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講述了一個少年孫光林孤獨、恐懼、憂傷的成長曆程,伴隨著這個歷程的是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
這些悲劇如同噩夢般停留在孫光林的記憶深處久久無法忘懷;但同時,這些不斷髮生的悲劇也蘊含著深厚的悲劇意識,引人深思。
在回答中,我將先談談這部小說裡的悲劇意識,再去探究這悲劇意識背後的價值。
《在細雨中呼喊》的悲劇意識表現在諸多方面,其中既有生與死的掙扎,又有人性與道德的淪喪,人物在具有悲劇性的苦難裡,不斷和生命進行著深刻的對話。
《在細雨中呼喊》瀰漫著濃厚的死亡氣息,描寫了許多人的死亡,有主人公的祖父孫有元的死、養父王立強的死、好友蘇宇的死等等。
但,悲劇不是簡單地大量書寫死亡,而是透過對死亡的描述來定義人的孤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喪失,以及隨之而來的命運的盲目性。
死亡背後對人的思考才是悲劇所蘊含的價值,小說正是透過描寫祖父等人面對死亡威脅時的表現,來體現人面對生死時所具有的悲劇美,體現出生命痛苦與實踐磨難中所領嚐到的人類存在的尊嚴和生命力量。
小說中,祖父孫有元在生存與死亡間苦苦掙扎的經歷,極富悲劇意識。死亡威脅與他驚人的求生慾望之間壓迫與反抗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悲劇美。
作為石匠的兒子,年少氣盛的祖父準備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他父親遺留下來的造橋夢想,在貧窮飢餓的歲月裡,滿懷著雄心壯志的他帶著師兄弟在槍聲和饑荒的景色里長途跋涉,像叫花子一樣到處招徠造橋的生意。
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祖父的生意根本無人問津,於是迫於生存壓力,他什麼活都幹,甚至連洗刷殭屍、掘墳都幹過,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拋屍野外,死亡的厄運不斷地降臨在祖父身上:
在他父親病死無錢埋葬時,祖父異想天開地拿死屍去當鋪裡典當以求換得葬父錢;為掙錢救他母親,祖父賣草藥闖下大禍後又揹著母親一路逃難,但途中母親卻不幸被野狗吃掉,最後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疲憊不堪地在路上奔跑逃亡。
祖父在戰爭歲月裡默默忍受了父母等親人的悽慘離去,憑藉自己的剛毅與死亡抗爭,九死一生撿回一條命得以生存。
死亡在摧毀祖父生命的時候也恰恰增強了他的意志,讓他完成了生命內在的提升和超越,面對一次次降臨的死亡悲劇,祖父以頑強的勇氣和毅力來戰勝,體現出了最為厚重的生命力量,獲得了人存在的尊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悲劇意識是對人的命運的自覺關注,對人的尊嚴和價值遭到貶損而生髮出悠緩、悲愴的審美意識,一部具有悲劇意識的文學作品,往往都不會脫離對人尊嚴價值以及命運的關注。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探討這些問題,小說中的主人公孫光林有著揮之不去的黯淡成長記憶:
祖父孫有元的晚年有著不被家人認可的悽慘遭遇,孫家長期存在著“父不父、子不子”的倫理狀態。
這些悲劇無一不體現出人性與道德的淪喪給人帶來尊嚴、價值等精神上的災難。
主人公孫光林和祖父孫有元兩人的經歷遭遇是小說裡最具悲劇性的現實代表,孫光林從小就面臨著親人的拋棄與無視。
6歲時被自己的父親從南門送到孫蕩的王立強家撫養,6年後又因養父死去、養母出走而不得不回到南門,從南門到孫蕩、再從孫盪到南門,他幼小的心靈一直都沒有棲居之處。
孫光林6歲以前在南門親生父母身邊時,整個家庭就處於父親孫廣才的暴力統治之下,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毫無生氣可言,以至於他在被送走領養時,竟有一種盲目的歡快感。
遺憾的是,養父王立強因生活作風問題被揭發而羞愧自殺,養母李秀英也因此出走,他再次陷入了被拋棄的命運之中,年僅12歲的他只能像大人一樣扛把椅子走向碼頭、坐船去尋找親生父母。
