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安之
-
2 # 李飛熊
《雍正王朝》之所以被稱為神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在於它首尾呼應,伏筆埋得極深。而江夏鎮這個情節,亦是如此。在飛熊看來,至少包含了“九龍奪嫡”、雍正登基、雍正改革這三個部分的鋪墊。
九龍奪嫡之延續全劇沒有拖泥帶水,直接從九龍奪嫡,可以說直奔主題。而江夏鎮的現任莊主劉八女,是江南鹽道任伯安的小舅子,而任伯安是“八爺黨”胤禟的門人。當此時還屬於太子黨的胤禛從江夏鎮路過時,自然會擦出火花。如果是平常時候,只是一個土財主的劉八女,未必會為難皇四子胤禛。只是胤禛此次下江南籌集賑災糧款,狠狠地宰了任伯安一大筆銀子,其中一百萬還是孝敬九阿哥胤禟的,雙方的樑子就此結下了。
而且,江夏鎮上有康熙欽賜的“德化之地”的牌匾,當劉八女抬出此匾的時候,即使是身為皇子的胤禛,亦不得不下馬步行,受盡了屈辱。這背後,其實是劉八女藉助康熙至高無上的皇權,來給胤禛難堪。但劉八女如此做的動機,卻是“九龍奪嫡”的延續。雙方屬於不同的勢力陣營,壁壘分明,而且鬥爭已經白熱化,已經傳導到江夏鎮這樣的小地方。
如果僅僅是這些,還不夠讓人稱奇,其實有更多的鬥爭伏筆在這裡。後面張五哥替人頂死暴露,牽扯到太子和九阿哥胤禟,是太子第一次被廢的一個插曲。而任伯安被免職後,也回到了江夏鎮。但任伯安利用早年在吏部任職的優勢,秘密造了一本“百官行述”,裡面有許多官員的隱私,可以用此控制大批官員。太子復位以後,為了掌握這股力量,和任伯安達成協議,只是被胤禛暗中破懷。
第二次登上太子之位的二阿哥胤礽,已經有些瘋癲,開始走上邪路,這又導致了他第二次被廢。而在太子兩次被廢立的過程中,江夏鎮都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節點。而年羹堯為了奪得百官行述,大開殺戒,把江夏鎮的財物又都私自扣下,無疑為年羹堯以後被雍正清算,又埋下伏筆。就這樣,包袱中有包袱,伏筆中有伏筆,前後呼應,使得《雍正王朝》情節毫不拖泥帶水,也增加了它的深度和藝術性。
雍正登基之伏筆雍正的登基,歷來有許多謎點,該劇採用了雍正正常登基說。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是《清聖祖實錄》中的記載,自有其可信度。而在江夏鎮對應的情節,便是在於康熙晚年的怠政。康熙經過了前期的勵精圖治,到了晚年的時候,隨著精力的下降,對政務已經開始有些懈怠。而且,康熙顧忌到自己“仁”的名聲,施政過於寬鬆,這就導致了許多問題。
康熙欽封的“德化之地”,如今卻是烏煙瘴氣,甚至莊園中的胡教頭,已經化身打劫的劫匪。如果不是胤禛一行人,換做其他客商很可能就在這裡丟了性命。這也寓意著在“康熙盛世”的表面下,許多東西已經腐朽,正如康熙欽封的“德化之地”是土匪窩一樣。
在這樣的背景下,康熙自然需要一位雷厲風行的繼任者來完成這個任務。因此康熙傳位給雍正的時候,對他的期望便是“重新整理吏治,匡扶朕的過失”。而康熙的其他皇子,不是過於柔弱,便是假仁假義,遠不如刻薄寡恩的雍正能承擔這個重任。
雍正改革之鋪墊在《雍正王朝》這部小說原著中,劉八女所在的江夏鎮,已經把方圓幾百裡的土地都購買下來,原先的農民,許多都成為了他的佃戶,這在側面反應了土地兼併的嚴重。大地主(劉八女)、任伯安(大官僚)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而許多農民成為無地之人。這在封建社會,無疑是很大的風險,許多農民起義都是因為農民失去了土地。睿智的康熙也看到了這種情況,只是官員層層瞞報土地數目,再加上康熙本身已沒有這麼大的精力,只能是拖著而無力改變現狀。
雍正雖然只在位短短十三年,卻是“康乾盛世”的重要一環。因為在雍正時期,實行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改革措施。原先隸屬於統治階級的大地主、大官僚,此刻已經嚴重威脅到封建王朝的統治,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雍正自會拿他們開刀。而江夏鎮的劉八女、任伯安,正是土地兼併、官員貪汙的典型代表,為雍正登基後抑制土地兼併、澄清吏治埋下了伏筆。
所以,江夏鎮這個情節,並不是簡單地出現在這裡。它是“九龍奪嫡”的衝突點、雍正登基和改革的爆發點,甚至可以追溯到雍正去世,江夏鎮是《雍正王朝》劇情的一個重要承載點。在此也不得不佩服當初導演和編劇的用心程度,才能打造出這樣的神劇。
-
3 # 紅雨說歷史
《雍正王朝》“江夏鎮”是前20集中的一個重要線索,它的影響,甚至易取之延續,到雍正登基推行新政。如果要在《雍正王朝》中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字詞,那麼“江夏鎮”必然名列前茅。
看看老四的表情,就知道他有多氣憤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為黃河發大水募捐善款行程結束啟程回京,遭受到了奇恥大辱。
一,開始的時候不讓兩位皇子進入江夏鎮,說江夏鎮是劉八女的地盤,國家除了皇帝,就是屬劉八女最有錢,地最多,儼然成了國中小國。如果不是張五哥擔保,他們夜宿的機會都沒有。
