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民正能量
-
2 # 春秋正義
這是禮法問題,根據古代血統繼承,嫡長子為先,而後兄終弟及。但明武宗生性好玩,並沒有留下子嗣,於是其堂弟朱厚熜便順理成章的獲得了繼承大統的資格,並由此引發了明代著名的“大禮儀”之爭。
結合事件經過,可以看出,建議嘉靖皇帝“改父為叔”主要有以下三點:
1.禮法制度的正當性
儒家思想在宋代經過程顥、程頤以及朱熹的發展,已經要變成為延伸至社會方方面面的理學,最集中的表現便是倫理綱常。
嘉靖皇帝作為“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儘管在血統上擁有繼承權,但必須要有法理上的名義,才算得上名正言順。在明代中期,這個名正言順就是儒家綱常。在嘉靖帝看來,自己當上皇帝,自己的生父也追認皇帝名號,是最正常不過了,總不能為了當皇帝,連自己親爹是誰都得換了吧,這著實顛覆了他十幾年的世界觀。然而大臣們偏偏拿出了第二方案,按照禮部的設想,嘉靖應該遵循古制,尊明孝宗為父,改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叔,這樣相當於族內過繼,比原本的藩王即位要正當的多。
在即位之前,嘉靖只是湖北安陸的一個小藩王,如果不是他那不靠譜的皇兄,這個天大的餡餅是永遠不會有機會砸到他身上的。與滿腹經綸的大臣不同,嘉靖帝在地方成長,不願被那套所謂的禮法制度所束縛,這在他1521年進宮繼承大統時反映得淋漓盡致:大臣要求其按照皇太子之禮走東安門進宮,而嘉靖偏偏要求按天子之禮走大明門。
大禮儀之爭,早在一開始便埋下伏筆。
2.群臣給皇帝的下馬威
如果嘉靖生在東宮,從小必定接受一板一眼的正統皇家教育,被灌輸各種聖人之道,他的孫子萬曆皇帝便是如此,這樣成長起來的皇帝會完全按照大臣的思路,活同一個木偶,天天參與各種刻板的儀式而毫無主動性,容易抹殺個人的天性。
然而嘉靖偏偏是個又聰明而又頗有個性的人,註定不願被大臣操控——儘管內閣首輔選定他即位正是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僅僅十五歲,按現在的說法,連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都不具備。在大臣看來,這將是個聽話的孩子。
可是他們錯了,不僅嘉靖帝不聽話,就連同他的生母也同樣彪悍——興獻後行至通州進京,聽聞大禮儀之爭,決意停止進京以此相逼。
就在楊廷和為首的大臣一次次以辭職為威脅,嘉靖帝更是一不幹二不休,與他的母親興獻後一起,紛紛表示不追封帝位便打道回府,皇位你們愛誰誰幹吧。
就這樣,在逐字數回合較量中,嘉靖終於如願以償為他的父親母親追認了帝位。
3.皇統與道統之爭
大禮儀之爭看似皇帝的家事(認誰當爹的問題),但是在大臣們看來卻並不是這樣,他們認為這事關國家倫理秩序。在以禮法治國的明朝,存天理、滅人慾達到了頂峰,纏足開始盛行,貞潔牌坊也越建越多,全社會病態般地追求綱常上的正當性到了吹毛求疵、禁錮人性的地步。
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天下君父的皇帝,更應當以身作則,帶頭遵守禮法。與漢代的三公九卿不同,明代甚至廢除了丞相制,隔在皇帝與大臣之間的緩衝被移除,有明一代,皇帝與大臣就各種事情爭執屢見不鮮。先是大禮儀,後有爭國本,又有移宮案,在取消刑不上大夫、反而多用廷杖打大臣屁股的明朝,這些官員前赴後繼,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便是道統。所謂道統,即是將儒家所認定的仁義道德,外化為統治社會的工具,像天理一般存在於人心,要求每個人都遵循這套亙古不變的綱常,以求實現崇高的天道。在理學家看來,人性是要束縛,甚至抹殺的,天道是最高的正統,即便天下是誰家的天下都不重要,都必須要在天道的統治下執行。