然而,因他和祖父同時回到南門時家裡正發生火災,從此,在孫廣才那兒,他和祖父就成了家裡的災星,只要孫光林和祖父一起出現,孫廣才就哇哇亂叫,大聲呼喊家裡又要發生火災。
在孫光林的幼年記憶裡,親人之間在久別6年後完全沒有重逢的喜悅,父親的絕情讓幼小的孫光林感覺到更加的漂泊無依,只能一個人坐在家門前的那口池塘邊獨自面對著這個世界:
發呆、傻笑,與外面的世界產生隔離。
無愛的家庭給他造成了嚴重的心靈傷害,不斷加劇著他的恐懼感,使他的性格也變得異常敏感。
在和同學朋友交往時,他常常有種莫名的焦慮和惶恐,在青春期對女生產生暗戀時,他又不斷感到罪惡和不安。
年邁的祖父在年輕時無數次戰勝死亡威脅獲得活下去的機會,卻在老年時又遭遇到喪失尊嚴的生存危機。
自從上山幹活摔壞腰而失去勞動能力後,他在兒子孫廣才眼中便成了一個只會吃飯不能給家裡幹活的廢物,但祖父選擇了隱忍地苟活,無聲無息地消磨著他所剩無幾的生命。
為了求生存,他默默忍受了親情倫理破滅帶給他的沉痛折磨,完全喪失了年輕時逃命的英雄氣概。
從孫家的遭遇可以看出,人一旦道德倫理破滅則家裡所有人必將陷入困頓、迷茫的悲劇裡。
因為精神生命是人的本質的一部分,它是確定人的本性的特徵,沒有這一部分,人的本性就不完滿,它是真實自我的一部分,人本身的一部分,完滿的人性的一部分。
因此,人類倫理親情的毀滅讓孫光林這樣的孩子無法健康成長,讓祖父這樣的老人無法安度晚年,讓孫廣才這樣的暴虐者也走向了自我毀滅。
餘華描寫由人性與道德淪喪引發的家庭人倫悲劇,其背後探討的正是人類精神世界裡的沉重一面:
人類一旦脫離道德約束,必將走向人性異化,從而給自己、給他人帶來災難。
悲劇能夠驚人地透視所有實際存在和發生的人情物事,在它沉默的頂點,悲劇暗示出並實現了人類的最高可能性,這些悲劇洞察和透視蘊涵著一個潛在的哲學,因為它們給本來毫無意義的毀滅賦予了生的意味。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所表現出來的悲劇意識絕非是讓我們沉浸在小說痛苦悲哀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悲劇意識作為一種理性智慧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量,是作家直面現實苦難而發出的嚴肅拷問,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
以《在細雨中呼喊》為界,餘華的創作開始轉型,和他之前作品冰冷的敘述相比,這部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體現了人道主義的脈脈溫情。
小說對死亡和暴力的敘述帶有一種同情的理解,而並非冰冷的解剖,雖然小說中依舊不斷上演著悲劇,但這種悲劇由於始終浸潤在一種體恤性的敘事話語之中,而悲劇快感的產生正來自於苦難在我們心中喚起的憐憫。
因而,小說彰顯出作家強烈的悲憫情懷,他在敘述苦難的時候,蘊含了對生命的關懷和靈魂的拷問。
比如,小說透過主人公孫光林的回憶娓娓道來,帶有孩童看待這個世界時奇異而豐富的內心感受,而這些感受無不蘊含著生命本體的純粹情感。
在主人公的回憶敘說裡,所有殘酷的現實都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由時間沉澱下來的溫馨之感,這種溫馨則是對苦難生命的一種溫情關懷,它讓小說裡的悲劇不再顯得蒼白無力而是增添了別樣的生命真實。
在小說中,餘華不再展露像早期小說裡那種兄弟殘殺、鮮血淋淋的鏡頭,而是開始挖掘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芒。
他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而是應該向人民展示高尚,但這種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這種同情目光讓餘華看到了底層人民的生存苦難與人生智慧,對苦難生命給予最溫情的目光。
雖然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描寫了主人公的絕望心理,但這種絕望不再是無邊的痛楚與沉重,而是在絕望背後有了重回人間的期盼。