二,進了江夏鎮以後又被當地的胡教頭盯上從身上撈點油水。如果不是李衛機靈,及時發現情況,再加上張五哥的幫助,要不然老四和老十三怕是要身上掛彩。
三,老四和老十三被連夜趕出了江夏鎮並且受到了極大的恥辱。劉八女站在城樓上,讓老四和老十三從腳下的城門洞中走過去,這個舉動儼然是將自己放在了老四和老十三的頭上一般。
四,作為重要線索一方面他是九爺的門人任伯安和小舅子劉八女為八阿哥黨建的搖錢樹,深藏鉅富。另一方面他還是康熙親賜的禮儀德化之地,涉及到的是皇帝的臉面。
從上面四點我們可以看得出江夏鎮的出現,不僅引出了八阿哥黨,更牽扯到了“九子奪嫡”中,更是扯到了康熙皇帝關乎了整個國家的國計民生,接下來我們便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仔細分析。
伏筆:江夏鎮的內容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1,首先他作為八阿哥黨在地方重要組成部分,向我們展現出八阿哥胤禩表面賢王,背地裡卻依舊是貪圖享樂之輩。
2,為後來刑部換死囚案劉八女以張五哥換任伯安弟弟任季安伏筆。正是有了張五哥為老四仗義出頭才得罪了劉八女。同時這件事打開了了太子第一次被廢的大門
3,任伯安在京期間撰寫的《百官行述》,引起了眾位皇子爭奪,使得太子第二次被廢。
癥結:1,江夏鎮作為德化之地然而這裡的人卻做著強盜的行徑,只有俠肝義膽的張五哥稱為康熙皇帝御賜牌匾的遮羞布。年羹堯在屠滅了整個江夏鎮以後,沒有降職反而升官,因為他幫助康熙皇帝割掉了心裡的陰影,這或許也是康熙皇帝不為難他的原因 。
2,江夏鎮作為清王朝的一個小鎮卻暴露出了清王朝初期最大的一個問題土地兼併,國庫空虛。或許正是因為老四的親身經歷,才有了他成為雍正皇帝,以後不惜得罪天下的讀書人,也要推行新政,士紳到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
新政江夏鎮劉八女,任伯安這樣一個大家族,被人們稱為是除了皇帝以外地最多錢最多的人。他們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祖輩曾經為官,他們有著不用納糧的特權,土地越多越富有。他們不停的圈地,吞食老百姓的土地,地主越富有,百姓越貧困。雍正親身經歷了這樣的局面,才有了後來雍正下決心推行新政。將人頭稅攤入了田畝裡邊,按土地的多寡來收稅,並且將士紳不用納糧,不用當差的特權解除。這一系列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擊的像劉八女,任伯安這樣的蠹蟲。
回覆列表
可以說大有深意,不只是透露出當時帝國的各種弊端,更是為老四以後為什麼實施新政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透過老四和老十三的經歷,還有張五哥父親與老四和老十三的一番閒談,可以看出康熙欽封的德化之地江夏鎮透露出以下幾點細節。
①、所謂的德化之地江夏鎮,已經被士紳劉八女和現任官江南鹽道任伯安花錢賣下,並且打造成為一座堡壘,如同國中之國一般。
②、劉八女和任伯安很有錢,甚至當地人都認為除了皇帝就他們最有錢了。
他們為什麼這麼有錢了,一個原因就在於劉八女是士紳,任伯安更是現任官,擁有特權不用交稅納糧的。所以他們將江夏鎮所有田地賣下,擁有大量田產還不用交稅納糧,自然是財源滾滾。
這就透露出封建社會的土地兼併問題,官紳擁有諸多特權,光是不用交稅納糧這項特權就足以讓人眼紅,所以他們利用這個特權自然是持續兼併土地,形成一個惡迴圈。
老四等人偽裝成客商以後,江夏鎮這個德化之地不只是拒絕他們投宿。莊主劉八女家的護院教頭胡教頭更是輕車熟路的派人去打劫老四他們,認為這一票有油水。
這說明江夏鎮有著很多見不得光的斂財手段,比如說經常打劫過往客商。
而且江夏鎮堪稱是無法無天,胡教頭派人打劫失敗以後,自己並沒有做賊心虛。反而帶領不少人前來“興師問罪”,可以說是目無王法肆意妄為。
老四他們如果真的是客商的話,那麼肯定都交代在了江夏鎮,被謀財害命了。這足以說明江夏鎮真的是國中之國了,國法在江夏鎮等同於擺設。
④、劉八女和任伯安為什麼這麼有錢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任伯安控制了江南的鹽商,不只是每年向老九上貢一百萬兩銀子,自己還可以中飽私囊不少。
這說明了當時的吏治之腐敗,從帝國上端(八爺黨)蔓延到帝國下端(任伯安),已經是相當嚴重了。
可以說江夏鎮代表了當時帝國中官紳惡的一面,不只是蛇鼠一窩魚肉百姓。還利用特權兼併土地,並且打劫過往客商,不只是暴露出當時所謂康熙盛世背後的虛晃,更是詮釋了雍正登基以後,為什麼一定要先在河南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原因所在,可以說劇情鋪墊的相當好。
而且江夏鎮的劇情安排也很巧妙,雖然江夏鎮以劉八女為代表的上下都是狼狽為奸,可以說是黑暗的一方。但亦有熱心腸的張五哥一家存在,可以說是光明的一方。
說明了這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有黑暗亦有光明,哪怕有時候這抹光明很微弱,這個細節可以說設定的相當好。
現在大家看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