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丁籃球
-
2 # AT籃球說
中國男籃12人大名單已經正式確立,後衛線分別是趙睿,郭艾倫,趙繼偉和方碩,內線球員有易建聯,周琦,王哲林和任駿飛領銜,鋒線球員則是可蘭白克沙拉木,翟曉川和周鵬,單看這份名單會產生一個非常大的疑惑,沒有一個純投手。中國男籃的內線球員並不是很吃虧,在面對某些隊伍時還有些佔優。可如今的籃球趨勢越來越平均化,外線球員佔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三分球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追分或者拉開比分的時候都佔了非常大的作用,可翻看這12人大名單之中,沒有一個人的三分命中率超過了四成,後衛還不如中鋒易建聯。很多球迷也對李楠指導的排兵佈陣有很大的意見,國內著名籃球解說員楊毅老師就對此進行了迴應,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解釋了這種情況,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有些無奈,又有些痛苦,這和CBA的發展特點以及外援主打的戰術有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優秀的射手和身體素質對抗強的球員,反觀那些身體素質出色的後衛都被當成了工兵使用,缺少自主進攻和創造力。
楊毅老師在預測比賽結果時雖然經常被打臉,但這件事兒他還真說到點子上了,一針見血地道出瞭如今CBA的發展現狀和弊端,在如今外援當道的CBA聯賽中,好的國內投手已經越來越少,加上國內青訓體系一向偏愛大個子球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在平常的聯賽當中看不出來,到了國家隊比賽就暴露無遺。姚明當選中國籃協主席之後,中國籃球逐漸走上了正軌,向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在走,可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解決優秀後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還是要慢慢來。
-
3 # 大嘴爵爺侃球
把責任推給CBA球隊,推給外援,簡直是太完美了,這不就是一些媒體人慣用的伎倆嗎?
中國男籃沒投手的問題不是現在才有,從2013年馬尼拉亞錦賽結束,也就是朱芳雨和王仕鵬退出國家隊的時候就有了,導致2015年長沙亞錦賽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宮魯鳴都帶上了沒有射手的國家隊出征大賽。
如果說,因為外援持球在手,並且有大量的球權,由此讓本土球員大多發展成了像周鵬、翟曉川這種3D球員的話,這中國男籃現在沒有射手還真心不怪聯賽和外援,畢竟,外援再怎麼一個人打,他總會遇到包夾吧,他總會把球傳到空檔吧,那麼我們的本土球員能一下子就把球投進嗎?既然你是3D,你不能只防守,你總要投三分吧。投不進你下來加練了嗎?加練高難度出手的三分了嗎?難不成讓球隊逼著你去練嗎?當年朱芳雨主動練習跳投三分,王仕鵬練習後仰三分,現在有誰在練這些技術?
如果看過CBA的球迷應該知道,很多時候,外援也是逼不得已,本土球員就是投不進啊,外援明明已經把球都傳出來了,但是本土球員還是不敢投,又把球給回傳給外援,這也能怪外援?如果不是外援,那也可能換成是其他本土明星球員,因為總會有人要站出來成為主攻點的。
其實歸根到底,除了基本功而外,要怪就要怪體制,我們的體制中,有很多CBA球員是體育局的編制,他們退役後有生活的保障,所以沒有後顧之憂,不像NBA,一切都靠自己,打不好就被淘汰,訓練啊什麼的都是自己花錢去請,在這樣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球員怎麼可能不進步?但是我們的CBA卻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得過且過的情況居多。
所以,現在的中國男籃沒有射手,還真的不怪CBA球隊,CBA球隊也是在大環境下生存,這是長期以來滯後體制造成的惡果。明明就是職業隊,還有不少人是專業體制內的。
不過,隨著姚明成為籃協主席,他的一系列改革漸漸收到成效,而且現在的體制也在逐漸完善,將來缺乏射手,或者說缺乏在高強度對抗下仍有不錯命中率的射手,會越來越多,就像當年說缺後衛,現在一水兒的好後衛一樣。
-
4 # 急停跳投打鐵
雖說楊毅老師預測比賽經常被打臉,但是這次他說的沒錯,這也是姚明對於未來中國男籃要解決的問題。
近日男籃12人大名單正式公佈,但是令人尷尬的是球隊沒有一個頂級投手,有些後衛的三分命中率還不如易建聯,要知道現在的籃球趨勢是三分,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隊有沃克和米德爾頓、第二的塞爾維亞別利察和波格丹諾維奇,他們都具有優質的射手群,但是中國男籃為什麼不這麼選擇呢?
