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很多,他們百分之九十都死於非命,約百分之一成功名留青史。罵皇帝是大逆不道的大罪,罪名是“大不敬”,論罪當誅九族!當然通常都是處死大臣本人,流放其家人;或者罷官流放,或者削爵成民;總而言之,按罪誅九族的極少,歷史上只有方孝孺因罵皇帝被誅了十族,且有人說是這清朝偽造的。

    秦始皇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剛剛親政時就將他淫蕩的母親趙姬給囚禁在雍城中。不少大臣都來勸嬴政,要求秦王將太后釋放出來,並且要孝順太后,以成就秦王有孝道的美名。秦王政先後誅殺了27名來勸諫的大臣,最終齊人茅焦成功勸得秦王政釋放趙太后,茅焦本人也因此功成為博士之一。這件事中先後有27人因勸諫皇帝而死,但最終成就了茅焦先生。

    歷史上最著名的諫臣就是唐朝的魏徵了,他因勸諫唐太皇李世民而名留青史。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過魏徵死後李世民曾將他的墳墓給挖了,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明朝時文官集團十分得勢,有專門的御史負責勸諫皇帝,這些御史經常罵皇帝。這些文臣喜歡死諫,也就是皇帝不聽他們的,他們就以死相逼,或者長跪不起,絕食自盡等。明朝的皇帝發明了一種刑法,也就是庭杖之刑,這種刑法就是皇帝對那些冒犯了他的大臣當眾亂棍打死。明朝不少御史都死於庭杖之刑下。不過海瑞算是幸運的,他把嘉靖皇帝罵得無地自容,卻好好的活著,還取得了海青天的美名。

  • 2 # 美之美之美

    王吉是漢朝的一位言官,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言官制度是從漢朝開始的,到元朝廢止。王吉敢於直諫,當時漢昭帝駕崩,劉賀繼位,但是新帝貪圖玩樂,不理朝政,王吉多次諫言。最後,劉賀因為淫亂被廢,屬下臣子都被株連,只有王吉因為多次諫言才包住一條性命。

  • 3 # 瘦瘦秋

    明朝東林黨簡直罵人罵出新高度,所以明朝後期太監權利那麼大,就是皇帝用來制衡東林黨的,居正之後,大明江山,在魏忠賢肩上。唯此人足夠霸蠻,能壓得住東林黨。一群知識分子在朝堂之上整天逼逼叨叨,還搞什麼黨爭,官員們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團。魏忠賢時期,明朝對關外後金還保持優勢,邊關很多有能力將領都是魏忠賢提拔,魏忠賢儘管個人品德敗壞,但在國家邊防問題上確是很重大局,沒有魏忠賢,恐怕還真沒有熊廷弼、袁崇煥等人的戰績

  • 4 # 以史為鑑

    在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還真不少,其結局如何主要取決於三件事情:1、皇帝的心情好不好?2、皇帝是否強勢?3、有沒有人給雙方一個臺階?

    一、皇帝心情好:周昌罵劉邦

    周昌是劉邦的從龍之臣,自家哥哥都為劉邦戰死沙場。周昌也從一個卒史追隨劉邦,隨著劉邦職位的上升,一步步升職到管旗幟的職志、領兵的中尉、御史大夫、汾陰侯……

    周昌這個人算是劉邦的鐵桿親信,而且為人堅忍剛強,敢於直言不諱。甚至連蕭何、曹參等人對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

    我們來說說周昌是如何罵劉邦的。

    有一次,周昌找劉邦去彙報工作,周昌壓根忘了當天是週末,劉邦已經準備休息了。結果周昌一進劉邦的寢宮,就看見劉邦正和戚夫人摟抱在一起準備為愛情而鼓掌。

    周昌一看到這一點情況,這還咋彙報工作,於是氣鼓鼓的回頭便走。這時候劉邦連忙放下戚夫人,緊趕慢趕追上了周昌。劉邦也是無賴,追就追,追上之後還縱身一躍騎在周昌的脖子,還故意問道周昌:“你看我是什麼樣的皇帝?”

    周昌本來就生氣,這一問就更生氣了,於是周昌挺直脖子,昂起頭大罵劉邦說:“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

    劉邦聽了哈哈大笑,也沒有處罰周昌,而且以後對周昌更是敬佩甚至是敬畏了。

    因為周昌是劉邦鐵桿,而且罵的也在理,所以罵完之後周昌依然過得很滋潤。

    二、皇帝是否強勢:高澄罵元善見

    南北朝時期,拓跋氏一手建立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的皇帝就是小皇帝元善見,整個朝政都掌控在權臣高歡手中。

    過了幾年,高歡死了,高歡的兒子高澄繼續把控朝政,高澄年紀輕輕,又掌握大權。接下來的步驟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皇帝元善見有一次舉行宴會,結果高澄絲毫不給面子,舉起酒杯第一個帶頭喝酒,還跑到皇帝桌子旁邊給皇帝敬酒。皇帝很是生氣,說到:“自古以來沒有不亡國的,朕此生也沒有什麼辦法!”

