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秋慈
-
2 # 私人婚戀顧問
好妻子就是好日子,一個人好媳婦可以旺三代,一個壞媳婦可以毀你三代。
做婚姻諮詢見過太多這樣的情形了,我先給你看看家有悍妻是什麼樣的生活:
老婆脾氣暴躁,尤其生氣的時候,根本沒有道理可講,在我家吃飯前要洗手,吃東西不準吧唧嘴,飯後不準用手剔牙,衣服必須兩天一換,再冷的天也要每天洗澡,還得全身用沐浴露,等等等等,我媽來看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架著他的胳膊讓他學走路,無意被老婆看見了,私下裡給我一頓罵;再比如我媽用自己喝水的杯子給孩子喂水,偷偷喂孩子吃餅乾和膨化食品,把自己咬過的饅頭餵給孩子吃等等,每當發現這樣的問題,我老婆就會一把奪過孩子,然後用力門一摔進房間,我進去嬉皮笑臉說好話要麼不理我,要麼把我一頓罵,或者乾脆把門反鎖,一晚上都不讓我進去。其實我媽也是好心帶孩子,只是顧及不到她那大小姐才會注意的細節,所以我媽每天也憋屈的要命,總想回老家。而我就每天夾在中間,這邊安慰那邊安慰,不能讓我媽憋屈了,又不能讓老婆委屈了。
家裡無論大小事項,只要有不合她心意的就會發火。不管是誰對誰錯,基本我也不想去爭個對錯。女人嘛,哄哄就好,抱著這樣的想法她發火的情況下我也是能忍就忍,能哄就哄。可是她倒好,變本加厲,而且激動的時候還會動手,直接扇耳光,擰耳朵,打我的頭… 如果這些情況發生在家裡,我是不會說什麼的,因為在家裡什麼都好說,畢竟這是我們之間的情況。可有時候她就是不分場合也會動手,有一次我記得她和她朋友打牌,一般我都在旁邊幫她看一下,她那天輸錢了,我想著我幫她指揮一下可能會好些,她也讓我幫著看一下。結果有一把我指揮她打一張牌,結果讓別人贏了,而且還是輸了把打牌。其實打牌這東西輸贏誰說的清楚呢?她就一直怪我,罵了一些很難聽的話,我就說了一句:沒關係嘛,這把輸了還有機會嘛。話還沒說完呢,啪一下一拳就打到我眼眶了,還拿著麻將子兒砸了我頭一下。我也沒說話,她朋友也挺尷尬的,在旁邊勸。然後我就默默的把牌撿起來,把錢幫她付了。結果她又把我的錢抓起來往地上扔,瞬間覺得挺傷心的。當時我撿起錢給了她朋友,我就走了。事後還得是我去哄她。她的脾氣一直很古怪,喜怒無常,暴躁如雷,說翻臉就翻臉,動不動就吵,一點芝麻小事能吵到你求饒,嗓門聲還超級大。剛開始在一起覺得她是公主病,從小到大家裡給慣的,脾氣大點就罷了,我作為男人多擔待點也無妨,所以從來不跟她計較。這倒好,慢慢的我才發現不管我是對的還是錯的,她總會用一堆理由證明全是我錯的,即使每次明明是她自己做錯了,也會理直氣壯的給我臉色看。作為一個男人,我始終選擇忍氣吞聲,哪怕是自己得理了,我也從來不和她吵,也從來沒有說過她的一句不是,我怎麼能跟她一般見識呢,男人不就是應該在生活的磨練中才能變得成熟嗎?所以每次我都忍忍忍,時間久了,覺得心裡的鬱結很大,就跟腫瘤一樣,長在心裡深處。有時候看她明明做錯了,還特別囂張的樣子,真的特別想發一次火,恨不得衝上去砍她兩刀,把整個房子都拆掉,告訴她我不是病貓,而是老虎,別總是利用我的善良來作惡。但這只是個一閃即逝的念頭,作為一個男人,我得讓這個家庭好好運轉下去,所以最終我還是忍了,默不作聲,也不說她,現在我每次忍的難受的時候,我就一個人靜靜的找個沒人的地方坐一坐,真的覺得好累。女人就是一個家庭的靈魂,這話並不誇張。選擇了什麼樣的妻子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也就決定了你將來的事業成就。
《菜根譚》的洪應明就說過 “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家有悍妻,沒完沒了的抱怨,還不如耳朵聾了好呢!人活這一輩子,究竟有什麼是我們必須要的?真正需要的就是良好的心態和閒適的心情。只有家庭和睦,心態健康的人,才具備閒適的條件。比如娶一個好女人,就能賦予一個男人閒適的心情,更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娶妻娶的是什麼?賢德。媳婦沒有賢德,有事沒事就跟你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在公司上班坐不坐得穩?每天想著我太太今天不知道又要舞出哪一齣戲,心裡就不踏實。家裡假如不安,事業一定做不起來。《詩經》第一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雎》說的是找物件的原則。什麼是“窈窕淑女”,不是身材苗條,不是樣貌姣好,而是關雎這種鳥找了一個伴侶之後,終生不換,非常守節,說的就是男女之間的道義和恩義。
好妻子溫情如水,她用自己的行動用心營造好的家庭環境,如同滴水穿石般的潛移默化和隨風潛入夜的細雨無聲無響的滋潤影響著丈夫和孩子。一個好妻子可以培養全家人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是家人擁有謙虛、忍讓、包容、關愛、誠信,善於溝通,助人為樂,愛學習,愛思考等優秀品格。另外,女人的飲食養生觀正確與否,決定了全家人的生老病死,同時也決定了女兒成家後的飲食習慣,代代相傳。這些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何等寶貴的財富啊。
-
3 # 智慧解文化
贊同,既然能從古流傳至今,自然有其原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從人類演化角度,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在孩子3歲之前,尤其在孩子性格脾氣方面,作為母親,她的心態越平和,孩子往往越自信、懂事、性格溫和!