近日楊毅老師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這是現在CBA的問題,現在的本土球員更像是僱傭兵,很多時候球隊的問題都被外援解決了。”他這意思很明確了,就是說現在CBA太依賴外援,讓國家球員根本沒有得到重點的培養,其實這也是事實,此前國家隊的吳前、陳林堅都是CBA頂級射手,但是在訓練賽上,面對高強度的防守根本打不出來,所以李楠不得不裁掉他們。
-
5 # 青出於籃
自從朱芳雨和王仕鵬退役以後,中國男籃就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外線射手了,這種局面是多方面原因影響的,不過歸根結底還是隊員的基本功不好,投籃這項技能沒有什麼多說的,就是一個字“練”,現在這批隊員在這一點上做的還要差很多。
聯賽神射手,國際比賽找不到北這就是國內頂尖射手的現狀,吳前和陳林堅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兩人聯賽中在外線予取予求,一到了國家隊就成了外行,說到底還是對抗不行,防守端消耗體能大,進攻端沒有絕對的空位,不是他們平時習慣的節奏,造成外線的命中率急劇下降,說白了,還是平時練的不夠狠。
雙外援的體制利弊明顯雙外援可以增加比賽的觀賞性,讓球員能在與更高水平的外援對抗中學習到更多,但球隊為了成績,往往都會將球權集中到外援手中分配,國內球員只需要在既定位置上接球投籃就可以了,因為外援會給他製造出絕對的空位機會,久而久之,離開了外援的潛質,這些射手們都變得不會打球的。
相對於這些射手的現狀,中國產控球后衛受到的影響更大,試問,除了遼寧隊,有一支隊伍敢不用控球后衛位置的外援麼?即便強如廣東,擁有趙睿、胡明軒、徐傑這樣的豪華後衛線,也不敢嘗試,這就是小外援對各支球隊的影響。
-
6 # 火柴的話
楊毅的話有一定道理,但國家隊裡面也有投手,只不過是主教練的戰術安排發揮不出來而已!
目前離世界盃小組賽開打不足10天的時間,中國男籃的12人大名單已經呼之欲出,目前的13人名單中,孫銘徽離隊的呼聲最大!而從12人名單來看,確實正如楊毅老師所說的,在這支隊伍裡面,沒有一個是純投手,作為投手出身的主教練,人送外號,小李飛刀!李楠下決心不帶純投手也是痛苦的,因為他深知投手對於球隊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國家隊就沒有能投3分之人了嗎?
本來陳林堅是球隊外線3分最準的投手,他在CBA過去兩個賽季,3分球的命中率都高達41%,而且他在國家隊訓練時,也是非常的準,絕對配得上CBA水花兄弟的名號!不過,陳林堅在此前的熱身賽中,由於比賽的強度,對抗性或者是心理上的原因,陳林堅都沒有表現出他在CBA聯賽或者是訓練當中的能力!李楠也曾給過陳林堅一些機會,但陳林堅並沒有把握住,除了沒有打出預期效果以外,讓李楠放棄陳林堅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陳林堅的防守並不算很出色!
對於陳林堅的3分失準,個人覺得這與李楠在使用陳林堅時是有關係的,當時陳林堅獲得較多出場時間的時候,易建聯還沒有歸隊,球隊在內線與對手相比,並沒有佔優的情況下,作為一名投手,如果是在倉促之下出手的話,命中率也很難有保證的!在易建聯歸隊之後的崑山四國賽,陳林堅已經離隊,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陳林堅還沒有離隊,而李楠又為他設定一些戰術的話,陳林堅或許能打出其在CBA的表現,因為有了阿聯在內線的牽制,外線空位3分的機會就會更多一些!