與西方早期的解放人性、加強君權相比,嘉靖帝是孤獨的,儘管他以他的智謀和權威壓制了所有的文官、宦官集團,但他的子孫卻再次陷入無窮的黨爭之中,受到孤立。
可惜的是,隨著1644年清軍入關,道統與皇統變為亡國與亡天下之辯,而主張個性解放的心學傳至日本,為近代日本開啟國門走向現代化解除了思想禁錮。
-
3 # 史公子
由於正德皇帝的荒誕之舉,使得正德在兒戲中死亡,而且正德皇帝死的時候沒有子嗣,在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預料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的兄終弟及的原則,讓朱厚熜繼位是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個驢性子,在最開始對於繼位的程式就開始不滿,因為當時楊廷和要用太子利益迎接朱厚熜,即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但是朱厚熜並不同意這種方案,雙方當時都不願意妥協,但國有不能無君,最後由皇太后下令群臣勸進,朱厚熜從大明門進入,在奉天殿繼位。
繼位以後的朱厚熜就開始和大臣因為嘉靖皇帝認誰為生父開始了一場爭論,就是“繼嗣”與“繼統”的爭論,這場爭論一下就爭執了三年之久。以楊廷和、毛澄為首的大臣認為嘉靖是以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認明孝宗為父,稱親生父親為叔父,並且用漢哀帝和宋英宗舉例。但是這個事情對於年少的朱厚熜來說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明世宗下詔幾次加封親生父親,也都被楊廷和等大臣封還。
後來新科進士張璁提出了一個“繼統不繼嗣”的理論,大大獲得了嘉靖皇帝欣賞,這個時候基本上嘉靖已經勝利在望了。後來楊廷和致仕,沒有能和嘉靖皇帝抗衡的人了,嘉靖皇帝順利可以稱親生父親為“皇考”了,為了這個事件還發生左順門案,因為廷杖而死的大臣十六人,文武百官在這個事件以後紛紛緘口,朱厚熜大獲全勝。
這個事件其實是個政治事件,朱厚熜取得勝利也是解除了舊的政治勢力,使的朱厚熜大權在握。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繼嗣“”繼統“之爭。
-
4 # 何運超
主要是古代嚴格的家族禮法制度,好比我們知道王朝歷史有“正統”觀,在同一個王朝內部的傳承也是一樣有正統觀念,皇帝嚴格說是代代相傳,但凡是總有例外。武宗正德皇帝本身就是獨子,而且死的時候才剛剛三十,沒有兒子,其實武宗都知道精力旺盛,按說被後世形容為非常好女色的,例如大量徵選民女的。但居然他沒有兒子,假如不是身體有問題的話,多少能說明嘉靖後來對武宗有抹黑,個人覺得武宗雖然親近女色,但說不上荒淫,更談不上無道,這個在關於武宗的問題有過回答。
那麼嘉靖朱厚熜按班輩來說是武宗的堂兄弟,朱厚熜的老爸是武宗朱厚照老爸的弟弟。為什麼選朱厚熜來接班?是根據武宗老爸孝宗的傳承規矩,把朱厚熜過繼給孝宗,這種情況在古代傳嗣來說是比較普遍的,有時候為了傳承香火也是合乎情理,能夠被接受的。但是,作為過繼這個禮法規矩,自然朱厚熜就要叫孝宗為父,而自己的親生父親就要叫“叔父”,所以需要注意這個規矩的出發點在家族禮法角度來說。