雖然現實世界給了孫光林整個少年時期以醜陋、骯髒的一面,但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依然不放棄對幸福的幻想與期待。
面對成人世界的冷酷,作為孩童的孫光林毅然選擇與其對立進行心靈上的強烈反抗。
在煢煢獨立的日子裡他可以對著池塘微笑,在Sunny下安靜地冥想,沮喪和悲哀會不時湧上他的心頭,但心中升起的溫情卻可以抵擋住這股洪流,心中的那片淨土成了支撐孫光林活下去的唯一的力量。
這種溫情眷戀使得整部小說顯得彌足珍貴,孫光林這一人物形象有了能夠戰勝自己命運的力量,他的個性中擁有了向上、向善的美好生命力量,他對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有著極大的眷戀。
如童年時代和祖父單獨相處時被他慈愛目光的感化,對與蘇宇之間少年友情的念念不忘,對養父王立強第一次帶他吃冰棒的那種欣喜與好奇心情的懷念等等。
這些都在情感上不斷地給人以親切的安慰,表現了孫光林在黑暗中也從未放棄過對溫情的渴求,而這些對溫情渴求的敘寫正是作家內心悲憫情懷的傾情流露,是小說悲劇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餘華寫出了缺乏信仰的末日黑暗,同時也表露了重建精神烏托邦的願望,即重建一個新的精神空間,為現代人的靈魂流浪找到一個永恆的安身立命之處,從而使人與精神家園重新達到原初的統一。
我們再回到小說的開頭,它一開始就在描寫呼喊,一個女人在沉靜的黑夜中面對曠野撕心裂肺地呼喊,但“我”期待的、能夠迴應她的呼喊聲卻一直未出現,這一呼喊為全書奠定了一種既淒涼又充滿渴望力量的基調,在敘述完一系列故事後,可以體會到小說開篇女人呼喊的意義:
這是小說裡的敘述者在為我們發出一種呼喚,即對美好人性的呼喚,這也就是對拯救精神家園的呼喚——只有將流浪的靈魂安放於一個溫暖的家園,才能完成對靈魂的救贖,這也正是整部小說所有血與淚凝聚而成的悲劇意識的價值所在。
餘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講述了一個少年孫光林孤獨、恐懼、憂傷的成長曆程,伴隨著這個歷程的是一個又一個悲劇的發生。
這些悲劇如同噩夢般停留在孫光林的記憶深處久久無法忘懷;但同時,這些不斷髮生的悲劇也蘊含著深厚的悲劇意識,引人深思。
在回答中,我將先談談這部小說裡的悲劇意識,再去探究這悲劇意識背後的價值。
一、小說的悲劇意識《在細雨中呼喊》的悲劇意識表現在諸多方面,其中既有生與死的掙扎,又有人性與道德的淪喪,人物在具有悲劇性的苦難裡,不斷和生命進行著深刻的對話。
01 生存與死亡的掙扎《在細雨中呼喊》瀰漫著濃厚的死亡氣息,描寫了許多人的死亡,有主人公的祖父孫有元的死、養父王立強的死、好友蘇宇的死等等。
但,悲劇不是簡單地大量書寫死亡,而是透過對死亡的描述來定義人的孤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喪失,以及隨之而來的命運的盲目性。
死亡背後對人的思考才是悲劇所蘊含的價值,小說正是透過描寫祖父等人面對死亡威脅時的表現,來體現人面對生死時所具有的悲劇美,體現出生命痛苦與實踐磨難中所領嚐到的人類存在的尊嚴和生命力量。
小說中,祖父孫有元在生存與死亡間苦苦掙扎的經歷,極富悲劇意識。死亡威脅與他驚人的求生慾望之間壓迫與反抗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悲劇美。
作為石匠的兒子,年少氣盛的祖父準備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他父親遺留下來的造橋夢想,在貧窮飢餓的歲月裡,滿懷著雄心壯志的他帶著師兄弟在槍聲和饑荒的景色里長途跋涉,像叫花子一樣到處招徠造橋的生意。
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祖父的生意根本無人問津,於是迫於生存壓力,他什麼活都幹,甚至連洗刷殭屍、掘墳都幹過,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拋屍野外,死亡的厄運不斷地降臨在祖父身上:
在他父親病死無錢埋葬時,祖父異想天開地拿死屍去當鋪裡典當以求換得葬父錢;為掙錢救他母親,祖父賣草藥闖下大禍後又揹著母親一路逃難,但途中母親卻不幸被野狗吃掉,最後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疲憊不堪地在路上奔跑逃亡。
祖父在戰爭歲月裡默默忍受了父母等親人的悽慘離去,憑藉自己的剛毅與死亡抗爭,九死一生撿回一條命得以生存。
死亡在摧毀祖父生命的時候也恰恰增強了他的意志,讓他完成了生命內在的提升和超越,面對一次次降臨的死亡悲劇,祖父以頑強的勇氣和毅力來戰勝,體現出了最為厚重的生命力量,獲得了人存在的尊嚴。
02 人性與道德的淪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悲劇意識是對人的命運的自覺關注,對人的尊嚴和價值遭到貶損而生髮出悠緩、悲愴的審美意識,一部具有悲劇意識的文學作品,往往都不會脫離對人尊嚴價值以及命運的關注。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探討這些問題,小說中的主人公孫光林有著揮之不去的黯淡成長記憶:
祖父孫有元的晚年有著不被家人認可的悽慘遭遇,孫家長期存在著“父不父、子不子”的倫理狀態。
這些悲劇無一不體現出人性與道德的淪喪給人帶來尊嚴、價值等精神上的災難。
主人公孫光林和祖父孫有元兩人的經歷遭遇是小說裡最具悲劇性的現實代表,孫光林從小就面臨著親人的拋棄與無視。
6歲時被自己的父親從南門送到孫蕩的王立強家撫養,6年後又因養父死去、養母出走而不得不回到南門,從南門到孫蕩、再從孫盪到南門,他幼小的心靈一直都沒有棲居之處。
孫光林6歲以前在南門親生父母身邊時,整個家庭就處於父親孫廣才的暴力統治之下,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毫無生氣可言,以至於他在被送走領養時,竟有一種盲目的歡快感。
遺憾的是,養父王立強因生活作風問題被揭發而羞愧自殺,養母李秀英也因此出走,他再次陷入了被拋棄的命運之中,年僅12歲的他只能像大人一樣扛把椅子走向碼頭、坐船去尋找親生父母。
然而,因他和祖父同時回到南門時家裡正發生火災,從此,在孫廣才那兒,他和祖父就成了家裡的災星,只要孫光林和祖父一起出現,孫廣才就哇哇亂叫,大聲呼喊家裡又要發生火災。
在孫光林的幼年記憶裡,親人之間在久別6年後完全沒有重逢的喜悅,父親的絕情讓幼小的孫光林感覺到更加的漂泊無依,只能一個人坐在家門前的那口池塘邊獨自面對著這個世界:
發呆、傻笑,與外面的世界產生隔離。
無愛的家庭給他造成了嚴重的心靈傷害,不斷加劇著他的恐懼感,使他的性格也變得異常敏感。
在和同學朋友交往時,他常常有種莫名的焦慮和惶恐,在青春期對女生產生暗戀時,他又不斷感到罪惡和不安。
年邁的祖父在年輕時無數次戰勝死亡威脅獲得活下去的機會,卻在老年時又遭遇到喪失尊嚴的生存危機。
自從上山幹活摔壞腰而失去勞動能力後,他在兒子孫廣才眼中便成了一個只會吃飯不能給家裡幹活的廢物,但祖父選擇了隱忍地苟活,無聲無息地消磨著他所剩無幾的生命。
為了求生存,他默默忍受了親情倫理破滅帶給他的沉痛折磨,完全喪失了年輕時逃命的英雄氣概。
從孫家的遭遇可以看出,人一旦道德倫理破滅則家裡所有人必將陷入困頓、迷茫的悲劇裡。
因為精神生命是人的本質的一部分,它是確定人的本性的特徵,沒有這一部分,人的本性就不完滿,它是真實自我的一部分,人本身的一部分,完滿的人性的一部分。
因此,人類倫理親情的毀滅讓孫光林這樣的孩子無法健康成長,讓祖父這樣的老人無法安度晚年,讓孫廣才這樣的暴虐者也走向了自我毀滅。
餘華描寫由人性與道德淪喪引發的家庭人倫悲劇,其背後探討的正是人類精神世界裡的沉重一面:
人類一旦脫離道德約束,必將走向人性異化,從而給自己、給他人帶來災難。
二 小說悲劇意識的價值悲劇能夠驚人地透視所有實際存在和發生的人情物事,在它沉默的頂點,悲劇暗示出並實現了人類的最高可能性,這些悲劇洞察和透視蘊涵著一個潛在的哲學,因為它們給本來毫無意義的毀滅賦予了生的意味。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所表現出來的悲劇意識絕非是讓我們沉浸在小說痛苦悲哀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悲劇意識作為一種理性智慧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量,是作家直面現實苦難而發出的嚴肅拷問,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