雖然目前的CBA聯賽中,依舊是外援佔主流,但是,如果想要獲得好成績,甚至奪冠的話,在CBA裡面,僅靠外援那是不可能的!主要還是國內球員的發揮,從過去三個賽季的總冠軍隊伍來看,16-17賽季的總冠軍是新疆隊,新疆隊當時的陣中擁有周琦、李根、孫桐林、俞長棟、可蘭白克、西熱力江一眾優秀的國內球員;17-18賽季的總冠軍是遼寧隊,遼寧隊也是有郭艾倫、趙繼偉、劉志軒、韓德君、李曉旭、賀天舉等優秀的球員;而18-19賽季的總冠軍是廣東隊,易建聯、周鵬、趙睿、任駿飛、胡明軒、徐傑、杜潤旺等球員。
16-17賽季,新疆隊奪冠,李根的3分命中率為44%,而可蘭白克則是連續三個賽季的命中率穩定在40%以上,而18-19賽季,廣東隊奪冠,周鵬的3分命中率是43%,趙睿42%。其實,在目前的國家隊成員中,並不缺乏擁有3分投手,只不過是他們某方面的能力掩蓋了他們的投射能力!就連是李楠自己,他也並不是只有3分球能力,只不過他的3分球過於出色,從而蓋過了他的其他方面而已!還有就是朱芳雨,他是一名出色的投手,但他防守同樣出色,他還能低位單打,所以說,個人並不認同國家隊沒有投手這一說法!投手還是有的,就看主教練的戰術是怎麼樣的,你覺得呢?
相關內容
- 斯杯男籃藍隊戰績僅1勝2負,杜峰的執教能力是不是比李楠要差呢?
- 籃協擬聘李楠擔任男籃主教練,你認為李楠會選哪12人組成大名單?又會以誰為核心呢?
- 男籃世界盃第三場中國比賽,李楠會如何用周琦?
- 翟曉川表示願為球隊犧牲,著重防守。而李楠表示會做遊戲讓全隊輕鬆,男籃能贏嗎?
- 男籃大勝中國臺北,李楠指導暫停期間佈置戰術,姚明站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你怎麼看?
- 男籃世界盃結束之後我們口誅筆伐中國男籃主教練李楠,他真的有我們所說的那麼不堪嗎?
- 男籃世界盃中國隊手握上上籤遺憾出局,李楠指導被普遍詬病,那為何他還不主動辭職呢?
- 街球王吳悠,為姚明、李楠“出主意”,憑藉他給的名單,男籃能重新一雪前恥嗎?
- 男籃沒有挺進16強,李楠會下課嗎?
- 男籃紅隊隊內訓練,李楠指導晃飛丁彥雨航直接幹拔三分,小丁一臉無辜,你怎麼看?
距離男籃世界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雖然中國隊還沒有公佈最終的12人大名單,但是現在的陣容裡,已經沒有了射手的時代。這在現在的籃球時代是不可想象的,簡直就是逆潮流而動。為什麼李楠會這樣組建男籃的陣容呢?我同意楊毅老師的觀點:這是李楠指導的無奈,也是中國籃球和CBA的無奈。國家隊並不是不需要射手,而是由於我們的射手能夠在CBA以擅射聞名,但是到了正式的國際比賽,一旦對抗和防守壓迫上來,是真的投不進啊!再加上我們的射手大多走的是技術路線,一旦投不進還真不如多帶幾個身體能抗的!既然大家到了國際賽場上,投籃都靠蒙的話,最少身體能抗的不容易被打爆不是?其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尷尬,真的是與我們的聯賽有很大關係。我們的聯賽好像很難出現全能的球員:能投的基本都是技術流,身體上基本都吃虧。身體不吃虧的,大多都是工兵型的防守球員。
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我們的CBA球隊的核心幾乎都是外援,限制了外援基本就能取得勝利。而限制外援基本需要靠身體素質出色的肌肉棒子。國內球員和外援對抗了一整場,那還有精力進攻啊?久而久之,就成了專職防守的工兵。教練也習慣的將他往防守大閘上培養。這樣的聯賽培養風氣,最終導致了國內球員的功能單一話:技術性球員向技術方向發展,反正對抗在聯賽混也夠用。對抗強的就往防守方面發展,能抗住老外就能拿大合同。所以在國際大賽的時候,我們的技術性球員,所謂的射手就不能保持在聯賽的命中率了,導致國家隊射手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