可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朱厚熜來到京師是當皇帝的,不是來認伯父為老爸的,因為不論伯父還是老爸當時都不在人世了,關鍵就是不論朝臣還是朱厚熜的核心在繼位上,不是建立在家族禮法子嗣延續上,這個問題一開始就跑偏了。但楊廷和等大臣當時卻一葉障目了。朱厚熜後來非常明確,他是繼“法統”而非繼“嗣統”,這個說法非常有力,而且合情合理。楊廷和等人抬出的宋朝皇帝情況不同於朱厚熜的繼位,宋朝當時皇帝都是活著的時候沒有兒子,在宗族裡面選一個孩子養在自己身邊作為將來立儲有備無患,這個出發點就不一樣,的確是先選“子嗣”,改認老爸就說得過去,作為皇帝的兒子繼承皇位。這個既符合傳承製度也符合宗族禮法。這個就是與朱厚熜繼位組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區別,朱厚熜的孝心是一方面,關鍵他站的住腳,他來到北京是繼承法統,是武宗朱厚照無嗣,改為兄終弟及的程式來繼承大統,這個完全符合古代皇位傳統,沒有必要非去改認孝宗為父,作為孝宗兒子繼承孝宗的嗣統再繼位,所以楊廷和等人是過於死板了。
回覆列表
這個事情首先要從明武宗說起,這個皇帝的人生是非常荒誕的,在位期間不務正業,到處遊玩,幸好有很多大臣的輔佐,才沒有讓國政衰敗。明武宗有個最大的心病就是沒有兒子,其實他也努力過,但是一直要不上,所以後來乾脆也就放棄了。他原來也有個親弟弟,只是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經早夭了。
武宗駕崩後,因為沒有子嗣,沒有親兄弟,所以也就沒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一說了,那就只能從相近的皇室裡面選一個接班人,最終選了他的親叔輩兄弟朱厚熜,也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嘉靖當然滿心歡喜,自己無意間撿了個皇帝。他高高興興在即位後,就準備把自己親生父親的靈位轉移到北京太廟中,太廟是供奉明朝皇帝的地方,準備向祭祀其他皇帝一樣供奉自己父親,這樣就在事實上,把自己的父親抬高到了皇帝的位置。
但是嘉靖皇帝的做法卻遭到了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大臣堅決反對,大臣們認為:嘉靖登基當皇帝,其實際上是過繼給了他和他堂哥明武宗的父親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然後才當了皇帝,實際上是過繼給了明孝宗朱佑樘這一支,成為這一支的人了。所以以後只能叫自己的親生父親朱祐杬為叔父。
但是這樣就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了,如果這樣算的話,客觀上就要與自己的親生父母脫離關係。嘉靖聽到這話當然就很不高興,這件事你們事先你們沒有說好,現在又突然給我強制換了一個親爹,讓自己的親爹叫叔父,換誰誰都不願意。
他要為自己的父母抗爭一下,無奈大臣的勢力太強大,自己也只是一個14歲的孩子,完全沒有能力抗爭。為了打破這種僵局,他看到來硬的不行,於是就主動向大臣們示好,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些大臣們個個都經歷過很多世面的人,什麼人都見過,什麼事情都經歷過,而且明朝的大臣都是最有風骨、最耿直的,他們的態度依然是軟硬不吃。在這一輪額鬥爭中,嘉靖皇帝敗下陣來。
這就是明朝最為著名的“大禮儀之爭”,其實這件事情挺可笑,大臣們是為了維護皇家尊嚴,嘉靖皇帝是為了自己的有個親爹,這其實都沒有錯,關鍵是誰能夠鬥爭到底。
隨後,有一個新科進士張熜的支援,提出了“繼統不繼嗣”的觀點,嘉靖的才開始由被動轉為主動,也有部分大臣開始轉向支援嘉靖皇帝。最後嘉靖皇帝來了硬的,二話不說,直接把自己生父朱祐杬牌位搬到太廟,昭告天下。對於進諫的大臣,直接全部廷杖(打板子),結果134名參與此事的官員,全部廷杖,其中有16名官員當場打死。
這件事後,爭議三年之久的“大禮儀之爭”結束,嘉靖皇帝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認自己親生父親叫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