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新能源的定義。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新能源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而且主要是針對一次能源(自然界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經加工轉換的能量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和水勢能)所說的。

    廣義的新能源是指除常規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天然氣之外的能源。狹義的新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和水勢能等。我們經常使用的新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

    現在我們看一下問題:純電動和氫燃料。首先這兩種能源都屬於二次能源,既自然界沒有現成的這樣的能源供我們直接使用,都是透過其他的能源形勢轉化而來。狹義上來講這個兩種能源形勢都不屬於新能源。但是從廣義上來講她們都區別與我們常規的消耗化石燃料的內燃機,因而稱之為新能源也無可厚非。

    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主要差別是電的來源形式不同。目前純電動汽車需要透過充電樁給車身蓄電池充電。而氫燃料電池則是透過像加汽油那樣給車加入氫氣(有興趣可點選我的頭像,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氫燃料電池),然後氫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推動動力電機工作。

    所以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本質上都是電動車。如果我們非要追究這兩者到底屬不屬於新能源,那我們要追溯其上一級能源。

    狹義上來講這個兩種能源形勢都不屬於新能源。但是從廣義上來講她們都區別與我們常規的消耗化石燃料的內燃機,因而稱之為新能源也無可厚非。

    所以,在判斷純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不是新能源這個問題上,兩者是相同的。他們可以是新能源車,也可以不是新能源車,關鍵看問題的角度。

  • 2 # 路過喵星的汪

    純電算不算新能源主要還是看電的來源。電本身是二次能源,其來源是多樣化的,如果電能來源於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技術下的清潔能源那麼它就屬於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而如果來源於燃燒煤炭,石油火力發電等化石燃料,那麼電本身也就不屬於清潔能源更談不上什麼新能源了。而純電動車是美華人安德森在1832-1839年就造出來了,時間上比卡爾本茨在1886年製造的第一臺內燃機汽車早很多年。並且1899年波爾舍就發明了輪轂電機,並且在一戰和二戰中都出現了由內燃機發電再以電機驅動電動機作為動力的混合動力坦克裝甲車輛。只是當時的稱呼為電力傳動系統,最典型的就是二戰中與虎式坦克競標失敗後的底盤改裝出來的象式突擊炮。

    因此,純電動車從哪個角度來看它其實的確不該被冠以新能源車的名號。

    而氫能源車雖然也是最終以電機驅動車輛,但為其電機供電的燃料電池技術則是全新的,電力本身只起到能量傳輸的作用。氫燃料電池最早是60年代被應用在阿波羅飛船上,隨後被一些軍用常規動力潛艇所採用。燃料電池堆與斯特林發動機共同成為當今AIP潛艇的主要水下動力來源。

    氫燃料電池堆的特點是直接將氫氧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轉化效率高達60-80%。並且全程無需燃燒,排放物為純水,無噪音和汙染。氫氧單質廣泛存在於環境中,獲取氫氧的手段多樣等等。所以當今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技術屬於新能源和清潔能源。

  • 3 # 凡哥評好車

    要想知道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差異在哪,首先得弄清楚純電動汽車是什麼?氫燃料汽車是什麼?知道它們的構成部分以及工作方式,就能知道它們的區別以及差異了。

    純電動汽車是什麼?

    純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用電來驅動車輪帶動車身向前行駛。簡單點來說,汽油車以汽油作為燃料,將噴射汽油和獲取空氣在發動機的氣缸內混合壓縮燃燒後,產生化學反應釋放氣體和熱能,推動活塞進行做工,來帶動車輪前進。

    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帶動車輪前進的動能是來自於汽油和空氣混合壓縮燃燒而產生的化學能,也就是力,有了力,車輛才能被驅動。

    而純電動汽車只不過是將汽油這種燃料更換成了電,同樣,如果只有電,還不行,因為驅動車輛前進需要力,電在我們的印象中是用來照明的,顯示不出力,所以這時候需要有類似汽油車裡面的發動機,也就是驅動電機,將電池的電能轉化為力,透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所以純電動汽車不僅有電池,還有驅動電機。

    氫燃料汽車是什麼?

    氫燃料汽車同樣需要是指以氣體氫為燃料與氧氣結合產生產生電能和水,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把氫輸入燃料電池中,氫原子的電子被質子交換膜阻隔,透過外電路從負極傳導到正極,成為電能驅動電動機;質子卻可以透過質子交換膜與氧化合為純淨的水霧排出。

    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汽車,它們都需要“燃料”。

    其實可以看到,無論汽油車、純電動汽車還是氫燃料汽車,它們都需要有一個原始燃料來與某些因素進行化學反應,產生力,來驅動車輛。

    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汽車都屬於新能源汽車。我們都知道,當車輛攜帶的燃料越多,車輛能行駛的里程就越多,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汽車也一樣,它們不可能自己生產源源不斷的燃料,例如純電動汽車在電池電量用完後,需要外接電源進行充電,而氫燃料汽車則需要獲取氫燃料。

    純電動汽車有續航里程焦慮,而氫燃料汽車則沒有。

    由於乘用車本身的體積不大,所以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一般不能做得太大,太大既容易擠佔車輛的乘坐空間,也容易引起不穩定的因素,氫燃料汽車也一樣。

