成帝高湛即位,於大寧元年(561年),授高長恭使持節、都督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大寧二年(562年),另再兼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高長恭在後世最為人所知的是軍事上的成就。自成年後,他一一參與了齊後期與周的數次大戰,並奮勇作戰,數次擊退周軍進攻。

    齊河清二年(563年),周大將楊忠(隋文帝楊堅父)聯合突厥,自恆州而下攻齊,突入齊重鎮晉陽(今山西太原),高長恭親自參與作戰,奮力將楊忠擊退。

    次年十二月,齊周邙山大戰爆發,周攻洛陽,武成帝高湛派高長恭與幷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此戰,高長恭親領五百騎兵,直衝進周軍包圍圈,至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呼喊守軍,告知援軍來救。因高長恭容貌俊美,作戰時怕影響士氣,所以都是戴著頭盔,此時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是友,高長恭將頭盔脫下,以面貌示人,城上的人知道確實是援軍來了,歡聲雷動。

    之後高長恭率軍成功替金墉解圍,周軍放棄營帳逃走,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都是周軍丟棄的兵器輜重。這之後,蘭陵王高長恭聲名遠揚,士兵為此作曲謳歌他,這就是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齊武平二年(571年)五月,周晉國公宇文護派中外府參軍郭榮在姚襄城南、定陽城西修築城池。六月,段韶包圍定陽城,當時段韶生病,對高長恭說:“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兩道河壕,無路可走;恐怕只有東南一條路,賊寇一定會從這裡突圍。應當挑選精兵專門防守這條道路,這樣一定能夠捉住他們。”高長恭便派一千多名壯士埋伏在東南澗口。城中的糧食吃盡,宇文憲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因害怕段韶,不敢前進。楊敷率領現有計程車兵乘夜突圍出城,被高長恭的伏兵攻擊,全部俘虜。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高長恭被任命為大司馬。 武平四年(573年)四月,任太保。前後因各項戰功,被齊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在蘭陵王爵之上再加封,先後兼鉅鹿郡公、長樂郡公、樂平郡公、高陽郡公。

    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設宴為高長恭慶賀,席間對高長恭說:“這樣衝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麼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高家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說者沒有其他心思,只有對國家君主的忠心,而後主高緯因為他說的“家事”,不由起懷疑猜忌之心,又聽到士兵們唱《蘭陵王入陣曲》,知道高長恭在軍中的威望,開始猜忌高長恭。 

    高長恭也感覺到了皇帝的猜忌,後悔不該口不擇言。於是在之後定陽之戰,在代替段韶職務率軍隊,常常收取賄賂,聚斂財物。親信問他:“大王受到朝廷的重託,為什麼要如此貪心呢?”高長恭沒有回答。親信繼續問:“是不是因為邙山之戰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回答說是。親信再說:“朝廷如果忌恨你,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這不是躲避災禍而是招來災禍!”高長恭哭著俯身向親信詢問解決的計策,親信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假託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國家的政事。”高長恭聽從他的計策,但是沒有辦法成功隱退。 這已經看出高長恭的憂慮了。

    等到齊對南方陳用兵,高長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將軍,嘆息說:“我去年臉上長癰,現在為什麼不發出來!”從此有了病也不肯醫治,主動求死之心顯露無疑。

    但齊後主高緯等不了了,齊武平四年(573年)五月,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終於等到這一天,於是對他的王妃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裡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鄭氏回答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嘆息之後,就飲鴆而死,年僅三十三歲。

    雖然齊後主猜忌高長恭,但是心裡知道其實他並沒有什麼罪過,主要是威名太盛,恐日後不好控制,所以才在肉體上除掉,並沒有把他作為叛逆對待,被當成犯上作亂的逆臣,死後追贈高長恭為太尉,諡號武。高長恭死後四年,齊即被周所滅,齊後主高緯、幼主高恆皆被擒。倘使蘭陵王尚在,齊絕不會如此輕易滅國。

    劉義康、高長恭,都是所在國家的優秀宗室,能力出色,協助君主得利,雖然手握大權,但對於國家君主,也沒有做出任何悖逆叛亂之事。

    但是恰恰因為他們的宗室身份,及握有的政治及軍事權力,對於君主來說,是自己天然的威脅,雖然他們未必有謀逆之心,但是不代表他們周圍的人沒有攀附從龍的意思,如果放任下去,自己這一代或許可以制約,身後之事,就不好說了。

    同時劉義康、高長恭二人確實也有不當的地方,以為自己是皇帝至親,將親情置於皇權至上,大大咧咧,心思粗曠,雖無意冒犯皇權,卻在實際行動上引起了皇帝的猜忌,為了權力的穩固及傳承,皇帝只能拋棄親情,以鮮血穩固權力,這也是封建專制統治之下,無可奈何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袁紹官渡捨棄烏巢直取曹操大營,算不算是圍魏救趙的思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