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朗的哥
-
2 # 諸葛侃物
三國的亂世,耳熟人詳的農民起義當屬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起義。五代十國的亂世,也有一場不得不說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張角據《三國演義》說,是一位不及第的秀才,對朝廷久而久之肯定心生不滿,於是假借南華仙人傳授《太平要術》一書,聚攏宗教信徒,造東漢的反。但東漢時期還沒有科舉,選拔人才大都是孝廉取仕,由地方推薦“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人才給朝廷封官。
然而,這種制度的弊病是非常的主觀,造成社會的不公正,阻塞了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途徑,久而久之會成為一小撮門閥士族擴充勢力的手段,就比如袁紹、袁術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張角,正史記載的不多,但也可以推測出他是一位有些才華的讀書人,沒有政治舞臺施展其抱負,久而久之對當時的東漢王朝充滿怨恨。隨著自己透過智慧和能力包裝好的太平道,越來越能籠絡人心,財富和權勢也越滾越大,最終暴露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改朝換代的野心。
從這一點來說,黃巢的起義,就簡單粗暴的多,蠱惑人心的不是靠宗教,而是一個理想信念,那就是公平。為什麼地主家就可以良田千頃、錦衣玉食、妻妾成群、子孫滿堂,而貧者幾無立錐之地?老百姓被權貴們盤剝得連維持生命的糧食都沒有,還談什麼溫飽。所以,當人禍遇上了關東(指函谷關以東的河南山東等地)大旱天災,老百姓已經被逼著沒活路了。而這時,我們的黃巢,少有詩才,5歲能做詩,全唐詩裡收錄了他三首詩,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一位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的山東好漢,看到饑民餓殍、吏貪賦重、賞罰不平的社會,終於鋌而走險揭竿起義。起義的口號,也無外乎四個字:天補均平。雖然現在看來很平常,但當時來說這是農民起義歷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人喊出了農民最樸素的理想:不是為了當王侯將相,也不是去往極樂世界的黃天,而只是因為社會貧富不均,我們要打破它,我們要平分田地、財富。他們都在等著一位救世主的振臂高呼?
不過,振臂高呼的第一人並不是黃巢,黃巢並非像張角一樣,一開始就是不折不扣的主角。最先起義的是他的山東菏澤老鄉王仙芝。山東是孔孟教化之地,曾有說法,“山東不反中原不滅”。如果把山東人都逼反了,那說明這個社會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王仙芝和黃巢都屬於舊社會的私鹽販子,這一行當在古代相當於現在的販毒,一被官府抓到可能就會被殺頭。自姜子牙受封齊國開始,山東人便將製鹽販鹽發展成一門暴利的行當。不甘當農民被剝削的很多山東人,就算頂著殺頭的危險,也要經營販鹽的生意。長期的刀尖舔血的生活,以及崇義尚武的個性,讓他們極具冒險精神和替天行道的正義感。
從這一點來說,黃巢和王仙芝的起義立足點要比張角純粹。他們輾轉大半個唐朝疆域,從山東干到了廣東地界,又從廣東殺進了長安,一直有眾多追隨他們的人。然而,黃巢、王仙芝等輩終究是賭徒心理,後來的梁山賊寇思維,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們沒有對未來的明確目標,也並沒有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謀福祉”的大義。隨著慢慢走向金字塔尖,他們終究逃不過骨子裡的小農意識和千年封建帝王思維。