    因此,這就引發出了續航里程的焦慮,目前國內在售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一般在500公里以上,這個資料也算不錯了,但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極易受到環境溫度、路況、高速等影響,這些因素會使得原本的續航里程大打折扣,引發續航里程焦慮。

    純電動汽車充電速度慢且充電樁不普及

    有人會說,這個沒啥,電用完了找充電樁充電不就行了嗎?確實,電用完了,再充電不就跟汽油車的燃油用完了去加油站加油一樣嘛。但我們要知道,汽油車去加油站加油再不需要排隊等候的情況下,也許不要5分鐘就搞定了,而且目前國內加油站的建立非常普及且廣泛,即便是很偏僻的地方,也能很方便的找到加油站。

    而純電動汽車使用的充電樁不具有普及優勢,根據目前國內主流的充電樁充電速度來看,從20%的電量充滿到80%的電量一般需要30分鐘,充到100%再怎麼說也得40分鐘往上走,這還得在非常理想的情況下才能做到。

    此外,關於充電樁也有一個問題,目前國內充電樁數量還是相當的少,而且缺少專人維護,極容易遇到損壞的充電樁,出門在外如果沒有規劃好路線,那麼很有可能你駕駛的純電動汽車會把你撂在路上。

    所以,純電動汽車在充電時間上慢,而且充電還不方便。而氫燃料汽車是以氫為燃料,氫氣可以從電解水、煤的氣化中大量製取。其中電解水是一個相當靠譜的選擇,因為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了,地球上70%以上被水覆蓋,再加上氫燃料汽車排放出來的是水氣,對環境零汙染,因此,氫燃料汽車看起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氫燃料汽車的制氫成本高,獲取困難、普及困難,但加氫時間短,且續航里程長。

    而實際上,透過電解水制氫的方法特別昂貴,不經濟也無法大量普及,且需要耗費其他大量資源,而且氫氣的安全儲運問題也值得商榷。相反,純電動汽車只需要充電,就可以。

    在充電速度上,與純電動車相比,氫燃料汽車加氫時間短,且續航里程長。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加氫站中每輛城市物流車的平均加氫時間為5分鐘,與普通燃油汽車加油時長相差無幾,加滿氫氣之後的續航能力可達1000公里,完全滿足城市物流車的需求。

    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汽車的差異總結

    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差異主要在於一個能快速普及,一個在制氫的技術上還無法大規模廉價獲取以及儲運上的安全性上還沒有可靠的方式。另外,當氫燃料汽車的制氫成本能大幅度下降和普及起來,那麼氫燃料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不會有續航里程焦慮。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說純電動汽車不是新能源?

    什麼是新能源?新能源在於有一個“新”字,而純電動汽車是用電,電並不是一個新鮮物。

    早在1821年,法拉第發明了電動機,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鼻祖;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能產生連續電流的發電機;1879年,愛迪生髮明白熾燈泡。時至今日,電早已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現在用手機或電腦在看我的這篇回答時,螢幕所顯現的亮度就是電。

    還有一個原因,早在100年前,純電動汽車就已經出現了。1834年的英國,布蘭頓演示了托馬斯·戴文波特發明的蓄電池車。1909年,美國總統夫人海倫·塔夫脫(Helen Taft)以及後來一屆的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就開過電動車,那時候美國首都的街道上已經能看到不少電動車了。所以說,純電動汽車其實很早之前就曾經規模性的發展過,而如今2019年了,純電動汽車開始成為新的出行方式,你要是說它“新”,也並不然吧?

  • 4 # 軍迷愛軍

    因為歷史上電動車曾經出現過,雖然僅僅是曇花一現的一些概念車,並沒有大範圍銷售。但還是被人詬病。

    其實氫燃料比電池出現要早的多。早在1801年,法國化學家飛利浦·勒本(Philips Lebon)成功研發以煤氣和氫氣為燃料的二衝程發動機。法國化學家菲利普.勒本,採用煤乾餾得到的煤氣和氫氣作燃料,製成了將煤氣和氫氣與空氣混合後點燃產生膨脹力推動活塞的發動機。之後的內燃機也一直以煤氣和氫氣為燃料。直到19世紀末,汽柴油出現以後,內燃機才改為汽柴油做燃料。

    所以如果電動車不能算新能源,那氫燃料更不能算新能源。早期氫燃料內燃機和純電動車之所以會敗給汽油車,是因為汽油比氫氣和電池更適合作為汽車燃料。無論安全性還是體積能量密度都佔有絕對優勢。

    但進入新時代形勢發生一些變化,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和效率更高的氫燃料電池出現使得電池車有了逆襲燃油車的可能。

    但這兩種車都存在續航里程虛標的情況,比如日本的mirai氫燃料電池車宣稱續航650公里,美國消費者實測只能跑350公里。再加上不斷爆出鋰電池車起火和加氫站爆炸的新聞,相信逆襲道路並不會一帆風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小兩口》中郭碧婷請來拷問向佐的閨蜜是誰,有何背景?