一個母親影響三代人,作為妻子,會影響丈夫的事業、命運;作為母親,會影響孩子的人生;成為祖母,也會影響到孫輩的成長。一個母親在家庭中充當的角色至關重要,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大多取決於母親。
一個溫柔和藹、通情達理與一個脾氣暴躁、為了一點小事就吵得天翻地覆的母親;一個積極樂觀與一個悲觀消極、事事抱怨的母親;一個高瞻遠矚與一個目光短淺、只貪圖眼前利益的母親,她們所培養出來的孩子,是註定不在同一條起跑線的。
男人的底牌就是他的妻子,孩子的底牌就是他的母親,兩個民族的競爭,就是兩位母親的競爭
回覆列表
“一位母親影響三代人”這個話是民間俗語,儘管沒有任何科研論證,也並無大資料支撐,人們對這句話依然能夠深信不疑,就代表這句話裡所傳遞的意思,的確是經過時間檢驗,歷久彌珍的真理。
現代的說法,更多是說“一個好女人,幸福三代人”,反之則反。
三代人,指哪三代?從最直觀的理解,第一自然是母親和父親這一代,第二當屬公公婆婆這一代,第三則是兒女這一代,這只是一個女人將必然面對的三代人,還不包括子子孫孫的無數代後人。
1. 父母一代
古人主張“先成家,後立業”,那麼,一個男人十幾歲就成了家,他娶的女人就將成為他家業的一部分,也是他創業初期最堅實的夥伴和助手。
古人又有“娶妻娶賢”之說,和成家立業一脈相承,男人想要打拼出自己的家業,一個賢德的妻子必不可少。否則,若娶回一個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女子,已有的家業都未必守得住,更別提發揚光大了。
還記得《情深深雨濛濛》裡陸依萍的父親嗎?他的家業就是這樣敗了的。2. 公婆一代
華人從古至今注重孝道,主張“百善孝為先”,男人娶了妻,很多家庭瑣事,乃至侍奉公婆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妻子細細打點。
一個好妻子,能幫助男人完成他的孝道,解除他的後顧之憂,讓男人專心於自己的事業。可如果娶了一個好逸惡勞、撒潑成性的妻子呢?公婆可能需要伺候這個兒媳,甚至要看兒媳臉色,這孝道自然無法成全。更可怕的是,她亂了家庭的陣腳,讓男人根本不能好好做事,更別提積累家業了。
看看身邊那些一無所成的男人,再看看他們的妻子,就能得到答案。3. 子女一代
“男主外,女主內”是華人一直以來的夫妻模式,尤其在古時,對於子女的教育,更多是讓女人來完成的。那個時候沒有太多學校,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極為重要。
若是一個好母親,知書達理,懂得教育的基本道理,也能夠自己做到,帶出來的孩子自然彬彬有禮,再輔以一定的詩書教學,成才也是指日可待。而一個不明事理的母親,又能教出哪樣的孩子呢?
看看那些學校裡打架鬥毆、橫行霸道的孩子,他們的母親是什麼樣呢?現代社會,好女人更難得人們說,都到2019年了,這些已經作古的道理,還有什麼價值?這是對經典的曲解。實際上,在現代這個浮躁的社會里,真正的好女人更難得,能娶到好妻子比以前只會更難。
其一,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普及,女性更獨立
以前的女子,需要靠嫁入什麼樣的人家、有什麼樣的子女來獲得價值感,她們的身份多半是“誰家夫人,誰家小姐,或者誰的母親”,幾乎沒有她們自己的身份。
而現在的女子,可以靠自己的事業、收入乃至社會地位獲得價值感,不再依附於某個家庭或者某個人,比古時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其二,獨立促進了婚戀觀的蛻變
封建社會把“傳宗接代”也就是生養子女作為女人的重大任務,極大地限制了女人的生存空間,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多數時候不得不“委曲求全”,犧牲自己,照顧家庭。
而現代社會主張男女平等,女人不再只為了生育而存在,婚戀觀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她們對生活要求品質,對婚姻要求靈魂伴侶,對生活和工作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
其三,“娶回來”不代表終身擁有
以前的人娶了妻就擁有了她,只要男人不休妻,女人就只能一直困在婆家,如果男人休妻,女人就更可憐,可能終身難以成婚。而男人則不受婚姻限制,只要養得起,他們就可以合法地三妻四妾,甚至妻妾成群。
這就是古時女人可以安於命運,忍受痛苦,委曲求全的根源所在。
現在的女人經濟和精神雙重獨立,對於婚姻也持有“合則歡喜,不合則分”的觀念,拋棄了“從一而終”“委曲求全”的固有觀念,男人即便娶妻入門,也不代表著可以為所欲為,對男人的要求前所未有的高。
這讓很多男性感到不愉快,失去了那種絕對的性別優勢,他們多麼希望時光可以倒流。哈哈,那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好女人的確可以幸福三代人,乃至惠及更多子孫後人,而不論今天還是古時,好女人一直都很難得。從古代到現代,人類文明已經發生鉅變,封建的社會制度早就推翻,男人對女人的觀念,對婚姻的觀念也該與時俱進,接受社會現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