王仙芝面對唐朝皇帝的招安給予的高官厚祿,也會心動,幾欲接納。黃巢因沒有被朝廷招安,就當面打了王仙芝,從此與王仙芝決裂。而王仙芝因為各種原因,也並未如願受招安,最終還死在了唐軍手裡。餘眾在二把手尚讓的帶領下,與黃巢軍匯合,統一思想,共推黃巢為起義軍當仁不讓的大首領。
思想統一、隊伍壯大的黃巢起義軍,終於攻進了長安城。黃巢迫不及待的在長安登基稱帝,國號大齊,大封手底下一干出生入死的弟兄們。亡命之徒,對人生很是看破,一朝得帝位,就要享受徹底,酒肉美女、荒淫無度,管他人是死是活,能過一天皇帝生活就是賺著呢。
他們忘了雖然攻進了洛陽、長安,奪了唐朝的東都、西都,但唐王朝勢力依然存在,天下人心依然追慕盛唐氣象。儘管黃巢攻克長安,也裝模作勢地發表與民秋毫不犯的禁令,然而手底下的人好不容易來到繁華富庶的長安城,姦淫虜掠、燒殺搶奪的亡命之徒的本性暴露無遺。弄得長安城內,苦不堪言,民心喪盡。以至於唐軍反攻進入長安時,百姓們夾道歡迎。等黃巢又奪回長安時,強盜頭子的獠牙終於血淋淋起來,長安城中八萬餘名男丁殺戮殆盡。
最關鍵的是跟隨自己出神入死的兄弟們,也不是劉關張鐵桶一般牢靠的拜把子情誼,都是窮日子賤身份過來的人,你在長安城裡逍遙著,把一攤子打打殺殺的爛事,交給兄弟們,難免會對你這個皇帝頗有微詞,也對咱們這支隊伍失去信心。
所以,領導一支革命隊伍,需要幫手,最信得過的幫手莫過於自己的血親。張角的革命隊伍裡,少不了他的兩個親兄弟,張寶、張梁。精神領袖張角,經營了十幾年,最終走上了革命起義的道路。然而這一場革命不到九個月就被平息下去,這裡面最關鍵的因素是張角就在這期間突然病死。革命隊伍中張梁、張寶,實際在支撐後半程,可惜他們能力有限,僅勉強支撐數月,就被擊破並被斬殺。
黃巢的革命隊伍中,也少不了血親的幫襯。當初他也是帶著黃鄴(又作黃思鄴)、黃揆等族中兄弟七人以及外甥林言,響應王仙芝的起義軍,拉起了自己的起義軍隊伍,反叛唐朝。只可惜他的兄弟們,沒有曹操的親戚們給力,值得一提的也就黃鄴、黃揆兩人,還兩次被唐軍李克用部隊所敗。最終,當初的兄弟們幾乎跟黃巢一起被外甥林言砍掉了腦袋。林言想憑這些腦袋向唐王朝將功折罪,只可惜路上被貪功的唐軍也砍掉了腦袋。於是乎,當初一起起事的八人,很好的踐行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張角的黃巾軍起義,十分的倉促。前期最為得力的干將馬元義,有能耐組織聚集荊州、揚州信徒數萬人約定於鄴城相會,並收買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準備於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甲子日)內外同時起事。只可惜,一起跟隨他運作的唐周,張角的弟子,竟告發張角造反之事,馬元義因此被漢庭五馬分屍。張角不得已提前舉事,“歲在甲子反叛”的宗教日期,已成硬傷。張角也在舉事不久,就去世了,這是更大的硬傷。一位最重要的宗教領袖,被信徒認為是神一樣的人物,居然死去,這本身就是對這場革命的合理性的反諷。其後,兵敗如山倒,也在所難免。然而,這一場來自宗教領域的革命,不會因為張角的死去而就此結束。之後的很長時間裡,各地的黃巾軍,依然在長時間與東漢王朝做著鬥爭。只是這股勢力的所作所為,已經淪為世俗的打家劫舍的盜匪賊寇的行徑,真正的失去了民心。
其後,黃巾軍勢力裡最出名的當屬管亥,曾經逼得北海太守孔融搬請劉玄德的救兵。汝南的劉闢、龔都都曾成功“洗白”,為劉皇叔效力。趁黃巾軍起義之勢而起的黑山軍起義,也有眾多載入史冊的人物,如比張角牛的“張牛角”,是黑山軍的統帥,敏捷過人,被譽為“飛燕”的張燕,官渡之戰的時候成為曹操的平北將軍。
總而言之,這些黃巾軍餘黨都未能成氣候,在三國的璀璨歷史長河中匆匆而過,沒有太多濃墨重彩的地方。