    高澄一聽你不但不喝酒,還胡說這些有的沒的,於是指著皇帝大罵:“朕,朕,狗腳朕!”還命令手下上來毆打皇帝一頓。

    後來元善見打算挖地道,又被發現了,高澄領著士兵殺進宮裡,對著皇帝說:陛下,你為啥要造反?

    皇帝:只聽過百姓造反、大臣造反的,啥時候聽過皇帝造反的?你要殺就殺,別廢話了。

    高澄竟然聽到這話後和皇帝大喝一頓酒,然後就好了。。。

    三、是否有臺階下:海瑞罵嘉靖

    海瑞海鋼鋒可以說是歷史上罵皇帝罵的最有水平的一位了。

    明代有文官罵皇帝的傳統,但是要說罵的最厲害的就是“治安疏“和”酒色財氣疏”兩道奏摺。

    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嘉靖讀完之後氣得要死,馬上就要派人整死海瑞了,這時候旁邊的太監(一說是首輔徐階)說:海瑞這個人又臭又硬的名聲在外,聽說他在上奏摺前就買好了棺材。恐怕這是等著做忠臣的名號呢。

    嘉靖一想,也覺得這人不能殺,但是又看著煩,於是就把海瑞關進大牢不聞不問,直到嘉靖駕崩後,海瑞才得以重新出山。

    上面就是三位罵了皇帝之後還能活的很滋潤的,其他罵了皇帝的人,大機率罵皇帝就是最後的發言了,那些逝去的已經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了。。。

  • 5 # 靜言讀史

    這個問題值得探討一下

    我是靜言觀史,我對待歷史地態度是:靜說如故、傲梅立於雪、不懼任何噴子地寒霜!

    下面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歷史上敢罵皇帝的大臣,著名的有:比干、陳琳、魏徵、駱賓王、包拯、海瑞、方孝孺……

    一、比干:《史記· 殷本記》:殷紂王的叔父比干,為人忠厚正直,他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十分著急,常常直言勸諫。在一次勸諫時,紂王大怒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竅!”……

    民間流傳,比干怒視紂王,自己將心摘下,扔於地上,走出王宮,來到民間,廣散財寶。他雖然沒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進給他的靈丹妙藥,並不曾死去。因為沒了心,也就無偏無私,辦事公道,所以深受人們愛戴,稱讚。當時,在比干手下做生意,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於是人們就把他作為財神供奉了起來。

    比干作為殷商時期王室重臣,先後輔佐殷商兩代帝王,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被譽為“亙古忠臣”,剜心而亡。

    二、陳琳: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仕袁紹,後歸曹操。 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

    陳琳罵曹操文節選:“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陳琳把曹操祖孫三代罵了個狗血淋頭,文詞不可謂不刁鑽刻薄、然曹惜其才,不計前嫌,給陳琳官做!

    三、魏徵:這個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臣,後太宗世民摒棄前嫌,予以重用,成就了一段君臣和諧的絕世佳話。(魏徵死後,唐太宗砸其碑,雖是歷史事實,但原因是魏徵快死的人,還要參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的謀逆案!)沒有無緣無故地愛,也沒有無緣無故地恨,是誰動了唐太宗的乳酪?

    四、駱賓王罵武則天原文: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 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加 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

    武則天的態度是:據《新唐書》所載,武則天初觀此文時,還嬉笑自若,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句時,驚問是誰寫的,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有這樣的人才,而讓他淪落不用,是宰相的過失啊!)可見皇帝們稍微有點頭腦地,並沒有傳言說得那麼愚蠢不堪,忠言直諫的大臣大部分被殺了,這絕對是以點帶面的謬論!

    五、唾沫星子飛到皇帝臉上的包拯,成就了千古第一清官的美名,而且最後官職為樞密院副使,也就是軍委副主席!位高權重的一個崗位啊!

    六、海瑞:即便歷史上傳言昏庸無道的嘉靖皇帝,對待海瑞的罵諫,也發出了吾不是商紂王啊的感嘆!!在殺與不殺之間徘徊很久,把海瑞下牢獄,至其駕崩,也沒有下達誅殺海瑞的手諭!

    七、方孝孺:是建文帝的死忠粉,誓死不歸降朱棣而已,是他自己死皮賴臉地把頭往刀口上放,而不是朱棣硬要殺她!!

    靜言觀史個人觀點:自古忠言直諫的大臣並不多,但凡真正為皇帝為社稷考慮而進言的摺子,只要皇帝不是有名地昏聵不理朝政,黑白顛倒,就不會對直諫大臣舉起屠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的狼覃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