01 對苦難生命的關懷以《在細雨中呼喊》為界,餘華的創作開始轉型,和他之前作品冰冷的敘述相比,這部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體現了人道主義的脈脈溫情。
小說對死亡和暴力的敘述帶有一種同情的理解,而並非冰冷的解剖,雖然小說中依舊不斷上演著悲劇,但這種悲劇由於始終浸潤在一種體恤性的敘事話語之中,而悲劇快感的產生正來自於苦難在我們心中喚起的憐憫。
因而,小說彰顯出作家強烈的悲憫情懷,他在敘述苦難的時候,蘊含了對生命的關懷和靈魂的拷問。
比如,小說透過主人公孫光林的回憶娓娓道來,帶有孩童看待這個世界時奇異而豐富的內心感受,而這些感受無不蘊含著生命本體的純粹情感。
在主人公的回憶敘說裡,所有殘酷的現實都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由時間沉澱下來的溫馨之感,這種溫馨則是對苦難生命的一種溫情關懷,它讓小說裡的悲劇不再顯得蒼白無力而是增添了別樣的生命真實。
在小說中,餘華不再展露像早期小說裡那種兄弟殘殺、鮮血淋淋的鏡頭,而是開始挖掘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芒。
他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而是應該向人民展示高尚,但這種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這種同情目光讓餘華看到了底層人民的生存苦難與人生智慧,對苦難生命給予最溫情的目光。
02 對美好人性的呼喚雖然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描寫了主人公的絕望心理,但這種絕望不再是無邊的痛楚與沉重,而是在絕望背後有了重回人間的期盼。
雖然現實世界給了孫光林整個少年時期以醜陋、骯髒的一面,但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依然不放棄對幸福的幻想與期待。
面對成人世界的冷酷,作為孩童的孫光林毅然選擇與其對立進行心靈上的強烈反抗。
在煢煢獨立的日子裡他可以對著池塘微笑,在Sunny下安靜地冥想,沮喪和悲哀會不時湧上他的心頭,但心中升起的溫情卻可以抵擋住這股洪流,心中的那片淨土成了支撐孫光林活下去的唯一的力量。
這種溫情眷戀使得整部小說顯得彌足珍貴,孫光林這一人物形象有了能夠戰勝自己命運的力量,他的個性中擁有了向上、向善的美好生命力量,他對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有著極大的眷戀。
如童年時代和祖父單獨相處時被他慈愛目光的感化,對與蘇宇之間少年友情的念念不忘,對養父王立強第一次帶他吃冰棒的那種欣喜與好奇心情的懷念等等。
這些都在情感上不斷地給人以親切的安慰,表現了孫光林在黑暗中也從未放棄過對溫情的渴求,而這些對溫情渴求的敘寫正是作家內心悲憫情懷的傾情流露,是小說悲劇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餘華寫出了缺乏信仰的末日黑暗,同時也表露了重建精神烏托邦的願望,即重建一個新的精神空間,為現代人的靈魂流浪找到一個永恆的安身立命之處,從而使人與精神家園重新達到原初的統一。
我們再回到小說的開頭,它一開始就在描寫呼喊,一個女人在沉靜的黑夜中面對曠野撕心裂肺地呼喊,但“我”期待的、能夠迴應她的呼喊聲卻一直未出現,這一呼喊為全書奠定了一種既淒涼又充滿渴望力量的基調,在敘述完一系列故事後,可以體會到小說開篇女人呼喊的意義:
這是小說裡的敘述者在為我們發出一種呼喚,即對美好人性的呼喚,這也就是對拯救精神家園的呼喚——只有將流浪的靈魂安放於一個溫暖的家園,才能完成對靈魂的救贖,這也正是整部小說所有血與淚凝聚而成的悲劇意識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