從這一點來說,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也以失敗告終,但他培養了一位在五代十國中翻雨覆雨的人物———朱溫。
朱溫來自安徽,這一省份歷史上出了好幾位很成功的造反派。與朱溫同姓的朱元璋,幾乎是從最底層坐上了皇位。朱溫的條件比他好一點,但也幾乎是底層人,靠著戰功,贏得了黃巢的信任和重用。朱溫曾經成功招降唐朝將領諸葛爽,還因戰功卓著讓黃巢親自在灞上相迎。之後,眼看入主長安的黃巢,形勢不妙,朱溫轉而降唐。不久之後,朱溫與沙陀軍李克用的配合下,幹掉了黃巢軍隊,並收降了黃巢的大將霍存、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等人。日後基本上都成為了朱溫建立的梁朝的開國功勳。朱溫,像瘟神一般,送給中國歷史一個極度扭曲變態的五代十國時期。下一期我們會著重介紹朱溫,這裡先做一個引子。
黃巢作為起義軍首領,最終落得了眾叛的下場。朱溫降唐後,調轉槍頭,對黃巢的起義軍絲毫不客氣,逼得黃巢退出了長安城,轉而想回到老家,攻佔河南和山東地界。
這場原本可以是很體面的戰略轉移,演變成了徹底覆滅的重要誘因。黃巢在最關鍵的時刻,學了劉備的兄弟之義。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傾全國之力滅東吳,東吳陸遜火燒連營之計,讓劉備的蜀國幾乎一夜回到解放前。而黃巢,為報愛將孟楷陳州被殺之仇,親帥大軍對陳州長達三百日的圍困。由於軍中糧食的短缺,黃巢竟喪心病狂的將周圍百姓作為軍糧,建立“人肉作坊”,以巨錘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供給軍中士兵,以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即便如此,陳州還是在唐軍的內部堅守,外部馳援之下,成功解圍。
黃巢經此一役,軍力士氣大減。黃巢起義軍二把手尚讓降於時溥,李讜、霍存、葛從周、張歸霸、張歸厚降於朱溫。骨幹將領紛紛降敵,他們不僅帶走了所屬部隊,還瓦解了黃巢陣營的組織結構,徹底動搖了軍心,黃巢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張角和黃巢,一個是佈道扶危的妖人,一個是替天行道的賭徒;一個天不假年,空有理論思想,但無大將智謀,一個堅韌不拔,輾轉大半個中國,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最後只拼了個山寨版的腐唐。他們都有著讀書人最陰暗的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扭曲心理,在亂世之中成為歷史中的逆臣賊子。也許他們的很多行徑,今天的我們看來會不齒,但歷史不是一個人造就的,舊世界有多骯髒,新世界的建立就會有多血腥。
回覆列表
黃巢寨,位於長清萬德鎮石衚衕辦事處境內,山南與肥城市接壤。石衚衕,群山環繞,獨黃巢寨巍然屹立,為最高峰,此山因黃巢起義軍在此駐紮而聞名。石衚衕原稱“血衚衕”,有兩個村名為上營、下營,古代農民起義留下的影子至今還存在。 公元874年,王仙芝與黃巢分別在濮州和曹縣揭竿而起。公元878年,王仙芝戰敗犧牲,黃巢被推為沖天大將軍,率義軍渡長江,進浙江,攻福建,佔廣州;進而北伐,過西湖,下洛陽,破潼關,入長安,即帝位,因號大齊。由於黃巢義軍沒有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沒有乘勝追擊,沒有制定正確的政治、經濟、軍事政策,致使唐王朝調集各路軍馬,包圍長安。公元883年,黃巢率義軍退河南,敗山東,正是此時在石衚衕駐紮半年。公元884年,黃巢兵敗退泰山後,破圍於泰山後狼虎谷,自刎而死。農民起義軍歷經十年,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